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396章 魯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 魯肅

第396章 魯肅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夏日炎炎,李賢、徐盛、臧霸等人圍坐在一棵樹蔭下,間或有徐徐的涼風吹來,使人倍感清爽。

這一次,奉命與徐州軍聯絡的軍校是一名書生模樣的男子。

這男子從未見過李賢,然而,他卻準確地向李賢作揖,道:“破虜將軍帳下軍校魯肅見過李使君”。

“魯肅?”李賢瞪大了眼睛。

穿越以來,李賢對各式的名人出場已經有些麻木了。

不過,對于周瑜故后以一己之力獨扛劉蜀十多年的魯肅,李賢還是頗為期待的。

“正是區區在下”,此時,魯肅在江東軍中名不見經傳,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李賢盯上了。

“破虜將軍現在何處?”

“將軍已至十里開外”,臨行之前,孫策壓根沒想到,李賢竟然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袁術干掉了,所以魯肅原本的使命已經毫無意義了。

然而,魯肅畢竟是魯肅,他的隨機應變能力是極強的,“聽說李使君大勝袁術,敢問使君,可曾抓了此人?”

李賢搖頭:“袁術狡詐,我雖然破了他的大軍,卻讓他溜了”。

魯肅惋惜道:“真是可惜,袁本初這人志大才疏,卻是朝廷赦封的左將軍,陽翟侯,要是讓他卷土重來,只怕為禍不淺呀”。

李賢不以為意,嘴里道:“區區袁術何足道哉?有破虜將軍坐鎮廬江,袁術難成氣候”。

魯肅心頭一跳,李賢這是許諾嗎?廬江成了江東軍的地盤,那么丹陽呢?九江呢?

徐州軍大勝袁術,這可是分潤戰利品的最佳時機,魯肅深吁一口氣,道:“使君有所不知,江東軍連番苦戰,軍卒多有折損,便是糧秣都消耗一空,如果再得不到補充的話,只怕如何維持戰力都是個問題”。

李賢笑道:“孫伯符遇到難處,我李賢自然不能坐視不管,正巧,我手中還有繳獲的三千石糧秣,子敬可以通知孫伯符,讓其派人來取”。

魯肅心頭暗爽,李賢如此痛快倒是大大出人意料,由此可見,對方肯定所獲不菲!

想到這里,魯肅意猶未盡地說道:“劉備、蔡瑁虎視眈眈,我家主公正打算招募新卒,只是苦無軍械,久聞青州軍械名揚天下,不知使君可否暫借一些使喚?”

李賢心中明鏡一般,說好聽的是借,其實還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不過,袁術進攻徐州的時候,孫策幫了大忙,李賢自然不好厚著臉皮當做什么都沒發生過,因而,當下只得說道:“大軍水路而來,并沒有多余的軍械,子敬要是不嫌棄,適才軍中繳獲不少軍械,子敬可以挑選一些”。

有糧秣,有軍械,雖然不是最好的青州軍械,卻也好過兩手空空而返。

魯肅空手套白狼,要了糧秣又要軍械,這引起了臧霸等人的不滿。

若不是李賢親口應諾,說不定臧霸已經當場翻臉了。

真正的聰明人懂得見好就收!

魯肅抱拳作揖,致謝道:“使君仁義無雙,末將佩服”。

李賢不置可否。

對于孫堅來說,擊潰袁術,只是開始,蔡瑁的荊州水軍同樣是他的心腹大患。

討要了足夠的好處,魯肅總要有所表現:“來的路上,我聽說劉備已經與蔡瑁合兵一處,不知道李使君有什么打算?”

劉備跟李賢有仇,蔡瑁與孫策有怨,如今劉備跟蔡瑁走到了一起,還怕李賢不動手?

果不其然,李賢正色道:“劉備劉玄德襲殺孔融孔北海,我必殺之而后快,既然蔡瑁不知死活跟他牽連到一處,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好嘛,不怕你不客氣,就怕你太客氣!

聽到李賢放狠話,魯肅心中大喜。

只要李賢下定決心對付蔡瑁,孫策便有報仇的把握。

江東軍雖然沒有充足的戰船,然而,軍中士卒人人都是泅水的好手!

若是有徐州軍相助,江東軍定然可以留下這荊州水軍!

魯肅松了口氣,他走的這一遭可謂所獲頗豐,不但有了軍糧、軍械,甚至還得了李賢對付蔡瑁的保證。

若是孫策得知詳情,想必一定會樂開懷。

魯肅笑道:“我家主公有言在先,只要使君可以牽制劉備、袁術,我江東軍便可以對付荊州水軍”。

李賢饒有興致:“喔?竟有此事?”

“千真萬確!”

“好,你且回去告訴孫伯符,便說我要讓那蔡瑁來的走不得!”

魯肅笑道:“使君百戰百勝,末將自然是信服的”。

“好了,你且回去吧,如果可以,且看江東軍能否封堵施水,斷絕荊州軍退路”

果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魯肅心中腹誹,面上卻應諾道:“我會轉告我家主公,使君靜候佳音便是”。

江東軍得了好處,自然要有所表示。幸好,干掉蔡瑁同樣是孫策的意愿,魯肅有九成的把握可以確認,江東軍一定會封堵河道!

不久之后,魯肅告辭而去。

樹蔭下,徐盛忍不住發表了不同意見:“使君真要對付蔡瑁?”

“怎么?文向有話要說?”

“荊州劉表與我們一向井水不犯河水,那蔡瑁雖然遠道而來,可畢竟沒跟我們發生過沖突,真要是與孫策聯手對敵,只怕劉表不會善罷甘休呀”

李賢還沒說話,臧霸便忍不住反駁道:“劉表算個鳥!他要敢來,一樣讓他有去無回”。

徐盛翻了個白眼,道:“主公在徐州、青州已經樹敵無數,沒必要再去招惹劉表了吧?”

“荊州距離九江尚且有數百里,劉表還能飛過來?再者,如果對蔡瑁不管不顧,孫策怎么辦?主公可是與其有過盟約的,難道真要棄之不顧?”

提到孫策,徐盛無言以對。

自古以來,信義是為人之道。

如果李賢連誠信都沒了,日后又如何取信于人?況且,劉備好死不死的與蔡瑁勾連到一起,李賢想不動手都難。

眾口鑠金,在李賢的詆毀下,孔融之死已經結結實實扣到了劉備頭上!身為孔融的繼任者,李賢自然要有所表示。

果不其然,李賢喝了口泉水,嘴里道:“文向所言不無道理,不過,劉表雖然不弱,可我李賢卻也不是吃素的,他要是真敢來,我一定讓他后悔”。

臧霸咧嘴大笑:“使君所言極是!”

李典、于禁雖未表態,卻也露出一副贊賞的模樣。

其實徐盛也不是怕了劉表,只是想提醒李賢不可大意,眼下,既然李賢有了決斷,他自然不再堅持。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