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49章 誤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9章 誤會

第449章 誤會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沉悶的馬蹄聲再度響起,千余騎軍緩緩提速,前軍三百騎負責哨探開路,后軍兩百騎負責監視追兵,中軍五百騎守護天子。(棉花糖)

自從明白此行的目的是救出天子之后,青州騎軍便時刻保持著旺盛的斗志。

大漢立國數百年來,天子在尋常百姓心中一直是高不可攀的象征。

何為天子?上天之子也!

天子是不會犯錯的,即便有錯,那是因為受到小人蠱‘惑’。

強秦結束了戰國七雄割據‘混’戰的局面,可是,大漢才給與百姓數百年的長治久安。

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則的話,百姓不會揭竿而起,走上謀反的道路。

興平二年,‘亂’世將至,繁華的長安城因為李傕、郭汜相攻數月的緣故淪為一片廢墟。

往日里好的能夠穿同一條‘褲’子的李傕、郭汜為什么會反目成仇?

因為天子劉協!

對于李傕、郭汜來說,誰徹底掌控劉協,誰便掌有更多的話語權。

董卓死后,涼州軍將一直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袖,面對外部的危急時,李傕、郭汜尚能團結一致,可是,一旦到了享受富貴榮華的日子,李傕、郭汜二人便起了間隙。

郭汜‘陰’謀將劉協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經走漏,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劉協、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

若不是原李傕部將楊奉、牛輔部曲董承改弦易張,趙云絕不會一擊得手,救出天子一行。

劉協永遠也忘不了兵荒馬‘亂’的那一天,楊奉、董承的兵馬在李催、郭汜的追殺下死傷殆盡,正是趙云神兵天降,救出了他!

那個在戰場上左沖右突,宛若無人之境的錦衣大將立下了救駕大功,可是,他卻從不居功,就連陪‘侍’在天子身邊的機會都讓給了董承、楊奉!

劉協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他見慣了人情冷暖,自然明白,要想匡扶大漢,重振漢室,離不開趙云這等猛將相助!

大漢還有希望嗎?當然有!

天子劉協是這樣認為的,尋常百姓也是這樣認為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軍禍‘亂’天下,地方軍閥自立割據,天子政令不出關中,即便如此,百姓也只是認為‘奸’佞‘亂’朝綱,只要“清君側”便可以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正因為如此,自稱漢室皇叔的劉備劉玄德才廣博同情,進而在蜀地建立了政權。

后世里,曹‘操’是何等的驚‘艷’才絕之輩?官渡之戰,敗袁紹,擊孫權,殺劉備,可是,終其一生,也沒有廢立天子。

是曹‘操’忠于漢室,不愿拂逆嗎?

能夠吼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等話語的人物,豈是一個甘為漢室鷹犬的忠臣?

其實,不是曹‘操’不想自立,而是形勢不許罷了。

真正的歷史上,興平二年,天子劉協在楊奉、董承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東行。建安元年,時任兗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劉協入駐洛陽。劉協賜曹‘操’節鉞,標志著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時代開始了。隨后曹‘操’脅迫劉協遷都到許,改稱許都,自從以后,開始進入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

這個時空,李賢穿越而來,他搶在曹‘操’之前,救出了天子劉協。

只要趙云能將劉協成功護送到李賢,李賢將成為大漢首屈一指的地方實力。

與曹‘操’、袁紹比起來,李賢最欠缺的是什么?

出身!

在講究出身‘門’第的時代,李賢的出身注定了他將受到‘門’閥士子的鄙視,就連大多數寒‘門’士子也不會選擇他作為效忠對象。

可是,如果天子駕臨,李賢的號召力將得到成百倍的增強。

招賢令、招賢館的存在只能招攬那些走投無路之人,真正自持才華的士子依舊會觀望,會斟酌,這也是李賢麾下人才始終不多的緣故。

趙云打馬前行,風從耳畔呼嘯而過,他卻不動聲‘色’,只是一直向前,向前。

大漢天子正在千余‘精’騎的護衛下,出關中,入兗州。

煮熟的鴨子飛走了?

李催、郭汜都將劉協視作禁臠,豈能坐視不理?

劉協出逃之后,李、郭二人當即‘抽’調騎軍,大肆追捕,誓要追回劉協。

當然了,名義上,李催、郭汜用的卻是“救天子、殺‘奸’佞”的名頭。

涼州軍何等的兇悍?雖說董卓死后,涼州軍四分五裂,可是,他們的騎軍依舊保持著強大的戰力。

只要青州騎軍稍一耽擱,涼州軍便會撲上來,將他們撕咬成碎片。

受限于騎卒數量,趙云嘔心瀝血也不過訓練出千余‘精’銳,可是,參與追擊的涼州軍卻有三千騎!

就算青州騎軍有馬鐙之利,想要以一敵三也絕無可能。

趙云生‘性’沉穩,他明白如何選擇才能于己有利。

廝殺一陣,除了徒增傷亡之外,有什么益處?

每一名青州騎軍都是趙云的心頭‘肉’,他不愿有一人折損,因而,趙云總是避而不戰。

對于高速機動的騎軍來說,只要大隊人馬狂奔不止,后頭的追兵便很難有截殺的機會。

騎軍怎么樣才能前行不止呢?

首先,必須確保路線正確,如果不識道路,竟走冤枉路,早晚會被追兵追上;其二,必須破除干擾,如果前進的道路上布滿了堵截的人馬,就算趙云有通天之能,也絕難將天下連同麾下兵馬全須全尾地帶回青州去。

由此可見,負責開路的青州軍壓力極大。

成功救出天子之后,趙云一直待在前軍,親領三百騎軍擔負開路重任。

從關中到兗州,趙云軍中的坐騎已經掉了幾十斤的膘,不少坐騎甚至倒斃死亡。

若不是青州騎軍一人雙馬,這千余騎卒早就支撐不住了。

腳踏雙蹬,身體在馬背上起起伏伏,趙云忍不住思緒萬千。

從兗州到青州還有數百里路,這時候再想銷聲匿跡已然不可能了。

由于涼州騎軍的存在,兗州的曹軍一定會提高警惕,草木皆兵,那樣的話,如何穿過曹軍的封鎖便成了一個難題。

幸好,青州軍在前,涼州軍在后,只要青州軍動作迅速,反倒有可能借助曹軍擺脫涼州軍的追擊。

擺脫馬戰實力極強的涼州軍對于趙云來說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兗州的曹‘操’雖有騎卒,可是,他麾下最強勁的虎豹騎已經接連兩次敗在趙云之手,面對昔日的手下敗將,趙云沒有一點壓力。

真正的壓力在曹將身上。

兗州,濟‘陰’郡。

駐守郡城的曹軍大將呂虔眼皮狂跳,他喃喃自語,嘴里道:“呂布已經死了,這兗州應該沒有戰事了,可為什么我卻心緒不寧,總有一種要發生大事的感覺?”

話音剛落,外頭便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呂將軍,城外十里有大股騎軍出現”。

呂虔一驚而起:“來者何人?可曾看清楚旗號?”

“騎軍沒有旗幟,但是速度極快”

“戰力如何?”

“在奔馳的馬背上依舊能夠伸展自如,這伙騎軍應當是難得的‘精’銳”

“難道是虎豹騎?”濟‘陰’承平已久,呂虔不認為有誰敢滋擾郡城,更何況是在當今這種局勢下。

曹‘操’擊殺呂布,重掌兗州大權,誰會在這時候進犯邊境?

李催?郭汜?

“再探!務必探清騎軍意圖”

“喏!”

將報信的軍校打發出去之后,呂虔瞇縫著眼睛,嘴里道:“來人吶”。

“吱嘎嘎”,一名親衛推‘門’而入,“呂將軍有何吩咐”。

“傳我軍令,關閉城‘門’,嚴禁出入”

“喏!”

突如其來的騎軍讓呂虔很是緊張,一個月之前,他聽說在數十里開外的南武城曾有千余騎軍奔馳而過,那時候,沿途間的曹軍大為緊張,最后甚至驚動了曹‘操’。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騎軍是隸屬于呂布的,為此,曹‘操’甚至動用了許久未用的虎豹騎,可是,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直到呂布敗亡,這千余騎軍都沒有出現,他們仿佛從未出現過一樣,從兗州穿境而過之后便不知去向。

有那么一瞬間,呂虔將城外的騎軍與南武城外的那支騎軍聯系到一起,可是,他總覺得與理不符。

思來想去,呂虔決定親自到城頭看看,如果騎軍意圖對郡城不利,一定會奔赴此處,反之,如果騎軍無意于郡城,呂虔只要將軍情及時上報,那便有功無過。

轟隆隆的馬蹄聲從遠方傳來,這等陣勢,起碼有一千騎。

在城‘門’已閉的情況下,莫說一千騎,便是一萬騎也難以破城而入。

按理說,呂虔應該氣定神閑才對,可是,他還是感動心驚‘肉’跳。

到底怎么了?

騎軍到底意‘欲’何為?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不知道過了多久,呂虔的雙拳已經握的麻木了,這時候,城外依舊沒見到大隊騎軍的蹤影,反倒是哨騎有了回稟。

“呂將軍,那伙騎軍繞過郡城,徑自往東去了”

“往東?對方有多少人馬?”

“一千騎,不過,看這模樣騎軍應該還有后隊”

呂虔吸了口冷氣:“快快將此地軍情傳到州郡,不得有誤”。

“喏!”

一千騎興許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如果來得是幾千騎,那么,這便是不可忽視的大事了。

三五千‘精’銳騎軍足以在兗州掀起腥風血雨,如果曹軍疏于防備,騎軍甚至有奪城而入的可能。

身為濟‘陰’郡丞,確保郡城不失,這只能說明呂虔無功無過,可若是因為怠滯軍情的緣故導致兗州城池失守,曹‘操’一定會追究呂虔的罪責!

有那么一瞬間,呂虔甚至生出打馬尾行,一探究竟的緣故。

呂虔終究過了年輕沖動的年月,他略一思索便拒絕了那個看似‘誘’人的念頭。

騎軍呼嘯而來,行蹤詭異,誰敢保證這是不是他們的‘欲’擒故縱、調虎離山之計?

呂虔老老實實待在郡城,以不變應萬變這是最好的選擇,反之,如果呂虔因為擅離職守的緣故導致郡城淪陷,那又該當何罪?

深深地嘆了口氣,呂虔扶在墻頭,久久不發一言。

不知道過了多久,又有一名哨旗狂奔而來。

“報,呂將軍,城西十五里出現大股騎軍,數量在三千開外,旗號為郭、李”

呂虔眼皮一跳,定然是郭汜、李催的人馬reads;。

“再探!”

郭汜、李催在長安、洛陽待得好好的,怎么讓麾下騎軍躥到了這里?

呂虔想破腦子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這一次,呂虔沒等到哨騎,卻等來了郭汜的大隊騎軍。

當三千騎軍馬呼嘯而來的時候,城頭上的曹軍士卒盡皆失‘色’。

涼州騎軍嫻熟的馬術著實令人驚嘆,而他們身上凝聚出的殺氣將他們的身份彰顯無遺:來的一定是涼州‘精’銳鐵騎。

奔馳了數百里,也只有涼州‘精’銳才留有余力。

五百步、三百步、二百步,騎軍越沖越近,呂虔呼吸急促,他甚至看到了騎卒猙獰的臉‘色’。

一百二十步!

騎軍的陣列忽地止步不前,為首一名軍將莫要的家伙打馬而行,他堪堪來到城頭守軍的‘射’程之外,大大咧咧地說道:“城上何人值守?我乃車騎將軍李催帳下張苞”。

呂虔皺起眉頭,他朗聲應諾:“我便是守將呂虔,不知張將軍有何指教?”

“指教談不上,我這三千多兄弟奔馳了幾日,早就又累又疲,大家都想吃頓香甜可口的,不知呂將軍意‘欲’何為呀?”

呂虔面頰‘抽’動不用,開什么玩笑,張苞可是李催帳下軍將,與曹‘操’并無干系。

看在分出同源的面子上,招攬一頓吃食也就罷了,如果對方得寸進尺的話,呂虔的臉面往哪里擱,曹‘操’的面子又往哪里割?

想了半響,呂虔方才說道:“冒昧地問一句,張將軍此番意‘欲’何為?”

張苞打了“哈哈”,顧左右而言其他。

明明知道真相,可是,由于諸多原因,張苞卻不敢說出真相。

如果呂虔聽說大漢天子就在前方的騎軍之中,一定會第一時間通稟曹‘操’。

這可是兗州!

萬一曹‘操’出動大軍,將天子救出,那張苞此行豈不是憑白為他人做嫁衣?

不過,呂虔狡猾的很,張苞雖沒明言,可他已經猜出了大概:“如果我猜的不錯,張將軍與適才那股騎軍不是一路人,不知對否?”

“不錯,確有此事”

“千余騎軍而已,他們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值得張將軍如此緊追不舍?”

“家丑不可外揚呀,呂將軍只要明白,車騎將軍、后將軍惱怒不已,一定要將前頭的騎軍盡數斬殺”

呂虔干咳一聲,道:“這里是兗州,不是關中,張將軍還是請回吧”。

張苞冷笑不已,如果他打算無功而返,又怎么會追到現在?

“呂將軍是要包庇叛賊嗎?”

“是非曲直自有世人評判,如果張將軍不愿言明,我自然不會強求,不過,這兗州卻不可停駐大軍,否則的話,一旦曹使君有令,只怕會引起誤會呀”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即彰顯出了呂虔的‘胸’襟,又表明了兗州的態度。

呂虔聽說過,曹‘操’對掌權的郭汜、李催一直不假辭‘色’,雙方甚至有針尖對麥芒的模樣。

這時候,呂虔強硬些,非但不會引發曹‘操’的不滿,反而會贏得曹‘操’的好感。

張苞卻是真的怒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曹‘操’已經忘了大漢律令嗎?”

一言既出,眾人當即耷拉了腦袋,只有呂虔冷笑不已:“張將軍言重了,這天下是陛下之天下”。

張苞勃然大怒:“呂虔,你這是在挑釁嗎?”

當著諸多手下的面,呂虔自然不能‘露’怯,“是又如何?”

張苞怒極生笑:“我明白了,原來那伙騎軍是你們派出來的,我早該明白了”reads;。

什么‘亂’七八糟的?

呂虔矢口否認:“張苞,你不要血口噴人,什么騎軍?”

“到現在還要裝蒜,難道這一切不是曹‘操’的詭計嗎?”

“張苞你真是瘋了,我們連你們在追誰都不明白,你倒好,追人的本事差了些,栽贓陷害的能耐卻很大嘛”

張苞冷哼一聲,道:“我會將此事報與車騎將軍、后將軍知曉,讓你家曹使君好生等著吧!”

呂虔不置可否。

張苞不再多言,當即繞過郡城,領軍直追趙云。

擅入兗州,這可不是小事,張苞當即分出傳信騎軍,讓其快馬報與郭汜知曉。

深入曹軍腹地,如果沒有大隊人馬接應的話,即便成功搶回天子,如何全身而退也是個難題。

濟‘陰’城,呂虔瞪大了眼睛,他深吁幾口氣,不發一言。

城內守軍不多,據城而守的話還可一戰,如果出城廝殺,興許連城都守不住。

張苞大軍入侵,這已經是大事了,對于呂虔而言,只要守住郡城,將軍情及時上報,那便有功無過。

只是,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張苞呼嘯而來,呼嘯而過,囂張跋扈,卻無能為力,這種感覺著實不爽的很。

如果可以,呂虔真想與張苞痛痛快快地廝殺一陣。

那樣的話,無論成敗,都可一舒‘胸’中郁氣!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