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54章 黃巾來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4章 黃巾來犯

第154章 黃巾來犯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五日的假期很快過去了,李賢也快閑出病來。{}

這幾日,登門拜訪的賓客絡繹不絕,門房收到的各色賀禮已經堆滿了庫房。人情來往,是古代聯絡關系的常用手段,李賢入鄉隨俗,不想搞什么幺蛾子,所以但凡是禮品,他都盡數收下,登記造冊。

誰家給了什么樣層次的禮物,以后還給他們就是了。

真要是一概不收,人家肯定會說李賢不識抬舉。

這就是古代的風俗,與為官清廉與否毫無關系。

對李賢來講,唯一的收獲就是與孔黎的感情與日俱增。

在孔黎的一再要求下,李賢還是要了她的身子。

破瓜之痛,孔黎忍受了好幾日,可她臉上卻始終帶著笑意。

李賢覺得身上又承擔了一些責任,最起碼,孔黎是真心待他的。這樣的女子,誰能忍心傷害?

劇縣,李賢不在的這些日子,流民營在徐庶的掌管下井然有序,來自青州的流民們似乎已經適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在北海國境內,流民們找到了久違的安全感。

沒錯,就是安全感。

李賢訂立的規矩雖然名目繁多,可那都是針對偷奸耍滑之徒的,對于真正的老實人,這些規矩,更像是護身符。

有起夜的流民發現,每天晚上,在營外都會有東萊軍卒巡夜輪哨。

每當看到這些年輕的面龐,流民們便會覺得很是心安。

據說,一年之前,李賢就是帶著這些軍卒殺死了張饒,擊退了管亥。

管亥那可是黃巾十大渠帥之一,地位比作亂青州、兗州的何儀等人要高出了一籌。

可那又怎樣,還不是被李賢殺的丟盔卸甲?

不少人甚至開始后怕,如果管亥不是不知去向,而是加入了何儀的作亂軍馬,那青、兗兩州又會亂成什么模樣?

流民的數量在增加到一萬六千人的數目之后便停滯不動了,在官道的卡口上,每日入境的流民不過幾十人,而且有越來越少的跡象。

李賢明白,要么是流民南下的道路被截住了,要么便是黃巾卷土重來了。

無論哪一種,這都說明,一場戰爭很快就要來臨。

沒過多久,糜氏商隊便派人遞來密信,說一大股黃巾正往劇縣而來,數目起碼在一萬開外。

李賢得知之后并不驚慌,在過去的一年里,馬雍與于紅櫻的商隊已經走遍了臨近的每一個郡縣,他們按照李賢的要求,把四周的地形地貌摸的極為透徹,然后繪制成圖,全部交給李賢留存。

如果李賢愿意,他大可以提前出擊設伏,打賊寇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主動出擊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須得掌握詳細的敵情。

又過了幾個時辰,馬雍的商隊也遞來的詳細的情報,來犯的賊將名曰卞南,是卞喜的弟弟,卞喜率眾與曹操糾纏,他卻帶著萬余人馬在青州逍遙快活。

一萬名賊寇當中,能戰之兵不過六千人,其余人馬全都是裹挾的流民,連武器都簡陋的很。

不過,如果沒有詳細的情報,若是官軍乍然遇襲,倒是很可能吃上一個大虧。

將自己收獲的情報快馬加鞭告知孔融之后,李賢找到太史慈,商議對策。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太史慈麾下已經有兵馬兩千人,他按照李賢的練兵方式訓練軍卒,果然進展極快。

尤其是長槍兵,在太史慈看來,即便是對上尋常的郡兵,他麾下的兵卒都大有勝算。

當然了,比起李賢的東萊軍,北海軍無論是裝備還是士氣都大有不如。

此時,聽聞賊將卞南率領萬余兵馬已經到了百里開外的地方,太史慈摩拳擦掌,嘴里道:“維中,你說怎么辦,是主動出擊還是固守待援?”

李賢“哈哈”一笑,道:“固守待援,子義,你覺得孔使君有兵馬增援我們嗎?”

太史慈尷尬地撓了撓頭,“主動出擊?那這劇縣又該如何是好?”

李賢好整以暇地說道:“這正是我打算與你商議的地方,實不相瞞,我打算率領麾下兵馬迎擊賊寇,我不在的日子里,這劇縣就交給你了”。

太史慈一驚而起,“賊軍可是有一萬之眾呀”。

“烏合之眾罷了,子義莫忘了,之前我擊殺張饒的時候,麾下兵馬不過一千人!”

“是否需要回稟使君之后再做決斷?”

“軍情如火,我已經把情報快馬飛報都昌城,只要劇縣不出紕漏,想必使君應該不至于責罰于我”

太史慈難以理解,“你我兩人聯手在劇縣共抗賊軍,這豈不是更穩妥?何必要冒這風險?”

“子義,如果你是賊將,察覺劇縣難以攻下之后,會不會再另覓目標?那時候,你我兩方人馬齊聚劇縣,豈不是分身乏術?”

太史慈明白,李賢的顧慮不無道理,黃巾本是流寇,他們只是單純的為了劫掠而來,一擊不中,多數會遠遁而去。

若是任由賊寇離去,那官軍便會疲于奔命,因為你不知道賊寇的下一個目標是哪里。

與其在未知的等待中惶惶不可終日,倒不如主動出擊,若是能夠設伏擊殺賊軍大部,那自然是極好的。

“也罷,這劇縣交給我,無論戰況如何,我必竭力堅守!”

李賢大喜,他相信太史慈能夠說到做到,“子義,其實還有一個好消息沒有告訴你”。

“喔?什么消息”

“我已經使人在流民營中抽調出兩千青壯,讓他們協助御敵”

“他們殺的了人嗎?”

“青州流民的家人都在這里,不怕他們不拼命!”

“流民是否已經得知黃巾來犯的消息?”

“我已經告訴了他們,反正瞞是瞞不住的”

“糟了,萬一大軍出擊的消息走漏了出去,那又該如何是好?”

“不妨事,這幾日,流民營不必出營,只要嚴守營寨,許進不許出,就算營中有流寇的探子,也絕難把消息傳出去”

聽聞李賢考慮的如此周全,太史慈方才長出一口氣,道:“維中思慮萬全,我不能及也!”

李賢又與太史慈商議了一番細節,然后便告辭離去。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