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36章 告一段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6章 告一段落

第236章 告一段落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泰山郡,蒙陰城外,李賢、太史慈率領兵馬與夏侯淵的曹軍展開了殊死搏殺。

三萬對兩萬五千,雙方數量上的差距并不算大,如果刨去潰逃的曹軍先鋒,兩者之間軍卒的數目甚至可能旗鼓相當。

只不過,小勝一場的東萊軍士氣正旺,而曹軍氣勢有些低落罷了。

隆隆的戰鼓聲與士卒粗重的喘氣聲縈繞在耳畔,率領大軍全盤壓上的時候,夏侯淵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對東萊軍,他壓根就不應該報有試探的想法,如果一開始便全軍出擊,不給東萊軍各個擊破的機會,那么,曹軍依舊占據著五千人的數量優勢,而不會像現在這般,損兵折將,士氣大損。

不過,這時候說什么都已經晚了,時光不能倒流,夏侯淵只能往前看。

曹軍還有兩萬多人,他們主力未損,只要大部人馬能夠在鐵甲軍的沖勢下堅持下來,那是勝是敗依舊在模棱兩可之間。

碩大的“李”字大旗迎風飄揚著,對這旗幟以及旗下的李賢,夏侯淵覺得分外刺眼。

如果目光能夠殺人,李賢早已經被夏侯淵千刀萬剮。

上一次在樂安國內,若不是李賢橫空出世,壞了夏侯淵的好事,曹軍早已經順利將劉備劉玄德擒獲了,又哪里容許他占據臨濟,悶頭發展實力?

這一次,又是李賢,如果他老老實實待在北海郡,說不定夏侯淵這時候正在曹操身邊攻打徐州城,又哪里會像現在這般?

夏侯淵目光冷峻,他循著李賢的位置,打馬直沖而去。

擒賊先擒王,若是能夠將李賢擊殺,這便是擊敗東萊軍的一個捷徑。

至于護在李賢身旁的鐵甲軍,夏侯淵估量一番過后,覺得自己可以搶在鐵甲軍合圍之前將李賢殺掉。

只要干掉李賢,東萊軍必將潰散。

抱著這樣的念頭,夏侯淵率領親衛橫沖直撞,刀鋒直指李賢。

李賢覺得身上陡然冷了起來,好像有一種被毒蛇盯上的感覺,抬眼望去,正好看到了縱馬如飛的夏侯淵。

這家伙可是個猛人,李賢雖然有一手拳腳功夫,可與夏侯淵比起來,肯定不可同日而語。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從這排名上可以看到,夏侯淵的武力在三國里也是有數的。

如此排名雖然落下了許多猛將,不足以全信,卻也說明夏侯淵絕非等閑。

后世里,夏侯淵雖然死在了蜀國大將黃忠之手,可這并不能說明夏侯淵技不如人,最起碼,李賢沒有信心戰勝他。

胡庸率領背矛士大殺特殺,他們用短矛殺敵,狠辣的短矛讓曹軍魂飛魄散。

李賢麾下的鐵甲軍與太史慈麾下的鐵甲軍一左一右,他們像螃蟹的兩只巨鉗,兇狠地橫掃著敵卒。

太史慈在距離李賢不過十步遠的地方大開殺戒,李賢原本也想加入戰團,卻被徐庶等人勸阻住了。

一旦李賢身先士卒,附近的東萊軍將肯定要分心照顧他,與其浪費精力在他身上,倒不如像現在這般,大家各司其職。

李賢坐鎮指揮,軍將們賣力搏殺。

“噠噠噠”,曹軍的馬蹄聲越來越緩。

夏侯淵是曹軍主將,簇擁在他身邊的護衛足足有兩千人開外。

夏侯淵直奔李賢而來,他的護衛自然不敢怠慢。

幾千人馬的動向早就吸引了胡庸等人的注意力。

夏侯淵打的什么算盤,一眾軍將也都明白的很,這賊廝鳥想趁大家伙兒不在的時候擊殺李賢李都尉,若是讓他得逞,對東萊軍的軍心士氣無疑都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胡庸最為急躁,他一刀劈死了面前的曹軍裨將,嘴里道:“擋我者死!”

附近的曹軍卻再也不肯讓開,他們也看到了打馬疾行的夏侯淵。

能夠堅持到現在的曹軍都是百戰老卒,那些膽怯畏懼的家伙早已經溜之大吉了,剩下來的這些人馬對曹操忠心無比,他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夏侯淵爭取時間。

徐盛、周倉、太史慈都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四周的曹軍好像突然發狂了,他們不再躲閃,每人都使出以命換命的招數,擺明了要跟東萊軍同歸于盡。

這幾人中,太史慈距離李賢最近,只有短短十一步,而夏侯淵距離李賢足足有四五十步。

李賢深呼一口氣,他擋在徐庶身前,嘴里道:“聽我號令,短矛,擲!”

護在李賢身旁的五十名背矛士精銳聞言之后,當即打起精神,賣力地擲出短矛。

“叮叮叮”,五十支短矛對夏侯淵來說壓根算不上什么大麻煩,他揮刀擊飛了其中的兩支,表情森然依舊,其余的短矛雖然也射中了曹軍,卻沒能傷到夏侯淵分毫。

“東萊軍不過如此!”夏侯淵猖狂大笑。

李賢身旁的護衛已經氣炸了肺,可卻無可奈何,若論武藝高低,夏侯淵肯定可以輕易勝過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這時候上前攔阻溺戰只會是徒贈笑柄罷了。

“鐵甲衛、重盾衛卒何在”

“在!”

“攔住他們!”

“喏!”

為了護好李賢,在其身邊有五十名背矛士精銳,五十名鐵甲軍,五十名重盾兵卒以及五十名精銳騎卒。

數量雖然不多,但個個都是厲害角色。

面對窮兇極惡的夏侯淵,李賢壓根沒打算羊入虎口,這可不是逞兇斗狠的時候,安安穩穩的保存性命才是要緊事。

“李賢小兒,納命來!”夏侯淵又往前沖了十步,這時候,東萊軍的重盾兵與鐵甲軍已經組成了偃月陣,將李賢護在了其中。

夏侯淵若想對付李賢,須得破了這簡陋的軍陣。

鐵甲軍又如何?夏侯淵不相信世上沒有毫無破綻的防具。

“鏗”,一刀斬在了鐵甲的關節處,披甲的軍卒頓時發出一聲慘叫。

勢大力猛的夏侯淵一刀奏效,將軍卒的臂膀震斷了,如果沒人為其接骨療傷,這名軍卒從今以后也就成了廢人。

面臨死亡的恐懼,鐵甲軍卒無心再戰。

為首的鐵甲軍頭目見狀勃然大怒,他咆哮道:“閉嘴,都尉花費這么大的代價才讓我們每人一件鐵甲,這可是幾十貫錢的寶貝,現在倒好,你們威風過了,見了個賊人就慫了,卻把都尉置于何地?

軍卒聽罷之后垂下腦袋,哪怕夏侯淵刀如閃電,卻再也沒有軍卒退縮半分。

此時,太史慈已經聞言趕到。

偌大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廝殺的情景。

東萊軍麾下的鐵甲軍大占上風,而在最緊要的關頭,趙云麾下的騎卒出現了。

一千名騎軍甫一出現便沖散了兩千名曹軍步卒,他們投擲出犀利的短矛讓人防不勝防。

尤其是白馬銀槍趙子龍,他每一槍刺出都會取掉一名曹軍的性命。

借助馬鐙、馬鞍的便利,東萊騎軍的戰力發揮到極致,他們借著奔騰的馬勢,用長刀劃過一名又一名曹軍士卒的脖頸。

血花飛濺,慘叫連連。

當太史慈與夏侯淵交戰近百個回合的時候,放眼整個戰場,勝利的天平開始緩緩地倒向東萊軍。

武器精良,士氣更旺的北海軍完全蓋過了曹軍的風頭。

夏侯淵雖猛,可他只有一人,而李賢這邊,周倉、徐盛、胡庸、太史慈、趙云都是拿得出手的猛將。

將為兵之膽,在真刀真槍的戰場上,猛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半個時辰的時間過去,夏侯淵與太史慈拼的筋疲力盡,這時候,雙方都有些累乏了,四下里,憑借精良的武器盔甲,東萊軍漸漸把握了主動,曹軍節節敗退。

關系則亂,夏侯淵心系部下,被太史慈瞅了個空檔,一刀削傷了左臂。

夏侯淵原本打算死戰不退,可身旁親衛歇斯底里的呼喊卻讓他清醒過來。

“將軍,速離此處!”

夏侯淵心中一痛,他無心再戰,忍痛逃離此處,嘴里道:“李賢,我夏侯淵一定要殺了你!”

李賢搖了搖頭,如今,夏侯淵的表現更像一個弱者。

戰場上,口舌之勇毫無用處。

東萊軍、北海軍在鐵甲軍的引領下發起了總攻,曹軍支撐不住,終于敗下陣來。

哪怕夏侯淵吼破了喉嚨,可還是沒能止住曹軍潰散的腳步。

“完了,完蛋了”,夏侯淵意圖橫刀自刎,卻被身旁的親衛攔了下來。

“不要攔我,讓我去死”

“將軍何須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將軍若是死了,李賢豈不是要逍遙快活?”

接連被李賢擊敗了兩次,夏侯淵的信念早已經崩塌了,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李賢竟然都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難道說,夏侯淵真的不適合領軍作戰?

不,絕不!

骨子里,夏侯淵是一個驕傲的人,眼下,李賢撕毀了他所有的偽裝,將他暴露在陽光下。

剛開始,肯定會痛,會難過,可短暫的痛楚過后,夏侯淵明白,若是自己能夠熬過這段時間,他一定可以迎來涅!

曹軍終歸還是退卻了,經此一役,夏侯淵三萬人馬折損了一萬二千人,另有三千兵馬被俘,兩千多兵馬不知去向,而東萊軍與北海軍加起來的傷亡也不過五千人。

大勝,酣快淋漓的大勝。

夏侯淵雖然沒死,可他手中的曹軍都已經嚇破了膽,沒有三五個月的休整,這些軍卒是無法再上戰場的。

今日里,東萊軍在戰場的那一幕給人帶來的印象太過深刻。

曹軍需要時間來沖淡那一切。

大勝過后,東萊軍也迫切的需要休整一番。

在泰山郡內的這些日子,輜重營的糧秣消耗一空,若不是劫掠了幾個府庫,東萊軍早就斷糧了。

當然了,為防萬一,在每名軍卒身上還帶著一斤左右的炒面,那是他們的救命糧食,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夠食用的。

陳登打馬行在軍卒中間,適才發生的事情猶若在夢中一般。

三萬名曹軍說敗就敗了,要不是夏侯淵逃的快,說不定連他都要折在當場。

傳言中,曹軍不是勇猛無敵嗎?

怎么與東萊軍比起來,夏侯淵統領的這支曹軍卻壓根看不到勇猛的影子?

是曹軍退化了,還是東萊軍又精進了?

陳登深吁了口氣,他想到,如此精兵足以讓徐州傷筋動骨了,如果上一次陶謙陶使君拒絕了孔融的美意,那么,這時候的徐州軍就要陷入兩面夾攻的悲慘境地了。

一個曹操徐州尚且應付不過來,真要是再與李賢為敵,就算陶謙能夠撒豆成兵,卻也會生出無力回天的感覺。

只要李賢在北海國一天,徐州就不可與北海為敵!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陳登就來到了東萊軍的傷卒營。

在營中,一鍋鍋滾燙的沸水冒著濃郁的熱氣,一壇壇**的烈酒開壇以待,間或有傷卒發出歇斯底里的痛呼,那是他們正在經歷著非人的痛楚,實在按耐不住了,所以才交出拿過來。

按照李賢的法子,軍中的醫匠采取了熱水清洗,烈酒消毒,白布纏身的方式。

這法子在過去的戰場上早已經得到了驗證,比起之前簡陋的方式,用了李賢的法子之后,傷卒的存活率起碼提升了七成!

觸目間,俱是傷痕累累的傷卒軍士。

陳登心中的喜悅不翼而飛,他徑自尋到李賢,嘴里道:“還請都尉放心,徐州的軍糧很快就將到達,草藥我也已經派人去搜集了,這一次會一并到來”。

李賢大喜:“元龍先生倒是個有心人,如此,那便多謝了”。

陳登連連揮手,道:“什么謝不謝的,都尉這么說可就折煞我了,于公于私,都尉都是我徐州的大恩人,別說糧秣草藥了,就要得些銀錢也并無不可”。

李賢可不是見錢眼開的蠢貨,他好不容易用錢糧將麾下的軍卒喂飽了,那里容許他人窺視。

“米粟草藥也就罷了,我軍中匱乏,收下也就收下了,可銀錢一事,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收的”

陳登瞥了眼李賢的神色,確定并未惱怒之后才松了口氣,道:“如此,都尉靜候佳音即可”。

“好,我且去輜重營那里瞧瞧,這個季節,不少野菜都可以食用,采摘一些,倒也能夠換換口味”

陳登沒想到李賢竟然還能夠識別野菜,他瞪大了眼睛,道:“都尉如此廣博,不知師從何人?”

李賢搖頭輕笑,道:“家師不知何處,不知何人,自他離開之后,我已經有幾年沒見到他了”。

陳登吸了口氣,有些類似于張良得授“天書”的典故。

這李賢果非常人!

泰山郡內的戰事告一段落的時候,曹操的大隊人馬剛剛進入徐州郡。

得了陶謙的吩咐,多數鄉民都躲入城中暫避一二,只有少數不怕死的家伙依舊不閃不避,他們沒能等來奇跡。

為復仇而來的曹軍可不是李賢的東萊軍,在曹操的默許下,他們士卒舉起了屠刀,小小的鄉村血流成河。

殺人、屠村、劫掠,所有暴虐的行為都在曹軍士卒身上展現了出來。

曹操麾下兵馬來源復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歸附不久的黃巾老卒。

曹操默許大開殺戒的行徑大大地滿足了“黃巾老卒”的的暴虐心理。

有深遠卓識的兵將試圖勸阻曹操,嘴里道:“主公,還請傳令下去,不要再為難鄉民百姓了,他們是無辜的”。

“他們無辜?那我老父犯了什么罪?”

軍將被曹操嗆的啞口無言,只得閉嘴。

徐州城內,陶謙也得到了曹軍抵達的消息。

曹軍越是狠毒,陶謙便越得人心。

人心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可有時候離了他還真的行不通。

“聽說曹軍下手狠毒,所過之處雞犬不留,不知是真的假?”

“回稟使君,千真萬確,曹操此等喪盡天良之舉,主公一定要將旗公諸于眾”

陶謙干咳了幾聲,道:“如此,那便傳檄天下吧,我徐州軍力雖然不及兗州,卻也不是任憑曹操欺凌的角色,不管是誰,要想占我徐州,須得小心崩壞了滿口鋼牙”。

“主公此言大善,曹操此人向來虛偽,這一次,如果主公能夠將其真面目暴露出來,天下人一定會對曹操破口大罵”

陶謙搖頭,道:“東萊軍的戰事如何了?”

“回稟主公,信使剛剛抵達,據說夏侯淵的三萬名曹軍已經尋到了李賢的跡象,不日即將惡戰”

陶謙扶著額頭,惆悵萬分地說道:“孔北海義薄云天,為了我徐州郡的事情,他派出了麾下兩名得力干將,兩萬五千軍卒呀,不知能否抵住夏侯淵的兵鋒”。

“主公,元龍派人稍了封書信,請閱訖”

“嗯,拿來我瞧瞧”

陶謙接過布帛,看罷之后,嘴里笑道:“元龍在信中所言,東萊軍力強盛,戰勝曹軍應該不在話下,你們以為如何?”

廳內的文武官吏相視一笑,他們都認為陳登有些言過其詞了。

曹操麾下的大將夏侯淵可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他手中的三萬兵馬也都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卒,按理說不存在一觸即潰的情景,那么到底是誰給了陳登如此的信心?

曹操的軍馬行進極快,采取“三光政策”之后,沿途間再也沒有不開眼的鄉民執迷不悟了。

只要有點腦子的鄉民百姓就會帶著干糧躲入深山,而距離大城近一些的鄉民早就過了城門,進城躲了起來。

堅壁清野,這計策是李賢通過陳登輾轉傳達給陶謙的。

剛開始,陶謙壓根沒打算這么做,后來,聽聞各地百姓血流成河之后,陶謙才下令各地官軍主動引導百姓撤離,不給曹軍留下一粒糧食。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