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37章 一箭三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7章 一箭三雕

第137章 一箭三雕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1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全文閱讀

作者:

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尤貴,投官軍!”

此起彼伏的吶喊聲從二龍山上傳來。

尤貴臉色鐵青,幾乎是眨眼間,他便從高高在上的二頭領就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賊子。

眾叛親離,二百名部眾依舊堅持抵抗的只剩下了三十多人,剩下的人馬要么降了官軍,要么投了于海。

都說人心薄如紙,此時的尤貴感觸極深。

能夠入山為匪的賊眾幾乎沒有什么良善之輩,他們可不管什么孝義恭悌,只要自己可以活,死道友不死貧道!

寥寥無幾敢于頑抗的賊寇很就死傷殆盡,面對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境地,尤貴“哈哈”大笑,嘴里道:“于海老賊,休要得意,下一個就是你!”

留下這么一句類似于詛咒的話語,尤貴揮刀自刎。

尤貴一死,賊寇們群龍無首,幾乎再無反抗之力。

不過,大獲全勝之后,無論是官軍還是于海的人馬都沒有放松警惕,他們隱隱約約地對峙起來,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意味。

局勢對于海越來越有利了,這里畢竟是二龍山,山下不斷有賊寇涌往主寨,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只是隱約間將李賢的人馬圍在其中。

這時候,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李賢所帶人馬不多了。

結合之前的情報,于海頓時心中有譜,李賢八成只帶了本部三百人馬!

區區三百人竟然就破了二龍山,還被他殺了二頭領尤貴!

殺了李賢?謀取更大的名頭?

這樣的念頭在腦子一閃而過,于海便迅速將其否決了,如果自己年富力強,說不定還會生起博一場富貴榮華的念頭,可現在,他所日無多,必須在撒手離去之前為于紅櫻謀劃好明天。

既然李賢表現出了足夠的實力,又有馬雍在中間,于海經過一番思慮,決定向李賢請降。

想到這里,于海跪伏在地,道:“罪民于海自感罪孽深重,甘愿伏法,只求李縣尉看在我閨女懸崖勒馬,及時歸順朝廷的份上,繞過我寨中兄弟”。

“阿爹!”于紅櫻怒視李賢,她生平最討厭被人欺騙,幾日之前,狡詐的李賢竟然是她親手引入山寨的。

這念頭想來就令人自責不已,如果當時能夠多小心一些,辨明李賢的身份,二龍山就不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

可適才若不是李賢,她早已經死在了尤貴的刀下。

奸詐的官差,救命的恩人,李賢在于紅櫻心里就是這樣的雙面形象。

“住口,爾等還不跪下!”形勢逼人強,于海雖然人多勢眾,可他敏銳地察覺到,適才那番廝殺,官軍的陣列幾乎沒有折損多少。

這說明什么?說明李賢依舊有充足的戰力,說明他麾下的人馬戰力極強。

打蛇不死終被害,要是與李賢廝殺,放跑了其中一人,勢必要面臨官軍血腥的報復。

那時候,元氣大傷的二龍山還能抵擋住官軍的侵襲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于海早已經把可能發生的事情在腦海中過濾了無數遍,所以當機立斷,擺正了自己的態度,向李賢叩首求饒。

這一招可謂正中李賢下肋。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于海把態度放的這么低,李賢若是再痛下殺手,難免會給人刻薄寡恩的情況。

“我等誤入歧途,愿改邪歸正,懇請縣尉寬恕!”

大頭領于海都跪下了,剩下的賊寇哪里還會猶豫?

聽說來的是李賢李三郎之后,賊寇們跪的心甘情愿。

敗在這樣的豪杰手中,二龍山也不算埋沒了名頭!

眾人都跪了下去,只有于紅櫻、馬雍沒有跪。

胡庸勃然大怒,正要上前教訓一番,卻被李賢勸住了。

“我有言在先,只要繳械歸順,我可保你們不死,不過,據我所知,莒縣百姓很不待見你們,如果你們想要活命,不如給我回夷安吧”

“去夷安?跟著李賢?”

于海與馬雍對視一眼,二人俱是心中有譜。

事到如今,尤貴死了,于海降了,李賢成了最大的贏家,那么之前山寨中謠言的始作俑者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是李賢還能是誰?

這樣一個心機頗深,偏偏又膽色過人的官兒,值得投靠嗎?

于海別無選擇,“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聽說可以活下去,賊寇們回答的中氣十足。

只有于紅櫻猶豫再三,不肯吭聲。

一個斗氣的小娘們而已,李賢嗤之以鼻。

天蒙蒙亮的時候,于海清點人馬,依舊有五百多人,其余的賊寇要么是趁著夜色獨自開溜了,要么就是做了尤貴的陪葬。

對此,李賢顯得不是很在乎。

徐盛、馬雍就在身邊,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于賊寇的多寡,根本沒有太大意義。

之所以要把于海等人待會夷安,無非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承諾,給他們一條生路。

如若不然,莒縣的官府肯定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打馬而行,李賢心情舒暢,此行,可謂是收獲不菲。

只要回轉莒縣,向縣令徐益交出尤貴等人的頭顱,這差事就算交割了。

大隊人馬還沒靠近莒縣的時候,前方就有哨探來報,說縣令徐益與縣尉得知官軍大勝的消息已經帶人在前頭迎接了。

李賢心頭暗道,這倆孫子八成是來分一杯羹的。

也罷,反正李賢壓根沒把這屁大一點的功勞放在眼里,他在乎的是人才!

只要徐盛在手,這一趟就算沒白來!

又行了三里路,李賢果然見到前方人頭攢動,陣陣喧嘩。

仔細看去,正是縣令徐益。

二人相見之后,徐益大笑:“世人都說李賢李三郎智勇無雙,原本我還說是以謠傳謠,今日我才知道盛名之下無虛士,怪不得張饒、管亥接連大敗,尤貴他死的不冤!”

“縣令過謙了,只是那求援文書不知道現在何處?”

徐益從袖中摸出蓋了官印的文書,遞交給李賢,道:“李三郎一諾千金,我徐益也不是食言而肥的蠢材,哈哈,只是下一次,三郎可莫要再犯這種錯誤了”。

“多謝縣尊了”

有了徐益的官方求援文書,李賢這一趟私事就堂而皇之地變成了公事。

既然是公事,帶了三百名護衛出行也就不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徐益是個聰明人,他看到了尤貴的人頭,也明白了李賢的意思。

反正二龍山賊窩已經不存在了,莒縣境內再無大股匪患,這可是一樁實打實的功勞。

至于李賢索要的于海等人,不過是順水人情罷了,人家這么盡心盡力的剿滅二龍山,哪能空手而返?

嗯,把所有的罪名按到尤貴頭上就是了!

就這么辦!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