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47章 只想率領大軍活下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7章 只想率領大軍活下去

第247章 只想率領大軍活下去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書號:59276)


作者:秀才會武術

c_t;北海軍、背嵬軍、正兵營在城內廝殺正酣的時候,徐和的玄甲軍與胡庸的背矛士正侯在外頭。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更新好快。

臨沂城的南‘門’畢竟空間有限,容不得太多兵馬,若是一股腦的鉆入城中,反而會‘亂’了自家陣腳。

與敵廝殺向來喜歡留下預備隊的李賢自然不會犯上無謂的過錯。

這臨沂城若是一擊破城自然是好的,憑借神策軍、北海軍等幾路人馬完全可以占據上風,即便一擊不成,萬余兵馬也完全可以確保己方實力不會有太大的折損。

徐和、胡庸兩部人馬留在城外的意義遠遠大過于他們在城內的作用。

在外頭,玄甲軍可以充當戰略機動力量,無論是攻還是守,他們都有足夠多的機會選擇。

當李典、樂進殺破重圍,從臨沂東‘門’突圍而出的時候,在不遠處巡弋的胡庸大喜過望,原本沒能入城廝殺而抑郁的心頓時躁動起來reads;。

“哈哈,都尉果然沒有騙我,真有大魚!”

胡庸雖然不認識李典、樂進,可他們身旁的旗幟卻騙不了人,那碩大的將旗可不是等閑人能有的。

“背矛士,聽我號令,全軍出擊”

“喏!”

背矛士距離東‘門’有三百步左右,這個距離遠遠超出了短矛的‘射’程,要想充分發揮短矛的殺傷力,須得往前沖殺一番,如此,才可以確保短矛的穿透‘性’。

臨沂東‘門’,李典在前軍開路,樂進在后方壓陣,兩人一前一后將五千多名曹軍帶出了臨沂城。

能夠從萬余兵馬的圍困中將這數千人救出來,李典、樂進使出了渾身解數。

城中,李賢自然不會眼瞅著到嘴的鴨子飛掉,而太史慈、周倉、徐盛三人更是怒火中燒,誰也沒想到在大軍合圍的情況下,曹軍竟然還能突圍出去。

一萬多兵馬四面合圍,按理說應該萬無一失,可曹軍還是逃脫了。

樂進的勇猛,李典的智謀完美地契合作一處,他們每次都能挑出東萊軍、北海軍防護最薄弱的地方。

太史慈等人多次圍追堵截,可曹軍卻對城內了如指掌,總是能夠險而又險地避開包圍圈。

得知情形之后,李賢臉‘色’十分難看。

短短一夜的時間,曹軍竟然就把城內的環境狀況‘摸’得如此透徹。全集下載

怪不得樂進、李典在后世里聲名顯赫,盛名之下無虛士。

能夠在三國年間闖出偌大名頭的人豈是等閑之輩?

不行,就算是呂布在這里,也須得讓他留下點什么!

李賢深吁了口氣,適才那番‘交’手,東萊軍實在是有些托大了,如若不然,曹軍絕難逃出生天reads;。

眼下,五千多名曹軍逃出了臨沂城,若是不能將他們追而殲之,李賢絕難咽下這口氣。

“傳我軍令,有捉拿、擊殺李典、樂進者,賞錢十貫!”

十貫銀錢的賞格,這可是李賢從未開過的價錢。

一貫銀錢已經足夠一個四口之家愜意的生活大半年了,十貫錢,足夠娶一房婆娘,再買頭騾馬貼補家用!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軍卒們聽罷之后‘精’神抖擻,誓要立功領賞。

曹軍前腳邁出臨沂城,后頭東萊軍、北海軍的追兵就到了。

若是沿途間沒有任何攔阻也就罷了,憑借李典、樂進的才能足以逃出生天,可曹軍偏偏遇上了胡庸,遇上了背矛士。

背矛士雖然只有八百人,可他們疾沖而來的那股氣勢卻令人不敢小覷。

二百步、一百步,距離越來越近,曹軍中的弓手甚至已經按捺不住,開始彎弓搭箭。

李典吁了口氣,前面攔阻的兵馬不多,看上去只有千余人,只要殺破軍陣,大軍就可以逃出生天。

后頭的追兵越來越近,留給己方的時間不多了,李典大吼一聲:“殺!”

四下里,曹軍奮起余勇,吶喊應合,“殺!”

曹軍零落的箭矢沒能給背矛士帶來太大的阻礙。

兩軍相距不過五十步遠的地方,胡庸咧嘴大笑,道:“背矛士,擲矛!”

“喏!”

八百名背矛士動作齊整,他們‘抽’矛在手,稍一掂量調整便投擲出手。

第一‘波’,兩百支短矛呼嘯著往前疾‘射’而來。

李典之前已經從潰卒耳中聽說過這短矛的厲害,此時親身體會,更是覺得傳言不虛。

黑壓壓的短矛閃爍著致命的光芒。

這么短的距離,這么密集的短矛,即便身著重甲也絕難逃出生天。

大軍一路奔逃,多數人只在手中擎了把刀槍,至于盾牌之類的武器早已經不知道丟到了哪里。

眼下,短矛來襲,大隊人馬連防御的護具都沒有。

李典‘陰’沉著臉,他堪堪避過了迎面而來的三支短矛,可他身后的軍卒們就沒有這么好的身手了。

“噗哧、噗哧、噗哧”,短矛透體而出,將李典的護衛穿成了篩子。

后方的曹軍士卒面如死灰,誰也沒想到東萊軍竟然會在這時候出現,而且出手就是如此兇狠的招數。

逃?后方追兵追的正緊,要想活命,只能向前!

“殺!”

時間緊迫,躲是肯定不能躲的,李典頭腦清醒,他知道唯一的辦法就是殺過去,與投擲短矛的敵軍近戰,那樣的話,東萊軍的短矛攻勢就發揮不出了。

只是背矛士的短矛遠遠沒有投擲完畢,適才那一‘波’不過是牛刀小試罷了,真正的狂風暴雨還沒有來臨。

“擲!”

“殺!”

胡庸不停地發號施令,在兩軍短兵‘交’接之際,背矛士足足擲出了一千多支短矛,其中的大多數都命中了目標,給曹軍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若不是李典在前頭開路,若不是城內的軍馬不依不饒,說不定曹軍早已經敗下陣來,饒是如此,在短矛的攻勢下,曹軍還是付出了六百多人的傷亡,這還是兩軍尚未近身廝殺的情況。

幾十步的距離仿佛永遠沒有盡頭,不知道過了多久,對面終于停止了投擲短矛的動作,李典也挑選了胡庸作為對手。

兵對兵,將對將。

李典身材瘦削,與健碩的胡庸完全是兩個極短。

可兩人‘交’手后卻能平分秋‘色’。

胡庸見獵心喜,道:“好身手,與那夏侯淵相差不遠了!”

提起夏侯淵,李典更是心中一寒,幾日前,連夏侯淵都死了,難道說,現在終于輪到他了嗎?

不,絕不能這樣!

想到曹‘操’的期許,李典不知道從哪里迸發出一股力氣,竟然一槍磕飛了胡庸的武器。

要不是胡庸胯下有馬鐙借力,這一下說不定連人都會飛出去。

胡庸漲紅了臉,他從后背‘摸’出一根短矛,咬牙切齒地說道:“賊子可恨!”

李典前軍受阻,后頭的樂進很快就感受到了。

如果李典不能打開局面,在后頭壓陣的樂進即便驍勇善戰也絕對改變不了局勢。

后頭追趕的兵馬實在是太多了,樂進可以以一敵三,以一敵五,甚至可以以一敵十,可如果沖上來的軍馬成百上千呢?

樂進拿什么抵擋?

歸根結底,往前沖殺才是要緊事。

因而,聽聞李典遇到對手之后,樂進幾乎片刻沒有猶豫便馬不停蹄地趕來助拳。

與所謂的虛名比起來,活著才是最迫切的要求。

什么公平對敵,什么一對一斗將,這些對于樂進來說壓根不是負擔,他要的很簡單,便是帶著大軍沖出去!

樂進加入戰團之后,與李典共擊胡庸。

面對一人的時候,胡庸堪堪能夠打成一個平手,現在又多出一個武藝只高不低的樂進,胡庸自然支撐不住。

不過十個回合的功夫,胡庸身上就多了五處創傷。

再這么打下去,胡庸很快就要慘死當場。

這時,遠處的李賢急忙吼道:“胡庸速退,背矛士速退!”

原本胡庸咬緊牙關,正要豁出‘性’命與敵皆亡,陡然聽到李賢呼喝,下意識地躲避開了,嘴里也喝道:“背矛士速退!”

說是速退,其實就是為曹軍讓開道路。

八百人的軍卒在曹軍猛烈的攻勢下能夠支撐這么久,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

此時,后頭的東萊軍距離曹軍不過三百步遠。

情況危急,李典、樂進顧不得擴大戰果,他們急忙狂呼道:“快,沖進前方的樹林,我們便無憂了”。

“沖,沖,沖!”

廝殺到現在,一路狂奔的曹軍早已經又累又疲。

大軍之所以沒有潰敗遁逃,靠的全都是李典、樂進的身先士卒,他們二人讓麾下兵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胡庸的背矛士在曹軍勢若瘋狂的攻擊下傷亡慘重,短短幾個回合便有三百多人戰死了,剩下來的也是人人帶傷。

如果李賢的命令再晚上一時片刻,說不定背矛士這支軍隊就要徹底消失了!

李賢心情糟透了,背矛士攔阻了這么久,為什么徐和的玄甲軍、趙云的騎軍還是不見蹤影?

難道說,真要等到曹軍都逃得一干二凈了,徐和跟趙云才會出現嗎?

殺退胡庸過后,李典心中卻沒有半點喜‘色’,大軍依舊沒有脫離險境,李賢的兵馬很快就會追上來。

如果之前聽從樂進的意見,大軍深入北海國,直攻都昌城的話,那戰局又會如何發展?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