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61章 伏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1章 伏擊

第261章 伏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在都昌城內盤桓了三日,李賢方才帶著三百親衛離城而去,而太史慈需要照顧老母,所以便拉在了后頭,

至于俘虜的降將李典、于禁,孔融試著招募了一番,察覺到二人并沒有投靠的意思之后也就息了拉攏的心思。·首·發

無奈之下,李賢只得再度把二人帶在身邊。

三百多騎打馬如飛,在官道上帶起了層層塵煙。

于禁、李典沒有乘坐囚車,也沒有被限制自由,他們每人一騎,若是想逃,以他們的本領隨時可以逃離,可奇怪的是,自始至終,二人都沒有流露出離開的跡象。

想來也是,于禁、李典都是頗為自負的人物,他們敗在李賢手下都覺得有些抹不開臉面,如果就這么灰頭灰臉的逃離回去,即便曹操不予追究,他們也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相對于兩手空空的回去,倒不如留在李賢身邊,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領,這樣的話,知己知彼,他日若是再次對上了,倒也能做到心中有譜。

二人的想法李賢猜出了**分,他不怕被人偷師學藝。

有道是好奇心害死貓,現在,李典、于禁生出了好奇心,可他日,難保不會生出投效之心出來。

根據李賢對李典、于禁的了解,他們兩人都不算曹操的嫡系。

于禁之前是鮑信部將,投奔曹操不過一年時間,雖說曹操準許他獨掌一營,可實際上并未給予其充分的信賴,至于李典,曹操用他,不過是因為李典伯父李乾的名氣罷了。

東漢末年,李乾在兗州乘氏頗有俠義之名,他麾下聚集食客三千人。

初平年間,曹操起兵討伐黃巾,李乾從之,曹操便擢其為別駕。

后來,曹操討伐袁術,攻打徐州,李乾一直伴隨左右,夏侯淵死去之后,李乾地位攀升不止。

這一次,陳宮反叛,呂布入主兗州,曹操便調派李乾回鄉,試圖讓其安撫乘縣百姓,絲毫沒有因為李典被東萊軍俘虜而對他心生猜疑。

李乾對曹操頗為忠誠,可李典就不然了。

原本未遇到李賢之前,李典覺得曹操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然而,敗給李賢之后,曹操在小沛、下邳屠城的所作所為開始讓李典感到心寒。

今日能屠城,他日便能“狡兔死,走狗烹”。

李典熟讀雜書,對心狠手辣之輩嗤之以鼻,閑暇的時候他開始問自己,“跟著曹操真的就是對的嗎?”

李賢不會讀心術,自然不可能對李典的心理活動知之甚祥,反正他只管做自己,從不為了別人的想法而活。

貌美如花的嬌妻孔黎尚在都昌城,她畢竟年歲尚幼,之前一個人在劇縣待的太悶了,所以便按捺不住回到了郡城。

此番,李賢回轉,孔黎本想隨侍在身旁,卻被李賢拒絕了。

李賢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正妻就應該坐守府邸,隨侍在外的事情,交給李繡娘這等侍妾就可以了。

其實,將孔黎留在都昌城,也有讓孔融安心的考慮。

李賢統領大軍在外,如果沒有點把柄攥在孔融手中,于情于理都有些說不過去。

秦始皇嬴政任命大將王翦滅楚的時候,為了消除秦王的猜忌,王翦甚至使出了自污的法子。

眼下,李賢兵馬不過萬余,又與孔融有了族親關系,自然沒必要再去玩自污的把戲。

一行騎軍行至半途的時候,日頭漸高,氣溫攀升不止。

遠遠望去,黃褐色土丘連綿不絕,好像沒有盡頭一般。

星星點點的綠意點綴在土丘上,使人生出賞心悅目之感。

這時候,胡庸忽然來了一句:“這地方倒是一處設伏的好地方”。

李賢聞言心中一動,他揮手止住大隊人馬,吩咐道:“派幾個人到前頭看看,不可大意了”。

“喏!”

在胡庸看來,李賢這么做完全是畫蛇添足,這可是北海國內,距離都昌也不過幾十里的地方,怎么可能會有賊人潛伏?

不過,胡庸對李賢的命令向來是好無折扣的執行的,這一次也不例外。

李賢回轉都昌城,徐盛等人都有些放心不下,過去的日子里,東萊軍殺戮太多,樹敵無數,萬一有些余孽試圖對李賢不利,那可就危險了。

胡庸這一次陪在李賢身邊,任務十分艱巨,他必須確保李賢的安危,這樣的話才算不負所托,如若不然,周倉等人一定不會放過他。

一處略高的土丘上,一名獨眼男子正對著李賢的方向遠眺,在其身后,手持刀槍棍棒的數百男子正嚴陣以待。

“大頭領,李賢小兒就在那頭”

“嗯,我看到了,咦,騎軍怎么停下了,難道李賢發現了什么?”

“不可能吧,兄弟們一直悄聲匿跡,便是趕路都是趁著夜深無人之際的時候,怎么會走漏風聲?”

“且不論那些,吩咐下去,讓兄弟們好生藏好了,莫要露出破綻”

“喏!”

山中的這伙不速之客準備充分,他們在坡頂籌備了滾木、巨石,一旦李賢途徑此處,這些數百斤重的東西便會從天而降,砸落到地。

原本一切都像計劃中預演的那般,誰曾想,緊要關頭李賢竟然又謹慎起來。

賊人頭目大恨,卻又無可奈何。

這一次,若不是提前得了信兒,知道李賢身旁只有三百名護衛,他說什么也不會冒險前來。

東萊軍的兇悍之處眾人早已深有體會,數萬大軍都被李賢拾掇的干干凈凈,還有誰能阻住他?

不知道過了多久,哨探的騎卒回轉,他們向李賢回稟了山丘中的疑點。

李賢聞言微微頜首,看模樣,胡庸一語中的,山中真的有埋伏。

繞道而走?退避三舍?不,李賢才不會聞風而逃,他身后都是騎卒,只要小心應對,絕對有把握全身而退。

想到這里,李賢笑道:“胡庸,你且頭前開路,若有伏擊,不可纏斗,急速退開,明白嗎?”

胡庸咧嘴笑道:“明白,主公,我這便去也”。

“去吧”

于禁、李典對視一眼之后都有些疑惑,他們覺得李賢有些托大了。

三百護衛倘若真的遇到伏兵,一定會是殺機四伏,究竟看否護得李賢周全還是個問題。

如果李典是李賢的麾下,他一定會出言勸阻,可現在,身為降將的他卻閉口不言,打算看看那李賢如何處置。

山丘上,賊人大喜,“大頭領,他們沒有發現我們,你瞅瞅,那黑廝帶著人馬過來了,怎么樣,可要給他一記狠的?”

“急什么?沒看到李賢還沒有過來嗎?說不定這黑廝也是在試探我們,沉住氣,記住,我們的目標是李賢,而不是其他人”

“好吧”

胡庸行到谷口,他四處張望了一番,忽而笑道:“哈哈,鼠輩們,出來吧,爺爺我看見你們了!”

說罷,胡庸摸出短矛,“嗖”地一聲便擲了出去。

一個探頭張望的賊寇躲閃不及,“噗哧”一聲便被短矛刺穿了頭顱。

紅的白的流了一地,場面十分駭人。

“糟了,露餡了”,賊人頭目知道再藏下去也沒有意義了,當下吼道:“兄弟們,隨我殺!”

說罷,賊寇一馬當先,沖在了前頭。

從伏擊變成強攻,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敵方式。

在山道上伏擊,賊人們有一種距離上的安全感,居高臨下的打擊敵人,根本不需要多少膽色,可沖下山坡與官軍廝殺,這就需要勇氣了。

若不是前頭有大頭領身先士卒,后頭又有三頭領壓陣,說不定賊寇早已經潰散大半了,可這時候,他們唯有硬著頭皮往前沖。

“殺,殺,殺!”

“哈哈,來得好”,胡庸大喜過望,他是個天生的戰爭狂人,幾天不打仗就渾身乏力,總覺得欠缺了點什么。

如今,又遇到不開眼的賊寇來送死,胡庸當即打起精神,準備上前廝殺。

不過,與敵接戰之際,胡庸不忘囑咐親衛,“速去通稟都尉,讓他多加小心,若是賊寇數量過多,還請他速速退去,這里由我斷后”。

“將軍,都尉可是說過,不可戀戰”

胡庸翻了個白眼,道:“我知道,我知道,你莫要嗦了,快去吧”

“喏!”

跟隨李賢回轉都昌的騎卒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銳,半途遇襲,他們當即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賊寇堂而皇之地沖下來,豈不是小覷了護衛的騎卒嗎?

連千余人馬都沒有的賊軍就敢如此猖狂,真不知道誰給了他們膽子。

“轟隆隆”,巨大的山石滾落下山,這是賊寇們故意推下來的。

意圖用滾木、巨石開路,打擊官軍的士氣,堵住騎軍的沖擊之路,這倒也算得上有章法。

“快,避開!”

胡庸雖然直爽,卻也不是傻子。

山石若是躲閃不及,很容易就會被砸中。

五十名騎卒聞言打馬后退數步。

“嗖嗖嗖”,這時候,賊人的弓手也開弓了。

角弓的數量不多,準頭也差了很多,不過還是鼓舞了賊人士氣。

千余人馬對付三百官軍,又有弓手相助,斷無失敗的道理!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