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320章 張飛做憑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0章 張飛做憑證

第320章 張飛做憑證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伙伙同陶應抵達下邳之前,劉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那時候他以為只要略施小計便可以阻止李賢執掌徐州,哪曾想,兩方人馬甫一照面,陶應便抵擋不住。全集下載75。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

說到底,還是劉備高估了陶應的能量,他沒想到身為陶謙次子,陶應竟然連下邳城都進不去。

入城之前,陶應可是拍著‘胸’脯應諾過,說只要劉備與其抵達城外,城中一定會有人接應。當時劉備雖然半信半疑,卻也沒想到陶應竟然如此無能。

說好的援軍遲遲未至,到頭來卻把劉備坑了!

兩萬大軍呀,劉備怎么也沒想到開陽臧霸竟然也投靠了李賢,形勢逆轉之下,為了活命,劉備只得忍氣吞聲,連麾下兵馬都拋棄了。

從平原郡到樂安國,從樂安國到徐州,劉備始終握有一支數千人的兵馬,今日卻全部葬送了。

無窮的懊悔、痛恨涌上心頭,可這又怪得了誰?劉備只能打落牙齒活血吞。

三年之前,劉備的身份地位要遠遠高于李賢,可三年之后的現在,李賢青云直上,已經成了青州刺史,麾下更有四五萬‘精’兵強將,而劉備呢?

平原郡丟了,樂安國丟了,劉備連個落腳地都沒有,現如今,僅有的五千兵馬陷入重圍,劉備身邊只剩下關羽、張飛、簡雍三人。

幸好還有數百兵馬在外圍負責籌集糧秣,要不然的話,劉備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下邳城外,李賢的詰問猶在繼續:“孔北海對我恩重如山,如今他死的不明不白,而劉玄德你卻是最大的嫌疑人,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做?”

劉備遲疑不言,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無法故作大方,只能咬牙說道:“追查到底”。

李賢擊掌贊道:“好一個追查到底,沒錯,你說你是冤枉的,可你卻又拿不出證據,而在我看來,所有的蛛絲馬跡都不利于你”。

曹豹臉‘色’大變,他沒想到李賢竟然出爾反爾,之前他不是應諾的好好的嗎?

再讓李賢問下去,只怕只有拔刀殺人這一結果了。

想到陶應與劉備的關系,曹豹只得硬著頭皮說道:“李使君,興許劉玄德只是恰逢其會罷了,你可以給他一些時間,讓他替你找出兇手”。

李賢心道,老子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同樣的話,由曹豹說出來,效果要比李賢說起來要好得多。

“劉使君,你以為如何?”

剛才李賢稱呼劉備為劉玄德,這一次,又換成了劉使君,稱謂的轉變意味著李賢態度有了軟化。

曹豹松了口氣,劉備緊繃的心弦也放緩了少許。

人一旦有了求生的念頭,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釋。

眼下,劉備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些卑賤了,“曹將軍說的沒錯,如果李使君相信我,我可以答應你,為你找出幕后真兇”。

李賢不動聲‘色’:“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但我不可能無限期地等下去”。

劉備咬牙說道:“一年如何?一年之內無論如何我都會給你一個答案”。

李賢不甚滿意,嘴里道:“一年太久,你我之間空口無憑,總歸要有個憑證”。

劉備遲疑起來,現如今他兩手空空,哪有什么東西夠格做憑證?

曹豹見狀,再度解圍道:“李使君想要什么憑證?”

李賢齜牙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我聽說關羽關云長、張飛張翼德是劉使君的左臂右膀、異‘性’兄弟,有道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眼下,劉使君與孔北海之死干系甚大,關、張兩位將軍總歸要表示一番吧?若不然,豈不是白瞎了桃園三結義?”

劉備臉‘色’大變,他猜到了李賢想要做什么。

‘激’將法對關羽興許沒有,但是對張飛卻一定有用。棉花糖

果不其然,不待劉備出言反駁,張飛便怒氣沖沖地罵道:“李賢小賊,我張飛張翼德可夠做憑證的?我愿意留下來!”

“三弟不可!”

“三將軍且慢”

張飛固執地叫道:“大兄、二兄、憲和先生,你們不用勸我,我已經想好了,不過是一年罷了,諒這李賢也絕不敢殺我!這一年之內,只要大兄早日找到殺害孔北海的真相,我便能早日逃脫牢籠”。

曹豹心中暗贊,一個落魄流竄的大耳劉備竟然還能有如此義薄云天的兄弟,實在羨煞旁人。

關羽沉‘吟’片刻,嘴里道:“三弟不必如此,大兄身正不怕影子斜,誰想查什么便讓他查什么,與我們何干?”

劉備著急上火,“三弟不要做傻事,你留下來又有何用?”

李賢很不耐煩地打了個哈欠,嘴里道:“怎樣?你們到底有沒有商議好?”

張飛連連頜首,道:“我想好了,決不反悔”。

“三弟三思呀!”

“我意已決!休要多言”

明明是劉備的過錯,到頭來卻要拿張飛作抵押,李賢定下的這計策可謂毒辣至極。

倘若劉備樂見其成,任由張飛留下,那劉備肯定會惡名遠揚。

連結義兄弟說拋棄就拋棄了,這樣的軍將,又有哪個腦子缺弦的兵丁前去投靠?

“三弟,為兄絕不由的你胡鬧!”

張飛皺眉不言,只是面‘色’冷峻。

曹豹這時候卻說道:“劉使君何必如此,我相信李使君不會把張將軍怎么樣的,如果你真的擔心三將軍的安危,不如早些找出兇手,如此以來,三將軍自然平安無事”。

劉備憋屈無比,他恨極了賊喊捉賊的李賢,卻也明白,這時候他別無選擇,只能認栽。

李賢手段毒辣,先是讓劉備與兵卒隔絕,接著又斷其手足。

沒了軍卒,只要耗費一些時日,總歸會聚攏出來,可沒了張飛,又有誰能夠頂替他?

關羽、張飛全都有萬夫不當之勇,關羽為人高傲,張飛素來勇猛,無論缺少哪一個,劉備都會痛惜萬分。

明盔亮甲的兩萬兵馬,擁有這等軍力,李賢自然有咄咄‘逼’人的底氣。

張飛早已經下定決心,如今的局勢他已經看明白了,如果劉備想活著走出去,就一定得讓李賢松口,若不然,即便有曹豹在此,李賢也不會讓步。

打馬前行,張飛嘴里道:“大兄不必多言,我愿意留下來!”

劉備、關羽再三勸阻,可還是無法改變張飛的決定。

李賢有人證在手,當下覺得心情大爽,曹豹趁機勸解:“李使君,現如今翼德愿意留做人證,可以讓劉玄德走了嗎?”

李賢故作大方地擺了擺手,道:“可以走了,張翼德義氣無雙,我自然要賣他一分薄面”。

曹豹大喜過望,李賢終于松口了。

雖說劉備沒了兵馬,又少了張飛這等猛將,可無論如何,劉備終于有了一條活路,曹豹覺得自己也算完成了任務,他急忙對著劉備使眼‘色’。

誰曾想,劉備竟然熟視無睹。

干咳一聲,曹豹只得說道:“劉玄德,沒聽到嗎?你可以走了”。

劉備強忍著怒意,悲哀地說道:“我想跟三弟翼德說幾句話”reads;。

“可以”

“三弟,是兄長無能,委屈你了”

張飛強作歡顏:“大兄何必如此,是我自己要留下來,跟你沒有關系”。

劉備張了張嘴,最終嘆了口氣,道:“總歸是大兄對不住你”。

“好了,大兄莫再如此,只要大兄能夠記住今日之恥,我張翼德今日所為便值得了”

這番話說得很是‘露’骨,可李賢卻沒有‘露’出一絲惱意。

越是如此,越是讓人分外遐想。

張飛的殷切目光猶在眼前,劉備咬牙頜首,道:“我記得了”。

簡雍暗暗搖頭,張飛明明是一片好心,可到頭來卻做了件壞事,他讓劉備記住今日之恥,這等于完全將劉備、李賢的矛盾挑明了。

如果李賢豁出去,將大家一網打盡,曹豹又能把他怎么樣?

別忘了,李賢軍力占優,就算是曹豹,也不敢過分得罪他。

這世道,誰的拳頭大,誰的話才是王法。

張飛、劉備兄弟情深,李賢卻嗤之以鼻。

等了片刻,確認二人沒有其他的話之后,李賢便說道:“好了,張三將軍在我這里只是做一個憑證,我絕不會虧待他,這不是生離死別,二位不必如此”。

張飛冷哼一聲,并不多言,劉備也難以應答。

“怎么,莫非劉使君改變主意,不想找尋真兇以證清白了?”

劉備臉‘色’一變,嘴里道:“那里還有我的數千名軍卒,我想帶他們一起走”。

李賢連連揮手:“可以,只要他們愿意跟你走,我一定不會橫加阻攔”。

劉備松了口氣,在他想來,只要李賢不做惡人,他麾下的軍卒肯定愿意跟他走reads;。

不過,簡雍卻沒有這么樂觀。

李賢有這么好心?

從突然出現的于禁、臧霸,到后來的連環計策,李賢擺明了要搞死劉備。

事有反常即為妖,按理說,李賢絕不會大發慈悲!

果不其然,等到劉備興沖沖來到自家兵馬之前,告知眾人可以隨他離去的消息之后。

想象中一呼百應的場面并沒有出現。

最令劉備感到難堪的是,軍卒冷場了。

過了許久,十多名忠于劉備的老卒大步來到劉備身前,他們罵罵咧咧的,嘴里道:“一幫貪生怕死的懦夫,李賢給你們一點甜頭你們就背主求榮,實在令人作嘔”。

執意留下,打算改旗易幟的劉家軍不屑一顧,道:“這時候放什么大屁?老子南征北戰的時候你這殺才還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了!”

“就是,咱們跟著劉玄德四處流竄,到頭來賺到了什么?他娘的,老子已經有大半年沒‘摸’到‘女’人了,這還是人過的日子嗎?”

“對,你們要跟劉玄德,盡管自便,老子是不奉陪了!”

諸如此類的話此起彼伏,劉備漲紅了臉,他沒想到自己在軍卒心中竟然如此不堪。

這時候,張飛留下來做人質的消息早已經在軍中傳遍了。

相對于運籌帷幄的劉備來講,每戰爭先、身先士卒的張飛更得人心,他雖然會打罵軍卒,卻作戰勇猛,從不退卻。

如今,劉備連自家兄弟都保不住,大家跟著他還能有什么奔頭?

劉備興沖沖而來,掃興而去。

明明是一件好事,卻演變成了一場鬧劇。

青州兵的包圍圈中依舊有三千多名劉家軍,可最后愿意跟隨劉備離開的人馬只有三百多人。

看到這一幕,劉備眼角急跳,卻什么也沒有多說。

簡雍知道,今日這般打擊對劉備來說太過沉重。

眾叛親離不過如是,倘若劉備能夠緩過來‘挺’住,那自然皆大歡喜,可如果劉備‘挺’不過來,自暴自棄呢?

誰也不知道劉備的心理承受的底線在哪里。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劉備終歸是離開了。

在曹豹的陪同下,李賢與其一道進入下邳城。

不過,在沒有人主意到的地方,臧霸統領一支兵馬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進入下邳之后,李賢先去了刺史府。

陶謙在病榻上強打起‘精’神,勸慰了幾句,大意是讓李賢執掌徐州大權,以后好生對待徐州的百姓之類的話。

李賢謙辭了一番,嘴里道:“承‘蒙’兄長厚愛,將徐州大事托付給我,可我才微學淺,年歲尚幼,只怕不能服眾呀”。

陶謙咳嗽幾聲,嘴里道:“維中不必謙遜,你多次出手相援,百姓們記得你的恩德,只要你像對待青州百姓那般對待他們,徐州百姓一定會擁護你,愛戴你”。

“我聽說陶使君長子陶商忠厚大方,可為大事,使君何不將徐州托付與他?”

陶謙搖了搖頭,斷斷續續地說道:“陶商為人過于方正,不懂得圓滑之道,他若是做了州牧,只會得罪人,日后只怕難以善終”。

“二公子陶應如何?”

“陶應更為不堪,不學無術,偏偏又好高騖遠早晚要惹出禍端!”

“使君三思”

“我意已決,既然維中你來了,明日我便公諸于眾,將刺史之位讓賢于你”

李賢心跳的極快,他強忍住喜‘色’,嘴里還是謙遜起來,“請使君以百姓為重”。

“就是以百姓為重我才讓賢與你!男兒大丈夫,何必惺惺作態,我且問你,這徐州你敢接嗎?”

陶謙竟然用上了‘激’將法,李賢大為意外,不過他還是頜首應道:“有何不敢!”

“好,這才是我中意的李賢李維中,如此這般,就算曹孟德卷土重來,我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使君吉人天相,絕不會有事的”

“我聽說你在城外將劉備放走了?”

“不錯”

“打蛇不死反被其害,劉備此人心思深沉,你要多加小心”

李賢頗為意外,他沒想到陶謙竟然還有這般遠見,他自然不好直說,說自己已經有了后手,那樣的話就顯得自己太卑劣了。

有些手段隱藏在‘陰’暗下可以,一旦拿出來,只會惹人嗤笑。

“多謝使君提醒,我一定會多加小心”

陶謙苦笑一聲,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為了徐州大計,你可以速速派人出兵,將劉備斬草除根”。

李賢遲疑一番,并不作答,他不知道這不是陶謙故意在考驗他。

無論什么時候,食言而‘肥’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李賢當著眾人的面,已經答應放過劉備一條生路,如果他再下手殺人,以后還會有誰相信他?

“沒了張飛,又沒有兵馬在手,劉備翻不起什么大‘浪’!”李賢只能這么說。

陶謙嘆了口氣,道:“希望如此吧,我知道我那逆子陶應多次得罪與你,我只希望你看在我的薄面上能夠饒他一條‘性’命”。

李賢頜首:“陶應年少無知,我不會與他一般見識”reads;。

陶謙很是欣慰:“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知道你不會騙我的”。

在李賢看來,陶應壓根就威脅不到他,換句話說,如果陶應已經威脅到了李賢的地位,他絕對會痛下殺手,不在乎什么承諾!

說了這么多話,陶謙早已經很累了,可他明白自己時日無多,有些話今日不說的話,往后再想說就很難了。

“南方的袁公路虎視眈眈,李使君可有破解之道?”

李賢不屑一顧:“袁公路,家犬而已,揚州之地雖然豐腴,可卻不產騎軍,我若是大軍出征,一年即可平定!”

如果是別人這么說,陶謙會認為他在胡吹大氣,可李賢這么說,陶謙卻深以為然。

能夠擊敗曹軍,擊殺夏侯淵的青州軍豈是等閑貨‘色’?

于禁、李典兩千兵馬便能‘逼’退袁術,如果換成李賢,自然更是兇猛。

再者,聽說于禁、李典都是李賢從曹‘操’手中俘獲的軍將,敗軍之將尚且如此,那太史慈等人又會厲害到什么程度?

“曹‘操’與呂布兩軍對峙,李使君以為誰可以笑到最后?”

“曹‘操’”

“這是為何?”

“呂布已經是強弩之末,不能長久,曹‘操’雖然連敗兩場,然而卻有民心士氣,此消彼長,呂布必敗”

陶謙嘆了口氣,他說道:“曹‘操’一旦平定兗州之‘亂’,一定會騰出手來對付你,到時候,袁術、袁紹、曹‘操’聯手,青、徐之地可以抵擋得住嗎?”

李賢志得意滿地笑了起來:“使君寬心,我不會坐以待斃的”。

“那便好”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