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314章 來的還算及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4章 來的還算及時

第314章 來的還算及時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臧霸隨軍出行之后,李賢的隊伍中又多出了五千張嘴,這樣以來,每日里兩萬軍馬的人吃馬嚼便是個天文數字。請訪問bq.e

這一日,負責大軍后勤的周昌找到了李賢,說軍中糧秣只夠一日之用,再不補充米粟的話,軍卒們便要斷糧了。

往日里,催要糧秣這等事情都是陳登一力承擔的,不過,自打臧霸加入之后,陳登便不再出頭。

李賢心中有譜,陳登這是想把機會讓給臧霸。

臧霸畢竟是手握兵權的實權人物,如果陳氏與其聯手,一定會所獲頗豐。

都是出來混的,沒有人是傻子,陳登的善意,臧霸感受到了,他自然不會浪費機會,因而,不等李賢發問,他便毛遂自薦:“使君稍安勿躁,我到前頭去借些糧秣”。

以臧霸的性格,說是借,可十有**是有借無還,李賢怕他毀了青州兵的名頭,當即吩咐道:“如果需要銀錢購買的話,可以到輜重營里支取一些”。

臧霸咧嘴一笑:“我拿糧食,從來沒有人敢收錢!”

李賢無語,這廝臉皮太厚,實在是太過無恥了,有心囑咐幾句,又怕挫傷到臧霸的積極性。

好在臧霸心思活絡,他自顧自地說道:“使君不必擔心,此地鄉紳與我有舊,我從他們手中支取一些,等到寬裕的時候再還給他們,不會叨擾到鄉民的”。

李賢很滿意:“如此甚好”。

臧霸告辭之后,李賢看著他遠去的背影久久不發一言。

陳登奉迎李賢,身上已經深深地打上了“李系”的烙印,這一次,臧霸派兵隨行,從某種程度上也成了“李系”的人馬,只是,臧霸的投靠究竟是真是假,尚未得到確切的甄別。

臧霸想干什么?

李賢面露疑惑之色,陳登適時出言問道:“使君是在擔心臧霸嗎?”

李賢表情一滯,嘴里道:“我聽說臧霸一向獨來獨往,在開陽做做慣了土皇帝,這一次,沒想到他竟然這么熱忱,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陳登笑道:“那是因為使君的名頭太響亮了,臧霸不敢等閑視之”。

李賢微微搖頭:“陶使君也頗有大才,臧霸為何聽調不聽宣?”

陳登低聲說道:“陶使君待人和善,但一舉一動都是文人之風,據說臧霸很是不喜,李使君就不同了,你麾下兵強馬壯,連曹操、袁紹都不是你的對手,如果我是臧霸,我也會表達善意”。

李賢只是笑著,并不多言。

一個時辰之后,臧霸打馬而回,“使君,幸不辱命”。

“喔?這么快?”

“前頭有三個鄉堡,我親自去了兩個,派親衛去了一個,鄉紳聽說青州李使君缺糧之后,很是踴躍,三千石糧秣就在莊外,使君派人去取便是了”

李賢吸了口冷氣,臧霸這家伙真是好手段,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便鼓搗出三千石糧秣出來。

不管是坑蒙拐騙,還是敲詐勒索,只要能搞來糧食,這便說明臧霸確實有一套!

“嗯,待會兒我讓周昌打個欠條,蓋上我的官印,這糧秣算我借他們的,等到時機妥當,我一定會還給他們的”

臧霸愕然,他連連擺手:“使君不必如此,鄉堡內的鄉紳一直對使君頗為敬仰,他們說,如果不是使君三番兩次出手,曹操、袁術早已經禍亂徐州了,單是這份恩情,就不是些許糧秣能夠償還的”。

這馬屁拍的太舒服了,雖然明知道臧霸是在信口雌黃,可李賢還是禁不住有些志得意滿。

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嘛,知道誰對他們好!

當然了,得意歸得意,欠條還是要打的,不然就違背了李賢的原則。

臧霸見李賢執意如此,倒也沒有堅決反對,他明白,李賢是怕搞臭了名聲。

有兩萬兵馬在手,怕個鳥?

臧霸心中暗想,如果他擁有兩萬兵馬,這一次絕不會投靠李賢,而是扯旗子單干,兵發下邳城,倘若陶謙知情知趣,那也就罷了,臧霸不會妄動刀兵,可如果陶謙不知好歹,置意不肯交出權柄,大不了血洗下邳!

十七八歲,臧霸就敢手刃太守,現在,他手握八千兵馬,膽子更是大了很多。

投靠李賢,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補充糧秣之后,一行人再度往下邳而且。

十月初八,李賢到達小沛。

小沛距離下邳只有六十里,步卒一日便可到達。

不到下邳,先到小沛,這是為了充分掌握局勢。

李賢畢竟是從青州而來,對下邳的局勢兩眼一抹黑,而陳登離開徐州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他也不清楚下邳城有沒有異動。

兩萬兵馬出現在小沛城外,倒是把守軍嚇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城墻上的軍尉眼尖,看到了碩大的“青州刺史李”的字樣,這才沒有鬧出烏龍。

“李使君來了,速速通知于將軍”

“軍尉,城門不開嗎?”

城門尉略一遲疑,不敢決斷,他咬牙說道:“算了,城門還是等到于將軍過來之后再開吧”。

“那城下的李使君怎么辦?”

話音剛落,李賢已經派人表明了身份,并且要求入城與于禁相會。

射程之外,李賢的面容隱約可見,城門尉不敢怠慢,他急忙解釋起來:“使君稍等片刻,我家將軍正在校場練兵,我已經派人前去通稟了,用不了多久即可回來”。

李賢微微頜首,這時,有青州軍校指著城門說道:“使君至此,為何不開城門?”

城門尉尷尬起來:“使君莫惱,于將軍有令,這是非常時期,沒有他的命令,小沛城嚴禁任何人出入”。

青州軍校怒氣沖天,剛要出言反駁,卻被李賢止住了,“他們能夠盡忠職守,這也是好事,吩咐下去,大軍安營扎寨,今日就在小沛休整一番”。

“喏!”軍校領命而去。

下邳可是大城,李賢麾下青州兵經過長途跋涉,早已經又累又疲,他們的盔甲上沾滿了灰塵,險些看不出光澤,如此軍卒,自然不能讓人心生畏懼。

李賢是來掌權的,他是奔著刺史這個目標來的,麾下兵馬必須好生休整一番,不然的話,如何才能將青州兵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下邳城的百姓看?

進入下邳的時候,青州兵必須震懾住所有的鄉民!

兵為將之膽,其實也是鄉民百姓心中的守護者,只有自家兵馬強大了,才能抵御外敵入侵,杜絕流寇禍亂。

小沛是下邳的衛城,外地若想攻破下邳,必須先取小沛,如若不然,一定會腹背受敵,糧道堪憂。

上一次,曹操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攻下了小沛,為了平復心頭惡氣,他命人屠盡了全城百姓。

這一次,于禁駐守之后,小沛城內依舊沒有鄉民百姓,全都是清一色的青州兵。

也只是因為如此,于禁下達嚴禁出入的命令才不會滋擾到尋常百姓。

同樣的情況,如果換到下邳,一定會引來很多人不滿。

下邳是徐州郡城所在,來往的客商極多,而百姓們忙著收割米粟,也是心急火燎。

誰敢在這種緊要關頭不知變通,墨守成規,一定會受萬人指責。

李賢圍著小沛轉了一圈,上一次曹軍攻打的痕跡依舊存在著,饒是于禁已經派人修繕了一番,可傷痕累累的沛城卻不是三五個人能夠完工的。

幽深的護城河已經被清理了出來,寬達兩丈的河面足以擋住絕大多數的兵馬。

李賢不禁思考起來,如果他與小沛是敵對關系,不知道需要多少兵馬才能攻下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轟隆隆”沉重的城門終于打開了。

在城門最前端,一個身材瘦削,面容堅毅的軍將走在最前方。

“于禁見過李使君,不知使君來的這么快,下官未能遠迎,還請使君莫怪”

李賢攙起于禁,笑道:“不怪你,倒是你日夜操勞,要多注意調養,不要累垮了身子”。

于禁很是感動,他抱拳謝恩:“多謝使君掛念,來,來,來,還請城內詳談”。

李賢卻之不恭。

將各自兵馬留在城外之后,李賢只帶了三百護衛,而趙云沒有入城,臧霸也帶了三五十人。

三百五十多人的力量,按照常理來講,足以應對絕大多數情況下的突發狀況。

只是不知道,下邳城內究竟有沒有發生事情。

是一切正常,還是大變即將發生?

入城之后,李賢坐在了主位上,其他人各自落座。

“剛才我一路行來,看見城內很是清冷,這城池該不會只有你們一支兵馬吧?”

于禁頜首說道“使君明察秋毫,這小沛城內沒有一個鄉民、商賈,只有我這五千人馬”

“這是為何?”

“曹操屠城之后,一直沒有鄉民愿意回來,陶謙便將此城當作軍鎮交給了我們”

“喔,原來是這個緣故,嗯,這些日子,下邳如何?”

于禁看了陳登一眼,李賢笑道:“不妨事,元龍先生是自己人”。

沒了后顧之憂,于禁又低聲說道:“我聽說陶謙次子陶應勾結劉備等人,已經打算強行入城了”。

李賢很是好奇,“怎么?連陶應都入不了城?”

“不錯,陶使君有令,衛卒嚴進寬出,每日施行宵禁”

“陶使君還好吧?”

“我重金收買了為其診治的先生,那先生告訴我,陶使君活不過十日”

李賢吸了口冷氣,幸虧他快馬加鞭地趕了回來,要不然豈不是耽誤了大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