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56章 追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6章 追殺

第456章 追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文/秀才會武術

c_t;青州騎軍千里迢迢奔襲而來,為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天子劉協!

這時候,趙云反倒充當了說客:“陛下,曹‘操’在兗州勢力頗大,朱然雖有名望,卻沒有威懾力,如果曹軍硬來,反倒憑添麻煩”。

自從趙云將劉協從郭汜手中救出之后,劉協便將趙云視為救命恩人,甚至對其言聽計從。

不過,劉協畢竟是一朝天子,如果出爾反爾,只會為人恥笑。

因而,聽得趙云所言之后,劉協并沒有立即應諾,而是反問一句:“依趙將軍之見,朕該如何是好?”

趙云表情平靜,一字一句地說道:“陛下當與我先行一步,大隊步軍‘交’由朱頭領指揮,我們不在這里,騎軍反而更安全些”

其實劉協也明白,這時候,與大隊人馬待在一起,非但不安全,反而風險極大。

只是,就這么丟下君臣將士,豈不是令人心寒?

在關中過慣了受人冷遇的日子,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群忠勇之臣,果敢之士,劉協自然想竭力表現一番。

劉協想的明白,無論在哪里做皇帝,如果手中沒有一支終于自己的實力,一切終歸是空談。

董卓囂張跋扈的時候,王允苦口婆心勸說天子同意誅殺董卓,甚至動用了貂蟬這般美人計,后來,呂布殺了董卓,可是,掌權的卻依舊是西涼軍將,王允甚至沒有一點實權。

死了一個董卓,又冒出郭汜、李傕這等跋扈之將。

繼位數年來,劉協名義上是大漢皇帝,然而,他卻連選擇自己妃嬪的權利都沒有。

沒有強大的實力,一切都只是空談。

這一次,劉協逃離樊籠,就是看中了李賢的“忠君之舉”reads;。

只要李賢一如既往的效忠天子,劉協便可以借助青、徐兩州的實力,重振漢室。

在劉協想來,趙云雖是李賢的部將,可他首先卻是大漢的臣子,忠于天子,隸屬于李賢,兩者之間并不矛盾

至于拉攏趙云的行為會不會引起李賢的反感,劉協壓根不在乎。

如果李賢連這等程度的試探都忍耐不了,那么,青州、徐州絕非良善之地,就算劉協去了李賢的地盤,也一定會千方百計逃離苦海。

劉協雖有楊奉、董承相助,可是,他們勢單力薄,難以成事,可是,如果能夠收復趙云,那一切就不同了。

暫且不論趙云騎軍的實力,單是趙云自己便是個萬人敵。

逃離關中途中,趙云只出手了寥寥數次,可每一次出手都足夠石破天驚,令人驚‘艷’不已。

電光火石間,劉協想到了很多,很多。

當務之急,卻是拉攏趙云。

如何拉攏?與趙云待在一起是最好的想法。

想到這里,劉協做出勉為其難的樣子,嘴里道:“曹‘操’終歸是漢臣,即便被其識破,想必也無傷大雅,不過,既然子龍將軍覺得分開更合適,那便分頭行軍吧”。

楊奉、董承急忙勸阻:“陛下三思,我等在兗州人生地不熟,聚在一起尚能有個照應,若是分頭行事,萬一遭遇不妥,那又該如何是好?”

劉協笑道:“二位將軍莫憂,有子龍將軍在,我相信萬事無憂”。

楊奉、董承又嫉又妒,他們沒想到劉協竟對趙云如此信賴。

“陛下!”兩人言語間俱是不甘。

劉協能夠脫離郭汜的掌控,楊奉、董承也是出了大力的。

在宮中歷練了許久,劉協自然不會犯上“過河拆橋”這等錯誤,他寬慰地笑道:“二位將軍定要多多保重,他日我們異地相會,孤定要好生謝過二位”。

劉協此言倒是讓楊奉、董承心中好過了些。

無論如何,天子終究沒有忘記之前的救駕之情。

“陛下,一切都是分內事而已,何足掛齒”

“如果天下將臣俱是二位將軍這等忠義之臣,何愁漢室不興?”話語間,劉協透出掩飾不住的失望。

“陛下!宵小之輩猖狂不了多久,這天下終歸是陛下之天下”

劉協強作笑臉,道:“好了,諸位,我們就此別過吧,多多保重”。[棉花糖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陛下珍重”

在眾人的目光中,趙云只帶上兩名騎士護著劉協絕塵而去。

下邳城,李賢覺得度日如年,他惦記趙云的安危,當然也擔心劉協。《棋子www.qii奉獻》

據說,郭汜、李傕聯袂派出五千騎軍緊追不舍。

西涼鐵騎之名,李賢早有耳聞,他雖然對麾下騎軍的能耐很有信心,對趙云的勇武也很深有感觸,可是,西涼軍畢竟占據數量優勢,而且成名已久,青州騎軍能否敵得過?

再者,就算青州軍僥幸安然無恙,那兗州曹‘操’又豈是等閑?

若是曹‘操’識破劉協的身份,硬要將其留在兗州,豈不是又生事端?

李賢與曹‘操’仇怨難解,能夠讓對方倒霉的事情,其中一方一定會樂此不疲地去做。

如果曹‘操’聽說了李賢的打算,一定會千方百計地破壞掉!

曹‘操’起兵數年來多有敗績,然而,真正讓曹‘操’接連吃癟,卻毫無辦法的人,除了李賢之外,再無第二人。

奉迎天子入駐,這是何等大事?

曹‘操’自己尚且虎視眈眈,試圖“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怎能讓李賢搶先?

大義之名太過重要,曹‘操’、李賢、郭汜、李傕都想占據道德的制高點,居高臨下地指使別人。

誰能美夢成真?

江南戰事漸漸告一段落,劉表連敗兩陣之后,麾下水軍丟盔卸甲,連偵查戰船都只剩下寥寥無幾,這時候,莫說復仇了,如何寸土不失都是個問題。

江東孫策倒是虎視眈眈,戰意高昂,急‘欲’出兵荊州,搶奪地盤、人口。

只可惜,李賢早就有言在先,江東不可讓孫策一家獨大,適當的時候保持有限度的援助也是理所應當的事,可是,一旦江東渡過了危險期,那么,徐州軍馬不可主動幫助孫策。

孫策孤掌難鳴,有心殺敵,但卻無人助威,只得按捺住復仇的**。

關中,為了劉協的事情,郭汜、李傕爭吵了許久,尚未分出勝負,這時候,一個噩耗傳來:張苞戰死了,麾下五千騎軍或死或逃。

初聞噩耗,郭汜只覺得兩耳嗡嗡作響,怎么會這樣?

非但沒能救出天子,反而搭上了‘精’銳的騎軍。

“誰殺了張苞?敵軍有多少人馬?”

“是曹‘操’麾下大將徐晃殺了張苞”

“徐晃?這狗賊,我定會親自取下他的項上頭顱,以慰藉我西涼軍之英靈”

相對于郭汜的損失,張苞的死給李傕的打擊更大。

一直以來,張苞都是李傕麾下得力戰將,若非如此,郭汜也不可能將麾下騎軍‘交’給張苞統領。

現在倒好,一切都完了。

數千‘精’騎呀,就這么沒了!

李傕總覺得難以解釋,他咬牙切齒,嘴里道:“曹‘操’、徐晃狗賊,我誓殺汝!”

“中郎將,張苞死后,再想調兵追捕已經來不及了,當務之急,卻是昭告天下,將天子為賊人擄走一事說個明白”

“如此一來我西涼軍豈不是丟盡了臉面,再者,那兗州可是曹‘操’的地盤,我們昭告天下,曹‘操’一定會知道的一清二楚,到時候,萬一劉協落到曹‘操’手中,那豈不是幫了他的大忙?”

這么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

于情于理,郭汜都覺得不該便宜曹‘操’。

可是,就這么裝作什么都沒發生過?

萬一東窗事發,該暴‘露’的事情還是會暴‘露’出來。

猶豫再三,郭汜嘴里道:“你覺得突如其來的賊人是誰的部下?”

西涼軍雖然享樂已久,戰力銳減,可他們骨子里還是那股天下雄軍,一伙騎軍能夠千里而來,呼嘯而去,視西涼軍的防線于無物,這等厲害軍伍,整個大漢朝都屈指可數。

“除了袁紹袁本初,便是徐州李賢”

“李賢?”李傕覺得匪夷所思。

“不錯,整個大漢朝,除了李賢,沒有幾個人敢怠慢我們”

“如果罪魁禍首真是李賢,我相信他一定會‘露’出狐貍尾巴”

郭汜也不愿接受李賢就是兇手的事實。

一直以來,李賢表現的很是恭順,倘若是他派出的騎軍,那么,只能說李賢的城府太深了。

“無論是誰擄了劉協,我們都得向曹‘操’討要個說法,我可不想落下一個縮頭烏龜的名頭”

“也罷,曹‘操’自己不知死活,竟敢招惹我們,那便讓他瞧瞧我們西涼軍的厲害吧”

“正是如此,世人只看到我西涼軍不和的一面,卻很久沒看到我們并肩殺敵了”

“殺敵reads;!”

“殺敵!”

“曹‘操’新復兗州,軍卒定然疲憊,咱們只要一鼓作氣突進去,一定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沒錯,自古以來兗州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出兵!只要抓緊時間,說不定還可以搶回劉協!”

“好,我亦同去”

“善!”

商議一番之后,郭汜、李傕很快便達成了一致,大軍傾巢而出。

關中三輔之地,漢室立國以來便設有多座官倉。

西涼軍大軍開撥,第一時間動用了官倉儲存的糧秣。

如今到了緊急關頭,誰還去管聲名?

活下來,活得好好的才是要緊事。

兗州,曹‘操’沒有意識到郭汜、李傕會不顧天子的死活,執意來攻。

這一日,曹軍麾下兵馬已經拉網式的排查了一遍,除了勞民傷財之外,幾乎毫無用處。

“還沒有天子的音訊?”

已經過去了兩天,曹‘操’有些按耐不住了。

“回使君,并無音訊”

“那么多人馬,那么大的一個活人,難道還能長翅膀飛了?”

傳令小校耷拉著腦袋,不再多言。

許是覺得自己語氣有些重了,曹‘操’又道:“記住,一旦發現天子的蹤影,即刻報來”

“諾!”

“密切監視青州、徐州動向,不可讓一兵一卒進入兗州“

“諾!”

兗州境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誰也想不到,天子劉協會進入這里。

軍卒、官差在街道上隨處可見。

曹‘操’已經許下重賞,有提供線索者可以收獲不菲的賞賜。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聽說有賞金可拿,百姓當即干勁十足,他們呼朋喚友,找尋一切可能的蜘絲馬跡。

人過留聲,燕過留影,只要劉協在兗州,那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兗州的鄉民還指望借此邀賞,過一個難得的‘肥’年了……

青州,太史慈正在召集諸將議事:“諸位,李賢李使君急令,天子已至兗州,讓我等務必將其接回”。

胡庸第一次聽說劉協的消息,他有些不容置信:“皇帝不是在關中嗎?怎么到了兗州?”

“子龍將軍奉了使君之命成功從郭汜手中救出天子,只是郭汜惱羞成怒,已經動用了數千‘精’騎”

“殺過去,咱們跟曹‘操’不是早有有仇嗎?正好趁此機會一并解決了”

太史慈翻了個白眼:“青州主力不可傾巢而出,河北袁紹虎視眈眈,我都不敢擅離職守,你們誰有什么好法子,不妨說說看”。

“都尉,我想出征”

“我也想”

“想個屁,你們都走了,萬一袁紹呼嘯而來,那又該如何是好?”

眾人笑道:“不是還有都尉你媽?”

太史慈暗罵不已,道:“都給老子聽令”reads;。

太史慈板起臉,沒人敢不聽。

“周倉、胡庸率軍進入兗州,掩護大軍所作所為”

“諾!”

“其余人等與我一道看守青州,可有意見?”

“沒有”

“那好,都各忙各的吧”

“諾!”

兗州,朱然的隊伍終歸還是敗‘露’了。

一伙曹軍在進行例行其事的檢查過后,當場不動聲‘色’,可是,沒多久,他們便引來了大隊騎軍。

朱然意圖滿‘混’過關,然而,有備而來的曹軍豈能輕易上當?

“都他娘的別動,誰敢妄動,殺無赦!”為首的曹軍將校面目猙獰。

朱然知道多說無益,他使了個顏‘色’,當下,青州‘精’騎暴起殺出。

“殺,殺,殺!”

兩軍‘混’戰,曹軍硬是沒逃得好處。

朱然隨同騎軍突圍而出。

“朱頭領,你的身份已經暴‘露’了,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身份暴‘露’,意味著曹‘操’很有可能遷怒于人朱然的家人。

雖說朱然已經將一家老小妥善地安置起來,可是關心則‘亂’,聽得他人發問,一時之間,他竟然心慌意‘亂’起來。

過了許久,朱然方才咬牙說道:“不妨事,咱們盡管離開,曹‘操’奈何不得臺面!”

朱然執意如此,別人也不好多言。

對于多數軍將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里畢竟是曹‘操’的地盤,滯留太久,只會憑添危險reads;。

適才那番廝殺,幸好來的曹軍只是少數,否則的話,數百青州騎軍絕難逃得好處。

類似的情景在兗州多地時有發生。

按照朱然的想法,楊奉、董承引一軍**而行,趙云、劉協連同兩名護衛單獨離去,剩下的人手與其滯留在兗州為大軍爭權。

這一日,趙云剛剛使人打了只野味,正要烤掉吃掉,忽而,斜拉里沖出一群村民,他們明火執仗,將趙云團團圍住。

“他娘的,這是怎么回事?”熟睡的軍卒嚇了一大跳。

輪值的軍卒也嚇醒了,他瞪大了眼睛,不知如何是好。

相對于其他人的失態,劉協的表現就平靜多了。

“諸位,我們是曹使君麾下軍校,爾等可不要自誤”

趙云‘抽’起長槍,眉目間俱是冷意:“想死的,盡管來!”

這伙村民只是聽說了曹‘操’的重賞,所以前來一探究竟。

不過,當村民看到趙云四人身上的曹軍服飾之后,便息了心思。

如果真是天子,即便再寒磣也不會只有三人護衛。

“諸位軍爺,我等并未冒犯之意,只是聽說一伙賊人擄了天子,所以前來湊個熱鬧”

劉協笑道:“爾等倒是忠君愛國,想必天子若是知曉了,一定會很是欣慰”。

趙云橫眉怒目:“現在搞清楚了?還不快滾?”

這伙村民雖然手持鐵叉、獵弓,但是,卻從未殺過人,見過血。

趙云又是何等人物?

殺敵無數,身上自有一股煞氣!

尋常百姓哪守得住這等煞氣?

“叨擾了,叨擾了”

匆匆告辭之后,鄉民們落荒而逃reads;。

百姓離開之后,劉協還在自我陶醉,覺得自己演技極佳,可是,趙云卻急道:“陛下,此地不宜久留,咱們速速離開吧”。

劉協不解:“鄉民不是已經被你嚇走了嗎?為什么還要走?”

“我們畢竟不是真的曹軍,一旦來了郡兵,十之**會穿幫”

這么一提醒,劉協恍然大悟。

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村民狡詐,他們離開這里,也許是信了趙云,也可能是覺得力有不敵,所以借故去尋援軍去了。

如果是前者也就罷了,劉協不會有事,可若是后者,那大隊曹軍撲過來,就算趙云又萬夫不當之勇卻也難纏。

匆匆收拾一番,一行四人翻身上馬,打馬離去。

剛走了沒多久,適才那伙村民便帶來了一隊曹軍。

“軍爺,剛才那四人便在前方百步開外”

“好,如果真的尋到天子,一定重重有賞”

“多謝軍爺,多謝軍爺”

鄉民喜上眉梢,樂不可支。

然而,沒多久,前方的曹軍軍將卻暴喝一聲:“人呢?”

鄉民打了個寒磣,頭上冒出大滴冷汗,“剛剛人就在這里呀”。

軍校大怒:“你他娘的敢唬我?”

鄉民神情惶然,忽而大喜道:“軍爺,你看,火燼還是溫的,他們剛走!

...(../27/27751/)

(/87/87117/)

小技巧:按CtrlD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

棋子每天更新數千本熱門小說,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本站作品由網友搜集整理于網絡,作品及評論屬作者與注冊會員個人行為,與在本站立場無關。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或評論含法律抵觸或侵犯他人權力的行為,請向我們舉報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