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07章 意料之中的招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意料之中的招數

第107章 意料之中的招數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其他網友正在看:


夷安地處要道,四座城門都有商賈出入,人流量頗大。

之前張饒兵寇夷安的時候,十里八鄉的鄉民蜂擁入城,即使莊再驅逐,可還是有不少鄉民長期駐留下來。

在城里雖然寄人籬下,坐吃山空,可總歸沒有性命之憂。

后來,將張饒誘入蒙山,將其擊潰,莊冒領戰功,對外宣黃巾大敗。

少數鄉民將信將疑,離開夷安城,回返故鄉,然而,更多的鄉民在沒有得到黃巾盡數覆滅的消息之前,還是堅持留在了城中。

沒多久,寧家堡被黃巾余孽擄毀的消息傳來,鄉民們更是驚慌失措,他們再不敢輕易出城,一些原本出城回鄉的鄉民也再次入城躲避。

要知道寧家堡可是與胡家堡不相上下的大堡,堡內有莊丁數,連這樣一個鄉堡說毀就毀掉了,誰能保證自己回鄉之后不會遭受賊寇的侵擾?

在兵荒馬亂的年月,大城池對于散居各處的鄉民來說是一處絕佳的屏障,這里城高池深,又有官軍駐守,只要賊寇不破城,那么大家便高枕無憂。

就這么熬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終于等來了縣尉李賢。

縣令莊奈何不得的黃巾余孽,縣尉一夜就消滅殆盡。

沒了黃巾,鄉民們終于可以回鄉了。

李賢麾下兵馬換防之后,,不少躲避兵災的鄉民打點行裝,由城門處返鄉回家。

按照慣例,城門稅只在入城的時候收取一次,出城的時候分不收。

在東、南兩座城門口,李賢麾下的兩隊軍卒一字排開,他們警惕地看著來往的人群。

張饒、張讓雖然都死了,可李賢從俘虜口中得知,一個叫張榮的賊將依舊活著。

為了防止宵小混入城中,李賢特意使人將張饒的畫像畫了出來,放到了城墻上,畫影圖形。

畫影圖形,顧名思義,就是官府為了動員群眾的力量,將賊寇的面部特征描述出來,然而張貼于各處,懸賞通緝。

高大的門墻上張貼了形形色色的“海捕圖”,上面都是些殺人越貨的大盜,只有鄉民與賊盜長的不是過相像,一般沒有人會過多的為難他們。

辰時一刻,正是過往人群最多的時候,一名縣衙書辦氣喘吁吁地找到李賢,嘴里道:“李縣尉,縣尊讓我給您稍句話”。

李賢眉頭一條,故作不解,道:“喔?什么話”

“縣尊說這城門稅該漲了,再不漲稅,衙門里馬上就要掀不開鍋了”

李賢心道,莊這老小果然在這里設下圈套等著自己,如果沒有徐庶的提點,說不定還真會上了他的當,但是現在的李賢早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好,去轉告縣尊,漲多漲少全由他說了算”。

書吏沒想到李賢竟然這么好說話,臨來之前他已經得到過提點,只要李賢拒不接受,他馬上就調頭回轉,不用多說一句廢話,而回稟莊之后,他馬上就會給李賢羅織一個“目無上官”的罪名。

當然了,僅憑這一個罪名是很難搬到李賢的,但是莊相信,只要多有幾個類似這樣的罪名,就算李賢再受孔融的寵信,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哪曾想,李賢竟然一口應諾了下來,這完全出乎了書吏的意料,愣了好一會兒他才變了臉色,道:“好,縣尉果然爽快,我一定如實向縣尊回稟”。

李賢笑了起來:“喔,臨來之前,縣尊沒有說這城門稅究竟要漲多少嗎?”

書吏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好,怎么李賢非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擺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難道說,這小看穿了縣尊的計策?

其實李賢所料不差,城門稅漲幅多少,書吏早已經得了提點,不過這時候當著李賢的面,他卻不好直接脫口而出,那樣的話,豈不是說明這漲價之舉是早有預謀嗎?

“李縣尉稍待片刻,我回縣衙一趟,問清楚過后馬上回轉!”

李賢揮了揮手,道“好,快去快回,嗯,李得財、李德福,你們二人陪他走一趟”。

李得財二人大聲應諾,都有些不懷好意地看著書吏。

書吏暗自叫苦,原本他還打算隨便去哪里轉悠一圈兒,然后快速回轉節省時間的,哪曾想縣尊李賢派了兩個衛卒來監視他,看來這縣衙不回是不行的!

之前莊有過交待,不能給李賢多反應的時間,要讓他盡快把章程定下來,最好今日就把城門稅的額提升上來。

這伎倆李賢雖然沒有猜透,不過卻也蒙的八九不離十。

書吏告辭離去,李賢卻長吁一口氣。

不管怎么說,莊終歸是出招了。

李賢與莊就好像在擂臺上相互較量的對手,其中一方沒有出招的時候,另一方只能多加防備,不敢貿然出擊,可一旦對方出招攻擊,剩下來的一方只要見招拆招就可以了。

眼下,莊出的招數早在徐庶的意料之中,所以李賢并不擔心。

城門口依舊秩序井然,見識到李賢麾下兵馬的厲害之后,沒有人敢在他們眼皮底下鬧事。

但凡出城而去的鄉民都向守城的官軍表達了謝意,他們已經知道,城門口的官軍就是李縣尉的人馬,前天晚上,也正是他們剿滅了黃巾余孽。

要不是李縣尉的兵馬神勇莫敵,還不知道要熬多久才能回家了。

些許懷春少女偷偷地將自己繡制的荷包放到了心儀軍卒的懷中,不多久,就有軍卒懷中揣滿了荷包,再也放不下去了。漢時民風淳樸,女也不像明清時節那般受到般約束,她們可以大膽示愛,而不必受到世俗的譴責。

也有不少孩童指著介亭兵勇對自家長輩說道:“阿爹,等我長大了也要做殺賊的大英雄,就像他們一樣”。

長輩們笑而不答,如果換做以往,早就大嘴巴抽了過去,哪會像縣尊這般和顏瑞色?

只因為李賢麾下兵馬實在是過勇武,表現又深入人心,這才沒有引起姓的反感。

如若不然,男當兵只能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