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24章 徐和歸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徐和歸心

第224章 徐和歸心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c_t;劇縣,一萬多名東萊軍卒兵分四營在城外駐扎下來。(’)。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

徐和的兵馬最多,足足有七千人,他們俱是黃巾老卒,單兵廝殺經驗豐富,可戰陣配合卻較為生疏。之前,大軍忙著奔‘波’、廝殺,所以根本沒有時間來訓練,可現在,大軍駐扎在劇縣,擺明了是要長期駐守,這樣的情況下,徐和覺得有必要懇請李賢派人過來協助訓練。

擊潰徐州軍的時候,徐和的兵馬自始至終都待在城內,沒有參與戰事,可立在城上,李賢麾下軍馬的犀利程度還是讓人大開眼界。

攻時猛若閃電,守時穩若泰山,進可攻退可守,徐和捫心自問,即便他麾下的兵卒數量要超過李賢三營人馬的總和,可真要是上陣廝殺,他不如李賢!

大勝徐州軍,戰后論功行賞,李賢并沒有厚此薄彼,即便徐和麾下軍卒未能上陣廝殺,可每人還是得到了一百枚銅錢的賞賜。

明明什么事情沒有做,卻依舊得到了價值不菲的賞錢,這讓徐和麾下的兵卒頗為感動。

過往的日子里,大家過慣了強取豪奪的日子,像今日這般無功受祿的情形卻是第一次遇到過。

當然了,最令人驚喜的是在北海相孔融親筆書寫的犒賞文書中,徐和榜上有名,成了貨真價實的大漢將官。

原本浮萍一般沒有根基,沒有歸屬感的徐和終于穩下心來,尤其是在見識到了李賢的實力之后,再也沒有人提出要拔‘腿’走人的事情。

介亭募兵的情景眾人雖然沒有人親眼目睹,可從新卒口中還是能夠聽出個十之**。

七中一的比率呀,東萊軍遴選兵員如此之難,只有腦子被驢踢到的人才會在這時候離開軍中。

之前,大家伙兒迫于無奈,落草為寇,那也是為了能夠瀟灑快活,現如今,有了更好的選擇,誰還愿意繼續做那無本的買賣?且不說丟盡了祖宗的臉面,便是終日里老鼠一般逃竄不已就讓人煩透了。

跟在徐和麾下,雖然與李賢的嫡系涇渭分明,可大家拿的俸祿都是一樣的。

李賢也曾許諾過,上陣殺敵,不分軍營,有功便賞,絕不會克扣半分。

李賢的信譽眾人還是信的過的。

當然了,東萊軍是憑借軍牌發放月俸的,軍牌的等級越高,軍卒可以領到的錢糧就越多。

徐和麾下的軍卒對軍牌眼熱不已,他們找到徐和,吵著也想要那個掛在腰間的牌牌。[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徐和知道,一旦掛上這牌子,日后再想摘下來可就難了!

這軍牌可不簡簡單單是身份的象征,它更是李賢收攏人心的手段,只要軍卒被軍牌代表的犒賞制度吸引,以后徐和再想拉攏兵馬單干的話,只怕就難于上青天了reads;。

怎么辦?是主動接受,還是像以前那般謹守本分,與其他兵馬井水不犯河水?

徐和也明白,如果他再這么封閉下去,受到大軍排擠這是早晚的事情,而他麾下的軍卒想必也會怨氣沖天。

日后其他各營人馬再立戰功的話,徐和難道還要保存實力,坐山觀虎斗?

那樣的話,不患寡而患不均,戰后再次論功行賞,徐和麾下肯定會鬧出事端。

與其等到麾下部眾離心離德,倒不如識趣點,趁早向李賢‘交’心!

徐和也是個人物,下了決心之后,他當即帶著整理出的兵員名冊快步來到李賢府外。

如今李賢官居高位,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樣住的的簡單了。

為此,劇縣縣令特意使人騰出一家大宅院,充當李賢的都尉府。

其實,按照縣令的本意是打算為李賢新建府邸的,卻被李賢耗費過大為由拒絕了。

眼下,徐和打馬來到都尉府前,‘門’口,四名衛卒持槍而立。

徐和知道規矩,他不敢托大,翻身下馬之后,抱拳笑道:“我是徐和,有要事要與都尉相商,勞煩兄弟為我通稟一聲”。

為首一名軍卒識得徐和,之前沒打招呼不過是為了避嫌罷了,眼下,瞧見徐和如此識趣,他便笑道:“徐將軍客氣了,我家都尉早就吩咐過了,如果你要入府,直接進去就可以了,無須通稟”。

嗯?竟然還有這種說法,不得不說,李賢此番安排再次把準了徐和的脈搏。

像徐和這等梟雄人物,唯一能夠束縛他們的便是一個“義”字,如今李賢待徐和寬厚至極,徐和自然不好意思再生出別樣的心思。

念頭千轉,在‘門’口徘徊了一陣子,徐和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后邁步入府。

府里還有軍卒在輪值,得知徐和的意圖之后,當下便有軍卒在頭前開路,將其引導李賢書房reads;。

甫一見面,李賢便笑道:“定毅有事?”

定毅是徐和的字號,聽到李賢招呼之后,他抱拳行禮,道:“見過都尉”。

“免禮,這里沒有外人,不用這么見外”

“禮不可廢”

“坐吧,怎么?可是軍中短缺了糧秣?”

“周校尉的輜重營盡忠職守,糧秣從未短缺過”

“冬日漸臨,可是缺了衣物御寒?”

徐和坐直了身體,道:“軍卒人人都有衣物御寒,末將并不是為此事而來”。

李賢故作不解,“喔?那你所為何事?”

“這是末將麾下軍卒名冊,請都尉過目”

軍卒的名冊等同于國家的輿圖一般,‘交’出名冊,就等于徹底放棄了軍權。

徐和如此作為可以說冒了極大的風險,若是李賢心狠手辣,他只要略施小計便可以派人將徐和取而代之!

有名冊在手,軍卒想逃都沒地兒逃!

七千名兵卒的名冊就在徐和手中,李賢卻沒有著急接過來,而是問道:“定毅這是何意?當日你歸順之時我曾允諾過,你部兵馬由你統領,我不動分毫”。

提到這個,徐和更是漲紅了臉,道:“末將沒有什么意思,只是覺得訓練兵馬實在不是自己所長,我想懇請都尉派人訓練軍卒”。

“這個簡單的很,待會兒我讓徐盛調派些人手過去就是了”

徐和面‘露’喜‘色’,道:“那便謝過都尉了”。

“自家兄弟,說什么謝?”

“這名冊還請都尉收下”

“嗯?我李賢說話算話,不會動你軍權的”

“都尉說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俱為國兵,我徐和既然歸順了朝廷,自然不能貪戀權位,‘交’出這名冊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表明心跡,日后若是我徐和做錯了事,都尉盡管派人將我拿下reads;!”

李賢笑罵道:“好你個徐和徐定毅,你這是‘激’將法嗎?”

徐和連連搖頭,道:“天地可鑒,末將絕無此意”。

李賢這才接過名冊,道:“也罷,這名冊我收下了,不過,你部兵馬依舊由你統領,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

“那便好”

“末將還有一事相求!”

“喔,盡管道來”

“末將懇請都尉下令,為我軍中士卒刻制軍牌”

李賢聞言過后連連拍了腦‘門’,嘴里道:“啊呀呀,你瞧瞧我這腦袋,竟把這茬給忘的一干二凈,好,過會兒我便吩咐下去,讓匠工營趕工,為軍卒們定制軍牌”。

徐和松了口氣,道:“謝都尉”。

“都說了無需客氣,正巧你來了,我也有一件事要與你商量”

徐和打起‘精’神,道:“都尉盡管吩咐”。

“曹軍勢大,國相防患于未然,準許我部兵馬擴招至一萬六千人,擴招之后,這么多的人馬全部駐扎在劇縣顯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我打算分而化之,每營人馬駐守一城,既可以仿佛流寇,又可以節省糧秣消耗,不知道你以為如何?”

徐和先是被一萬六千人的數字嚇了一跳,如此以來,自家人馬可就再不占優勢了。

傳聞都說孔融對李賢多有防備,如今看來完全不是那回事兒。

一萬六千名東萊軍,一旦形成戰力完全可以攻下都昌城了reads;!

接著,徐和又覺得莫名的興奮,李賢實力越強,那便意味著他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現在,未及弱冠的李賢已經是都尉了,日后,誰知道他的極限是在哪里?

好不容易收斂思緒,徐和應道:“末將并無異議,都尉直接告訴我部人馬駐扎在哪里便是了”。

李賢笑道:“好吧,劇縣往南有座營陵城,那里距離齊國不過三十里,我想派你去駐守,不知你意下如何?”

“末將得令!只是兵卒訓練一事……”

“放心,我會讓徐盛他們調派人手的”

“那末將便告辭了”

“且慢,你先別急著走,我把周倉他們喚過來,一起商議一件事情”

“喏!”

“移防一事也不著急,三五日之后再行動身也不遲”

“喏!”

話音剛落,李賢便將周倉、徐盛等人喚入營中。

按照孔融的意思,東萊軍還可以擴軍兩千人。

兩千兵馬分配到三營當中,每營不過七百人,根據李賢如今的聲望,募齊兵員也就是一兩日的事情,唯一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新卒過多,兵卒數量增長過快帶來的實力下降的問題。

原本一營兵馬不過一千五百人,如今,一旦募齊兵員,每營人馬都將突破三千人。

相較于從前,數量足足膨脹了一倍。

新卒過多,很容易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他們入伍時間尚短,身上還沾染了很多壞的習慣,一旦不能及時將其糾正,萬一壞的風氣在軍營中彌漫開來,那可就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