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404章 自亂陣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4章 自亂陣腳

第404章 自亂陣腳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孫策終歸還是同意了周瑜的意見,畢竟,于公于私,孫、李聯盟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此番盟約非同尋常,干系重大,孫策搶在大軍出行之前便率輕騎與李賢相會。

周瑜再受信賴,他畢竟不是孫策本人,為表示尊重,孫策必須親自走一遭。

距離陰陵城不過六里遠的地方,明盔亮甲的李賢見到了英武不凡的孫策。

“伯符兄”

“維中賢弟!”

兩人雖未謀面,但卻似神交已久。

互道一聲“表字”之后,李賢、孫策便相視一笑,他們離開扈從,打馬前行。

直到兩馬相距不過四五步的時候,兩人才重新停下。

孫策久經戰陣,面上刻滿了堅毅之色,而李賢的眼中卻充滿了睿智。

英雄惜英雄,孫策生平從不服人,唯有李賢令他刮目相看,若不然,他說什么也不會同意將自家妹子嫁給李賢做妾。

江東孫氏就算再落魄,也不至于靠一個女人來茍延殘喘。

此番相會,孫策打定主意,待會兒定要好生警告李賢,讓其不要怠慢了孫尚香,否則的話,江東孫氏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心里正琢磨著如何開口,李賢卻率先打破了沉默:“伯符兄擊敗了荊州蔡瑁,可喜可賀呀”。

“也虧得你牽制了劉備,又讓甘寧動用水鬼堵住了河道,否則的話,敵之不易”

只這么說了一句,李賢便覺得很是別扭,他忽而咧嘴笑道:“好了,我們就不要謝來謝去了,還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孫策也松了口氣,他最討厭虛與委蛇,“我也正有此意”。

“古代有秦晉之好,兩國互利互惠數百年,我李賢愿意與孫氏訂立姻親之盟,永世友好”

這就是許諾了,李賢一言既出,孫策當即表態道:“姻親之盟,永世友好!”

話音剛落,孫策又道:“聽說維中家有正妻,我家妹子自幼頗受寵愛,維中還要多多擔待呀”。

這是要逼婚嗎?李賢頭冒冷汗。

如果不是擔心徐州的糜繯吃醋,在江東收了孫尚香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只可惜,李賢承擔不起糜繯發飆的后果,當下只得說道:“我的妻子孔氏頗識大體,絕不會無事生非,不過,如今九江尚未平定,徐州百廢待興,我想將婚期定在明年,不知可否?”

孫策緩了口氣,畢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親妹子,真要是一下子變成了他人家的媳婦,心中總歸是有些不舍的。

眼下,既然李賢愿意將婚期定在明年,那倒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男人嘛,自然要以事業為先,明年就明年,相信尚香她會同意的”

李賢心道,終于逃過一劫!

對了,貌似還差點什么!

“這枚匕首削鐵如泥,且當作我的定情信物吧”,說罷,李賢從腰間摸出一柄鯊魚皮包裹的短刃。

孫策接過匕首,贊了句好刀,并沒有交出什么信物,而是淡淡地說道:“你那里有個香囊,那是尚香親手縫制的,便用它做信物吧”。

李賢自然沒有異議。

既然是一家人,李賢也就沒了遮掩的必要了,他直截了當地問道:“對這陰陵城,伯符兄可有破城良策?”

“強攻不易,只能智取”

“如何智取?”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李賢沒有細問,而是笑道:“好,我便拭目以待”。

孫策松了口氣,如果李賢打破沙鍋問到底,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實話實說吧,豈不是暴露了江東軍的底牌?

虛與委蛇?騙的了李賢一時,終歸騙不了他一世。

想到這里,孫策轉移話題道:“破了陰陵城,不知道維中還有什么打算?”

荊州劉表的威脅迫在眉睫,如果可以的話,孫策想讓李賢多在九江停留一段時間,這樣的話,即便劉表傾力來攻,孫策也有得力幫手。

李賢明白孫策的意思,他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徐州叛逆笮融盤踞丹陽,我打算先定丹陽,等到丹陽戰事平定之后我便回返下邳”。

“九江、丹陽、廣陵三郡,你打算留下多少兵馬?”

“除了徐盛的神策軍之外,其余人馬全部留下”

孫策很是高興:“我跟劉表的梁子可是越結越大了,如今我殺了蔡瑁,奪了水軍,劉表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不妨事,我會吩咐于禁、李典,如果江東有事,他們會第一時間趕到”

“那倒是好的很”

又聊了幾句之后,周瑜宰殺了一匹白馬,李賢、孫策喝了馬血,歃血為盟。

江東、徐州各取所需,算是互利互惠。

翌日一早,江東軍終于出現在陰陵城外。

城頭,守將劉進鐵青著臉,他環顧四周,道:“李賢又來了援軍!這人馬怕是一萬有余”。

“那又如何?李賢已經束手無策了,就算再來了幫手又能怎樣”

城下,錦旗招展,江東軍攜大勝蔡瑁之余威而來,士氣正旺。

“這是誰的人馬?”

“看旗幟上好像是個孫字?”

“啊,莫非是小霸王孫策孫伯符?”

劉進嘆了口氣,道“主公在哪里?快將此處詳情告訴他”。

一個面白無須,內監模樣的男子淡淡地說道:“主公宿醉未醒,怕是不宜商議軍情”。

劉進部將大為惱怒,這都到了什么時候了,袁術竟然還有心思喝酒,“讓你去你就去,再嗦的話,信不信俺把你腦袋揪下來!”

“粗俗無禮,十足的莽夫!”內監嘀咕一句之后不敢多言。

劉進揮蒼蠅一般趕走了內監,此時,城墻上只有劉進的嫡系人馬。

“將軍,咱們降了李賢吧,陰陵雖好,可卻并非久留之地呀”

“良臣擇木而息,袁術大敗,已非明主,我瞧著李賢為人不錯,可以信賴”

“我聽說江東孫策也很是不凡,諸位如果愿意摒棄前嫌,孫策也可以一試”

“都給老子閉嘴,誰說我要降了?”劉進一言既出,眾人面面相覷。

劉進在軍中很有威望,如果他不愿意投降,這改旗易幟一事也就成了泡影。

“將軍,三思呀!”

不思進取的袁術早已經使人絕望,守城的軍將人心惶惶,他們都在找尋出路。

毫無疑問,頑抗下去是沒有結果的,與其等到軍械、錢糧消耗殆盡的時候再出城投降,倒不如選個好日子,獻城立功!

劉進握的拳頭咯咯作響:“袁公路待我不薄,我不能辜負了他”。

“將軍已經竭盡全力了,誰也不會怪你的”

“話雖如此,可我總覺得心有不甘呀”

“將軍一身才華,埋沒在這里才是真正屈才了”

“你們的意思是讓我離開袁術?”

“不錯,人挪窩活,樹挪窩死,我們留在陰陵,頂多陪著袁術一道去死罷了,可將軍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家人怎么辦?”

家人,這兩個字擊中了劉進的心竅,讓他渾身顫抖不已。

劉進的一家老小都在城中,劉進沒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可對他的家人,他卻分外珍重。

陰陵雖然城防嚴密,可世上沒有不破的城,萬一入城的兵馬大開殺戒,那又該如何是好?

一邊是忠,一邊是孝!劉進陷入了兩難。

選擇忠,意味著跟隨袁術一條道走到黑,不顧家人死活,這一點,劉進做不到;選擇孝,意味著劉進需要獻出城池,借此保全家人,思來想去,袁術對劉進只有提拔之恩,并沒有太多情感。

此時,陰陵城內,袁術睜開了眼睛,道:“城外的情況怎么樣了?”

“主公,適才快馬來報,城下又來了萬余兵馬,看旗幟應該是孫策的江東軍”

袁術一跳而起,破口大罵道:“孫策小兒,若不是他,我何至于淪落至此!劉進呢?劉進有沒有派兵給我擊殺孫策?”

“劉將軍正在城頭商議應對之策,并沒有開門迎敵”

袁術遲疑片刻,方才說道:“你們覺得劉進會不會背叛我?”

“屬下聽說劉進知情知趣,這樣的人不會輕易做決定”

“哼,若不是我,劉進只不過是個刀牌手罷了”

“主公對劉進恩重如山,怕就怕劉進狼心狗肺呀”

“嗯?依你之見我該如何是好?”

“奪其兵權,禁錮其手足”

袁術猶豫不決:“劉進頗有治兵之能,抓了他,誰替我看守城池?”

“自古以來,守城的一方占據地利優勢,只要守將不出什么紕漏,一般不會輕易破城,劉進雖好,可誰能保證他不會賣主求榮?”

袁術丟了玉璽,正覺得心情煩躁,眼下便揮了揮手,道:“那便將劉進喚過來,我親自試探”。

“喏!”

沒多久,城頭的劉進收到了袁術相邀的口信,“讓我去郡府?”

“不錯,主公就是這么說的”

“好,你且回去復命,便說我巡視完畢之后再去郡府”

“這,只怕主公會等得太久”

“嗯?如果因為我的疏忽,導致陰陵城被破,這是誰的過錯?”

“小人明白,小人告辭”

劉進哼了一聲,表示不屑。

“將軍,袁術此舉非同尋常,將軍還是不要去了”

“為什么?難道他還能把我殺了不成”,話一出口,劉進便知道錯了,如果袁術真的要奪他的權利,此時正是最佳時機。

“我覺得是袁術已經對你起了疑心,所以才有了這番試探的話”

劉進吸了口氣,道:“不妨事,袁術畢竟對我有恩,他能不仁,我卻不能不義”。

“將軍,你此去兇多吉少,我們幾位兄弟在此等候,不管來的是誰,一概攔阻便是”

“嗯,如此安排很是妥當,如果城下大軍來攻,你們只要謹守不出便可以了,無論敵人是真敗還是假敗,切記,千萬不可出城追逐”

“這是為何?”

“李賢麾下軍卒戰力非凡,難道你們沒有看到嗎?徐州軍卒裝備精良,連坐騎都武裝到了牙齒,真要是遇上這樣一支隊伍,我們有幾成勝算?”

其余裨將閉口不言,他們自家事自家知,據城而守也就罷了,真要是到了戰場上,率先潰敗的一定是自家兵馬。

又吩咐了幾句要緊的話,臨行之際,劉進不無深意地說道:“如果我沒有回來,你們盡管放手去做,反正那時候的我已經不在了”。

“將軍吉人天相,自然不會有事的”

“那袁術要是敢傷你分毫,我定讓他生不如死!”

“我只是在做最壞的打算,總之,一個時辰之內,你們必須等我回來,不能做任何決定”

幾名裨將對視一番,忽而頜首應諾:“喏,我等便在此處等候將軍號令”。

沒多久,劉進見到了袁術。

這時候的袁術正側臥在涼席上,兩名婢女正為其扇風。

“是劉進嗎?”

不是說袁術宿醉未醒嗎?這耳目聰靈的模樣哪里像是剛醒!

劉進心中腹誹不已,嘴里道:“是末將”。

袁術緩緩睜開眼睛,他掃了劉進一眼,道:“我聽說城外又來了一支兵馬,圍城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四萬人,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這城還守得住嗎?”

“只要主公授我軍權,我可以保證,一個月之內城池不破”

“一個月?”袁術沉吟一番。

“最短一個月!”

“唉,只可惜,你怕是見不到那一天了”,袁術擊掌為號,頓時從兩側的屏風后沖出幾十名刀斧手。

劉進嘆了口氣,入衙之前,他的兵器已經上繳了,這時候只能赤手空拳面對敵人。

“主公,你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我沒有逼你,如果你問心無愧,等我平定局勢之后我會親自向你致歉”

“主公不信我?”

“放心吧,只要你不反抗,刀斧手不會痛下殺手的,我此番只想收你兵權”

袁術將一切都說的很明白,可劉進卻不愿束手就擒,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出來。

“主公,既然如此,那我也只有奮起反抗了”

“哼!”

劉進一身武藝不凡,三名刀斧手聯手殺來,意圖搶占頭籌,卻不曾料到劉進竟然搶先殺了一人,傷了一人,還奪了一把重斧。

武器在手,劉進出手更顯狠辣。

“鏗鏗鏗”,兵器交鳴聲不斷響起。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袁術有些不耐煩了:“讓弓箭手過來”。

“喏!”

三十名刀斧手在劉進拼殺下只剩下一多半,剩下來的人手也是人人帶傷。

什么時候劉進竟然變得這么厲害了?

袁術冷眼旁觀,心中卻很是驚異。

幸虧發現的早,若不然的話,一旦劉進反水獻城,這郡城早就易主了。

此時此刻,袁術壓根沒有意識到,是他自己把劉進逼上了絕路。

偌大的郡守府內刀光劍影,很是熱鬧,四名軍卒維護的郡守正門卻平安無事。

不過,這股平靜很快便被打破了。

一群武裝到牙齒的兵卒往郡府而來,門口的衛卒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事情便被射死。

“轟隆隆”,大門開了。

“殺進去,救劉將軍”

軍卒聒噪著,敢于反抗者一概殺無赦。

郡府內的正堂上,袁術正漫不經心的看著劉進廝殺,在他眼中,劉進已經是個死人了,等到弓手抵達,就算他武藝通天也難逃一個死字!

忽而前院傳來一陣廝殺聲,袁術心中一驚:“是誰?”

“報,主公,大事不好,亂軍殺入郡府了”

“亂軍?哪里來的亂軍?”

“亂軍聒噪著要救劉進,定然是劉進的同黨!”

“好個劉進,來人吶,給我殺了此獠”,袁術對劉進恨之入骨。

同黨?劉進卻恍然不知,他沒有安排人手呀,是麾下軍將自作主張?還是另有其人?

這事情太過蹊蹺了。

不過,這時候已經沒了解釋的必要了,袁術一心要殺死劉進,劉進為了活著卻不想引頸受戮,于是,廳堂內的廝殺聲越發激烈了起來。

“主公,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此地不宜久留,咱們還是暫避一下吧”

袁術陰著臉,道:“我必須看到劉進項上頭顱!否則的話,你們便替他去死吧”。

丟下這話,袁術揚長而去。

此時,圍在劉進身旁的刀斧手依舊有八個人,他們八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

適才袁術所言非但沒能激起刀斧手的戰意,反而讓他們生出一股逆反心理。

都已經淪落到這般田地了,竟然還像之前那般苛刻,這袁術袁公路真是一點長進沒有!

忽而,一名刀斧手退出戰陣,嘴里道:“袁術不值得我為他買命,劉將軍,只要你答應讓你的人放我一馬,日后我這條賤命便是你的了”。

劉進大喜,“好,我答應你”。

越是這時候,劉進越不敢說出實話,很難想像,如果他直接告訴刀斧手,外面的人不是他安排的,只怕后果堪憂……

有一就有二,有了成功的榜樣,剩下來的八名刀斧手,劉進兵不刃血便全部解決了,甚至還成功收入麾下。

雖說忠心度堪憂,可總算是一個助力。

喊殺聲越來越近了,劉進與八名刀斧手侯在正廳,沒有出外探視。

與披甲的軍士比起來,劉進等人的裝備還是太過單薄了,萬一遇上一陣箭雨,說不定當場就交待了。

好不容易存活下來,劉進可不想就這么死了!

只有真正經歷過死亡陰影的人才可以體會到生存的艱難,劉進咬緊牙關,為了家人,他必須活著!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