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78章 豁出去的劉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豁出去的劉備

第278章 豁出去的劉備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廳外寒風蕭瑟,廳內溫暖如‘春’。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最新章節訪問:。

碩大的廳堂內擺放了五盆火爐,暖烘烘的,驅散了所有的冷意。

孔融死后,上首的主位便空了下來。

坐上那個位置,名義上便成了北海國說一不二的人物。

此番,李賢抵達之后,眾人自然不會放過這等巴結的機會。

“請都尉上首落座!”

“請都尉落座!”

李賢推辭不過,只得上前落座。

底下兩側的官員見罷之后頓時拱手行禮,道:“我等見過都尉!”

“諸位免禮,入座吧”

“喏!”

李賢位居上首,左右官員分文武落座。

不得不說,這種生殺予奪,大權在握的感覺真是好極了。

孔融剛剛死去,為了表示尊敬,美婢、酒水都不能出現在桌案上,不然便會視為不敬死者。

沒有舞樂,諾大的廳堂內靜寂無聲,李賢沒有開口,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做出頭鳥。

適才在廳外,李賢已經婉拒了執掌大權的懇求,不過郡府上下官員卻不依不饒,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勢。

李賢無奈,只得召集官員商議此事。

之所以沒有著急說話,不過是為了斟酌說辭罷了。

好在李賢并沒有讓人等多久,盤膝坐下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他便說道:“諸位,孔國相尸骨未寒,當務之急便是捉拿兇手,至于郡國大事,暫時由諸位長史負責,如此可好?”

兩名長史面面相覷,他們相繼出列,不約而同地說道:“都尉何出此言,國相逝去,正需要都尉執掌大權,以定民心,如此以來,也好讓城外的劉備斷絕了念想”reads;。

“孔國相家中嫡子業已束發,不知他可否為國相?”

李賢沒來之前,眾人確實打過這個算盤。

不過,擁立孔氏子弟須得有大將支持,不然的話,僅憑幾名動嘴皮的官吏能頂什么用?

眼下,李賢舊事重提,廳內官員當即出言勸諫:“北海國惡鄰在側,非都尉掌權不足以御外敵!”

“有東萊軍、北海軍,何懼外人焉?”

“都尉莫要推辭,都尉掌權乃民心所向!”

李賢又推辭了一番,奈何麾下官員咬死不松口,最終只得“勉為其難”暫領北海國大權。

初平四年臘月,孔融遇刺身亡,北海國大權落于李賢之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定下名分之后,李賢便派出人馬出城,試圖與劉備“對質”。

東萊軍尚未抵達的日子里,為防止劉備狗急跳墻,城內并沒有官員出外尋釁。

可該來的總歸要來的。

劉備軍中,聽聞信使所言之后,他表情冷峻,道:“李賢要我入城對質以證清白?”

“不錯,是非曲直總要說清楚”

劉備尚未回答,張飛就勃然大怒:“放屁,孔融壓根就不是我們殺的,何須再辯?依我看,李賢小兒不過是想哄大哥入城罷了”。

關羽也皺起眉頭,道:“大兄三思”。

劉備猶豫不定,他不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由他人掌控。

如今都昌城人人都把劉備當作殺害孔融的兇手,就算他將真相說出來,又有誰會信他?

倘若孔融沒死,他還能為劉備洗脫冤屈,可現在,劉備闖‘門’而出擊殺軍卒的行為,頓時成了‘欲’蓋彌彰的糊涂賬。

沒有殺人?那為什么要著急出城?

不想奪城?為什么八千兵馬盤桓不去?

思來想去,劉備只覺得煩躁異常,如果可以,他真的想去城內吊唁,想當著大大小小官員的面兒,將話說清楚。

不過,劉備知道,李賢絕不會給他洗脫罪名的機會。

“憲和以為如何?”

“使君,早早離去吧”

簡雍的言下之意是讓劉備不要再心存僥幸了,早些離開都昌城才是要緊事。

劉備臉‘色’‘抽’搐不已,替人受過的滋味實在是難受又憋屈。

明知道李賢就是殺人兇手,可說出去又有誰會相信?

孔融死的時候,人家李賢遠在數百里之外,沒有半點跡象證明他參與此事,反而是劉備,一舉一動都擺脫不了殺人的嫌疑。

“唉,也罷,回樂安國!”

劉備對李賢的質詢置之不理,他率領兵馬揚長而去。

城外的東萊軍沒有得到攔阻的命令,也就對視熟視無睹。

之前,劉備之所以滯留在城外,是想看看城中的局勢發展到哪一步。

如果北海國未戰先‘亂’,那自然沒有人會再計較此事。

前幾日,城中民心不穩,確實有生‘亂’的跡象。可誰能夠想到,李賢回返之后,竟然一錘定音,輕易就掌管大權,沒能給劉備留下一點可乘之機reads;。

據悉,都昌城百姓對李賢掌權的行為喜聞樂見,他們早就聽說了夷安、劇縣的變化,巴不得李賢帶著他們過上好日子。

劉備滿懷興致而來,最終卻兩手空空而去,身上還背著一個碩大無比的黑鍋,這感覺,只是想一想就糟透了。

當然,最糟糕的是,輜重營中的糧秣不多了。

如果再不想辦法,八千兵馬說不定連離開北海國的機會都沒有便會餓死在半途中。

城外劉家軍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在監視。

“什么?劉備溜了?”

“都尉,懇請都尉出兵追殺劉備,為國相報仇雪恨!”

“劉備畏懼都尉,落荒而逃,等于不打自招,還請都尉除惡務盡!”

城中官員聞聽劉備試圖逃竄之后群情‘激’憤,躥啜李賢大軍出擊,將劉備擒下來。

李賢不動聲‘色’,嘴里道:“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傳檄天下,將國相的死因公布于眾”。

“都尉言之有理,如今天寒地凍,不利大軍出行,只要確定兇手,來年開‘春’再行捉拿也不遲”

李賢又道:“我聽說劉備軍中糧秣不多,須得加派快馬報與官道兩側百姓知曉,讓他們嚴防劉備”。

“都尉思慮周全,我等萬不能及也!”

“好了,快去布置吧”

“喏!”

李賢初掌大權,沒有流‘露’出半點置換官員的想法,大有一切照舊的跡象,這讓不少官員松了口氣。

倘若李賢上來就安‘插’人手,排除異己,說不定官員們會抱團反抗,那時候,雖說李賢有軍權在手,可難免會政令不通,受到掣肘。

距離都昌城一百里的地方,劉備又做了一件有損聲譽的事情reads;。

適才,張飛帶著軍卒搶了兩座鄉堡。

孔融死去之后,劉備麾下糧秣補給斷絕。

為了不餓肚子,只能想辦法外借一些。

可是,沿途間的鄉堡早就得了李賢的提醒,知道劉備是殺害“孔融”的兇手,孔融頗有仁義之名,誰敢資敵?

眾所周知,執掌大權的李賢李都尉可是個心狠手辣的貨‘色’!

好言相勸換不來糧食,無奈之下,劉備只得動手去搶。

這事情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搶的時候,劉備還覺得有些‘陰’影,可第二次,第三次之后他便念頭通達了。

反正身上已經背負著謀殺孔融的惡名了,如今便是多一條“劫掠”民財的惡名又能怎樣?

劉備知道,從今以后,他再想染指北海,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

這不是自甘墮落,這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徐州郡,下邳城,糜氏莊園,糜繯笑的像個孩子一樣,她手里揚著拇指粗細的布帛,神情愉悅。

“小妹何事如此開懷?”不知何時,糜竺來到糜繯身邊。

“啊,是大兄呀,喏,你看看,從今以后,李賢在北海國說一不二!”

“喔?竟有此事?”糜竺心頭一跳,他早就聽說了孔融的死因,卻沒想到李賢這么快掃清障礙,執掌大權。

信上只有寥寥幾個字,大意就是劉備逃竄,李賢總攬大權的事情。

糜竺看罷之后心中慶幸不已,幸虧自己沒有聽信糜芳的話,將糜繯嫁給劉備,如若不然,豈不是白白得罪了李賢?

換言之,誰能夠想到僅僅三年的時間,李賢便從一介鹽丁成為如今北海國話事者?

只可惜,李賢早有正妻,如若不然,便是將糜繯嫁給他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電光火石間,糜竺想到了很多,很多。

毫無疑問,隨著李賢權勢的增加,相應的,糜氏也可以牟取更多的好處,只不過,興許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罷了。

自打向李賢表明心跡之后,糜繯的一顆心思便全部系在李賢身上,眼下,情郎地位水漲船高,她高興的很,才不去考慮太多。

“大兄,我想去都昌看看他!”

糜竺皺起眉頭:“這寒冬臘月的,路上不安全”。

“我怕他開‘春’之后會忙起來,這時候正好無事”

“他已有正妻!”雖然很殘忍,可糜竺還是說出這個事實。

糜繯咬著嘴‘唇’,半晌之后才說道:“我知道!”

“唉,你這樣無名無份的,以后如何嫁人?”

“我此生非他不嫁”

“小妹何必如此,以我糜家家世,還能缺了金龜婿?”

“大兄無需再勸,我意已決”

“也罷,你二兄那里由我去說,這一次北上,須得帶上十騎護衛,缺一不可!”

糜繯知道糜竺擔心她的安危,當下心頭一暖,笑道:“只要大兄準我去都昌,其他事情便由你作主!”

糜竺搖了搖頭,愛憐地說道:“你這丫頭!”

糜繯做了個鬼臉,道:“我就知道大兄最疼我”。

“好了,快到屋里去,莫凍壞了身子”

“知道了,啰嗦”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