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

第171章 軍往何處去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玄幻小說»»第一卷第一卷文/秀才會武術本章字數:2552:

初平三年秋七月,天子下詔,封太尉馬日蟬為太傅。。更新好快。

八月,挾持天子的李催等人打算拉攏袁術,便讓馬日蟬拜袁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賜假節。

假節就是類似于尚方寶劍一類的御賜節仗,有他在手,主掌地方軍政大權的州牧才算是得到了天子的真正的認可。

根據大漢律,持假節殺二千石以下官吏者,無罪!

也就是說,在袁術掌管的淮南等地,袁術真正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土皇帝。

九月,李催自封為車騎將軍,郭汜為后將軍、樊稠右將軍,張濟鎮東將軍,這四人在董卓死后依舊手握重兵,把持朝政。

在這個時代,西涼鐵騎依舊所向披靡,令人聞風喪膽。

張濟屯兵弘農,防備關東諸軍。

十月,荊州刺史劉表派遣使者進京上貢,自請為荊州牧。

李催等人收了劉表的好處,自然一概準奏。

北海國東萊郡牟平縣,一座高大的院墻拔地而起,蜿蜒十數里的院墻中央是一個高度不過幾十丈的小山。

山上上下人來人往,到處都是“鏗鏗”的敲擊聲。

一隊隊背弓持矛的軍卒在院墻外頭來回巡弋,每隔兩百步都豎有哨塔,塔上有軍卒值守,一旦發現警情,軍卒便會吹響號角,提醒大家多做防備。

經過四個月的努力,牟平的鐵礦冶煉終于步入正軌。

鐵具的產量也從每日三五斤提升到了每日一百斤。

不要小看這一百斤的數目,有了這些鐵水,足可以打造出一百副矛頭,亦或者兩幅鐵甲。

孔融已經把郡府內所有的鐵匠都召集到了牟平去,接受馬雍的統一管轄,他的要求不高,只要每日里產量的一半而已。

也就是說,匠工制造出來的軍械,無論數額多少,孔融都與李賢對半分。

身為北海國相,孔融能夠有如此‘胸’襟,著實令人敬佩。

山上的黃巾軍降卒早已經收斂了脾氣,他們在官軍的監管下,賣力的勞作,只為了換取可口的酒水,亦或者香醇的‘肉’食。

按照李賢的吩咐,短時間之內,并不需要給這些俘虜發放月俸,只要給他們填飽肚子即可。

當然了,為了蠱‘惑’降卒出力,適當的用一些酒‘肉’來刺‘激’他們,倒也無傷大雅。

將牟平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之后,徐庶重新回到了劇縣。

這時候,袁紹袁術兄弟反目成仇,袁術向袁紹的仇人公孫瓚求援。

公孫瓚正愁著不好收拾實力日漸壯大的袁紹,便讓劉備屯兵高唐、陶謙屯兵發干,威脅曹‘操’,讓其不能互為援助。

劉備與公孫瓚可以說是師兄弟,因為兩人都曾師從盧植,劉備走投無路的時候,也正是公孫瓚收留了他,于情于理,公孫瓚的這個忙,劉備都必須幫。

不過,劉備明白,曹‘操’實力日漸壯大,僅靠他跟袁術、陶謙,只怕難以應付袁、曹聯軍。

于是,劉備修書一封,讓人送往都昌城。

信中無非是懇請孔融出兵相援,共擊曹‘操’、袁紹之類的套話。

按照本意,孔融其實并不想摻和到這種你爭我奪的戰爭當中去,可是,管亥兵寇都昌的時候,劉備曾經派兵來援,當時雖然賞賜了不少錢貨輜重,可總歸欠下了一個人情。

如果這時候一口回絕,傳出去,別人肯定會說孔融忘恩負義。

無奈之下,孔融只得答應出兵相援。

派出去呢?

李賢的東萊軍與太史慈的北海軍兩方人馬必須留一個看護北海。

毫無疑問,東萊軍戰斗力最強,而北海軍缺乏歷練,如果讓北海軍出戰,萬一打了敗仗,那豈不是白白折損了北海軍的名頭?

思來想去,孔融還是決定讓東萊軍辛苦一趟。

經過數月的休整,隨著新卒步入正軌、傷卒的逐漸歸隊,東萊軍已經徹底恢復了元氣,如果算上新裝備的鐵甲,比起大戰之前,整體實力有增無減。

河谷一戰,神策軍、背嵬軍的實力得到了充分的認可,他們兩營折損的人馬也早得到了補充。

如今,在劇縣,李賢有兵馬五千人,其中,背嵬軍、神策軍各有兵馬一千五百人,而李賢親自統領兩千兵馬,這兩千人當中,有胡庸的五百背矛士,王老八的三百斥候騎卒,以及正兵營的一千兩百軍卒。

正兵營的人馬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卒,他們跟隨李賢走南闖北,殺敵無數,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精’銳。

甫一聽說大軍又要出征,全軍上下無論新卒老卒俱是興高采烈。

打仗,意味著又有軍功可立,有軍功,以為著有賞錢,有酒‘肉’,有婆娘!

原本李賢還以為要進行戰前總動員,以確保軍卒的斗志,可只是在行伍中轉了一圈兒,李賢就知道自己多慮了。

比起先秦時期的那支“怯‘私’斗,尚公戰”的秦軍,如今的東萊軍更勝一籌!

出了劇縣,大軍往哪里開撥,這是一個需要商榷的事情。

按照劉備信里的意思,他其實想跟李賢并肩作戰,共抗曹軍,不過,李賢并不想跟大耳劉摻和到一起,而且他記得很清楚,后世里,劉備、陶謙、公孫瓚、袁術可是被曹‘操’、袁紹各個擊破,無一人取勝的,跟這樣的豬隊友在一起,某種程度上也把自己陷入了危險境地。

要是李賢傻了吧唧的摻和進去,指不定也會吃上一場敗仗。

與其扎進曹‘操’、袁紹可能布下的陷阱,倒不如自己選擇一處地方作為突破口。

反正孔融對李賢沒有什么硬‘性’要求,只囑咐他一切以保存實力為第一要務。

李賢當然明白孔融的意思,孔融認為這場戰爭與北海國干系不大,東萊軍沒必要為了別人拼的遍體鱗傷,那樣的話就劃不來了。

不過,李賢的想法與孔融截然不同,如果不能趁著曹‘操’、袁紹立足未穩之際給予其迎頭一擊,一旦二人緩過勁來,日后北海國肯定要遭受雙面夾擊!

想到這里,李賢來到徐庶身邊,嘴里道:“先生以為,我軍當往何處去?”

“青州!我聽說曹‘操’正在勸降卞喜,一旦卞喜納降,曹‘操’麾下等于立刻多出幾萬兵馬,我們務必要趕在曹‘操’之前與另外一股黃巾聯絡,如果有可能,將其收為己用,倒也是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