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17章 地主很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章 地主很忙

第117章 地主很忙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收了地契之后,李賢便成了寧家堡外兩百畝荒地的主人。()

戰亂年間,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眼下,雖說還沒到軍閥割據,你攻我打的日子,可土地早已經不是最保值的物事了。

李賢不是懵懂無知的古人,他熟知歷史。

正是因為大致了解歷史走向,所以李賢才敢大膽出手,買下土地。

戰亂年月,糧秣是比黃金還重要的物資。

李賢雖然從管亥手中敲詐了巨額的錢貨,又有糜氏做后盾,一時半會兒的短缺不了糧秣。

可是,沒有土地,不能自產自收,即便是米山面山也會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若是趁著夷安城難得安穩的日子,多種些糧食,日后就能少折騰一些。

李賢離開夷安城的時候,身上多了張地契,身后多了幾百斤的鐵具。

鐵礦在漢朝是朝廷禁品,即便是府庫當中也存量有限。

在莊文態度不明確之前,縣丞也不敢貿然將為數不多的鐵礦交給李賢,但是,賣些“廢舊”鐵具給李賢就沒有太大干系了。

想必就算莊文知道真相,也不會大動干戈,畢竟,真要是把縣丞逼到李賢那一邊兒,到時候吃虧的只會是他自己。

匠工營中也有鐵匠,只是沒有鐵礦石罷了,能夠從縣衙庫房中搜出幾百斤的鐵器,李賢的那五兩黃金就算是物有所值。

地契在手,李賢也享受了一把回到古代做地主的感覺。

既然是地主,自然要到自己的田地里去巡視一番。

從寧家堡中找了個熟悉風土地貌的向導,李賢一行人拍馬疾馳了十多里的路程方才來到一大片荒地上。

與后世里方方正正的良田不同,眼前的這塊土地全都長著些綠幽幽的雜草。

沒有化肥,沒有機械化,甚至連引水的水渠都沒有。

李賢仔細尋找,好不容易在荒地中央找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溝澗,溝渠早已經干涸,看模樣應該是上游河流排澇期間自行流淌出來的。

眼下,開春在季,河流水量不大,這溝渠便干涸了下來。

不管怎么說,有了這溝渠,引水的工作量就少了一半,接下來只要將這溝渠疏浚一番,加寬加深,然后再建個水車引水就可以了。

漢靈帝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86年,十常侍之一的畢嵐制造出翻車,用來取河水灑路。

剛開始,百姓還沒有察覺出翻車的好處,他們只覺得十常侍勞民傷財,制造出的物事也絕不會是什么好東西。

然而,后來有士紳發現,將翻車用來灌溉也是個不錯的好主意。

那時候可沒有什么知識產權,頭腦精明的士紳買通了制造翻車的工匠,原樣制造了一架用來引水灌田。

第一年,士紳家中糧秣的產量提升了一倍。

消息傳出,富戶們蜂擁而至,全都索要翻車的圖紙。

士紳趁機賣出一個高價,那時候恰逢董卓亂長安,十常侍也沒工夫理會這些瑣事,倒是讓士紳好生賺了一筆。

漢獻帝初平二年,五年的時間過去,翻車在夷安已經出現了。

不過,李賢在查看過膠水的河床之后便意識到,僅靠翻車,絕不可能把水送到幾里開外的田地里。

這個時節河低田高,人力驅動的翻車是不可能成功引水的。

怎么辦?李賢去黃河旅游的時候曾經在黃河邊上見到過一座巨大的水車,當時他還饒有興致地拍了照片,并且仔細地閱讀了水車的來歷。

記得那水車名叫蘭州黃河大水車,是明代蘭州段家灘人段續所創,水車完全由水力驅動,一架水車可以灌溉三百畝到六百畝的田地。

這種灌溉效率已經算是極高的了,即使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黃河兩岸還是有大量的水車投入使用。

能夠經受住歷史考驗的,絕對是真正的精品。

只是,這時候的工匠能夠制造出蘭州大水車嗎?

李賢穿越之前,學過幾個月的素描彩繪,他按照心中的記憶,用毛筆繪出了水車的模樣。

距離春耕還有十多天的時間,能否制出水車,干系到今年一年的收成。

時間緊迫,李賢讓匠工營放下了手中所有的活計,全力制造水車。

匠工營的頭目老梁看過李賢的圖紙之后,遲疑地說道:“這水車構造復雜,看模樣骨架也大的很,膠水能夠帶的動嗎?”

膠水是流經夷安的河流,水流量中等。

李賢笑著說道:“你們匠工營只要制造出水車來,那就是大功一件,至于能否帶的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老梁微微頜首,又說道:“看這圖紙,其中最主要的地方就是這幾根長軸,用料一定得硬實耐磨,不然的話,轉不了幾日就要換軸了”。

“需要什么盡管說出來,我讓人去找”

“這水車大概有多大尺寸?”

“三丈左右”

一眾匠工面面相覷,半晌,還是老梁苦笑道:“那縣尉還得撥些人給我等使喚,不然的話,我們匠工營怕是忙活不來”。

李賢又是一一應下。

只要能夠搞出水車來,一切都好說。

木料的問題,李賢從城中的大戶手里索要了幾根老木料,算是解決了長軸硬木的問題。

匠工營已經熱火朝天地開工了,膠水河岸也開始了深挖建壩工程。

選取好安放水車的位置之后,須得清淤、壘石建壩,確保水車有足夠的水力驅動。

這又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當然了,真正需要全民總動員的,還是疏通引水渠的工程。

也就是將干涸的溝澗加深,拓寬,如果有可能,還要在引水渠兩側鋪上青石,確保水渠不會被泥土堵塞。

干系到自家田地的收成,寧家堡的鄉民各司其職,干勁十足,有的人忙著運送石塊,有的人在刨挖河道,就連不大的孩子都曉得要干活幫忙。

春耕的日子迫在眉睫,除卻守城的兩營人馬之外,李賢一聲令下,兩千名軍卒也加入到了疏浚渠道的工程當中。

有了軍卒的加入,疏浚工程進展的極快,大大出乎李賢的意料。

照這模樣,只要架好水車,這水渠就可以投入使用,耽誤不了農時。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