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98章 反間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8章 反間計

第498章 反間計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秀才會武術書名:

灌陽城的戰事已經接近了尾聲,陳到脫身及時,全身而退,張遼一行三百多人卻被樂進領軍困在城中。

m[八零電子書]。更多最新章節訪問:.。

樂進興奮的直搓手,張遼可是呂布帳下赫赫有名的大將,無論說降還是殺死,都可以取得不小的獎勵。

張遼一行人背靠背,他們圍成一個密不透風的魚鱗陣。

樂進似笑非笑,不無得意地說道:“張文遠,你敗了”。

“勝敗乃兵甲常事,世上沒有永久的常勝將軍,我張遼不過是凡夫俗子,失敗,不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罷了”

樂進被嗆了一口,他手指灌陽城,嘴里道:“我不費吹灰之力便破了這灌陽城,文遠以為如何?”

“百姓何其無辜,水淹城池,淹死的是誰家子弟?誰的人馬?”

樂進臉‘色’瞬間由晴轉‘陰’,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為什么要試圖勸降張遼?

這等夯貨,直接殺了也就殺了。

張遼似乎來了興致,他唾沫橫飛,嘴里道:“以多勝少,徒勞無功,到頭來還要靠這手段來入城,樂文謙,你確實很不錯”。

“住口!”樂進變了臉‘色’,他大怒道:“我沒時間跟你貧嘴,我只想問你一句,張文遠,你降是不降!”

張遼本想反諷幾句,不過后來還是深吸一口氣,道:“不降!”

“我聽說你家有老母,你若是死了,誰為你盡孝?難道你真的不為家人好生考慮嗎?”

“我意已決,決不后悔”

樂進惱羞成怒:“敬酒不吃吃罰酒,好,既是如此,那你便等死吧”。

樂進再不多言,他把臂一揮,就要將張遼等人‘亂’箭‘射’死。

四處的城‘門’已經關死了,樂進想來個痛打落水狗。

緊要關頭,一支勁弩“哚”從樂進身旁徑自‘射’入了城墻。

箭弩從哪里擊發的?

幸虧樂進躲得飛快,要不然早已經丟了‘性’命。

城‘門’沒有打開的跡象,各處也沒發現敵軍。

“將軍,城頭!”

忽而,一名軍卒指著城頭,驚恐地叫嚷起來。

昨夜里,樂進只顧著圍剿并州軍,將城‘門’關閉之后,壓根沒在城頭布置多少防御力量,這便使得新來的人馬輕易登城。

來的是誰的人馬?

清一‘色’的紅衣紅盔,顯然是青州軍!

下邳城,李賢與天子聯袂歸返。x全集下載75x.

作為大漢朝新定的都城,每日都有城內城外的布衣百姓在城‘門’打開的第一時間涌入其中。

這一日,守‘門’的軍卒正悠閑的扣著鼻孔,漫不經心的在同伴的幫助下推開了城‘門’,他嘴里哼著小調,眼睛下意識的掃了城‘門’一眼reads;。

“告示?昨日沒記得張貼過告示呀:玄甲軍徐和……我滴媽呀,徐和反了”,要說丁丘的反應就不慢,他在第一時間沖將上去,利落的把布告撕下來。

腦子稍稍一轉,緊緊的把告示塞入懷中,丁丘便決定把這東西送到城‘門’尉那里。

“丁哥兒,徐和他真的反了?”‘門’卒驚恐的問道。

“廢話,白布黑字,寫的清清楚楚,睜大你的眼睛看看”,聽到有人質疑自己的文化水平,丁丘很是憤怒。

“咱不是不識字么,哎,你這是去哪呀?”那人嘀咕一聲,不敢再問。

“徐和可是黃巾賊出身,他這一反,還不知周倉會不會湊熱鬧,徐州‘亂’矣,得了,我得趕緊去報信,說不定城‘門’尉大發慈悲,賞我幾個大錢!真要是那樣,今兒個‘交’了差事,我請客”,丁丘大手一揮,他仿佛看到了無數的銀錢正在向他招手。

同樣的告示貼遍了下邳城的各個城‘門’口,接到屬下稟告的各級官吏不敢隱瞞,當即層層上報。

于是,李賢剛剛用過早膳,便見到了這份原稿。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徐州玄甲軍統領徐和謹以信義布告天下:昔高祖創立基業……”

幾乎同一時間,劉協也在聆聽布告。

“天子劉協,素無德行,妄自居尊,有負高祖之遺意。今吾應天順人,克日興師,以慰萬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歸命新君。如不順者,當滅九族!先此告聞,想宜知悉。”

李賢一笑了之,壓根不以為意。

劉協倒是緊張了一陣子,他與徐和接觸不多,并不清楚對方會不會造反。

不過,當著內‘侍’的面,劉協還是要故作大方:“哼,這定是他人的‘奸’計,想離間孤與李賢”。

說罷,劉協淡淡地揮了揮手,嘴里道“出去吧,去內府領錢一貫,孤賞你的”reads;。

那內‘侍’大喜,連連叩首,方才恭敬的退下去。

“來人吶,宣李賢”

沒多久,李賢踏步而出,嘴里道“陛下,可是因為徐和布告之事?”

劉協微微頜首。

李賢又道:“徐和麾下萬余黃巾正與曹‘操’對峙,想必是曹‘操’使出的離間計罷了”。

劉協瞇縫著眼睛,嘴里道:“我聽說你將麾下軍權都‘交’了出去,這可不是什么良久之道,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麾下‘精’銳舉世無雙,不得不防”。

李賢深吸一口氣,道:“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們既然是我選的,那我就會對他們信任到底”。

說到這里,李賢又道:“陛下,徐和深明韜略,善曉兵機,徐州若是無他,只怕大事休矣”。

不得不說,徐和的玄甲軍在徐州的地位確實不可替代。

如果沒有玄甲軍在邊界牽制住大隊人馬,曹軍早已經沖到了下邳。

劉協雖然初至徐州,對局勢不甚了解,但從李賢的敘述中,他大致了解到徐和的重要‘性’。

想到這里,劉協笑道:“如此說來,這是賊人的反間計,‘欲’使我君臣自‘亂’,彼卻乘虛而擊,真是‘奸’詐。”

“陛下圣明”

劉協微微頜首,道:“既然如此,李卿好自為之”。

“喏!”

李賢走后,衛將軍董承從布幔中踱出:“陛下,李賢鷹視狼顧,青州、徐州之‘精’銳俱在其手,陛下不得不防”。

“荒謬!李賢忠心耿耿,孤怎可疑他?”劉協拂袖轉身而立。

董承環顧四周,出言道,“昔日高祖有云,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依我之見,李賢所謀不小,陛下許早圖之!”

劉協很是反感:“若不是李卿,我此時尚在長安城,飽受煎熬”。

“軍權、財權,陛下可有一樣?這里與長安有什么區別,陛下你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董承說得很是苛刻。

劉協當場就漲紅了臉,他壓抑著怒火,道:“孤信他!孤信他!”

董承也是皇親國戚,他的‘女’兒是劉協的皇貴妃,此番出逃,董承是少數的陪在劉協身邊之人。

官至衛將軍,爵至列侯,這便是董承如今身份,真正可以說得上是位高權重。

董承還不甘心,嘴里道:“我聽說李賢早就得了‘玉’璽,為什么他最近才‘交’出來?”

傳國‘玉’璽是李賢從袁術手中奪來的,直到劉協封禪泰山的時候,李賢才獻出來。

劉協大喜過望,沒去細想太多,可董承卻嫌李賢進獻的晚的。

董承覺得李賢大權在握,不是良臣。

劉協只是冷哼,并不多言。

董承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以頭觸地,“陛下三思,李賢既是忠君愛國,可命其‘交’出兵權、財權,以振漢室!若是李賢欣然‘交’出,老臣愿以命相抵,反之,若是李賢貪戀大權,便是心有不臣,當斬之……”

“這……”

不得不說,劉協對權力還是很熱忱的。

一開始,李賢將劉協接到徐州,劉協很是感‘激’,可漸漸的,劉協竟然發現自己無所事事。

徐州有沒有自己這個大漢天子完全是一回事!這對于劉協來說打擊極大。

說好的匡扶漢室呢?連基本的存在感都沒有還搞什么?

董承這一招狠辣無比,表面上,他的一言一行都在為劉協考慮reads;。

劉協雖然覺得董承太過偏‘激’,卻沒有生氣,畢竟,對方是在為他著相。

可是,董承真的是在為劉協考慮嗎?

李賢在青州、徐州經營多年,勢力根深蒂固,就算李賢不幸慘死,李氏也不會輕易垮掉,最起碼,依附于李賢的軍將不會在短時間內改投‘門’庭。

天子劉協名義上是大漢天子,可是他除了一個名頭之外,要兵沒兵,要錢沒錢,這樣的一個天子,誰肯真心效忠?

董承完全將劉協繞了進來,可謂居心叵測。

察覺到天子已然心動,董承趁熱打鐵,嘴里道:“李賢奉迎陛下的時候是怎么答應的”。

劉協一字一句地說道:“李賢答應朕要重振漢室,厘清宵小”。

“陛下,李賢再好,也不過是個臣,而你是君呀,自古以來,君賜臣才是王道”

劉協的自尊心強烈辜動起來。

董承說得完全在理呀。

李賢既然口口聲聲要為漢室著想,那么,為啥不‘交’出權力?

堂堂大漢天子,吃的、喝的竟然都要由臣子供應,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令人嗤笑?

心里雖然這么想,可劉協嘴里卻說道:“朕初臨下邳,萬事須得仰仗李卿,一味‘逼’迫,非仁君之道也!”

“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賢盡臣道,天經地義,何來‘逼’迫一說?”

李賢猶疑起來:“這……”

“陛下,已經有徐州權貴與我聯系,他們想見見陛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