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74章 初遇曹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4章 初遇曹軍

第174章 初遇曹軍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用戶名:密碼:記住

/秀才會武術/

c_t;歷城內外殺聲震天,兩百里開外的齊國卻是一副風平‘浪’靜的模樣。[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

在齊國境內跋涉了三日,李賢麾下的東萊軍斥候終于發現了曹軍的痕跡。

這伙曹軍斥候數目不多,看上去并不像是曹軍的主力。

斥候頭目王老八原本想生擒一名曹軍問個清楚,哪知道對方卻滑入泥鰍,準確的說,曹軍斥候在與東萊軍相遇的第一時間便主動撤離了,沒有半點糾纏的跡象。

王老八憋足了力氣要立個頭功,哪里肯讓到手的鴨子飛了?于是他率領十名斥候緊追不舍,直到遇見曹軍的大部人馬之后才轉身離開。

說是大部人馬,其實也不過千余人,只是中央一桿碩大的“曹”字大旗彰顯了對方的身份。

曹‘操’的兵馬到了齊國!

王老八不敢怠慢,急忙回稟李賢。

得知這一情況之后,李賢也是大為不解,他向徐庶詢計問策,道:“先生認為這伙曹軍意‘欲’何為?”

“曹軍主力不是正在歷城與卞喜廝殺嗎?我估‘摸’著,我們遇到的這伙曹軍應該就是來找我們的”

李賢大為詫異:“此言何解?”

徐庶沒有賣關子,好整以暇地說道:“北海國出兵青州的消息早已經不是秘密,曹‘操’得到這一情報想必也不困難,在他大部人馬無法‘抽’身的情況下,‘抽’調千余人馬找尋東萊軍的痕跡,伺機監視,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

“曹‘操’這么看得起我?”

“使君莫忘了,上一次鐵器換米粟的時候,曹‘操’可是親筆書寫了勸降信”

“對,可那是離間計呀”

“沒錯,據我所知,曹‘操’雖然禮賢下士,可眼光頗高,如果是等閑人,你以為,會值得曹‘操’施展‘陰’謀詭計嗎?”

這么一解釋,似乎有些說得過去。

曹‘操’那是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能夠被他重視,這感覺真是好極了。

好不容易才讓心頭的那點飄飄然老實待好,李賢強忍住喜意,道:“那我軍又該如何是好?”

“靜觀其變吧,反正這伙曹軍奈何不得我們”

李賢笑道:“先生還有后半句吧,他們要是一心逃竄,我們也奈何不了他們!”

徐庶‘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笑意,道:“不錯,正是這個道理,與其在他們身上‘浪’費過多的‘精’力,倒不如我行我素,該做什么做什么。”

“好,我倒要看看這伙曹軍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徐庶又道:“既然身后有可能多出一條尾巴,使君須得吩咐下去,讓輜重營嚴加戒備,莫被曹軍偷襲得手”reads;。

李賢連連頜首,道:“先生所言極是,我會讓周東昌多加小心的,我倒是有些好奇了,沒有輜重補給,這伙曹軍吃什么?”

“據我所知,曹‘操’與不少大族商旅‘交’往甚密,只要有商隊,便餓不到他們”

李賢頓時了然,曹‘操’名義上早已經是兗州的主人,這時候在青壯圍剿黃巾,雖然暫未取勝,不過,打從心里,青州的世家大族還是希望曹‘操’能夠取勝的,他們煩透了賊寇肆虐的日子,迫切希望曹‘操’能平息‘混’‘亂’的青州。

面對日后的青州之主,誰也不敢不知好歹,將曹‘操’得罪了。

有了這樣的顧慮,這千余曹軍兵馬只要亮出旗號,想必世家大族肯定愿意慷慨解囊。

想到這里,李賢頗有些憤然,沿途間,東萊軍也遇到不少鄉堡,可他們全都閉‘門’不出,有時候即便亮出北海國孔融的名號都不行。

東萊軍中雖然也有糧秣、魚干,士卒身上也有炒面,可不到關鍵時刻,李賢不想動用這些救命的糧秣。

本以為‘花’些銀錢可以購買些米粟,哪曾想,遇到的竟是些頑固之徒。

有一兩家士紳還好,看在李賢的面子上,他們或多或少捐獻了些糧食,可多數豪族完全不買賬,擺出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樣。

李賢勃然大怒,要不是顧及孔融的顏面,他真想下令全軍出擊,夷平那鄉堡。

后來還是徐庶出了主意,才讓李賢出了心頭之氣。

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招數,還是讓一伙官軍假扮黃巾,侵擾莊園、鄉堡,然后在危急關頭,李賢的東萊軍“及時趕到”,殺散了賊軍。

路人跟救命恩人完全是兩個概念,即便鄉堡的土財主再鐵公‘雞’,卻也不想被人戳脊梁骨。

真要是遇到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貨‘色’,李賢會‘陰’沉著臉,讓周倉真的給他們一點厲害看看!

救一次,你不動分毫,那如果救兩次,救三次呢?

到頭來,由不得你不把糧秣乖乖‘交’出來。

正是靠著這樣的坑‘蒙’拐騙,東萊軍自己攜帶的糧秣并沒有消耗多少,反而多數了千余斤的糧秣。

若不是輜重營內有大量的車馬,單是這些米粟就足夠軍卒們忙活的了。

歷城外,曹‘操’還是逃出了生天。

曹純、曹仁、夏侯淵三員猛將齊心協力為曹‘操’殺出一條血路,成功跟前來接應的兵馬匯合了。

不過,跟隨曹‘操’一同‘誘’敵的千余兵馬,只有一百人成功逃脫,剩下的九百人全都死在了歷城下,其中就包括最‘精’銳的五百名虎豹騎卒。

虎豹營軍卒的犧牲是值得的,李典和樂進沒有辜負曹‘操’的信任,他們趁著卞喜不在城內的時候,兩人各自從東西兩‘門’殺入城中。

城中早有曹軍的內應接頭,里應外合之下,偌大的歷城很快就淪陷了。

剛開始,城中的黃巾竭力抵抗,他們不肯輕易言降,可漸漸的,等到曹軍的旗幟‘插’滿了整個城頭的時候,賊寇們才明白,歷城失守了。

沒有卞喜坐鎮指揮,黃巾數量雖多,可完全是一盤散沙,無法擰成一股繩,共抗曹軍。

不少賊軍頭目因為往日的嫌隙,竟然自殺殘殺起來。

歷城徹底‘亂’了,到處都是你砍我殺的局面。

李典和樂進趁機勸降,他們假稱“卞喜已亡”,‘誘’使黃巾棄械投降。

真正的黃巾‘精’銳都已經隨同卞喜沖出了城外,待在城中的,要么是入寇不過幾個月的鄉民,要么便是不受待見的輔兵。

甫一聽聞卞喜身亡的消息,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氣。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