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103章 沒有孔北海 何來李縣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章 沒有孔北海 何來李縣尉

第103章 沒有孔北海 何來李縣尉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莊文臨行之前留下口信,一旦縣尉李賢有入城跡象,不得阻攔,要立刻開門迎接。(.)

如此態度與三日之前皆然相反,不過,城門校尉不敢表露出絲毫的疑惑,只是慨然應諾。

哪曾想,一直等到日上三竿之后,城外的官軍還是沒有絲毫入城的跡象。

從子時到寅時,斷斷續續的喊殺聲終于徹底止歇了。

看樣子,縣尉的人馬已經把城外的賊寇清理完畢。

自此以后,夷安便可高枕無憂。

只是,縣尉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為何不肯入城?

立在城頭,城門校尉看到外頭的官軍早已經埋鍋造飯,炊煙接踵而起,濃郁的飯香撲面而來冒牌天王。

李賢在城外等了三天三夜,甫一上任,又立下剿滅黃巾余孽這等功勞,于情于理,身為一縣縣尉的他都不能這么隨隨便便地入城。

縣尉,就要有縣尉的威勢。

李賢在等一個說法,莊文這等避而不見的態度,其實何嘗不是另一種方式的“拒絕”?

剿滅張讓之后,李賢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城內的人心已經站到了他這一邊兒。

出外為官,民心最為重要。

如果有百姓的支持,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民心不附,官吏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只要民心可用,李賢就有把握將這夷安城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根深蒂固的地頭蛇莊文又怎樣?

只要李賢將莊文貪功冒功的人證物證奉上,想必這廝絕對逃不過一個罷黜的處置。(.)

不過,如果僅僅是罷黜的話,李賢覺得有些便宜此獠了。

介亭兵勇北上的時候,夷安城非但沒有為其補充糧秣,反而做出了搶功勞的事情,這讓李賢如何不怒?

莊文必須死,而且必須死的身敗名裂!

昨夜里張讓等人的出現對李賢來說宛若及時雨,一夜廝殺,成功剿滅了黃巾余孽,不但讓李賢有了足夠的人證,也使其平添了底氣。

功臣就是功臣,哪有將功臣拒之門外的道理?

更何況,救下夷安的功臣還是新任的縣尉。

等閑百姓可不知道莊文與李賢之間的齷齪,他們只知道,昨夜里要不是李賢及時來援,賊人早就破城了。

如今,縣令莊文托病不出,縣尉李賢堅守城外甜心攻略:萌上惡質殿下。

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有鄉民買通了衛卒,隱秘地問了句,是否可以出城勞軍。

衛卒不敢怠慢,急忙找到了城門尉,城門尉思慮再三,覺得縣令沒有明確反對,那便說明鄉民出城是可以的。

連縣尉的兵馬都可以放入城中,百姓出城又有何不可?

更何況,昨夜里李賢麾下兵馬的強勢表現深深地震住了城頭衛卒,城門尉不禁在心中盤算,擁有如此強軍的縣尉擺明了不是個善茬。若是一開始就把他得罪的狠了,那日后哪里還會有好日子過?

縣令是縣令,縣尉是縣尉,真正的聰明人絕不會輕易下注,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明哲保身,兩不得罪才是聰明之舉。

有了城門尉的默許,很快就有鄉民壯丁擔著酒肉出城而去。

當然了,真正的窮苦百姓是沒有多余的吃食出外勞軍的,能夠出酒出肉的家伙多數都是城中的富家大戶。

這些大戶有足夠的實力確保自己不怕縣令莊文的打擊報復,相反,如果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對城外的李賢采取冷漠忽視的態度,那才是真正得罪了李賢。

能夠在夷安城闖下一片基業的人絕不會犯這等低級錯誤。

畢竟,眼下城外的李賢兵強馬壯,看上去就是一條過江強龍。

送些酒肉,不過是耗費些錢糧,可若是能夠與李賢結一個善緣,日后相處,豈不是多了很多回轉的余地?

李賢跟徐庶一道剛剛用過了早餐,外頭就有軍卒來報,說夷安城的鄉民出城勞軍,帶了大量的米糧酒肉。

徐庶聞言之后笑著說道:“恭喜維中,昨夜一戰盡收夷安民心”。

李賢并沒有被喜訊沖昏了頭腦,他冷靜地分析起來:“百姓擁護我的前提,是因為我剿滅了黃巾余孽,如果昨晚上敗的是我,沒有人會把我放在眼中”。

徐庶沒有反駁,只是說道:“強者為尊,自古皆然,夷安百姓能夠有此表現,這說明維中你的實力已經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復仇拽千金全文閱讀。

李賢忽而笑道:“還好,莊文還沒有認輸,不然的話,這日子可就太單調了”。

兩人談話間便來到了營帳之外,只見近百名壯丁擔著各色食物侯在外頭。

壯丁身前,幾個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長身而立,他們與守營的軍卒相談甚歡。

等到李賢出營之后,許是得到了軍卒的提醒,無論是壯丁還是鄉民青壯全都一片肅然。

忽然,不知道誰搶先開口:“夷安鄉民見過縣尉大人”。

接著,黑壓壓的人頭全都跪倒在地,口呼:“我等見過縣尉”。

李賢快行幾步,攙起了一名看上去歲數較大的老者,嘴里道:“老丈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昨夜若不是李縣尉,我夷安有難矣,請再受我等一拜!”老者試圖掙脫李賢的攙扶,再次跪倒在地。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李賢哪里能讓一個老者跪倒兩次?這樣的話,傳揚出去,李賢豈不是成了“居功自傲”之輩?

“老丈哪里話,我為夷安縣尉,自然要護一方平安,黃巾是賊,我是官,官軍捉賊,天經地義,何必說謝?”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就算是一心找茬的莊文在這里也絕對挑不出差錯。

老丈聽罷之后顯得很是感動,他雙手作揖,往都昌所在的位置拜了一拜,道:“都說孔北海仁義無雙,依我看,應該說孔北海慧眼無雙才對,若不是孔使君,我夷安哪里能有李縣尉這等好官?”

眾人紛紛應和,倒是李賢心中稍稍尷尬了下。

被百姓贊頌的滋味雖然不錯,可為什么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后世里,經常被女神贈送“好人卡”的李賢聽到“好官”這個詞之后難免有些臆想。

版權所有20122012第八區,遼ICP備08001010號1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