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39章 設立流民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章 設立流民營

第39章 設立流民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免費小說


李賢的八百人馬駐扎在一處背風靠河的地方,這里地勢頗高,又有水源,算得上是一處善守之地。()

徐庶走進營地的時候,輔兵已經準備好了湯水,兵卒圍攏在一處,正在吃飯。

整個營地的布置看不出什么陣勢,不過,營中的兵卒們卻秩序井然。

觀察一支軍隊的軍紀有四個最佳時期:打勝仗的時候、打敗仗的時候、搜刮戰利品的時候以及吃飯用餐的時候,在這四種情況下,軍卒們很容易喪失理智,滋事生非。

眼下,李賢的兵勇給徐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支軍馬雖然人數不多,可卻個個精悍,尤其難得的是軍紀嚴明。

徐庶走南闖北,見過不少官軍,可像介亭兵勇這般恪守軍紀的隊伍卻是少之又少,他發自內心地贊嘆道:“夷安有救了,有這八百兵馬在手,張饒又有何懼?”

這句話的評價很高,李賢沒讀過什么兵法,只是按照后世里總結的幾個法子來練兵、統兵,沒曾想竟然得到了徐庶的首肯。

徐庶是什么人呀,能夠讓曹操心生忌憚,讓劉備誠心折服,這樣的謀士又豈是等閑。

“被人認可的感覺真是愜意呀”,李賢心里都快美翻了,不過面上還是強作鎮定,道:“據說張饒麾下有兩千精銳,個個都是百戰老兵,此番兵寇夷安,據說號稱兵馬一萬人,不知道先生有什么好主意可以幫到我?”

李賢的謙虛好問很符合徐庶的口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誠實的人總比虛偽的人值得信賴,況且,徐庶還指望李賢能夠多殺賊寇,這樣也好為他的友人報仇,所以,沉吟一番之后,他便說道:“我有兩策,游繳可任選其一。”

李賢大喜,“愿聞其詳”。

“其一,我知道一條小道,可以直通夷安城十里之外,游繳可以偃旗息鼓,率兵潛入,只不過這樣一來勢必要與賊人正面廝殺;其二,游繳可使人多作旗幟,多建鍋灶,對外號稱兵馬五千,誘使敵人分兵來攻,兩策各有優劣,游繳可以自己定奪”

好的謀士就是這樣,盡心盡力的出謀劃策,最后卻讓主將自己選擇,李賢思索了一番,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計策,“不瞞先生,我麾下兵馬成軍不過數月,要是直接殺往夷安城,與賊兵硬撼,只怕力有不怠,而且一旦接近夷安,我麾下兵馬就如同甕中之魚,再也沒有回轉的余地了,可若是領軍在外的話,情況截然不同,是戰還是退,全部由我自己掌握!”

徐庶頗為贊同,他雖然不明白游擊戰的戰術,可卻也知道李賢說的很在理。

八百兵馬說少不少,可說多也絕對多不到哪里去,要是與城外的萬余名賊寇鏖戰起來,很難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由此可見,李賢還是頗知兵事的。

二人又閑談了一番,便在軍中用了些吃食。

李賢沒有開小灶,他吃的東西與普通軍漢吃的東西一樣,都是肉湯、大餅。

孰不知這番與兵卒“食同味”的行為又使得徐庶對李賢的評價高出一籌,“頗有名將之風!”

打仗打的是什么?軍心士氣缺一不可,而充足的后勤保障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徐庶雖然從未在軍中吃過東西,可卻也聽說過,尋常的兵勇每日能夠有幾碗米粟果腹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李賢麾下的兵馬竟然吃餅、喝肉湯,再看他們身上穿著的皮甲,這簡直比大族里的私軍還要裝備齊全,這樣的隊伍,只要主將不算昏庸,想敗都難!

飽食過后,大軍再度開撥,這一次,李賢使人多造聲勢,打出了七八面旗幟,頗有數千兵馬的樣子。

越往北走,人煙越是稀少,除了極少數躲避入山的鄉民之外,多數百姓要么是被裹挾入寇,要么就是被斬殺了。

遍地都是尋常百姓的尸首,徐庶臉色沉重,許久沒有說話。

游繳所的兵勇雖然不知道徐庶是什么來歷,可看到自家游繳對他頗為敬重,也就不敢造次,這樣一來,徐庶在軍中的地位很是超然。

游走在外的哨探每隔半個時辰就會回稟一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李賢可不想一不小心撞上了賊寇的大股兵馬,他想在外圍多廝殺幾場,這樣既可以練兵,又可以分散圍城賊寇的注意力。

漸漸的,哨探們抓來了不少散落在外的鄉民。

經過一番問詢,有的人確實是附近逃難的百姓,他們家業被毀,妻離子散,愿意從軍報仇殺敵。

李賢沉吟一番,決定單獨設立一個流民營,收斂的這些鄉民全部歸入其中,由胡七統領。

原本胡七還有些不樂意,可隨著流民數量的增加,他漸漸有些醒悟了,這未嘗不是一個機會,只要把麾下流民轉化為戰力,日后這流民營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李賢這么做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是考校?還是真的無人可用?

胡七想了一會兒,沒有任何頭緒,最終也就不再糾結。

流民營裝備簡陋,多數都是輜重營中淘汰的貨色,不過誰也沒指望他們上陣廝殺。

只要能夠在戰時為己方助威,就算他們超額完成任務了。

胡七麾下有精銳三十人,這些人個個披甲,手挎鋼刀,是胡七掌握流民營的威懾性力量。

就這么走走停停行了三十里的路程,前方的哨探終于發現了一伙流寇。

流寇數量不多,約莫有三百人,他們正圍著一個村堡大肆攻伐,渾然不知一支官軍已經悄無聲息地趕過來了。

救還是不救?毫無懸念的選擇,自然是要救的,李賢跋涉而來,為的不就是救人嗎?

再者,能夠在外圍多殺一些流寇,就等于削弱了黃巾賊的總體實力,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傳我軍令,正兵營全速前進,輔兵營、流民營殿后跟進,正兵營隨我廝殺,輔兵營與流民營守住路口,不要跑了賊人”

趙亮與胡七接連應諾。

五百兵馬加速前進,沿途間,李賢發現徐庶竟然還在身旁,他不禁愕然,道:“先生怎么也來了?”

徐庶抽出長劍,笑道:“怎么?游繳莫非以為我徐元直不能殺賊?”

李賢還待多言,卻聽徐庶義正嚴詞地說道:“游繳不用再勸了,待會兒你只管統兵廝殺,我絕不給你添亂就是了。”

李賢心道,你可是我遇到的第一個謀士,要是折損在這里,那豈不是會悔恨一輩子?

當下心中決定,待會兒一定讓護衛多加防備,絕不讓賊人傷了徐元直……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