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58章 天兵何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8章 天兵何來

第458章 天兵何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轟隆隆”沉重的戰鼓聲在城下響起。(。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

“咚咚”的大鼓聲每一次都把城墻震的微微顫動。

在鼓聲轟鳴的間歇,忽有一段直沖云霄的吶喊聲傳來:“殺,殺,殺!”

數千名袁軍齊聲吶喊,聲勢駭人。

城頭的太史慈神情嚴峻,袁軍來勢洶洶,由不得半點大意。

袁軍士氣高昂,裝備‘精’良,顯然早有準備。

城下,兩名光著上身的高大軍漢雙手持著鼓槌,用力敲打著鼓面。

一桿碩大的“袁”字大旗迎風飄揚,旗下,一名黃面無須大漢正瞇縫著雙眼,嘴里道:“這平原城墻高池深,強攻不易,須得想個法子讓太史慈出來!”

“文丑將軍,我有一法可以‘誘’使守軍出戰”

文丑笑道:“喔?先生有何妙計?”

“妙計算不上,不過是個上不得臺面的招數罷了”

“只要管用就好,管他什么招數,先生快快道來”

“我聽說太史慈位高權重,只是,數年來未從上陣,不如我們從這方面著手,‘逼’他出城!”

文丑把手一揮,道:“先生盡管放手去做,我靜候佳音”。

審配微微頜首,道:“越是地位高的人,越是在乎他人的說法,來人吶,喚陳阿婆”。

“喏!”

陳阿婆是個爺們,只是聲音宏亮,慣會罵人。

此時,審配使人將陳阿婆帶到陣前,引起一陣猜疑。

陳阿婆嘴碎的很,偏偏又生就了一副五大三粗的相貌,讓他賣‘弄’嘴皮,耍‘弄’是非,這是他的拿手好戲,可若是讓他上陣廝殺,這就要了他的老命了。

文丑、審配,這都是位高權重的實權人物,他們到底想做什么?

上官尚未開口,陳阿婆的‘腿’肚子便酸軟不已。

“見過文丑將軍、審治中”

文丑點了點頭,并未有進一步舉措,而審配則說道:“免禮吧,你可知道我為何將你喚到此處?”

陳阿婆跪伏在地,渾身抖若篩糠:“小人愚鈍,不曾知曉”。

“我想借你一物使用,不知可否?”

該不會是項上頭顱吧?陳阿婆大驚失‘色’,嘴里道:“只要不是取了小人的‘性’命,審治中想要什么便拿什么,小人絕無二言!”

“果真如此嗎?”

還他娘的有選擇嗎?陳阿婆咬著嘴‘唇’,嘴里道:“千真萬確”。

“好,我想讓你將太史慈罵出來,只要守軍出城,你便是大功一件”

陳阿婆深深吸了一口氣,原來是這個緣故,早說嘛,還嚇了一大跳。

“得令”

沉重的鼓聲由快轉緩,在鼓聲間隙,有一道巨大的嗓音傳上了城頭,“太史慈,背主求榮,無信無義,‘奸’詐小人,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太史慈無膽,龜縮不出。我河北軍誓破平原城,活捉太史慈”。

接下來便是成千上萬的人在大聲呼喝“誓破平原城,活捉太史慈”

這便是袁軍的伎倆嗎?

端的是無趣的很,只是,太史慈會就范嗎?

在徐干想來,如果太史慈按耐不住,意‘欲’出兵,他一定會竭力攔阻。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自始至終,太史慈都保持了一副榮辱不驚的神‘色’。

許是察覺到了徐干的注視,太史慈環手吩咐起來:“去把文三喚來”。

“喏!”

徐干滿臉疑‘惑’,這文三是誰?

“文三是我手下的一員家將,為人最是爽快不過,今夜我就想借借他的嗓子,讓文丑知道我們的厲害”

太史慈所言讓徐干很是期待。

沒多久,一名身材瘦削的軍漢疾奔而來:“文三見過將軍、見過治中”。

“免禮!”徐干微微頜首。

太史慈笑道:“嗯,免禮,我說一句,你說一句,聽好了:袁紹豎子,竊據高位,征我青州,一敗又敗,丟兵損將,羞煞、愧煞”。

袁軍兩次敗于李賢之手,這是文丑也無法掩蓋的事實。小說75/

于是,在徐干頗為期待的目光中,文三整了整嗓子,將太史慈所言大聲重復了一遍。

城上的青州軍士氣大振,他們大聲的重復著最后兩句,“一敗又敗,丟兵損將,羞煞、愧煞”

隆隆的音量一‘浪’高過一‘浪’,最終完全蓋過了袁軍的呼喊。

淳于瓊、高覽,這都是河北名將,他們意氣風發,都以為青州軍不堪一擊,可是,到頭來卻都把自己葬送了。

如今,城頭的守軍舊事重提,擺明了是要恐嚇。

是呀,之前兩次,足有三萬多兵馬討伐青州,可是,最后都是無功而返,這一次,又當如何?

一時之間,袁軍心中腹誹,再也不符適才意氣風發之模樣。

文丑見狀頗為惱怒,要不是審配出的餿主意,太史慈也不會使人反擊。

現在倒好,偷‘雞’不成蝕把米。

審配自己也很是尷尬,他急于挽回顏面,嘴里道:“陳阿婆,還不速速上前”。

陳阿婆這時候方才知道,“罵戰”也不是件容易事。

罵什么?如果說之前陳阿婆才思泉涌,連綿不絕,那么,現在的陳阿婆銳氣已失。

膽氣皆喪之下,陳阿婆自然不是文三的對手,

罵戰比不過對方,審配只得又道:“太史慈‘奸’猾狡詐,看模樣是不會出城了,不知文將軍有何打算?”

若不是審配深受袁紹信賴,文丑早就一巴掌‘抽’過去了,可是,這時候他卻只能耐著‘性’子說道:“城中守軍不出來,咱們便沖進去”。

“文將軍想出破敵良策了?”

文丑微微搖頭,“未曾,先生可有妙計?”

文丑只是禮節‘性’地一問,壓根沒直往得到審配的答復。

可是,審配竟然出人意料地應答起來:“我有一法,不知可否行得通”。

“喔,什么法子?”

“天‘色’漸晚,今夜將軍可派出一千人馬與墻外晝夜聒噪,再派五百‘精’銳趁夜鑿取地道,由地道‘穴’攻入城”

文丑眼前一亮:“此計甚妙,便依先生所言”。

“將軍定要多加小心,太史慈‘奸’猾無比,不可大意”

“無妨!”

當天夜里,袁軍敲鑼打鼓,聒噪起來。

城頭,太史慈的目光在城下的袁軍之間來回掃了一眼,嘴里道:“今夜袁軍不會攻城了,先生可以回去歇息了”。

徐干大為好奇,城下正有一股兵丁緩緩靠前,作勢‘欲’擊,“文丑用的是疲兵之計?”

“不錯,一開始袁軍銳氣正旺,若是我方應對不當,他便會一鼓作氣,揮兵硬攻平原城,但適才我略施一計,便讓其膽氣盡喪,現在只不過是文丑的疑兵罷了”,太史慈神‘色’淡然,侃侃而談。

“疑兵,疑兵,那袁軍主力又在做什么?”

“須得多加小心,尤其要小心對方的‘穴’攻”

“難道文丑還能由地下入城?”

“這可說不準,自古以來,‘穴’攻都是攻城的不二良策”

“好,我會多加小心的”

“那便好”

沒多久,太史慈便使人在城墻的四角放上了倒置的缸,以及專‘門’探聽動靜的軍卒。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城下,一隊隊袁軍士卒動作極快,他們在老卒的帶領下,開鑿地道,進度極快。

城頭,太史慈依舊未曾睡去,他望著城下連綿不絕的火把,嘴里道:“我總覺得文丑一定會派人由地道入城!”

徐干深以為然:“沒錯,我也是這么感覺的”。

“第一‘波’袁軍的數量一定不多,所以,無論先來多少兵馬,這都是試探”

“太史將軍所言極是,我等拭目以待便是了”

袁軍聒噪了一整夜,聆聽地道的軍卒隱約間聽到了什么,不過,直到天亮都沒有一名軍卒由地道而出reads;。

‘穴’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地道的選址,土層的硬度,這都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

又過了一整日,這一夜,負責警戒的軍卒來報,說好像聽到有人在附近鑿土。

太史慈打算將其一網打盡,可徐干卻急忙勸解道:“將軍定要三思,不要因小失大,切不可打草驚蛇呀”。

太史慈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如果吃掉突前的這股兵馬,那城外的文丑就不會繼續往里面派兵,地道作為陷阱也就失去了價值,但若是讓小股敵軍潛入城內,只怕又會造成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

“先生還有什么高見?”

“增派人馬,把地道方圓五里的地方全部控制起來,等袁軍回報之后再把那些潛入城來的袁軍抓起來!”

徐干的意思是先讓袁軍出來,引蛇出‘洞’之后再一網打盡,不錯,真是不錯。

“妙計,這條地道,一定要讓文丑損失個幾千人馬!”太史慈意氣風發,渾身的疲倦一掃而空。

城外的河北軍忙著‘穴’攻,他們壓根想不到守軍會破城而出,要不要闖一闖?

立在城頭之上,望著袁軍大營內的火光點點,太史慈腦中忍不住迸出一個念頭,“襲營!”

若是一擊得手,袁軍定會損失慘重,放手一搏?還是坐等文丑養‘精’蓄銳,明日來攻?

去他娘的,老子就要拼他一拼!太史慈黝黑的眸子里‘射’出一種令人心寒的目光,“先生,若是夜襲袁營,勝算幾何?”

徐干眼皮一跳,“倘若袁軍統帥不是文丑,那該有八成勝算,但若是文丑中軍為帥,只怕勝負在五五之間”。

“文丑長途跋涉,軍卒疲憊,他怕我出兵夜襲,所以才命人晝夜鼓噪,若是我領軍殺出北‘門’,先生以為如何?”

“太史將軍乃平原城中流砥柱,你若出城,這平原城由誰駐守?況且,將軍一定要想清楚,夜襲敵營,固然可以出其不意,但也極容易陷入敵營之中,為他人所趁reads;!”

太史慈凝眉不語。

徐干又道:“河北軍長途跋涉,軍糧一定所剩無幾,只要斷其糧道,再過幾日,袁軍定可不攻自破”。

“怎么斷?”太史慈來了興致。

“平原城方圓百里的百姓不是早就遷入郡城了嗎?沒有村寨,河北軍便是想就地補給也難上加難,將軍暫且耐心守候,我相信一定會有戰機出現”

“也罷,今夜我且讓他一回!”

又過了一日,這一夜,突有數百袁軍從地道口殺出。

臨濟的青州軍早就得了吩咐,為袁軍讓出道路。

袁軍以為己方未曾暴‘露’,當即回稟文丑。

文丑大喜過望,急忙增調人手。

這一次,太史慈出手了。

早就設下圈套,嚴陣以待的青州軍占據天時地利,很是輕易便將入城的袁軍一網打盡。

城外,文丑焦躁不已,他聽到了城中的喊殺聲,可是,不入城中,不明真相。

究竟是己方占據上風,還是說青州軍占據上風?

好不容易‘穴’攻入城,如果不去調派援軍,豈不是‘浪’費了大好時機?

可是,萬一青州軍占據絕對優勢,就算調派人手,又有什么用處?

審配出了兩條計策,至今為止,無一奏效。

按理說,文丑應當遠離審配,可是,眾所周知,袁紹為人謹慎,多疑,如果被他知道文丑與審配鬧僵,最后倒霉的一定是文丑reads;。

無奈之下,文丑只得再去尋那審配。

“先生,援軍什么時候能到?”

文丑所部人馬只是袁軍此番南下的一部分。

一番廝殺過后,文丑意識到,如果沒有援軍,僅憑他麾下這數萬大軍的實力就想破城,顯然有些困難。

“應當就在兩日之內!”

在文丑望眼‘欲’穿的目光中,高干領軍而來。

八千名援軍抵達,這時候,一直萎靡不振的河北士氣終于有所回升。

畢竟,昨夜雖然動靜大了點,但真正死傷的袁軍不過數千人,相對于人數已達五萬人河北軍來說,根本無傷大雅。

美美的睡了一上午,袁軍才重新打起‘精’神。

這些時日,各種攻城器具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此時,河北軍的中軍大帳內,文丑正召集諸將,商議攻城事宜。

“我想在五日內攻破平原城,諸位有何良策?”文丑的聲音冷颼颼的,讓人聽了之后感到渾身冰冷。

田豐隨著高干來到平原城下,他環顧四周,嘴里道:“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我河北軍士數量在五萬上下,而城內的青州軍則有兩萬人,若是強行攻城,只怕力有不怠”。

文丑頜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只有將青州軍引‘誘’出城,圍而殲之,才可順利攻下平原!”

這道理誰都明白,可是,之前審配已經失敗了。

不過,田豐多謀,想來會有什么好法子,想到這里,文丑問道:“元皓先生有何高見?”

“某有三策”田豐伸出三根指頭,閉目不言。

“洗耳恭聽reads;!”文丑不由自主的往前探了探身子。

“下策是示敵以弱,讓守軍以為有機可乘,出城襲擊我等;中策是罵將‘激’將,若是大將軍能夠‘激’起他的怒火,那么守軍必會派兵出城”,田豐緩緩地睜開眼瞼,明亮的眼睛直視文丑。

中、下兩策都已經試過了,文丑只對上策感興趣:“上策呢?”

“邀天兵相助!”田豐微微一笑,渾然不覺自己的話語在帳內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天兵?何來天兵?”

“若是有天兵相助,平原城自可一戰而下!”

一言既出,眾人頓時聒噪不已。

如果真有天兵天將,別說小小的平原城了,便是大漢國都洛陽都可以輕易破之!

“元皓先生有何妙計何不快快說來,莫要再吊我等的胃口”

文丑揮手止住了眾人的聒噪,好整以暇的瞄了田豐一眼,他笑道“元皓先生,天機可泄否?”

說罷,帳內又是哄笑一片。

田豐不以為意,“然!此前我想再問大將軍一句,守軍據城而守,所憑者何?”

“糧草!”文丑斬釘截鐵。

“然!青州軍把平原城周邊百里之內的百姓全部遷到城中,固然可以斷我糧草,但也陷其自身于險境”,謀士的樂趣在于什么?在于破解敵人的計策。此時,田豐便很享受這種被人矚目的感覺。

“先生的意思是,毀去守軍糧秣?”文丑眼前一亮。

“不錯,將軍以為如何”

“自然很是妥當,元皓先生,快些說出天兵何在吧!某已等不及了”,文丑看穿了田豐的伎倆,再次催促起來。

“天兵便是樹林中那無數的鳥兒”,田豐把手一指,目光火熱。

“啊?”

“先生定是在開玩笑,區區幾只鳥兒能頂什么用”,審配嗤之以鼻。

與審配‘交’好的軍將紛紛出言應和,他們不認為田豐可以想出妙計。

“讓元皓先生把話說完”,文丑一錘定音,他知道田豐不會無的放矢。

果然,等田豐把計策補充完整之后,大多人都驚呆了。

“原來鳥也有鳥的用處”,審配瞋目結舌。

一開始,審配覺得田豐處處與他作對,是來找茬的。

可是,當田豐說出這計策之后,審配當即驚呆了。

也只有田豐才能想出這等計策吧?

文丑興奮的抓起一根令簽,往前一擲的同時,嘴里喝道“都尉高干”。

“末將在”高干一把抓起令簽,雙手抱拳,大聲應諾。

“我命你領一千軍士于城外樹林內捕捉鳥雀,記住,一定要避開郡城,不可讓青州軍發現你等”

“諾!”高干大步離去,雖然得了個捉鳥的差事,有些不足掛齒,但他還是領命而出。

“嗯,一定要活鳥!”

高干步子一滯,回頭訕笑一聲,“諾!”

“呂曠”

“末將在!”

“你領一千兵馬去尋果殼之物”

呂曠稍一遲疑,也抱拳應諾。

等呂曠出了營帳,才聽到文丑朗聲長笑,“元皓先生所言上中下三策,皆為妙計,不若三計同施,看他太史慈如何應對!”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