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19章 糜氏三公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9章 糜氏三公子

第219章 糜氏三公子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李賢身旁,雕刻軍牌的匠工忙的的額頭生汗。(棉花糖。更新好快。

招收一千五百名軍卒,這就意味著要雕刻一千五百枚軍牌。

偏偏軍牌這玩意兒還不好提前雕刻好,因為你不知道軍卒的姓名,籍貫,無法入手。

幸好此番回鄉,李賢帶了匠工營的幾十名匠工,不然的話,單是這份雕工就足夠耗人心神了。

饒是如此,匠工們還是一刻不得閑。

李賢估‘摸’著,這幾日,最累的就是這批雕刻軍牌的匠工了。

當然了,感概歸感概,身為郡國長史,李賢是不可能親自‘操’刀,為匠工分憂的,他能做的事情便是增加他們的賞錢。

這時候,鄭方謄寫的竹簡呈了上來。

穿越這么久,李賢已經漸漸習慣了從上到下,從右往左的閱讀方式。

看罷之后,李賢嘆道:“嘖嘖,好字!文字流暢,偏偏又賞心悅目,這人,錄用了!”與自己那手不堪入目的大字相比,鄭方這一手著實令人喜歡。

那邊廂,文吏聽到了李賢的吩咐,當即抱拳對鄭方笑道:“這位兄臺,恭喜了,你被錄用了”。

鄭方猶在夢里一般,他雖然對自己的書法頗為自負,可答案未曾揭曉之前,他心里還是‘亂’糟糟的,不曾有片刻鎮定。

“真被錄用了?”

“貨真價實,你還是使君欽點的參軍呢”

參軍?參贊軍務?這可不是等閑人能夠擔任的職位吧?

鄭方初來乍到,并不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擔任參軍,于是他不禁疑‘惑’道:“敢問哥哥,可曾聽說了這參軍是什么職位?”

“哈哈,兄弟多慮了,據說,并不是所有的參軍都能參謀軍事,為主帥出謀劃策,我記得長史好像說過,像兄弟這種新晉參軍,多半是進行一些文書記錄謄寫之類的差事”

“原來如此”,答案揭曉的時候,鄭方又有些遺憾。

男兒大丈夫,誰不羨慕運籌帷幄,指點方遒的日子?

正在感慨間,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叫道:“鄭方”

“在!”

“你已通過參軍考核,速去領取軍牌”

“喏!”

鄭方也是個土生土長的介亭人,若不是聽人說過,他壓根不會相信李賢剛及弱冠。

在等閑人想來,像李賢這等手握兵權,身居高位的官吏,起碼應該過了而立的年紀!

以弱冠之齡執掌萬余兵馬,治理夷安這等大城,還又兼著郡國長史的職位,這等人物,即便放眼整個大漢朝都是寥寥無幾的。()

之前,隔著老遠,鄭方看不清李賢的面目,現在,行到近前,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李賢確實歲數不大。

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

鄭方已經二十三歲了,比起李賢,他有些相形見絀,甚至可以說一事無成。

心中念頭千轉,可該行的禮數卻不能欠缺了,于是,鄭方作揖道:“草民鄭方見過李使君!”

李賢笑道:“錯了,錯了,以后自稱卑職即可,你已經是我軍中參軍,不再是平民百姓了”reads;。

鄭方應諾:“卑職遵命”。

“嗯,適才你的文書我已經看到了,暫且到我軍中做個參軍吧,日后若是立下功勛,再行提拔,不知可否?”

身居高位的人很多,鄭方有幸也見過幾人,可像李賢這般談吐自如,毫無做作的官員卻是絕無僅有,當下頗為感動,道:“軍中講究令行禁止,卑職得令!”

李賢沒想到鄭方這么快就進入了角‘色’,當下喜道:“入伍之后,你可有什么要求?”

“卑職想跟家人道個別,其他別無所求”

李賢微微頜首,道:“放心,日落之前,新晉軍卒可以回家一趟,只不過,明日寅時三刻,須得準時應卯,遲到者,一概除名!”

“喏!”

談話間的功夫,匠工已經把鄭方的軍牌雕刻了出來,與其他的軍卒不同,在職務的位置上,鄭方刻的是參軍兩個字。

重之又重地將軍牌‘交’到鄭方手中,李賢說道:“入我軍中,日后便榮辱與共”。

鄭方在心中默默地重復了一遍,當下更是感動,他接過軍牌,道:“為使君效死!”

“這個就不必了,好生做事就可以了”

“喏!”

“來人吶,帶著鄭參軍去熟悉一下軍務”

“喏!”

打發走了鄭方,李賢又迎來了下一名新卒。

就這么迎來送往,一天下來,東萊軍招募了三百人,而參試的應募者足足有一千五百人,五比一的淘汰比率讓人心驚膽顫。

不過,翌日一早,應募者依舊熱情不減。

東萊軍豐厚的月俸是吸引人的物質動力,而李賢常勝將軍的名頭是使人趨之若鶩的‘精’神引力,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面吸引下,沒有人能夠抗拒加入東萊軍的‘誘’‘惑’reads;。

李賢的募兵計劃進行的如火如荼,都昌城,孔融早已經定下了與徐州議和的決策。

大勝一場之后,郡國內并沒有多少要求軍馬殺入徐州的強硬派,所有人都明白,陶應雖敗,可徐州實力猶存,若是觸怒了陶謙,惹來大隊兵馬來襲,究竟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賢懇請擴招兵源的消息就顯得不是那么刺眼了。

袁紹、曹‘操’,北海國有這兩個惡鄰已經足夠難受了,現在又與徐州軍廝殺了一番,真要是再維持萬把人的規模,一旦他人大舉入侵,只怕東萊軍真有可能顧此失彼。

樂安國,李賢雖然把夏侯淵擊退了,可誰都知道,兗州牧曹‘操’曹孟德睚眥必報,得罪了他,早晚要面臨瘋狂的報復。

與其等到曹軍到來之際慌了手腳,倒不如未雨綢繆,整軍備戰!

只要東萊軍、北海軍兵強馬壯,便是曹‘操’親至,又有何懼?

高堂之上,孔融笑道:“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便準了李賢所奏,允許他征召兵卒吧”。

“李長史收降了徐和,麾下多出七千人馬,一旦東萊軍再行擴充,只怕人馬將在一萬五千人上下,下官斗膽,懇請國相下令,準許北海軍擴充兵員”

孔融稍一思量,便應諾下來。

當時,之所以讓太史慈自立一軍,為的就是與李賢分庭抗爭。

眼下,即便太史慈與李賢相‘交’莫逆,可孔融相信,在大是大非面前,太史慈還是清醒的,況且,李賢娶了孔氏的‘女’子,已經可以算是半個孔家人了,按道理應該沒有貳心。

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這種情況下,東萊軍要增強實力,自然不能把北海軍拉下了。

“好,就依你所奏,準許太史慈招募軍卒,所需錢糧由府庫撥付”

“國相三思!據說那李賢待軍甚厚,他麾下軍卒財力不菲,若是北海軍像李賢那般,只怕要把府庫耗空了”

“怕什么?太史慈做事自有分寸,他不會讓諸位難做的”,說到這里,孔融話音一轉,道:“無論如何,李賢與太史慈都打了大勝仗,諸位以為該如何封賞?”

李賢已經是郡國長史了,又兼著夷安縣令的職位,對他,實在是有些賞無可賞了。

因而,每一次東萊軍打了勝仗,孔融都會特意召來官員,商議對策。

有功不賞,自然會寒了將士的心,可若是再封賞下去,難道孔融還能退位讓賢不成?

這自然是決不可能的事情。

郡府廳堂之內,孔融麾下的文武官員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何犒賞,這確實傷人腦筋。

徐州城外,一名英姿颯爽的騎士打馬如飛。

行進間,只聽得馬上的騎士問道:“李賢果真已經到了介亭?”

“回三公子,三日之前就已經到了,這時候應該還在招募兵卒”

“好,這殺才整日不見身影,此番我可要好生收拾他!”

這話就沒人敢接口,只因為說話之人身份太過特殊,偏偏又喜怒無常,要是惹惱了她,八成沒有好果子吃。

不過,護衛們也不得不佩服糜繯,剛開始,李賢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鹽丁,正是糜三公子一力幫襯,才讓其坐穩了介亭游繳的職位。

后來,李賢一路平步青云,到現在,竟然成長到北海國內第二人的地步。

換做之前,誰能想到一個鹽丁也會有今天?

對李賢羨慕嫉妒恨的同時,糜氏護衛對自家三公子的眼光也頗為欣賞。

李賢又如何?當年要不是糜氏,他哪能有今天reads;!

糜繯當然不會這么想,是騾子還是馬,早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化作龍,只要‘胸’中有丘壑,身上有本領,遲早會有一展抱負,大展宏圖的那一天。

至于幫襯李賢的那一把,在糜繯看來,李賢早已經把人情償還了,現在,糜氏與李賢之間應該是對等的合作關系。

真要是仔細計較起來,應該是糜氏欠著李賢人情!

糜繯打馬如飛,好像身后有追兵一般。

這時候,徐州城內,糜芳與糜竺相視苦笑。

“小妹出城去了,她去了哪里?”

“還能是哪里?自然是介亭!”

“兄長,李賢出身低微,哪里比得上劉備劉玄德天潢貴胄?”

“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們只有一個小妹,真要是把她‘逼’急了,定然有你我后悔的那一天”

“可難道就由著她的‘性’子?”

“暫且看看吧”

“兄長,眼下劉玄德虎落平陽,正是我們糜氏雪中送炭的大好時機,只要我們大力相援,何愁他日沒有厚報?”

“劉備真有如此能力?那為何流離失所,連平原郡都沒有守住?”

“那是因為袁紹、曹‘操’勢大,非戰之罪”

“好了,莫要多言,我自有分寸”

“兄長!”

“等小妹回來再說吧”

“也罷!”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