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80章 遇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0章 遇襲

第480章 遇襲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下邳的孔黎正在家中待產,若是有華佗在旁護佑,母子平安的系數豈不是大大增強?

東漢末年,醫療水平極為底下,既沒有剖腹產,又沒有供氧機,若是產婦腹中胎兒過大,很有可能難產。

產婦的在生產的時候能否母子平安,一半靠運氣,一半要靠產婆或者醫者。

對李賢而言,還有比華佗更何時的醫者嗎?

孔黎可是李賢珍愛至極的女子,李賢絕不容許她出現絲毫的意外。

只是,李賢對華佗并沒有管轄權,萬一華佗中途離去,誰也無可奈何。

在普通軍士心中,醫者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沒得到叮囑的話,誰也不可能限制華佗自由呀!

想到這里,李賢急忙問道:“華佗可曾說過什么?”

“華佗對使君提出的刀傷治療方式贊不絕口”

李賢靈光一現!

若想讓華佗老老實實的到下邳去,一定得拿出打動他的東西。

華佗不愛財,不愛色,唯獨癡迷醫術,那么,就拿醫術來引誘他!

在李賢的時代,中醫沒落,西醫橫行,但是,《本草綱目》這等醫書卻是普及的。

李賢想了想,便對陳宮說道:“你且派人告訴華佗,便說我有問題向他討教,請他務必到下邳走一遭”。

華佗在東漢末年已經小有名氣,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救出伏皇后。

李賢所言讓陳宮皺起眉頭:“使君,若是華佗一意孤行,那又該如何是好?”

“你便告訴他,我有防治瘟疫的法子,他必會依言而行”

陳宮倒吸一口冷氣,東漢年間,瘟疫橫行,有的村落甚至死的干干凈凈。

如果李賢真有防治瘟疫的法子,華佗定會前往下邳,只是,李賢真的知道嗎?

與李賢交往的越久,他身上的迷霧便越深。

內政、軍事,李賢仿佛無所不知,之前,曾有人說李賢懂醫術,善軍械,陳宮不甚了解,現在看來,只怕傳言非虛!

自古以來,只有“貪多嚼不爛”的說法,少有“樣樣精通”的人物。

不知不覺間,陳宮對李賢又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解決了一樁心事,李賢的心情格外晴朗。

神醫華佗呀,歷史上第一個想出開顱治病的人!

無論如何也得將其留在下邳,若是真的不行,也得讓他傳授幾個徒弟。

數百里外,青驢上的華佗冷不丁打了個噴嚏,他感覺自己的后背冷颼颼的,好像有什么人在算計他。

華佗皺起眉頭,他與世無爭,從不參與仇殺毆斗,有時候,即便卷入是非,也定會安然無恙。

醫者呀,生老病死,誰也不能免俗,結交華佗這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手,等于關鍵時刻多出一條命!

華佗身后有一輛馬車,車內載著一隊年輕的母子。

女子身著錦衣,看上去便非富即貴。

馬車外,四名青州細作化裝成馬夫、護衛,正謹慎前行。

華佗識得道路,只要再行十多里,車隊便可停下來休整一番。

趕了幾十里路,胯下的青驢都有些累了,華佗愛惜地摩挲著它的鬃毛,嘴里道:“這幾日卻是苦了你了”。

青驢“噗哧、噗哧”打著響鼻。

臨近的青州護衛打趣道:“先生,你這驢會說話呢”。

華佗笑道:“青驢陪我走南闖北,頗通人性,我這么夸它,它應該聽得懂”。

護衛顧及華佗的身份,并未嘲笑,只是說道:“先生此番救了主母、小公子,我家家主定會有所表示,到時候,為這青驢娶個媳婦”。

華佗并不知道他救得母子二人便是大漢皇后,他笑道:“醫者,須懷仁慈之心,如果救人是為了報酬,這就失了醫德”。

“先生真乃義士也”

“夫人的病情已經穩定下來,再過幾日,若是沒有反復,我便要離開了”

騎士大急,“啊,先生何必急著離去,難道還有要事嗎?”

“天下病人何其多也,夫人若是康復,我留下來便沒了用處”

“先生救了主母,我家主公尚未表示一番,若是先生就此離去,只怕我等交不了差呀”

華佗笑道:“不妨事,是我覺得滯留無益,與你們沒有關系”。

“可是……”

“我聽說刺史李賢頗懂救治之道,若是有暇,我會前去拜訪”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騎士自然不好多言。

沿途間,遇有關卡,多是青州護衛出面,倘若真正遇到難纏的角色,便由華佗解決。

華佗在兗州的地面上頗有名望,上至軍將,下至士卒,沒有不賣他面子的。

整個兗州境內草木皆兵,好像發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天子劉協抵達青州的消息早已經傳揚開來,為了提高劉協的權威,李賢甚至將泰山封禪,祥瑞現世的典故宣揚出來。

華佗聽罷之后并沒有太多反應,一切稀松平常。

這一日,李賢增派的援兵終于跟護衛華佗的人馬碰上了頭。

甫一見面,新來的護衛便向華佗發起了邀請:“我家主公竭力相邀,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華佗皺起眉頭,行醫這么多年,權貴他遇到了很多,那些人往往自命不凡,其實不過是些仗著家族余蔭蛀蟲而已。

“不知你家主公姓甚名誰?”

“姓劉”

華佗搖了搖頭,表示一無所知。

騎士又道:“先生可還記得兗州曹操為何如此緊張?”

“不是說天子到了青州嗎?”

“不錯!”

華佗瞪大了眼睛,“車馬中的夫人該不會是當即天子的家眷吧?”

“先生一猜即中,小人佩服,天子聽說皇后沒事,足足高興了一整日,他還說,一定要當面重些華先生,”

華佗婉拒道:“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

“天子有意讓華先生擔任太醫官,不知先生可有想法?”

華佗面露苦笑,他嘆息道:“我過慣了山野中自由自在的日子,,怕是受不了官場中的規矩呀”。

騎士又道:“我家使君讓我轉告華先生,天花、瘟癥并非絕癥!”

華佗大為驚異:“李使君怕是在說笑吧,天花如何能治?瘟疫,波及范圍太廣,如何能將其杜絕?”

“小人是在轉述李使君所言,其余一概不知,先生若是有暇,可往徐州下邳一行”

華佗深深吸口氣,他心跳加快。

倘若護衛說得是真的,那么,以后天花、瘟疫病人豈不是有了痊愈的希望?

天花,這可是要人命的疾病,真要是招惹上了,有死無生,可是,李賢為什么說他有法子?

身為青、徐刺史,李賢沒必要撒謊!

華佗思來想去,總是覺得一個朝廷命官沒必要針對他這個小小的醫士撒謊。

“也罷,即是如此,我便去下邳!”

騎士大喜,終于對李賢有了交待。

為了掩人耳目,華佗一行與一支商隊同行。

商隊規模極大,護衛中也有不少好手。

只不過,商隊財貨頗多,已經引起了流寇的注意。

青州、徐州多次剿匪,流寇不敢在州郡立足,很久之前便紛紛外逃,來到鄰近郡縣。

兗州,相對而言便是一個不錯的藏身之地。

曹操擊殺呂布,重新執掌了兗州大權,可是,不少地方地理復雜,百姓困苦,適合作為占山為王的根基。

這一日,天色漸晚,商隊在一處溪水邊安營扎寨。

晚飯過后,商隊的護衛在外面設立了崗哨,可是,護衛伏皇后的青州護衛還是又布置了一道防線。

很快就是遷都的日子了,若是伏皇后平安抵達下邳,自然皆大歡喜,可若是中途遭遇不妥,護衛的軍卒鐵定難逃一死。

李賢賞罰分明,功是功,過是過,倘若真的罪不可赦,他便不會手下留情。

時間還早,華佗睡不著,他躺在皮褥上閉目養神。

忽而,外頭傳來一陣噪雜之聲。

華佗以為自己聽茬了,可下一刻,外頭輪值的護衛便大聲叫喊:“華先生,快起來吧,流寇殺過來了”。

“流寇?什么流寇有這么大的膽子,竟敢襲擊商隊!”

商隊足有一百名護衛,三百名趕車的苦力、腳夫,要想襲擊這樣一支嚴加防范的商隊,流寇得有多少人馬?

外頭殺聲大作,黑夜中,夜不視物,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賊人殺了過來。

好在商隊的護衛訓練有素,遭遇襲擊,他們并不見慌亂,而是按部就班地做好防護措施。

商隊的貨物是一定要保護周全的,其次,便是騾馬,沒了騾馬,商隊如何繼續前行都是個問題。

白日間,商隊護衛已經將車輛圍成了一個圓弧形。

此時,仗著車陣之利,賊寇一時之間竟沒有殺過來。

華佗心中忐忑,賊寇兇狠,跟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若是待會兒不行落入賊寇手中,只怕后果難料!

伏皇后緊緊摟著懷中的孩子,惶然失措。

忽而,“哚”,一支箭矢插到了車馬上。

伏皇后嚇的梨花帶雨,她摟著的孩童更是驚恐不已。

“快看,這里有個娘們!”

不遠處,傳來一聲極其猥瑣的聲音。

賊寇愛好不同,有的貪財,有的好色。

商隊西南角的賊寇便是看上了伏皇后的美色,他召喚同伴,打算殺人奪美。

賊寇們絕想不到,今日里,卻是伏皇后在此!

“快,攔住賊寇!”護衛統領大聲呼喊,讓麾下前去支援。

這支商隊其實是李賢的產業,只是從未暴露罷了。

為了掩人耳目,商隊并沒有將伏皇后安置在核心,而是稍稍靠外的地方,畢竟,誰也想不到,竟然真有賊子來了。

皇后身邊足有八名護衛,其中,有一小半人要衛護華佗,只有三五人可以上前廝殺。

“射箭!”

商隊的護衛箭術精湛,他們手中弓矢不停,仿佛不要錢一般。

其中,意圖染指皇后的賊寇很快便死在了亂箭之下。

在如雨般的箭矢打擊下,賊寇折損了數十人,而四輪箭雨,也消耗了長弓手多半的體力。

同樣的攻勢精度,再來三輪的話,便足以穩定局勢。

弓手氣喘吁吁,他們身旁,一百名商隊的護衛正嚴陣以待。

槍兵對敵!

有車馬作依仗,黑夜中,長槍兵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眼前跑的最快的賊寇已經沖到了長槍兵前十多步的地方,再度射箭,雖然依舊可以殺傷賊寇,卻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威懾力。

短兵相接,賊寇怎比得過訓練有素的商隊護衛?

只不過,賊寇數目太多,他們黑壓壓狂奔而來,好像完全不計傷亡。

這般壓力之下,一人挺身而出。

陳到豎起長槍,他身旁的護衛長吸一口大氣,都在等著他的一聲令下。

賊寇的前鋒終于沖了過來。

陳到一槍刺出,嘴里迸出一個“殺”字。

“殺!”最前排的長槍兵人人出槍,刺向了眼前的敵人。

短兵交接,長弓手暫時排不上用場,陳到便讓他們略微休整一番,同時命令刀盾兵隨時準備沖殺殲敵。

陳到與朱桓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他們二人在荏縣城外打出風頭,殺死了百余名匈奴人,戰后,論功行賞,陳到、朱桓都得到了大筆金錢。

至于升職,李賢已經承諾,等到天子遷都之后,一并加封!

李賢從不妄言,對他的承諾,陳到還是相信的。

白日間,陳到與朱桓已經做好了各種緊急預案,其中一種便是

按照朱桓的計劃,先用長弓盡可能的殺傷賊寇,然后再用長槍兵挫掉他們的銳氣,最后,刀盾兵出擊,一錘定音!

如今來看,朱桓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多半。

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了賊寇的身影,讓他們無所遁形。

賊寇留三闕一,特意為護衛留出生路,意圖讓他們突圍逃竄,誰曾想,商隊護衛壓根不動分毫,仿佛沒看到一般。

“殺賊!”

“殺,殺,殺!”

此起彼伏的喊殺聲直入云霄,敵我雙方已經戰到了一處。

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一百名長槍兵死死抵住了七百多流寇的沖擊。

大陣之前,陳到槍槍見血,手下無一合之眾,早已膽寒的流寇下意識地避開了陳到所在的位置。

“鏗”,銹跡斑斑的大刀砍在了長槍兵鐵甲上,火花迸濺,那護衛卻毫發無損。

不等驚恐交加的賊寇揮舞出第二刀,從軍陣中的第二排便陡然刺出一槍,這鐵槍出現的又準又狠,賊寇連躲閃的機會都沒有。

“噗哧”,槍入血肉兩尺有余,賊寇嘴里噴出血花,再也說不出話來。

賊寇的頭目丁苗這時候早已經腿腳酥軟,他本來以為這個商隊是個肥羊,誰曾想,竟然是頭餓狼!

該死的,情報有誤!

商隊的護衛太過厲害了,他們身上好像穿了甲胄,刀砍不透,槍刺不中,端的是狗咬刺猬無從下口。

有心撤退,可定苗又覺得心有不甘。

賊不空行,就這么灰溜溜地逃回去,豈不是惹人嗤笑?

再試試,再沖沖,實在不行的話,再做決斷。

然而,丁苗忘了一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賊寇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貨色,若是讓他們嘗到好處,說不定還能讓他們玩命廝殺,可是,現在,只見著拼命,卻見不到好處,這樣的差事,誰樂意去做?

原本以為只要躲過弓箭,沖到槍陣之前,賊寇憑著巨大的數量優勢便可殺死所有的商隊護衛,可沒想到商隊的槍陣太過利害,陣前已經倒下了百余具尸體,賊寇膽寒了。

朱桓當機立斷,他一聲令下“刀盾手,從左翼包抄,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五十名刀盾手都是從馬夫、力士中挑選出來的青壯。

其實,加入商團之初,這五十人便與旁人迥異。

如今,陡然出陣,當即令人大為驚訝。

沖陣的流寇傷亡慘重,可商隊的大陣依舊紋絲不動。

腦子活絡些的賊寇都在想著怎么避開后頭壓陣的悍賊,撒丫子開溜,事已至此,眼前的商隊護衛明顯是塊硬骨頭,誰也不想拿自己的人命去填。

那些被裹挾到陣前的倒霉鬼進退維谷,他們連逃跑的空間都沒有,只能無望地往前沖殺,可換來的卻是一桿又一桿犀利的鐵槍。

忽而,左側的流寇如潮水一般往后退去。

丁苗憤怒地斬殺了幾個逃跑的流寇,卻怎么也止不住逃竄的人流。

陳到一馬當先,他手里手中長槍上下翻飛,目光如電,槍槍見血,招招致命。

緊隨其后的五十名刀盾兵左手持盾,右手揮刀,殺的流寇落荒而逃。

天上烏云忽然散去,圓盤似的月亮掛在半空。

清朗的月光下,賊寇無所遁形。

從側翼沖出的刀盾兵完全擊潰了流寇的抵抗意識,殘存下來的數百流寇再也顧不得軍紀,他們推搡著,試圖逃離此處。

丁苗冷汗連連,他沒想到只是幾個回合下來,七百名流寇便敗的這么干凈利落,連一絲反擊之力都沒有。

“大事休矣”,腦中盤旋著這個念頭,丁苗嘆了口氣,極為不甘。

情報說這商隊有大量財貨,又說商隊護衛不強,可到頭來,丁苗的人馬撞的頭破血流,卻連一文錢都沒摸到。

丁苗欲哭無淚,真是虧了血本了。

早知如此,丁苗說什么也不會前來冒險。

現在倒好,一戰輸得干干凈凈。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