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15章 孔黎有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孔黎有喜

第415章 孔黎有喜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在江東耽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初回下邳,李賢忙的腳不沾地。比·奇·中·文·網·首·發

李賢不在的這些時日,徐庶將徐州的大小事務安排的井井有條,贏得了徐州官吏的一致好評。

不過,徐庶永遠不會忘記,李賢才是真正的徐州之主,因而,只要遇到干系重大的事情,徐庶便會留置下來,等候李賢處置。

李賢忙了五日,才將手頭的事情安置妥當。

這時候,南征江東的軍功已經統計造冊,只等李賢簽署軍令便可以分發犒賞。

討伐袁術、平定笮融,這兩次戰役達成了目的,為李賢解決了南方的后顧之憂。

沒了袁術的威脅,李賢完全可以騰出手來對付曹操、袁紹。

至于劉備,短時間之內,李賢不認為劉備有威脅到自己的實力。

在李賢的印象中,劉備便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損兵敗將無數,可只要一有機會,劉備便會牢牢抓住,將其轉換為于己有利的事情。

可現在,李賢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個把月之內劉備不可能對己方形成任何威脅,因為,劉備上一次敗的實在是太慘了。

如果不是關羽勇不可擋,如果不是劉備有本地向導頭前引路,說不定李賢依舊取了劉備的頭顱!

毫無疑問,只要劉備不死,他便是一大隱患,可眼下,李賢沒有精力去顧及劉備,他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去做。

分發犒賞,讓參戰的軍卒得到他們應得的賞賜,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某位偉人說過,槍桿子里取政權,李賢的統治基礎便是強悍的軍力,只要穩住軍心,牢牢將數萬兵馬掌握在手中,那么誰也威脅不到李賢的地位。

不過,強軍威懾為李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進一步埋下了隱患。

倘若李賢一直這么勝下去,自然毫無問題,可如果有朝一日,李賢突然打了敗仗,那么之前隱藏的很多問題便會涌上來。

畢竟,李賢的統治基礎太過薄弱,而他本人又出身寒門,不像袁紹那般擁有強悍的出身背景。

四世三公的名頭足以唬住一大幫人,即便袁紹多疑好妒,可還是有很多人飛蛾撲火地投奔而來。

反觀李賢,即便他頒布了《求賢令》,不拘一格取人才,可為之響應的多數人還只是寒門子弟,根本沒有一個名門望族出身的家伙前來投靠。

在世家大族眼中,李賢就是一個運氣爆棚的暴發戶,之前的諸多勝利,不過是僥幸得手罷了,一旦曹操、袁紹騰出手來,李賢肯定會遭遇重大的打擊。

說到底,大多數名門望族出身的家伙還是不愿意相信一個鹽丁出身的家伙也能爬到大家的頭上去!

如果李賢真的成功了,那么,望族與寒門之間豈不是沒有什么區別了?

真正的聰明人已經意識到了李賢的厲害之處,他們明白,李賢多次擊敗曹操、袁紹,絕不會巧合,而是他實力過硬!

擊敗一次還能說是巧合,可第二次絕不是偶然,至于第三次,只能說是實力強大了,除此之外,別無解釋。

河北的袁紹、兗州的曹操迫不及待的想找李賢報仇雪恨,不過,他們都各有牽絆,兩個月之內只怕是沒有時間找李賢的晦氣了。

兩個月,足夠李賢做很多事情了。

首先,李賢決定為軍卒頒發賞賜。

這一次出征,徐盛的神策軍出了大力,他們個人的賞賜倒是其次,可賞給集體的東西卻不能大意。

一直以來,神策軍都沒有顯著的旗號,這支軍馬雖然聲名顯赫,但卻缺乏令人一眼看去便銘記于心的東西。

還有什么東西比軍旗更讓人振奮的嗎?想了很久,李賢決定親自為神策軍授旗。

一面軍旗在戰場上可以成為左右軍心士氣的利器,無論是勝是敗,軍旗都可以起到凝聚軍心的效果,正因為干系甚大,所以護旗手在軍中往往是最為精銳的部分。作戰奮勇爭先,悍不畏死,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披甲持銳,沖到兩軍交陣的最前方。

咚咚咚,沉重的鼓聲響起。

在八千名神策軍面前,李賢披掛整齊,他登到點將臺上,拿起鐵皮喇叭,大聲吼道:“神策軍的將士們,你們隨著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今日,我有一件禮物想要送給你們”。

神策軍士面面相覷,不明白李賢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徐盛雖然有了幾分心理準備,可這一刻真正來臨的時候,他還是感到心跳加速。

神策軍馬上就要成為李賢麾下第一支擁有軍旗的軍馬了,比背矛軍、背嵬軍這些家伙都要早!

軍士鴉雀無聲,李賢卻沒有故弄玄虛下去,他繼續說道:“背矛軍善攻,背嵬軍能守,而神策軍能夠善守,兩千長弓手更是赫赫有名,我要賞給你們一面軍旗,彰顯你們的勇武,自此以后,愿神策軍常勝不敗,為青州、為徐州、為我、為你們自己贏取不斷的勝利”。

說罷,李賢將一面黑底黃字的大旗舒展開來。

旗面上,“神策軍”三個碩大的字跡迎風招展,很是醒目,而在大字之旁,一面城墻模樣的圖案栩栩如生。

為了讓軍士領會到軍旗的深刻含義,李賢解釋道:“長城是抵御外敵的利器,我希望你們成為我手中的堅實屏障,在需要的時候,像長城般屹立不倒!”

“萬勝!神策軍萬勝!李使君萬勝!”

歡呼聲陡然熱烈起來。

趁著氣氛攀升到了極點,李賢將軍旗鄭重其事遞交到徐盛手中。

往日里表情極少,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徐盛表情嚴肅,他接過軍旗,動地說道:“自從以后,人在旗在,旗毀人亡!”

神策軍士忍不住應和起來“人在旗在,旗毀人亡!”

軍卒們歡呼了許久才漸漸在各自軍將的呵斥下平靜下來。

李賢趁熱打鐵,嘴里道:“南征的軍功已經造冊,誰如果有疏漏之處,可于三日之內找我,我會給你一個合情合理的說法”。

“多謝使君!”

神策軍卒更顯激動,他們盤算著自己到底殺了多少人,可以領到多少犒賞。

須臾,神策軍卒人人眉開眼笑,只要李賢兌現承諾,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菲的收獲!

從軍不可怕,上陣廝殺也不可怕,真正害怕的卻是家中老小。

命若是丟了,誰來為家中分憂?

不過,現在,在神策軍中,不少人臉色潮紅,顯然,他們對自己能夠如數得到犒賞,好不懷疑!

每個人的賞錢都已經單獨準備了出來,李賢要做的事情便是在賞賜的時候,親手將盛放錢幣的布袋交到軍卒手中,然而等著說上一兩句即可。

這種親手發俸祿的法子雖然繁瑣,但好處也是很明顯,李賢可能無法記住每一個軍卒的名字長相,然而,幾乎所有的人都將李賢看成了最慷慨的人。

李典、于禁、甘寧雖然留在江東,不能歸返,不過,關于他們的賞賜會由人專門送過去。

官位之類的升遷,只要帶上一份冠上李賢大印的文書便可以了。

不過,有了神策軍的例子在先,想必用不了多久,周倉、胡庸等人便會前來索軍旗!

李賢已經打定主意,一切都以戰功為先,而軍旗也不能一下子全部給出去,否則的話,會給人一種軍旗不太重要的感覺,那樣的話,一定會葬送了李賢營造出來的奇怪氛圍。

忙碌了兩天,好不容易將犒賞發放完畢之后,李賢忽然得到一個消息,孔黎在家中嘔吐不休,好像得了病。

李賢大驚失色,第一時間回到家中。

甫一進門,正好看見一個面善的老者正緩步而出。

李賢大為焦急:“先生,內人得了什么病?嚴重嗎?”

那醫者見過李賢幾面,,當下急忙施禮道:“恭喜李使君,夫人沒有病,只是有了生孕”。

李賢怔了半晌,忽而迫切地問道:“真的是孩子嗎?我李賢終于又有孩子了!”

雖然不知道孔黎腹中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可李賢還是覺得極為興奮。

長久以來,孔黎一直想要一個孩子,如今終于得償所愿,李賢終于松了一口氣,否則的話,每天面對孔黎,李賢總覺得壓力極大。

“使君放心,我可以用性命擔保,絕不會有錯,定然是有了身孕,而且已經四個多月了”

李賢粗略一算,那段時間應該是孔黎剛剛抵達下邳的時候。

“不知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這時候醫療條件極為簡陋,女人生孩子往往等于在鬼門關上走一遭,李賢不想孔黎和她腹中的胎兒有什么意外發生,因而,他問的格外仔細。

老者鋝著胡須,道:“我已經開了保胎安眠的藥,夫人只要按時服用,定量活動,便不會有任何問題”。

李賢笑道:“多謝先生,來人吶,看賞!”

老者接過賞錢,卻之不恭。

在江東遇刺的時候,李賢便明白一個道理,他必須盡快地擁有一個子嗣,否則的話,一旦他本人發生不測,這青州、徐州很快便會敗下陣來,四分五裂,為敵人所乘。

如果有子嗣,哪怕李賢死了,效忠他的軍隊也會繼續效忠李氏,確保他們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地盤不被別人劫掠。

快步來到孔黎的東房,李賢一眼便看到了孔黎,只見她正摸著自己的小腹發呆,嘴里似乎喃喃自語在說著些什么。

李賢低聲喚道:“黎兒”。

“啊,夫君你來了”

李賢走到孔黎身旁,深情地說道:“黎兒,苦了你了”。

孔黎連連搖頭:“黎兒不苦,腹中的孩子是你送給我的最好禮物,我很喜歡,為了他,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黎兒真是乖巧,放心,我會陪在你身邊,直到孩子長大成人”

孔黎忽然拉著李賢的手,將其牽到自己的小腹上,嘴里道:“夫君,你來摸摸看,他好像在動”。

李賢靜靜地感受了一會兒,除了孔黎的心跳動作之外并沒有其他什么動靜。

看來,定然是孔黎想多了,想到這里,李賢還是覺得自己不要實話實說的好,“沒錯,我感受到了”。

“真的嘛?

李賢將耳朵貼到孔黎的小腹上,嘴里道:“沒錯,我感受到了,黎兒,為了我們的孩子,這些時日飲食起居一定要多加注意”。

孔黎雖然年歲不大,可她明白李賢的意思,李賢樹敵太多,難保會不會有人將主意打倒后院的孔黎身上。

“黎兒明白了”

“嗯,一旦發現可疑之人,立刻快馬報給我聽”

“好的”

正說得過癮,李賢環顧四周,才發現孔黎身邊只有兩個侍從,這可不行,“來人吶,再派三名婆子,四名護衛護衛夫人”。

“諾!”

李賢表達親近的方式讓孔黎很是感動,她將眾人趕走之后便吻了李賢一口。

溫馨奇妙的感覺讓李賢感受不到任何綺念,有的只是發自內心的疼愛。

“以后黎兒不要一個人悶在房里,在侍女的照看下多到外頭走走,活動活動筋骨,這樣才可以有備無患”

“啊?這是什么道理?生孩子跟走路有什么關系?”

“走路可以活動筋骨,這樣以來,孩子出生的時候便會順利很多”

孔黎聽罷大喜:“真有此事?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一定會勤加鍛煉的”。

李賢可不想把孔黎累壞,那樣的話可就適得其反了,“黎兒,鍛煉一事不急于一時,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累壞了自己,明白嗎?”

孔黎似懂非懂。

李賢知道說多了反而容易給孔黎帶來負擔,索性閉口不談孕事。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孔黎滿臉倦意。

李賢很是體貼,安排人將孔黎扶到榻上休息過后,他便離開了。

門外,聽聞孔黎有喜,前來祝賀的文武官員以及足有數十名。

徐盛、徐庶、陳宮等人在隊伍的最前端,看得出,他們都很是開心。

“恭喜使君喜得貴子”

“恭喜、恭喜”

李賢笑道:“同喜同喜,這一次,你們開心了吧?”

當然開心,只要孔黎成功生出個兒子,那么,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李賢后繼有人,這對于大家來說定然是一個難得的喜事。

眾人聯袂而來,為的就是想從李賢口中聽到孔黎懷孕的消息。

與繡娘相比,孔黎出身望族,又是李賢的正妻,他若生出兒子,一出生便是嫡長子。

整個下邳城沉寂在歡樂的海洋中,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他們都很是開心。

李賢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讓百姓過的更加滋潤,遇到這樣一個郡守,大家當然希望他能一直做下去。

當然,天有不測風云,誰也不敢保證李賢會不會出什么意外。

若是沒有子嗣,李賢一死,什么都一了百了,可現在李賢不但活的好好的,還傳出了即將有子的消息,這讓人如何不喜?

等到同伴走的差不多了,陳宮向李賢建議道:“使君,這郡府應該提高警惕,而廚房也需要多加小心”。

李賢深以為然:“好,這就按照你說的辦”。

在江東李賢遭遇了一次暗殺,生死存亡走了一圈,李賢覺得有必要防患于未然。

畢竟,不要命的家伙太多了,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在無望的情況下會不會遷怒與李賢的后宅佳人,如果是這樣,增加護衛合情合理。

廣陵城外五里處,甘寧一手打造的水寨已經進入到了尾聲。

整整二十天的時間,甘寧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切都為了打造他心中的水軍大營。

如今,即將大功告成,甘寧卻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縱橫江面的大船已經有了,成千上萬的麾下也有了,如今,連水軍的大營都已經建造妥當,往后,還有什么能夠難住甘寧?

之前在長江河道上逍遙快活的時候,甘寧便夢想有朝一日能夠統帥數百艘戰船,所向披靡。

現在來看,甘寧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這一切,都離不開李賢的大力支持。

甘寧明白,以他水賊的身份,等閑人根本不可能重用,別說獨領水軍了,便是統領兩千人以上的兵馬都沒有可能。

荊州劉表便是最好的明證,他不相信甘寧會改邪歸正,不相信甘寧有取勝的實力,李賢就不同了,他對甘寧全無保留地信任,只這一點,便讓甘寧極為感動。

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甘寧一直認為自己就是珍貴的千里馬,只是一直無人賞識,直到遇見李賢。

幾番接觸,甘寧終于確定,李賢便是他朝思暮想的伯樂。

甘寧認為他的一身才能只有在李賢麾下才可以得到充分發揮,若是到了其他人麾下,絕不會這樣的機會!

之前,甘寧也曾經想過,要不要再次自立為寇,過過逍遙快活的日子,然而,這等念頭剛一出現便胎死腹中,因為甘寧明白,他已經成為荊州劉表的眼中釘肉中刺,只要有機會,劉表是不會放棄殺死他以除后患的。

現在,甘寧已經決定為李賢賣命了,最起碼,在償還完人情之前,他不會離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