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51章 敗上一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敗上一陣

第251章 敗上一陣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歷朝歷代,世家大族都是官府治理地方的根本,有道是鐵打的員外,流水的州官。棉花糖

郡守州官更替的速度要遠遠大過于豪族的興衰reads;。

陶謙執掌徐州數年,境內民生富足,按理說,郡內的望族應該以他馬首是瞻,只可惜,諸人聽聞曹‘操’大家來襲的消息過后,竟然只有寥寥無幾的數家肯出手相幫。

此番,陶謙下令,讓大戶人家五‘抽’其一,頓時引得怨聲載道,要不是曹‘操’屠殺小沛無辜百姓,名聲太臭,說不定早有人開了城‘門’,恭迎新主入城了。

陶謙對城內的情況一清二楚,他知道如果不能將所有的力量集中起來,徐州軍絕對抵擋不住曹軍的攻勢。

曹嵩死在徐州,陶謙覺得自己很是冤枉,如果可以,誰也不想徹底招惹到曹‘操’這等狠人。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曹‘操’為父報仇,誰都挑不出半個不字。

這一日,曹‘操’在攻城之前對著城頭喊話:“我乃曹‘操’,讓陶謙出來答話”。

聽聞城下那黑臉漢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孟德,徐州軍將不敢怠慢,急忙將陶謙簇擁過來。

“孟德,別來無恙乎?”

曹‘操’冷曬:“陶恭祖,我只問你一句,徐州愿降否?”

陶謙心頭一跳,道:“降的話,有什么說法,不降的話,又有什么說法?”

“降的話,全城可活,不降的話,破城之后我要屠盡下邳!”

泥人還有三分火,曹‘操’這番決絕的話頓時讓陶謙火冒三丈,小沛被曹軍屠殺這一茬剛剛過去沒幾天,他曹‘操’曹孟德不但沒有一點收斂,竟然還把主意打到了下邳城中。

“既然如此,我愿在城內領教孟德高招!”

話不投機半句多,倘若陶謙真的降了曹‘操’,短時間之內,曹‘操’拿他毫無辦法,可秋后算賬的事情是誰也保不準的。

現如今,陶謙一口回絕了曹‘操’的說降,這便讓雙方沒了緩和的余地。

大戰再次開啟了。

李賢揮兵來援之際,曹‘操’已經率領大軍圍困了下邳城三天三夜。

七萬名曹軍輪番出擊,打的徐州軍馬脾氣全無,如果沒有得力的兵馬援助,下邳城隕落只是時間的問題。

城內,陶謙也使出了所有的手段,對付聽調不聽宣的城內豪族,他采取殺‘雞’儆猴的手段,很是宰掉了幾家不聽話的,錢財充公貼補大軍所用,丁口為奴為仆。

消息傳出之后,城內的豪族再不敢違背陶謙的旨意。

五‘抽’一就五‘抽’一吧,陶謙總歸要不曹‘操’要好上一些,真要是讓曹‘操’做了州牧,那倒霉的就不是一時半會兒了。

在外面曹軍的壓力威‘逼’之下,城內大族難得的配合起來。

成百上千名豪族‘私’兵登上城頭,他們與郡兵一道,共同抵御曹軍。

李典、樂進兵敗的消息早已經傳入曹軍之中,曹‘操’羞躁‘欲’狂。

算起來,曹‘操’已經有四萬多人馬敗在了李賢手中,這殺才不經意間就成了曹軍最大的敵人。

“李賢小兒現在何處?”

“東萊軍已出瑯邪國,正往下邳而來”

曹‘操’咬牙切齒:“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李賢呀,李賢,這一次,某一定要宰了你,以慰我麾下軍士在天之靈!”

曹‘操’對李賢恨之入骨,李賢卻并沒有太過在意。

如果因為得罪了某人就徹夜難眠,恐懼的難以入睡,那李賢早就累死了,又哪里會有今天?

這一日,東萊軍距離下邳城僅有三十里,只要一兩個時辰的距離,大軍就可抵達下邳城外。

忽而,一個令李賢驚怒‘交’加的消息傳來:東萊軍的輜重營遇襲了,襲擊的人手正是兵敗遁逃的樂進。

輜重營補給的車隊損失并不嚴重,大軍積攢的糧秣依舊可以食用三日之多reads;。[棉花糖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糧秣錢財的損失日后都可以補償,可遇襲后,各路兵馬的反應卻徹底觸怒了李賢。

無論是玄甲軍、神策軍還是背嵬軍、正兵營,在聽聞輜重營遇襲的消息過后,軍卒行進速度過慢,大大地耽擱了合圍剿殺來襲兵馬的大事。

李賢知道,軍卒心中這是滋長了驕傲自滿的心思,所以才難免有些懶散。

如果是數月之前,東萊軍絕不會如此目中無人!

下邳城下的這一次敵人非同小可,甚至可以說是東萊軍成軍以來面對過的最為強大的實力。

如果東萊軍依舊三心二意,不能全心對敵,落敗身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李賢千里奔援可不是來白白送死的,他是想阻止曹‘操’,阻止下邳大屠殺的出現。

為了達成目的,李賢思來想去,只得冒險,他須得在兩軍主力廝殺之前讓自家軍馬恢復正軌。

聽聞東萊軍就在附近,咬牙切齒的曹‘操’當即派出三萬兵馬,試圖堵截李賢。

曹軍大將的位置由曹仁擔任。

接連折損了于禁、李典、夏侯淵,曹‘操’麾下可堪大用的人物只剩下了本族將軍。

讓曹仁出戰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交’給別人,曹‘操’怕他們再把事情搞砸了,那樣的話,李賢定會更加猖狂。

唯有曹仁知進退,是曹‘操’可以完全信賴的人選。

得令之后,曹仁統領大部人馬直奔東萊軍的方向。

雙方斥候廝殺、相互追蹤、擺脫,整日里不得空閑。

聽聞曹軍來襲的消息過后,李賢不退反進。

是騾子是馬總歸要出來溜溜,一味的躲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reads;!

于是,雙方人馬相向而行,沒多久便遭遇了。

這一次,率先發起進攻的卻是東萊軍,太史慈的北海軍緊隨其后,兩萬人的軍陣宛若驚濤怒‘浪’,聲勢駭人。

曹仁兵馬雖多,可有夏侯淵、李典的前車之鑒在先,他不敢貿然出擊,而早就打定主意,大軍固守一次,試探一下敵軍的實力,然后再制定相應的對策。

神策軍、背嵬軍、玄甲軍盡數出擊,他們在各自統領的指揮下斗志高昂,本想一舉沖破敵陣,哪曾想,曹仁統領的兵馬韌‘性’絕佳,東萊軍各部人馬沖擊了十多次,愣是沒能攻破戰陣。

胡庸躍躍‘欲’試,他向李賢請纓說道:“都尉,讓我去試一試,我就不相信,憑借我們背矛士之勇也破不掉曹軍的防線!”

李賢不置可否,道:“去吧”。

“喏!”

背矛士加入戰團之后,東萊軍的攻擊力又增強了一倍,然而,曹軍士卒對短矛似乎早有了防備,哪怕背矛士投擲的腰酸背痛,卻也沒能帶來太大的戰果。

毫無疑問,曹軍有備而來。

戰局不利,眾人開始懷念起李賢,懷念他麾下的鐵甲軍了。

太史慈不明白為什么李賢將麾下的鐵甲軍棄之不用,時間倉促,他來不及過問,便領著麾下八百重甲步卒大步前進。

“隆隆”的腳步聲中,曹軍士卒的臉‘色’似乎多了幾分驚詫之意。

不少軍卒很是得意,曹軍能有多強?待會兒重甲兵上前之后還不是砍菜切瓜一般!

然而,太史慈失策了。

為了應對重甲步卒,也不知道曹仁從哪里找出了長長的竹竿,一旦步卒試圖靠近,竹竿便會將步卒隔離開,使其難以靠近。

身上披了件百八十斤的盔甲,無論是誰,時間久了都會感覺到疲憊reads;。

北海軍卒是人,自然也會疲憊。

大軍攻勢接連受阻,李賢的心情卻是極好的,他喝止住麾下大軍援助的想法,對嫡系的鐵甲軍更是三令五申,不可讓一人出營。

沒了所向披靡的鐵甲軍,東萊軍的攻勢漸漸緩了下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陣中的曹仁敏銳地察覺到了,他知道反擊的時候到了。

“殺!”

曹仁一聲令下,他‘挺’槍直往前沖。

陡然由守變攻,曹軍陣勢轉變極快,快到東萊軍都沒能及時作出防備。

周倉、徐盛竭力攔阻,然而,蓄勢已久的曹軍在曹仁的統領下勢若破竹。

這一次,處在下風的兵馬已經成了東萊軍。

戰場上戰機瞬息萬變,曹仁可謂個中‘精’英。

胡庸、太史慈臉‘色’大變,誰能夠想到曹軍竟然還有余力反擊?

此時,一直伺機以待的樂進也加入了戰團。

雙面受敵,東萊軍有些‘亂’了陣腳。

順風仗打多了,在打這種逆風仗的時候,東萊軍有些不適應了。

戰況危急,李賢的兩千鐵甲軍還是沒有動。

沒有人知道李賢的打算,只有徐庶明白透徹,“都尉,該出手時絕不能有半點猶豫,否則的話,我部人馬也會成為他人的笑柄”。

“先生所言極是,我已經記下來了”

徐庶瞇縫著眼睛,整個戰場上的態勢他一覽無余。

今日之戰可以說是一個練兵的絕佳機會reads;!

只要讓東萊軍吃點苦頭,讓他們懂得天高地厚,徐庶與李賢也就放寬了心。

不過,過猶不及,若是東萊軍一敗涂地,完全‘亂’了陣腳,那樣的話,可就有些畫蛇添足了,無論如何,李賢都不能坐視不理。

兩千名鐵甲軍就算是手中的定海神針,真正到了需要一擊定乾坤的時候,李賢會親自出擊。

此時,樂進與曹仁齊心協力,愣是把東萊軍、北海軍壓制的節節后退,只不過,由于周倉等猛將的存在,曹軍所取得的戰果很是小。

李賢按兵不動,曹軍完全占據了數量優勢。

時間短的時候,實力對比還不明顯,可時間一場,曹軍的人數優勢就徹底發揮了出來。

無論胡庸、徐盛如何豁出‘性’命,在大隊大隊曹軍衛卒的侵襲下,他們還需要依靠自家的軍卒!

單挑對陣,猛將的作用無可替代,可一旦雙方陷入‘混’戰的時候,將領所能起到的作用就不大了。

哪怕胡庸、徐盛手中無一合之將,卻也無法改變東萊軍節節后退的事實。

曹仁手中長槍大開大合,東萊軍的戰陣猶在,可‘精’神氣明顯已經大不相同。

誰能夠想到,東萊軍竟然如此這般,與傳言中的極為不符!

難道說,其中有詐?

夏侯淵幾人的前車之鑒猶在耳畔,曹仁生怕李賢這是玩的‘欲’擒故縱之計,所以很是謹慎,生怕中了埋伏。

不過思來想去,李賢麾下總計人馬兩萬有余,如今,尚未參戰的也不過兩三千人馬罷了,在這種動輒數萬人的戰場上,兩三千人能夠干什么?

曹仁小心小心再小心,胡庸等人卻是一退再退。

比起盔甲裝備,東萊軍遠勝曹軍,可比起戰場廝殺經驗,曹軍只強不弱。

面對徐盛、周倉這等猛將,曹軍士卒并不與其近身,他們三五人合作一處,人人一手鐵槍,阻的周倉無法靠前,就是靠的這一招,徐盛等人才毫無辦法。

仗打到現在,東萊軍心中都有一股挫敗感,當然了,更憋著一股氣。

樂進的殘兵敗將已經與曹仁麾下合兵一處,兩人攜手殺敵。

曹軍越戰越勇,東萊軍、北海軍的士氣卻急劇下降。

眼瞅著一場不敗不勝的局面就要演變成大潰敗,在千鈞一發之際,李賢大吼一聲:“正兵營,隨我出擊!”

“喏!”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東萊軍其他各營人馬廝殺正酣的時候,正兵營在李賢的約束下難動分毫。

剛開始,不能上戰場的軍卒們還心有怨言,可隨著東萊軍攻勢漸緩,曹軍反守為攻的情況出現,他們又開始提心吊膽。

己方人馬會不會一敗涂地?

曹軍真的強悍如斯?

什么時候才能輪到正兵營出擊呀!

“咚咚咚”,戰鼓響起,兩千名重甲步卒在李賢的統領下往曹仁大纛的方向緩步而來。

沿途間,東萊軍卒自發地讓開了道路,他們看到了最前端的李賢,將不畏死,卒以何懼之?當下,軍卒折損的士氣有所恢復。

“殺,殺,殺!”

“都尉已經殺過來了,兒郎們,隨我沖殺!”

“曹軍已疲,重甲出擊,無人能敵!殺!”

正兵營一動,東萊軍各部人馬頓時重新注入了活力,他們一掃頹勢,竟是與曹軍拼了個旗鼓相當。

锃亮的盔甲,不緊不緩的腳步聲分外耀眼刺耳。

曹仁深吁一口氣,才將心頭的那點煩躁驅逐一空。

怎么會這樣,占據主動的不是曹軍嗎?為什么曹仁還是感覺到有些不妥。

東萊軍的變化曹仁看在眼中,曹軍往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慢了,看樣子,他們遇到了極強的阻力。

好一個李賢,僅僅是率領兵馬出戰,就能使得麾下軍卒斗志高昂,看樣子,李賢在軍中頗受軍卒信賴。

東萊軍出道以來,一直戰無不勝,然而,今日里卻險些一敗涂地,這等強烈的反差對比讓軍卒覺得憤懣不已。

曹軍‘逼’迫的越緊,東萊軍卒‘胸’中的怨氣便越濃郁。

原本東萊軍敗退的時候也就罷了,大勢如此,非單人單將可以改變,縱使氣炸了肺,豁出了‘性’命也不可能改變什么,于是,軍卒們只能隨‘波’逐流。

然而,此番李賢領軍出擊,重甲步卒的出現讓大家伙重新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有勝無敗!

無論如何,東萊軍常勝的慣例都要持續下去!

“快,長槍兵上前,務必攔阻對方重甲,不得讓其近前!”

面對李賢的重甲步卒,曹仁還是打算用長槍兵來滋擾。

李賢早有防備,他麾下的軍卒每人都裝備了一般‘精’良的鋼刃,如今上陣,卻是派上了用場。

“傳我軍令,削槍桿,殺!”

“殺!”

“嘭嘭嘭”,按照李賢的吩咐,重甲步卒‘摸’出鋼刃三下五除二機就將木槍桿削的只剩下可憐的三四尺,再也沒了長度優勢。

曹仁瞪大了眼,他沒想到李賢竟然這么快就想到了破解之道。

重甲步卒就在眼前,再不想法子,曹軍只能用血‘肉’之軀來抵擋了。

在曹仁難下決斷之際,不遠處飛來一陣黑黝黝的東西reads;。

“啊,是短矛!”有眼尖的曹軍士卒認出了飛來物就是短矛,當即大驚失‘色’,道:“不好,定是東萊軍又來了援軍”。

李賢還有援軍?這廝到底有多少底牌?

曹仁大聲呼喊:“盾!”

靠近短矛那側的曹軍頓時豎起盾牌。

“咄咄咄”,又是一陣鐵矛襲來,這一次,躲在盾牌之后的曹軍逃過了一劫。

曹仁看得明白,打頭的一名將領白盔白馬,看上去便亮眼的很。

結合之前潰卒給的情報,曹仁喃喃自語:“常山趙子龍?殺害夏侯淵的兇手?”

原本曹仁打算疾沖到李賢身旁,看看能否將其生擒活捉,然而,趙云出現之后,曹仁頓時把注意力放到了他的身上。

與李賢比起來,殺死夏侯淵的趙云更令曹‘操’痛恨。

如果有可能,殺死趙云,足以讓曹‘操’出掉‘胸’口那股惡氣。

“趙云,我乃沛國曹仁,可敢與我一戰?”

趙云眉頭一跳,笑道:“有何不敢?”

說罷,兩人便廝殺作一處。

“鏗鏗鏗”,幾十個回合下來,難分勝敗。

曹仁越戰越驚,怪不得對方能夠殺死夏侯淵,他的這份身手果然不凡。

趙云也打起‘精’神,不敢有絲毫分心。

從實力上講,趙云只比曹仁高出一點點,可若是曹仁以命搏命,趙云也無法全身而退。

到了趙云這個層次上,武藝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心境、經驗才是影響戰果的決定因素。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