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13章 到底是誰的兵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3章 到底是誰的兵馬

第213章 到底是誰的兵馬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論歲數,周倉足足比胡庸大出了六七歲,可要是論資歷,胡庸跟在李賢身旁的時間更為久遠一些。

平日里,胡庸與周倉多次比試武藝,周倉戰技嫻熟,武藝精湛,而胡庸力氣雖大,卻始終奈何不得周倉。

周倉倒也大方,每一次戰罷,他都會善意地點出胡庸的不足之處。

胡庸卻也知道好歹,周倉說的每一點,他都記在心頭,下一次比試的時候往往就可以感受到了他的改變。

胡庸喜歡周倉的重言信諾,而周倉也覺得胡庸全無心機,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忘年交。

眼下胡庸麾下的軍卒擲出了最后一根短矛,而胡庸本人發出一聲吶喊之后,直剌剌地沖向了嚴陣以待的徐州軍。

臨行之前,胡庸似笑非笑的話徹底激起了周倉的怒火。

戰陣廝殺,背嵬軍又怎么會拖后腿?

就算正兵營精銳無匹,可背嵬軍卻也不是紙糊的。

誰能手刃陶應,誰才是真的勇士。

“殺陶應!”

“殺,殺,殺!”

兩營三千五百人頓時往徐州軍的中軍處殺來。

無論是誰,被幾千人喊著自己的名字,大呼小叫著要除之而后快,這都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陶應的后背已經被冷汗打濕,他看到,守軍的攻勢迅猛。

“是誰的兵馬?到底是誰的兵馬?”

短兵交接,北海軍竟然大占上風。

什么時候北海軍如此厲害了?

直到這時候,陶應才意識到,北海軍根本不像傳說中的那么不堪一擊。

如果不是傳言有誤,那么便是北海軍己身出了變化。

據說,孔融麾下的太史慈人馬不過五千人,那么,昌平城內的一萬多人馬又是何人麾下?

“周、胡、李!”三面將旗迎風招展。

當陶應的目光在“李”字大旗上停留的時候,他忽然大叫一聲,道:“我知道了,這是李賢的軍馬!”

是了,放眼整個北海國,能夠將麾下兵馬訓練得如臂指使的軍將,除了李賢,還能有誰?

難得一見、犀利非常的短矛,以寡擊眾、身陷重圍猶不動搖的軍將,這些迥異與其他軍馬的特點,也只有出現在李賢麾下身上才可以解釋清楚。

不知為何,陶應大大地松了口氣。

敗給成名已久的李賢,總好過敗給一個無名小卒來的妥當些。

“二公子,又一伙北海軍從城內殺了出來!”

“什么?有多少兵馬?”

“兵馬在五千左右,為首者應該就是太史慈”

陶應瞪大了眼睛,道:“孔融老兒好大的膽子,為了對付本公子,他可是下了血本,竟然把麾下的兩支精銳都派了過來,難道他就不怕老子把他們殺的片甲不留嗎?”

“二公子,請速做決斷”

“傳令下去,速速增援兩翼,務必堵住城門,將外頭的守軍擊殺在城外”

“中軍所在呢?”

陶應略一遲疑,嘴里道:“抽調一千兵馬前來護衛,不得有誤!”

“喏!”

陶應終歸還是怕了,不管是周倉還是胡庸,陶應都沒有戰勝的本事。

與其落荒而逃,倒不如抽調兵馬增援此處。

反正徐州兵馬還有一萬七千人。

李賢放棄城池,下令麾下主力出城,這樣的決定固然打了陶應一個措手不及,可一旦徐州軍緩過勁來,將己方人馬的人數優勢發揮出來,到時候,陷入困境的就是北海軍了。

要知道,哪怕城外所有的北海軍加起來,滿打滿算也不過八千多人。

也就是說,一旦徐州軍調整過來,北海軍便要面對兩倍以上的敵人。

陶應咬牙切齒,道:“李賢啊,李賢,你可真是小瞧我了,區區八千人馬也想擊敗我兩萬人馬?你還真以為我徐州軍是紙糊的!”

想到這里,陶應傲然立在大纛之下,大聲鼓舞著士氣,“快,擂鼓!”

“咚咚咚”,沉悶的戰鼓聲響起。

陶應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玩命呼喊起來:“殺死一名敵軍者,賞錢一百,戰后兌現,概不拖欠!”

“二公子有令,殺敵一人者,賞大錢一百,戰后兌現,絕不食言!”

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了擊敗李賢,陶應完全豁出去了。

之前,不確定對手是誰之前,陶應絕不會下這么大的重注。

可現在,戰勝李賢的誘惑太過強烈了,強烈到陶應無法抗拒。

陶謙染病在榻,時日無多,若是陶應擊敗了聲望如日中天的李賢,那他在徐州軍民心中的地位豈不是水漲船高?

想來也是,連戰無不勝的李賢都敗在了陶應手下,日后,還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到的?

如此情景,只是想一想都令人亢奮。

一千多名徐州精銳聽到陶應的賞格之后都是精神一振。

一百個大錢呀,若是多殺幾個,戰后豈不是能夠發上一筆小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賞錢,徐州軍迸發出了恐怖的戰斗力。

“殺!”為了賞錢,徐州軍戰意高昂。

“殺!”胡庸高高揚起長刀,他朝著陶應將旗所在的位置虛劈了一記,大聲命令起來。

“殺!”四周的正兵營軍卒也是狂呼出聲,他們是東萊軍中最為精銳的人馬。

無論是身上穿的,還是平日里享受的,都是全軍上下最好的東西。

有了精良的盔甲,李賢最先想到的人一定是他們。

只因為正兵營跟著李賢最久,他們幾乎伴隨著李賢成長的每一個腳步。

從小小的游繳到如今手握重兵的北海國長史,大小戰陣幾十起。

每一次,正兵營都能力挽狂瀾,博出一個勝利。

眼下,李賢不能親自統領指揮,胡庸卻也不想墜了自家兵馬的名號。

真要是連一個小小的防線都沖不破,日后見到其他營的軍馬,特定會被人笑掉大牙。

不成,絕不能這樣。

別看胡庸往日里大大咧咧的,真到了生死攸關的戰場上,胡庸比誰都想的明白。

短矛已經用光了,沒了以奇致勝的手段,只能動用蠻力,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出來。

己方人馬已經陷入重圍的消息,胡庸早已經知道了。

若是不能在徐州軍壓縮包圍圈之前干掉陶應,正兵營與背嵬軍能夠存活幾人還都是個未知數!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