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95章 善意與狠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章 善意與狠心

第95章 善意與狠心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從介亭北上的時候,李賢與賊寇斗智斗勇,可謂是歷盡艱辛,受夠了磨難,像極了西游記中的唐僧,可此番從都昌回轉,卻是功德圓滿,“取經歸來”,路上沒有半分坎坷,連不開眼的蟊賊都沒有。()

若不是沒出正月,天氣依舊有些寒冷,倒是頗有些“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感覺。

不過,天公雖然不作美,可百姓的熱情卻讓李賢一行人感到不虛此行。

沿途間的百姓聽說是厘清匪患、救下孔北海的李賢回來了,紛紛出莊相迎。

樸實的鄉民懂得感恩,是李賢驅趕了賊寇,擊潰了管亥,斬殺了張饒,為表謝意,他們拿出家中藏匿的為數不多的糧食試圖謝恩,卻都被李賢嚴詞拒絕了。

這些這些百姓的家園被黃巾賊焚燒一空,許多人都缺衣少食,李賢怎么能趁火打劫呢?

況且,從都昌南下回轉,李賢可是帶了足夠的糧秣。

臨出城之前,李賢就告訴孔融,說憐憫境內百姓為賊寇所害,缺衣少食,想盡綿薄之力。

李賢不求官,為人又不顯擺,很是符合孔融的喜好。

市井間的流言蜚語孔融也早已經聽說了,按理說李賢立下這么大的功勞,給一個縣尉確實有些小氣了,可等閑人哪里曉得孔融的一番苦心?

煞費心思卻被人誤解,這種滋味很不好受,好在李賢不以為意。

李賢越是如此,孔融越覺得虧欠,不過是想要些糧秣,救濟百姓罷了,給!

孔融經營北海國三年來,積攢了大量的糧食,即便給了管亥五百石,又消耗了幾百石,可城內的糧食卻足以堅持到秋收季節。

李賢好不容易開一次口,孔融便大方地給了一百車。

這么多糧食,僅靠三千名兵勇無論如何是吃不完的,李賢便打算借花獻佛,送給沿途間的百姓。

得了李賢好處的鄉民自然感恩戴德,不少人甚至為其供立了生祠。

當然,也有少數不開眼的青皮無賴妄圖詐取糧秣,謀求好處。

對這些混賬,李賢只有一個字,“殺!”

接連的幾場大戰下來,介亭的兵勇們早已經脫胎換骨,他們再也不是昔日里沒見過的鹽丁了,而是久經沙場的老卒。

不過是宰殺幾個潑皮無賴罷了,如屠狗一般!

就這樣,李賢在青皮無賴當中又傳出一個“屠子”的名號。

有人喜愛,自然就有人厭惡,李賢并不覺得這有什么錯,反正他是為自己活的,只要自己覺得快樂,管別人做什么?

這一日,李賢兵馬距離夷安城不過五十里的路程,忽而,有探馬來報,說前方出現一大股流民,人數在兩千開外。

流民的出現意味有亂事發生,李賢聞言皺起了眉頭,管亥北上高句麗,張饒兵敗身亡,這時候還能有誰興風作浪?

遇到流民,官軍有三種選擇,一種是避而不見,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省的雙方麻煩,另外一種就是及時驅散,確保流民威脅不到城池,李賢打算選擇第三種,他想吸收一部分,然后救濟一部分,倘若流民真的爛泥扶不上墻,那便任他們自生自滅,那時候也就毫無遺憾了。

骨子里,李賢畢竟是現代人,他做不到視人命如草芥,能夠活人性命的事情,他樂意去嘗試一番。

“去把他們的頭領喊來,就說我是夷安縣尉李賢”

“喏!”那哨探應諾離去。

沒多久,哨探去而復還,說流民頭領拒不相見。

李賢生出疑心,他身為朝廷官員,已經明白無誤地表達了自己的善意,可對方還是拒絕了。

這說明什么?說明流民首領一定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他怕李賢會收拾他。

堂堂的夷安縣尉,陣斬張饒的人物,到頭來卻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流民頭目給拒絕了,這要是讓劉備等人知道了,怕是要笑掉大牙。

李賢還沒有發怒,統領背矛士的胡庸就按耐不住跳將了出來,“縣尉,給我一炷香的時間,我去把那不識好歹的家伙抓過來”。

趙亮與胡七對視一眼,都沒有與胡庸爭搶這份差事,至于周倉,自打與張飛在宴席上對拼過幾十個回合過后,他便寡言少語,少有出頭爭風之舉。

李賢略一沉吟,嘴里道:“也罷,胡庸,你領本部四百人去走一遭,如果流民懂事理,知進退,你就不要為難他們了,可如果他們不知好歹,執意頑抗,你也不用留手,盡數殺了就是”。

胡庸摩拳擦掌,咧嘴笑道:“您就瞧好吧”。

能夠入選背矛士的軍卒,全都是膀大臂圓,力大無窮的家伙,他們身著皮甲,背負五支短矛,手里還擎著一把大刀。

背矛士重攻輕守,恰與胡庸的性格不謀而合。

一路行來,隊伍平安無事,軍卒們都有些憋得很了,此番,自家統領能夠爭取到這樣一個活動筋骨的差事,眾人都是躍躍欲試,巴不得與流民好生廝殺一番。

背矛士上陣廝殺,正兵營的人馬在前壓陣,胡七的流民營與周倉的降卒營押運糧秣錢貨,四營人馬各司其職,倒也是秩序井然。

從都昌到夷安,一百車的糧食還剩下三十車,李賢三千人的隊伍也擴充到了三千五百人。

多出來的五百人,要么是匠工之類的技術性人才,要么就是鐵心入伍的青壯。

要不是李賢一再控制人數,他麾下兵丁的數目還會進一步膨脹。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以李賢目前的身份地位,五百名正兵已經是極限了。

要是讓人知道,李賢麾下的其他幾營人馬不是輔兵,而是正兒八經的戰兵的話,只怕不少人會把眼睛瞪出眶來。

三千五百人呀,劉備辛苦打拼了這么多年,也不過積攢了四千人馬,李賢只不過是混了一年多,就能有這樣的實力,已經足以羨煞旁人了。

官軍這邊陣勢已成,胡庸那邊的進展卻不順利。

得知官軍來襲,流民們全部躲入了樹林中。

自古以來,逢林莫入。

原本打算一展身手的胡庸頓時有一種一拳打在棉絮上的感覺,有心不管不顧殺進樹林,卻又怕折損太多,被李賢責罵,可就這么待在林外,要是流民跑光了怎么辦?

之前胡庸可是夸下海口的,一炷香的功夫拿下流民頭目!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