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43章 真乃我北海國驍將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3章 真乃我北海國驍將也

第243章 真乃我北海國驍將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c_t;自始至終,李賢都在關注著趙云與夏侯淵之間的戰事。無彈窗(棉花糖小说网 MianHuaTangc 提供Txt免费下载)。更新好快。

哪怕己方援軍抵達,四下里曹軍潰卒如‘潮’,卻都沒能滋擾到李賢。

槍來刀擋,馬進人退,這可比后世里的武打電影要‘精’彩多了。

與后世里的電影不同的是,這里是真正的沙場,誰要是失手落敗,誰就有可能真正死去。

如今,趙云與夏侯淵之間的一場龍爭虎斗終于分出了勝負,夏侯淵死了,李賢終于長出了一口氣。

歷史上,官至征西將軍、爵封愍侯的夏侯淵是死在了黃忠手中,眼下,他卻提前十多年死在了趙云槍下。

直到這時候,李賢才真正有一種改變歷史的感覺。

殺了夏侯淵,可謂斬卻曹‘操’一支臂膀。

從今以后,李賢與曹‘操’之間真真正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不過,這時候,李賢非但沒有半點恐懼,反而有些躍躍‘欲’試。

什么五子良將,什么虎豹騎,有膽便來,看我李賢如何收拾你們!

思緒紛飛間,李賢稍稍有些失神。

夏侯淵一死,曹軍群龍無首,機不可失,徐庶可不會放過這等殲敵良機,他朗聲呼喝:“夏侯淵已死,繳械歸順者,免死”。

李賢回過神來,急忙附和起來:“頑抗者,殺無赦,投降者,既往不咎”。

四下里東萊軍大聲呼喝,重復著李賢的命令。

徐盛、周倉、太史慈率領兵馬已經徹底封堵了曹軍的退路。

大勢如此,頑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當啷”,有一名曹軍士卒放下了武器,身旁的同伴來不及斥責便見到臨近幾人都把武器丟落到地,擺出一副俯首聽命的模樣。

瞋目結舌間,軍卒瞪大了眼睛,只覺得腦子空‘蕩’‘蕩’的。

四周敵視的目光歷歷在目,看得出,一旦有人說出半個不字,這些決心投降的家伙一定不會放過這等“繳納投名狀”的機會。

生與死,忠與義,只有少數人選擇后者,多數普通人都選擇了生reads;。

既然想要活,那么就必須放棄尊嚴。

夏侯淵活著的時候,曹軍還有頑抗的主心骨,可現在,夏侯淵一死,這萬余兵馬便徹底垮掉了。

試圖頑抗的軍將很快在各路兵馬的聯合剿殺下死傷殆盡,腦筋活絡些的,要么投降求生,要么撒‘腿’狂奔,意圖闖出一條生路。

對于逃命的家伙,李賢沒有下令追擊。

有道是窮寇莫追,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這些軍卒。

眼下,李賢斬殺夏侯淵,成功擊潰了曹軍在泰山郡內最大的一股兵馬。

此役過后,北海國再無曹軍叩邊之憂。

這邊廂,勝局已定,李賢不想節外生枝,更不打算將麾下軍卒的‘性’命‘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因為,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東萊軍很快就可以‘抽’身前往徐州軍,救援陶謙。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戰場上的廝殺聲銷聲匿跡,只有斷斷續續的慘呼聲不絕于耳。

一萬兩千多人的曹軍兵馬,除卻逃竄的三千多人之外,其余的九千人馬折損過半,剩下來的五千多人全部投降了李賢。

對于這些降卒,李賢不想帶在身邊‘浪’費糧食,可就地遣散的話,又有可能放虎歸山。

無奈之下,李賢只得吩咐李得財,讓其領著千余兵馬押運降卒回轉北海國。

東萊軍離開北海國過后,沿途間,大軍補給的任務都是由徐州郡縣完成的。

有陳登這么一個“司農校尉”在,徐州官吏不敢不從。

再者,且不論陳登的官方地位,單是陳登名字里的這個“陳”字就足以讓人膽寒了。

下邳陳氏在徐州郡內可是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即便以糜氏之富庶都望塵莫及,不敢與之相提并論reads;。

李賢穿越而來,知道曹‘操’即將在下邳屠殺幾十萬軍民百姓,可陳登卻不知道呀。

李賢本想告訴陳登真相,可這事情卻實在無法開口,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誰也不會相信素有聲望的曹‘操’會作出屠城這等滅絕人‘性’的事情。

這些時日接觸以來,陳登的博學****讓李賢很是欣賞,兩人雖然沒有成為朋友,可彼此已經有些心心相惜之態。

李賢已經想明白了,既然事情無法宣諸于口,那就早些結束戰事,快些趕赴下邳,組織曹‘操’的暴行!

有些事情不去做,總歸會悔憾終生。

戰事結束之后,為了表達對夏侯淵的尊重,李賢特意使人為其洗刷妥當,然后又建墳豎碑,算是讓夏侯淵魂有所依。

對此,陳登很是欣賞。

夏侯淵雖然是敗軍之將,可他活著的時候沒少給李賢找麻煩,可就是這樣一個死對頭,在他死后,李賢依舊對其保持了足夠的尊重,這等豁達的‘胸’懷不是等閑人能夠做到的。

陳登設身處地想了一番,就算他處在李賢的位置上都不能做得更好了。

古代的人們遠遠不像后世里那么功利,他們重信重諾,仁義更是大于天。

與孔融的書呆子氣比起來,李賢的仁義豪情只會讓人生出敬佩欣賞之意。

匆匆將戰場打掃完畢,東萊軍休整了一個時辰便再度啟程了。

此時,曹‘操’‘抽’調的樂進、李典依舊在半途間,他們還不知道夏侯淵已經兵敗身亡的消息,而李賢也不知道曹軍又來了援軍。

離開武陽城之后,東萊軍與北海軍合并一處,再度南下。

沿途間,無論是鄉堡還是村落,東萊軍秋毫無犯。

不過,每到一城一地,李賢總會指使周東昌出面,讓其與地方豪強談論軍械‘交’換糧秣事宜reads;。

軍械全都是從曹軍手中繳獲來的,即便是損壞的貨‘色’,對于鄉堡、村寨來說都是稀罕貨‘色’。

‘亂’世來臨,能夠多一項保命的手段,總歸不會有錯。

因而,在陳登瞋目結舌的目光中,李賢的輜重隊伍急速膨脹著。

按照這趨勢,即便徐州軍斷絕糧秣補給,李賢麾下兵馬也絕對可以支撐下去。

世人都說莫欺少年窮,眼下李賢年及弱冠,比陳登小了八歲,可在他身上,陳登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年幼懵懂的痕跡。

奔赴北海國之前,陳登便知道陶謙絕非良主,而徐州身處四戰之地,群雄環伺,如果沒有一名鎮得住場面的雄主出面,百姓絕無安寧之日。

忽而,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陳登腦中,如果將徐州‘交’到李賢手中,又會怎樣?

據說,李賢在擔任夷安令的時候,麾下民眾安居樂業,廣墾田地、商賈云集,不長的時間便使得夷安一躍成為北海國內第二大城池。

這樣的一個人物若是不曾婚配可就好了,只要與其聯姻,便能通過婚姻的紐帶將雙方的關系聯絡到一處,增進彼此。

只可惜,孔融孔北海眼光毒辣,先下手為強,竟然為李賢配了正妻!

李賢可不知道自己已經成功贏得了陳登的好感,他只是在盤算著下一步的動向。

奔赴下邳,阻止曹‘操’屠城之舉,這是主要目的,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東萊軍勢必要與曹軍‘交’手,那時候,兩萬名東萊軍能夠抵得住七萬曹軍的攻擊嗎?

曹‘操’可不是夏侯淵,他麾下人才濟濟,隨便喊出來一個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

去他娘的,怕個鳥!

李賢咬咬牙,心中叫囂起來:“卞喜兄弟二人何等的猖狂跋扈,最終還不是死在了老子手中?夏侯淵又是如何的勇武無雙?還不是死透了?事在人為,那曹‘操’也不是三頭六臂,到時候,只要徐州兵馬能夠稍稍吸引一下曹軍的注意力,這邊廂,李賢有把握立于不敗之地!”

兩萬名大軍浩浩‘蕩’‘蕩’的行軍開,沿途間自然沒有不開眼的宵小之輩敢來滋擾。

這時候,夏侯淵萬余兵馬全軍覆沒的消息已經在方圓幾十里之內的范圍傳遍了。

無論是泰山郡還是徐州軍的軍民百姓都知道了李賢三敗夏侯淵的典故。

在眾口相傳的輿論里,就連殺死夏侯淵的大將都由趙云變成了李賢。

與此同時,李賢二勝夏侯淵的捷報剛剛傳到都昌城。

孔融一直擔心曹軍會趁著北海國空虛的機會前來進攻,看罷捷報之后他疑‘惑’盡去,當即眉飛‘色’舞,連道:“李賢、太史慈真乃我北海國驍將也!”

一路緊追慢趕,樂進、李典的兵馬還是與東萊軍的斥候遭遇了。

一番‘激’戰過后,東萊軍斥候最終憑借馬鐙、馬鞍、馬蹄鐵的便利大占上風,甚至俘虜了一名曹軍士卒。

李賢聽聞詳情之后‘陰’沉著臉,問道:“曹軍有多少人馬?”

“回都尉,據說人數不過六千,其領軍大將一個叫李典、一個叫樂進”

李賢心道,好家伙,樂進可是五子良將之一,那李典更不是善茬,據說其人穩重好學,是一名儒將,嘖嘖,為了對付自己,曹‘操’還真舍得下血本。

其實,李賢還是低谷了自己,如果曹‘操’知道夏侯淵的死訊,他一定會親自領軍殺入泰山郡,為夏侯淵報仇!

對曹‘操’來說,夏侯淵與其說是他的部下,倒不如說是他的親族朋友。

卞喜兄弟二人死便死了,他們死后,曹‘操’正好趁機收編黃巾老卒,可夏侯淵就不一樣了,他陪著曹‘操’經歷了風風雨雨,是曹‘操’最為信任的大將之一。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