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98章 盟軍總指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8章 盟軍總指揮

第198章 盟軍總指揮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快捷翻頁→鍵



熱門、、、、、、、、、

c_t;徐庶說的沒錯,如今的臨濟城內魚龍‘混’雜,足足有四支人馬,一萬多軍卒。[全集下載]訪問:。

其中,劉備的一千五百人俱是百戰老卒,不可小覷,徐和的七千兵馬在城內占據了絕對的數量優勢,而李賢的東萊軍更不用多說,他們是守城的主力,唯有臨濟城原本的兩千名守軍良莠不齊,指望他們一個頂倆應該是沒可能的,不過,關鍵時刻讓他們幫襯一番,運送一下輜重,卻也是綽綽有余的事情。

四支兵馬,四個統領,如何安排防務,如何協調指揮,這都是需要考慮到的事情,如若不然,空有這么多的兵馬,卻難以發揮原本的實力,甚至更有可能相互掣肘。

趁著曹軍初來乍到,尚未對臨濟發起攻勢,李賢決定將各個主將喚到一處,確立一下指揮權的問題。

曹軍兵臨城下,無論城內各方人馬有著怎樣的心思,此時,他們都知道,唯有攜手御敵才有可能存活下來,如若不然,破城之后,誰也沒有好下場。

因而,當李賢召集眾人的時候,沒有一人借故推辭。

小型的軍事會議在臨濟縣衙召開。

劉備地位最高,再三謙讓過后還是做到了主位上。

李賢與臨濟縣令各分左右落座,徐和實力雖強,可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只能屈居下首。

如果平原軍實力猶存,劉備做一個臨時的盟主來發號施令,綽綽有余,可現在,劉備是靠著徐和、李賢的救援才茍延殘喘,若是這時候劉備越俎代庖,只會徒增笑柄。

因而,劉備雖居主位,卻并沒有多言,只是笑道:“這里沒有外人,維中,你有什么打算直說便是了”。

臨濟縣令也訕笑道:“玄德公說的沒錯,此番抵擋曹軍,還需要多多仰仗李長史,長史若有什么吩咐,盡管道來”reads;。

屋內總共不過四個人,其他兩人表態完畢,徐和自然不會例外,與曹‘操’‘交’手之后,他深刻地意識到東萊軍的強悍。

據說,遭遇卞喜之前,東萊軍可是剿滅了曹軍于禁部的兩千人馬!

倘若沒跟曹‘操’‘交’手過,興許徐和還會覺得不以為然,不過是兩千人馬罷了,不值一提,可前幾日,被夏侯淵追‘雞’攆狗一般盯了這么久,對曹軍,徐和再沒有半點小覷之心。

曹軍越強大,越襯托出東萊軍的不凡。

有了這樣的想法,即便麾下兵馬多過李賢,可徐和卻再也沒有怠慢之心。

“他們說的不錯,對付曹軍,離不開東萊軍,李長史,你有什么吩咐就直說吧,我徐和麾下的七千兵馬聽你的號令!”

這廝出去一趟竟似換了個人,難道他也臣服了?電光火石間來不及細想,李賢笑道:“諸位,據探馬來報,城外有兩萬曹軍,統軍大將夏侯淵,勇武非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什么破敵良策?”

臨濟縣令連連搖頭,徐和也打定了主意不發一言,唯有劉備笑道:“維中有話直說便是了,我們聽你的”。

話說到這份上,李賢也不打算遮掩了,他稍一斟酌,嘴里便說道:“如此,那我就獻丑了,有道是蛇無頭不行,五指獨行不如握緊雙拳,如果是單對單,我們誰都不是曹軍的對手,可如果我們齊心協力,就算曹‘操’有兩萬大軍,又能奈我何?”

徐和擊掌笑道:“此言大贊,我部人馬沒有任何問題,只要長史一聲令下,不管是刀山還是火海,我都敢帶著他們去闖‘蕩’”。

徐和突如其來的表忠心完全打‘亂’了會議節奏。

原本李賢還打算虛偽一番,讓劉備擔任名義上的盟主,現在徐和這么一攪和,但凡劉備還有半點顏面都不會再摻和進來了。

徐和跟李賢的關系如何,劉備早已經打探清楚了。

李賢的部將周倉跟徐和相‘交’莫逆,這徐和便是周倉請來的幫手,眼下,迫于曹軍的威脅才歸入李賢麾下,也就是說,二人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從屬關系reads;。

了解到這一點,劉備喜上眉梢,他認為自己只要努力努力,說不定就可以把徐和收入麾下。

這可是七千多名老卒呀,一旦有了他們,劉備的實力有增無減!

只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今日里,徐和這般**‘裸’的表態頓時讓劉備痛心不已。

怎么會這樣,徐和怎么會這么快就決定了?他為什么不再考慮考慮?

一時之間,劉備百感‘交’集,好在他城府極深,幾乎是眨眼間的功夫就恢復了平常,“我平原軍人數雖寡,卻也愿意上陣殺賊”。

妥了,官職最高的劉備劉玄德沒有異議,臨濟縣令終于不用得罪人了,他心里松了口氣,干笑道:“臨濟郡兵御土有責,長史號令所指,必為兵鋒所向”。

聯合軍總司令?這個盟軍總統領可不容易當呀,李賢深吸了口氣,道:“我李賢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北海長史罷了,哪里能夠統領這么一支軍馬?依我之見,還是由玄德公總攬大權吧”。

開什么玩笑,李賢跟徐和的兵馬加起來就超過了一萬之數,如果得不到他們的支持,那所謂總統領不過是傀儡罷了,沒有絲毫意義。

眼下,劉備不求虛名,他只想帶著麾下的軍卒好好的活下去,以圖東山再起。

“不可,萬萬不可,維中呀,你就莫要推辭了,我們都愿意接受你的指揮,若違軍令,軍法處置”

徐和掃了劉備一眼,嘴里道:“我徐和也愿意立下軍令狀,若違軍令,軍法處置”。

“臨濟郡兵也是如此,誰敢‘陰’奉陽違,定斬不饒”

李賢拍案而起,道:“好,既然諸位厚愛,今日我李賢就厚顏一次,做一次主”。

“快快說來”

“南‘門’應該是曹軍的主攻方向,由我麾下的東萊軍駐守,北‘門’有河流之險,‘交’給臨濟郡兵來駐守,可否?”

臨濟縣令松了口氣,北‘門’是最容易看守的地方,只要小心不讓曹軍泅渡過河,城‘門’萬無一失。

“都依長史所言,下官并無異議”

李賢微微頜首,又道:“西‘門’由玄德公麾下的平原軍來駐守,如何?”

分兵駐守這是題中之意,沒有拆散各部人馬的從屬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軍卒的戰斗力。

李賢這么安排并不出格,劉備很是滿意,“就這么定了,只要平原軍有一人尚存,西‘門’絕不會有閃失”。

劉備這就是在承諾了,畢竟,從某些方面來說,夏侯淵的兩萬大軍是被他引來的,如果這時候再不賣力廝殺,難免會被人看低。

劉備跟臨濟郡兵都有了差事,唯有徐和沒有著落,他不禁有些急躁起來:“我呢?”

李賢笑答:“徐和,你部人馬充當后軍,哪里危急你便去哪里”。

徐和無奈,只得應諾。

單從紙面上看,分兵駐守的三個城‘門’當中,李賢麾下的東萊軍實力最強,而劉備與臨濟郡兵的實力相對薄弱些,真要是獨面曹軍主力,難免會力有不怠。

好在臨濟城的地勢特殊,只有李賢駐守的南‘門’地勢開闊,可以容納大軍排兵布陣,其他的幾座城‘門’連兩千人馬都擠不下。

劉備入城之后,早已經有人將城內的情況打探了清楚。

李賢這番安排擺明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雖然不能說面面俱到,卻也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各部人馬的實力。

留下人數最多的徐和充當后備隊,既可以保存實力,又能夠威懾曹軍。

畢竟,只要徐和的兵馬不出現,城外的曹軍就得小心防范。

攻城的兵馬反被突襲的戰例,過往的歷史上并不是沒有過reads;。

無論是誰,都不想成為反面典故中的主人公。

定下計策之后,四人又寒暄了一番,從臨濟縣令口中,劉備得知城內糧秣充足,足夠大軍食用幾個月的了。

既然餓不到肚子,那就要用心守城就可以了。

至此,劉備才算徹底穩住心神。

此時,天‘色’漸晚,幾人用過晚膳之后便散去了。

劉備離開之后,徐和特意留下與李賢并行。

臨濟縣令知道他們二人有話要講,早就識趣地離開了。

沿途間,李賢并沒有開口,他不知道該怎么講。

徐和到底是怎么想的,李賢也琢磨不透,萬一說錯了話,引起對方的誤解,那還不如閉口不言。

徐和想通了,被夏侯淵狠狠收拾了一頓之后他就明白了,這世道,黃巾軍的處世準則早已經行不通了。

即便是天公將軍在世的時候,百萬部眾也沒能闖出個朗朗乾坤,現在,徐和又能怎樣?

斬殺兗州刺史劉岱的卞喜兄弟雙雙死在李賢手中,而徐和的至‘交’好友周倉又在李賢麾下。

于公于‘私’,李賢都是最佳的投靠者。

現在,即便李賢并不是最強者,可短短幾天時間的接觸,徐和便意識到,李賢絕非池中之物。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曹‘操’麾下人才濟濟,投奔他,肯定不會受到重用,說不定哪天剝奪了兵權,就被冷落了,河北的袁紹最重出身,到了他那里,說不定連大‘門’都不讓進,徐州的陶謙更不用提了,老邁不堪,毫無進取之心。

思來想去,只有李賢,只有在李賢的麾下,徐和才有可能得到重用!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