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11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

第211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c_t;長久以來,北海國一直給人一種軍力匱乏,糧秣富足的感覺,這種情況直到李賢麾下的東萊軍橫空出世之后才有所改變。全文字閱讀熱門。更新好快。

戰無不勝的東萊軍裹挾大勝黃巾之威,在青州諸郡內有著不小的威懾力,如若不然,劉備也不會特意懇求李賢出兵了reads;。

李賢在的時候,徐州兵不愿與其‘交’手,不會擅動刀兵,可李賢揮軍北上之后,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依舊沒有回轉,短時間之內,北海國再度陷入無兵可用的窘境。

李賢是否已經死了?所向披靡的東萊軍是不是永遠回不來了?

沒有人把太史慈麾下的北海軍放在眼里,他們都將北海國視作香餑餑,隨時隨地都打算咬上一口。

陶應率領的徐州軍近水樓臺先得月,他想奪了個頭籌,卻沒曾想,孔融竟然難得強硬了一回!

失策之下,徐州軍對北海國的軍情一無所知。

昌平城內的北海軍由誰統領,戰力如何,陶應從未關心過。

現在,徐州軍因為己方的傲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彎弓,拋‘射’,彎弓,拋‘射’,周而復始,守軍仿佛不知疲倦一般,轉眼就‘射’出了三輪箭矢。

借助風勢,最遠的長弓竟然抵達一百三十步開外。

什么時候東萊軍中的強弓如此厲害了?

“咄咄咄”,哪怕徐州軍躲在了鐵盾之后,可還是有二百多名軍卒慘死當場。

死去的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都是低估了長弓手的‘射’程,等到箭矢臨頭之際,他們什么都來不及做了,只能硬生生接受箭雨的洗禮。

“反擊,反擊呀!”

陶應吼破了喉嚨,可前方的弓手卻置若罔聞。

在密集的箭矢打擊之下,徐州軍的弓手完全啞火了,他們被神策軍壓制的完全抬不起頭來。

一旦離開盾兵的防護范圍,護甲薄弱的弓手絕對不可能在這種程度的打擊下存活。

對敵我雙方的攻擊力有了清醒的認識之后,徐州軍再不敢貿然出頭,只是老老實實地躲避在鐵盾之后。

沒有攻城器械,沒有足夠的防護器械,而守軍又出乎意料的頑強,這樣的戰事再勉強進行,徐州軍的傷亡只會更加慘重。

“二公子,速速退兵吧”

“守軍不可小覷,公子要從長計議”

“公子!”

初戰不利,徐州軍將再也不敢大意,他們紛紛出言,勸諫陶應。[热门小说网ReMenxs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這就敗了?那死去的軍卒豈不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陶應第一次經歷這種眾人齊齊勸阻的情景,一時之間頗有些躊躇。

有心孤注一擲,卻又怕引起軍將的反噬。

兩萬名徐州兵名義上由陶應統領,可事實上,陶應掌管兵權的時間只有短短半個月。

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想徹底掌握一支兵馬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只要軍將聽命,便可以通過控制他們來達成控制大軍的目的。

這些時日一來,目中無人的陶應就是這么做的。

也罷,暫且退下來休整一番再說了。

多方面考慮之下,陶應終于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鏗鏗鏗,退兵的金戈‘交’擊聲響起。

徐州軍‘潮’水一般退卻,留下了三百多具尸首。

城頭的胡庸很是不爽,“陶應怎么這般無膽,只是沖了一陣就退了下去,他之前不是很狂妄嗎?”

“陶應在軍中也不可能一手遮天,想來是徐州軍中的軍將們起到了作用”

“這么說起來,在徐州軍制造出足夠的攻城器械之前,這昌平城豈不是再無戰事了?”

“可以這么說!”

“哎呀,真是無趣的很,主公,要不然我帶著軍馬沖殺一陣?”

胡庸每逢戰陣都顯得‘精’神抖擻,渾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氣力一般。

“徐州軍可是有兩萬之眾”

“怕個鳥?夏侯淵的兩萬大軍都被咱們殺的丟盔卸甲,這區區徐州軍又何足為懼?”

“我給你兩千兵馬,你可敢出城沖陣?”

胡庸大喜,“有何不敢?”

徐庶勸阻道,“使君三思,據城而守,陶應不足為懼,可若是出城溺戰,只怕會落入他們的圈套呀”。

李賢解釋道:“適才那番攻擊,先生以為徐州軍戰力如何?”

徐庶瞥起眉頭,道:“無論前進還是退卻,徐州軍都顯得游刃有余,看模樣,這支兵馬應該算是當前勁敵,只不過,對方好像壓根沒有攻城的打算,要不然不會連攻城的器械都沒有”。

“不錯,先生一語中的,徐州軍不可小覷,適才落敗,不傷其根本,一旦他們緩過勁來,沒有十天半個月的廝殺,怕是絕難分出勝負的”

“使君的意思是?”

“我琢磨著,陶應似乎壓根沒有預料到我們也敢距城反擊,那么,這時候開城襲擊,豈不是更加出乎他的意料?”

徐庶吸了口冷氣,李賢的戰術可謂危險到了極處。

兵行險招。

一旦胡庸陷入徐州軍的包圍之中,守軍是否該出城援手?

萬一陶應麾下兵馬趁隙入城,這又該如何是好?

“既然使君決意已下,那么,還請使君準許背嵬軍一道出城,城頭‘交’由神策軍駐守,徐和麾下兵馬隨時待命”

“先生算無遺珠,就這么定了,胡庸,你與周倉一道出城沖陣,記住,不可戀戰,兵馬出城之后直往大纛而去,若是能夠一戰擄獲陶應,這次就算我們贏了“

“喏reads;!”

“徐盛,正兵營、背嵬軍走后,這城防可就要‘交’給你了,你可有異議?”

“沒有”

“好,徐和”

“在”

“大軍出城沖陣,你部人馬隨時做好接應準備,可否?”

“沒問題,若有疏漏,徐和提頭來見”

“來人吶,擊鼓,一炷香之后,開‘門’沖陣”

“喏!”

正兵營加上背嵬軍的士卒足足有三千五百人,這么多人馬從聚集到開撥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城內鼓聲響起,城外,陶應疑‘惑’不已,“北海軍要做什么?”

“怕是在鼓舞士氣”

陶應燃起了好勝心,他叫道:“擂鼓,不可敗下陣來”。

“喏!”

主將一聲令下,徐州軍中也響起了“隆隆”的大鼓聲。

雙方的鼓聲頗有節奏,每一下都好像敲到了人的心頭上,格外引人振奮。

忽而,“轟隆隆”,城‘門’打開,從中陡然沖出一隊隊盔甲嚴明的軍漢出來reads;。

兩百步開外的徐州軍還以為看‘花’了眼,等到他們再三確認的時候,胡庸的背矛士已經沖出了幾十步。

“敵襲,北海軍出城了!”

“快,擋住,殺光他們!”

慌‘亂’間,徐州軍的戰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剛剛大隊人馬還在竭力攻城,可下一刻,城中的守軍就敢橫沖直闖,開‘門’沖陣,這樣的膽子,不是一般人敢有的。

陶應嘴都要氣歪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啊呀呀,給我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殺,殺,殺!”

徐州軍從城下退卻之后,依舊保持著刀盾兵、長弓手在前的的陣勢。

刀盾兵也就罷了,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都在適才的箭雨中耗費了不小的力氣,而長弓手卻也是驚魂未定。

這時候,胡庸沖陣而來,只有寥寥幾人在軍將的提醒下,開弓‘射’殺。

三五支箭矢給東萊軍帶來了微不足道的傷害。

城頭的李賢屏住呼吸,他驚喜地看到,徐州軍在剎那間有了慌‘亂’的跡象。

陶應果然沒有防備。

這時候出擊,可謂恰到好處,只是不知道胡庸能夠取得怎樣的戰果。

百十步的距離轉眼間就沖到了近前。

胡庸賣力狂奔,他看到一名徐州軍將正在打馬指揮,當即吐氣如雷,“嘿”地一聲將手中的短矛擲出。

短矛劃破長空,直奔那徐州裨將。

久經沙場,軍將似有所覺,生死攸關之際,他及時側過了腦袋。

“噗哧”,短矛劃過面頰,帶走了一大片血‘肉’。

不過,比起身首異處的情景,這樣的局面已經算是難得的好運了。

胡庸的短矛就是攻襲的信號,一路狂奔的背矛士在距離敵人不過五十步遠的地方停下了腳步,他們調勻呼吸,將手中的短矛投擲而出。

鋒利的短矛刺穿了徐州軍卒身上的皮甲,有的倒霉鬼甚至被短矛‘洞’穿了身體。

一旦拔出短矛,傷者十有**有可能殞命當場。

這時候的醫療條件太過簡陋,沒有手術臺,沒有輸氧管,甚至連止血的器具都沒有。

身受重傷,只能在絕望的等待中死去。

東萊軍的氣勢太過驚人了,他們仿佛下山的猛虎,急著要擇人而噬。

適才攻城的前軍人馬氣勢為之一奪,加之同伴在短矛的襲擊下死狀較慘,他們中的多數人竟然拋下同伴,撒‘腿’就跑。

臨陣脫逃,為將者之大計。

陶應鐵青著臉,道:“告訴他們,后退者死”。

“喏!”

陶應身邊有兩百名‘精’銳士卒,他們全都來自丹陽,是當之無愧的丹陽兵。

眼下,丹陽兵充當了督戰隊的角‘色’。

陶應一聲令下,督戰隊舉起大刀,“撲哧撲哧”砍死了逃竄的兵卒。

“北海軍兵馬不多,列陣,列陣對敵,違者殺無赦”

“二公子有令,列陣對敵,違者殺無赦!”

陶應所在的中軍不受影響,他們瞅著潰逃的前軍,心里很不是滋味,

什么時候北海國竟然把短矛當成了制式武器,這不是只在東萊軍中出現過嗎?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