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50章 太史慈的羞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章 太史慈的羞愧

第150章 太史慈的羞愧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到了劇縣,見到李賢之后,太史慈顯得羞愧交加,“維中,回到家中我才知道,過去幾年你一直對家母多有照顧,此等恩情實在是難以報答”。{}

“子義這么說就見外了,之前你我雖然素未謀面,但我卻對你頗為仰慕,不過是些許銀錢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太史慈還要多言,卻被李賢搶先說道:“子義,閑話少敘,咱們還是言歸正傳吧,嗯,聽說你是來遴選兵員的?”

提到這個,太史慈又覺得有些對不起李賢,眾所周知,李賢已經是北海國內第一將,這時候孔融讓太史慈單獨成立一軍,擺明了會影響到李賢的地位。

“維中,是我對不起你”

李賢愕然:“子義何出此言?”

“使君讓我從流民中挑選精銳,單獨成軍,這差事其實交給你最合適”

李賢“哈哈”大笑,道:“我又沒有三頭六臂,你看,這么多的流民都需要規劃管理,我哪有閑心遴選兵員?更何況,我麾下有五千人馬已經足夠了,再多,可就超出我能力了,子義你有大才,使君讓你做這差事,也算人盡其才,哈哈,日后只要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

李賢如此坦蕩更是讓太史慈心生愧疚,原本接受孔融的任命,太史慈就已經背負了很大的壓力,如果李賢對他大罵一頓,說不定太史慈還會好受些。

可偏偏李賢根本不以為意,熱情不減當初,這樣的態度讓太史慈嘆了口氣,道:“維中,如果你不嫌我高攀,以后我太史慈就是你的生死兄弟,我們榮辱與共!”

李賢大喜,道:“固所愿耳不敢請也!”

在李賢心中,太史慈是能力不下于趙云、許褚、張遼的大能,這樣的人物,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肯定不可能收入囊下,但若是像劉備那樣,以結義兄弟的名頭拉攏關系,日后,還怕他太史慈跑了?

抱著這樣的念頭,李賢很快就讓太史慈打開心結,轉而談論起遴選兵員的章程了。

放眼整個北海國,李賢是唯一個讓太史慈心服口服的大將,能夠以區區幾百鄉兵一路北上,陣斬張饒,進而擊潰管亥而無一敗績的將領,即便是整個大漢朝都是屈指可數的,這樣輝煌的戰績,太史慈剛開始聽說的時候都有些不容置信,即便是他,都有些自嘆弗如!

事實證明,李賢練兵確實有一手,所以,太史慈誠心討教。

李賢全無隱瞞,將自己的那點經驗和盤托出,這時候,輪到太史慈將信將疑了。

“令行禁止,這一條我理解,士卒管飽,我也明白,人盡其才,這是題中之義,可辨清左右,這是什么道理?為何我從未在兵書上看到過?”

李賢指著外頭的東萊兵勇,不無得意地說道:“子義認為,我麾下兵丁戰力如何?”

精良的武器盔甲,飽滿的精神狀態,嚴明的軍紀,太史慈由衷地贊道:“可以與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袁紹的大戟士相提并論,為天下強軍!”

太史慈之前可是在遼東闖蕩過的,他的眼界開闊,見識過無數的豪強兵馬,能夠得他一聲稱贊,可謂極為難得。

至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袁紹的大戟士,李賢都聽說過,這都是北地精銳,可以以一當十的強軍。

自家兵馬真的達到那種程度了嗎?李賢心里頭忍不住有些竊喜。

不管怎么說,自己苦心訓練出來的兵馬能夠被太史慈認可,這就是一種成功。

“天下強軍有些謬贊了,不過,一對一對陣,我的東萊軍不遜于任何兵馬!”

“哈哈,那是自然!”

李賢小小的自戀了一番之后,言歸正傳,嘴里道:“戰陣對敵,配合最為重要,對否?”

“不錯,軍卒廝殺,相互配合是保命之道”

“辨清左右可以讓軍卒在最短的時間內懂得配合,子義若是不信,親自試一試就明白了”

太史慈知道,李賢所說的這些都是“不傳之秘”,換做其他任何人,李賢都會三緘其口,又哪里會像現在這般解釋的如此透徹?

“維中的話我自然是信的,可你就不怕練兵秘法走漏,被他人學了過去?”

李賢笑著搖頭,嘴里道:“同樣的一張長弓,在你手里跟在我手里作用大不相同,子義你可以百步穿楊,我卻只能五十步射羊,這就是區別”。

太史慈眼睛一亮,笑道:“維中這比喻倒是生動的很,哈哈,說的沒錯,練兵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練兵的人,好,我受教了!”

兩人又閑談了一陣,太史慈便告辭離去。

臨行之前,李賢借給太史慈一百名軍卒。

這可不是安插親信,而是真心相助。

要知道太史慈從都昌出來的時候,幾乎可以說是孑然一人,身邊連個牽馬的親衛都沒有。

孔融給太史慈調配的人選還在后頭,他們押運著糧秣軍械,要過些日子才能抵達劇縣。

與李賢商議一番之后,太史慈一刻也不想閑著,他接受了李賢的好意,每日里就守在卡口處,親自挑選兵丁。

拖家帶口而來的青州流民,其中有三成是青壯,如果不參軍,只是以工代酬,僅僅能夠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可若是加入北海軍,首先可以拿到一貫的安家費,每月還有月俸,這可比做苦力要強多了。

有迫于生計的男子再三斟酌之后,決定到太史慈那里試試運氣。

太史慈明白兵貴精而不再多的道理,對于報名入選的兵丁,他耐下性子,一個一個的遴選。

李賢看得明白,太史慈挑選出來的青壯都是眼神清澈,勤勞樸實的青壯,這樣的人,任勞任怨,不會成為滑頭。

不愧是東萊太史慈,單是這選兵的眼光就不同凡響。

有這樣一大臂助,日后,李賢的底氣更足了。

被挑中的青壯自然眉飛色舞,落選的那些垂頭喪氣,可也不敢大聲喧嘩,李賢的東萊軍就在旁邊,一旦發現有大聲喧嘩者,杖責三十,這可不是玩笑!

之前早有倒霉鬼以身試法,那血淋淋的木杖實在令人膽顫,現在,即便是新來的流民也聽說了李賢的厲害,沒有人敢滋事生非。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