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39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39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c_t;滿山遍野的青州軍疾沖而來,袁術兵馬試圖據寨而守,卻不能遲滯片刻。最新章節閱讀[txt全集下載75txt.],最新章節訪問:.。

連敗數陣,袁軍上下早已經疲憊不堪,軍心士氣完全降到了谷底,若不是前幾日與蔡瑁、劉備聯手勝了孫策一陣,說不定袁術這萬余兵馬早已經徹底垮掉了。

此番,李賢兩萬大軍突襲而至,袁術軍馬驚惶失措,再無抵抗之力。

誰也想不到李賢的援軍竟然來的這么快,前些時日,袁術還在嘲笑李賢自不量力,誰曾想,轉眼間李賢便到了!

盛夏時節,兩萬步卒用一個月的時間輾轉近千里,這在過往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昔日,李賢兩萬大軍在下邳誓師出征,各路諸侯對李賢冷嘲熱諷,沒有人相信青州軍能夠在熾熱的夏季有所作為,即便李賢想出水路進軍的主意,依舊沒能改變太多人的想法,他們全都擦亮了眼睛,等著瞧李賢的笑話。

然而,當李賢真正率軍抵達九江郡,用前所未有的雷霆一擊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之后,所有人都驚呆了reads;。

原來,水路運兵真的可行,原來,青州軍真的不容小覷!

至于李賢,這廝簡直是個妖孽,普天之下,也只有他才能想出這水運大軍的主意,最重要的是,李賢偏偏還成功了。

蜿蜒數里的袁術大營依水而建,成德囤積的糧秣被孫策使人焚燒之后,袁術便倍加小心,****不曾懈怠。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袁術沒想到李賢竟然來的這么快。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大軍壓境,袁術兵馬,兵無戰心,將無戰意。棉花糖

當袁術帳下大將紀靈為臧霸擒獲之后,徐盛、于禁、李典橫沖植入,宛若無人之境。

袁術打馬而立,放眼間,到處都是逃亡慌‘亂’的潰卒,他嘆了口氣,目光寂寥。

數月之前,五萬大軍出征徐州的時候,袁術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那時候他還打算先取徐州,以做稱霸之基,誰曾想,變故頻生,事到如今,別說稱王稱霸了,便是如何保存‘性’命都是個難題。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速做決斷呀”

袁術不發一言,只是抬頭張望。

“主公,你有傳國‘玉’璽,是天命之君,一時之挫折不過是上天的考驗罷了,只要熬過這次,我們依舊可以卷土重來!”

提到傳國‘玉’璽,袁術忽然覺得‘胸’前有些“硌得慌”,他單手一觸,頓時血往上涌。

是呀,傳國‘玉’璽在手,天下我有,敗退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玉’璽在,一切都可重來!

摩挲著懷中的傳國‘玉’璽,袁術‘精’神大振,他放聲大喝:“護我突圍,他日我若為帝,爾等皆可為王!”

一聲許諾,袁術周遭軍將當即大喜過望,他們使出吃‘奶’的力氣,誓要護住袁術周全。

沿途間,不管是潰卒還是青州軍,袁術護衛全都一刀砍殺了。

昔日,為了得到這傳國‘玉’璽,袁術可是‘逼’死了孫堅,如今,危急關頭,袁術終于靠它鼓起了勇氣,只可惜,這股勇氣是用來逃命的。

“轟隆隆”,袁術的大纛傾倒在地。

有眼尖的青州軍卒見狀急忙大吼出聲:“袁術逃了,袁術逃了”。

緊要關頭,袁術在親衛的護送下落荒而逃,這極大地打擊了袁軍士氣。

主將都逃了,誰還愿拼死搏殺?

為誰死?為誰戰?

即便有些負隅頑抗之徒,在這一刻也心灰意冷,放棄了抵抗。

之前,李典、于禁的青州新卒追逐數百里,與劉備、袁術廝殺多次,然而,卻始終未能大獲全勝,所有的軍卒心中都憋了口惡氣。

這一次,李賢親率兵馬抵達,甫一出擊便打的袁術潰不成軍,這讓青州軍卒大為振奮。

“殺,殺,殺!”數萬兵馬似乎要將所有的抑郁宣泄而出。

炎炎夏日,臧霸的開陽軍、徐盛的神策軍在海船上盤桓了一個多月,為的不就是平定袁術嗎?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眾人都覺得倍加珍惜。

熾熱的日頭下,袁術大軍兵敗如山倒,潰卒裹挾兵‘潮’狼奔犬突,很是‘混’‘亂’,青州軍在各自軍將的統領下緊追不舍。

三萬對一萬,青州軍以多勝少,輕易便掌控了戰局。

兵不刃血便大獲全勝,李賢心情極佳,他在相梁的護衛下打馬進入戰場。

這時候,青州兵馬正忙著追剿殘敵,不時有垂頭喪氣的降兵跪伏在地,棄械乞降。

明盔亮甲,胯下一匹高頭大馬,李賢持劍在手,意氣昂揚reads;。

四下里,青州軍卒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使君,使君!”

“萬勝、萬勝!”

興致到了極處,李賢不時向周圍揮手致意。

每一次揮手,都讓青州軍的歡呼聲攀升到了極點。

一開始只是幾十人、數百人在呼喊,等到后來,卻是數千人、幾萬人在大聲歡呼。

這股‘激’越雄壯之氣,無堅不摧,仿佛可以‘蕩’平一切忤逆!

李賢咬的牙齒咯咯作響,此時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邦出身草莽,卻從貴胄出身的項羽手中奪得天下。

劉邦可以做到的事情,李賢一樣可以做到!

若不想重演五胡‘亂’華之慘事,須得早日結束中原動‘亂’的局勢,也只有這樣,在邊塞民族接連崛起的時刻,中原王朝才有力氣作出充分的準備。

真正的歷史上,三國之‘亂’讓中原元氣大傷,即便晉朝取得了短暫統一,卻終因為民力、財力消耗過大的緣故造成了短命王朝的出現,自此以后,南北朝‘交’相登場,數千萬漢人被屠戮的只剩下數百萬人,這等慘況,可謂恒古未有。

李賢熟讀歷史,心中有四大恨,一恨三國之‘亂’,五胡‘亂’華;二恨靖康之恥,‘女’真為禍中原;三恨崖山一縱,中華骨氣為之葬送;四恨鴉片戰爭,泱泱大國淪為砧板魚‘肉’。

如今,李賢穿越到了東漢末年,隨著地位攀升不止,他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既然老天爺讓他來到這大爭之世,那他李賢便要為大漢博出一個朗朗乾坤。

王朝的興替已經在所難免,軍閥割據也已經是大勢所趨。不過,李賢卻想以以一己之力擰轉乾坤,與天斗,為漢兒爭奪那一線生機!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