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亂臣賊子第23章 意外的收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亂臣賊子 >>三國之亂臣賊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章 意外的收獲

第23章 意外的收獲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秀才會武術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秀才會武術 | 三國之亂臣賊子 
其他網友正在看:


夜色降臨的時候,除了李賢安排夜巡的護鹽隊,多數鄉民都關上院門,老婆孩熱床頭了。

李賢牽著騾馬,馬背上馱著換上男裝的李繡娘。

許久未曾出門的李繡娘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她的心情格外的愉悅,這是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改頭換面,重新做一個女人!只要郎不嫌自己,李繡娘便覺得生活格外的美好。

到了村口,十名挑選出來的精壯正侯在那里。

聽說是陪著李郎去縣城,以后還有可能留在游繳所,大家伙兒的興致都很高。

游繳所那是什么地方?介亭縣實打實的權力單位。往日里,衙門里的白丁幫閑都敢對著他們大呼小叫,現在,風水輪流轉,也到了趙家莊男兒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當然,誰也不會忘記,究竟是誰給趙家莊帶來的這種改變。

是李賢,沒有他,趙家莊還在苦哈哈的賣鹽賺辛苦錢,哪里會有盈余的錢財?

還有去即墨賣鹽反被鹽狗襲擊的那天晚上,要不是李賢以一敵,臨危不懼,被鹽狗拿住鹽貨之后,趙家莊只怕早已經在劫難逃。

對于李賢,趙家莊的鄉勇只有發自內心的感激。

護鹽鄉兵足有一人,從一人當中選出十人,這就是抽一的比例。

能夠被選到這十人的隊伍當中,幸運者自然是得意非凡,而那些未被選中的家伙則是郁郁寡歡。

可得好好爭口氣,莫讓他人比了下去!臨來之前鄉勇的頭領趙亮可是說了,誰要是做不好差事,惹了禍端,不用回鄉就把他開革出去,永不敘用!

方圓幾里的地頭上,誰家能有這么好的待遇?

真要是被攆了出去,那就是丟臉丟到家的典型,一定要干好差事!

揣著這種念頭,這十名鄉勇全都打起精神,生怕丟了趙家莊的臉面。

至于李賢,這時候反而有種做賊心虛的感覺,李繡娘畢竟是在趙家莊生活了幾年,要是被人認出來,他李賢的名聲就全毀了……

“人都到齊了嗎?”

“都齊了”

李賢微微頜首,“那好吧,出發。”

鄉勇雖然疑惑,究竟是誰有這么大的架,竟然能讓堂堂游繳為他牽馬,可誰也不敢問出聲來,只好憋在心里,悶頭趕。

一無話,到了縣城卻發現守城的兵丁早已經關上了城門,好在劉七早有防備,他買通了城門卒,特意為李賢等人開了一道門縫,這才成功進入,要不然的話,只能等到天亮入城了。

將李繡娘安排到了后院,又留下四名護衛,李賢便來到校場上加入了酒肉派對。

開吃之前,劉七把氣氛渲染了起來,他吼道:“弟兄們,知道咱們喝的酒,吃的肉是誰買的嗎?”

一眾鹽丁識趣地應和道:“李游繳,李游繳!”

“李游繳如此情義,我們又該如何報答?”

“謹遵號令,盡忠職守”

李賢“哈哈”大笑,不管這是不是劉七特意安排的,他都很是高興,“好一個謹遵號令,盡忠職守,兄弟們,當浮一大白!”

說罷,李賢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劉七等人不敢怠慢,也是喝盡了碗中的酒水。

“今晚不分職務,大家伙兒放開了吃,放開了喝!”

鹽丁們興奮不已,像這等大規模的聚會,幾年也沒有一回。

看來如今這李游繳雖然年紀不大,可頗會做事,這樣的人,值得效忠。

吃酒的時候,書吏趙俊向李賢稟告道:“游繳,鹽場內一共查繳出銅錢九十貫,鹽貨七千斤,另有朱家奴仆十二名。”

竟然有九十貫,數額倒是不小,李賢沉吟一番,嘴里道:“拿出一半的銅錢賞下去,就說是我新官上任給的喜錢。”

趙俊低聲說道:“游繳大可不必如此,大家伙兒雖然知道鹽場有積蓄銅錢,可朱有德父都已經死了,那管事又被我使人看管了起來,知道具體的數額只有我、劉七以及李平知道,其他人等一概不知。”

李賢笑了起來,道:“虧得你有心,不過錢財都是身外之物,趙俊,你們人勞苦功高,可以多拿一些,剩下的就那么分吧。”

劉七與李平也沒想到李賢竟然這么大方,算上購買酒肉的金餅在內,上任的第一天,李賢就花了五六十貫的銅錢!

這哪里是做官啊,分明是來燒錢的!

原本李賢上任之前,幾個人商議了一番,他們本打算上繳些月錢,這是官場的(潛)規則,可現在瞧著李賢出手的闊綽程,之前準備的月錢數量怕是遠遠不夠,也是該增加份量了。

劉七與趙俊對視一眼之后便有了決斷,明日再去幾個大戶人家里轉一圈兒,看看能否尋些捐贈,到時候一并交給李賢就是了。

四十五貫銀錢,名佐官分潤一番,每人起碼可以得到幾的好處。

且不論錢的數額,單是這份心意就足以使人感動了。

于是,抱著上官賜不敢辭的態,人只得生受了,可嘴里還是免不得道謝,“我等謝過游繳”。

李賢笑著說道:“嗯,不必這么客套,來來來,喝酒,喝酒”。

趙俊猶豫一番之后又低聲說道:“回稟游繳,小的們在鹽場內還發現了酒窖。”

李賢頗為好奇:“什么酒窖?”

“看模樣應該是朱富貴私釀酒水的所在”

李賢大喜:“還有這等地方?”

“不錯,我已經派人守在了那里,明日游繳就可以去看一看”

李賢真的高興了,他笑道:“好好好,這差事你們做的好,沒想到還有這等收獲。”

原來這些時日李賢一直在苦思如何生財,思來想去,比較適合他現在身份的生財術倒也不多,其中之一便是這釀酒術。

漢代時候釀酒用的原料都是姓吃的精糧,造價高,因而等閑姓根本喝不起酒。

要想賺錢,自然是成本越低越好,苦思冥想之下,李賢終于記起來,在后世有一種高粱酒就是用高粱釀出來的。

相對比小麥之類的精糧主食,高粱只能算作粗糧雜食,用它釀酒絕對物美價廉。

問題是,對于釀酒,李賢并不精通,他只是去釀酒作坊里看過具體的流程,真正操作的經驗卻是一點都沒有。

如果朱家鹽場里有釀酒作坊,那便說明那里一定有釀酒師,這不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嗎?夜色降臨的時候,除了李賢安排夜巡的護鹽隊,多數鄉民都關上院門,老婆孩熱床頭了。

李賢牽著騾馬,馬背上馱著換上男裝的李繡娘。

許久未曾出門的李繡娘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她的心情格外的愉悅,這是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改頭換面,重新做一個女人!只要郎不嫌自己,李繡娘便覺得生活格外的美好。

到了村口,十名挑選出來的精壯正侯在那里。

聽說是陪著李郎去縣城,以后還有可能留在游繳所,大家伙兒的興致都很高。

游繳所那是什么地方?介亭縣實打實的權力單位。往日里,衙門里的白丁幫閑都敢對著他們大呼小叫,現在,風水輪流轉,也到了趙家莊男兒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當然,誰也不會忘記,究竟是誰給趙家莊帶來的這種改變。

是李賢,沒有他,趙家莊還在苦哈哈的賣鹽賺辛苦錢,哪里會有盈余的錢財?

還有去即墨賣鹽反被鹽狗襲擊的那天晚上,要不是李賢以一敵,臨危不懼,被鹽狗拿住鹽貨之后,趙家莊只怕早已經在劫難逃。

對于李賢,趙家莊的鄉勇只有發自內心的感激。

護鹽鄉兵足有一人,從一人當中選出十人,這就是抽一的比例。

能夠被選到這十人的隊伍當中,幸運者自然是得意非凡,而那些未被選中的家伙則是郁郁寡歡。

可得好好爭口氣,莫讓他人比了下去!臨來之前鄉勇的頭領趙亮可是說了,誰要是做不好差事,惹了禍端,不用回鄉就把他開革出去,永不敘用!

方圓幾里的地頭上,誰家能有這么好的待遇?

真要是被攆了出去,那就是丟臉丟到家的典型,一定要干好差事!

揣著這種念頭,這十名鄉勇全都打起精神,生怕丟了趙家莊的臉面。

至于李賢,這時候反而有種做賊心虛的感覺,李繡娘畢竟是在趙家莊生活了幾年,要是被人認出來,他李賢的名聲就全毀了……

“人都到齊了嗎?”

“都齊了”

李賢微微頜首,“那好吧,出發。”

鄉勇雖然疑惑,究竟是誰有這么大的架,竟然能讓堂堂游繳為他牽馬,可誰也不敢問出聲來,只好憋在心里,悶頭趕。

一無話,到了縣城卻發現守城的兵丁早已經關上了城門,好在劉七早有防備,他買通了城門卒,特意為李賢等人開了一道門縫,這才成功進入,要不然的話,只能等到天亮入城了。

將李繡娘安排到了后院,又留下四名護衛,李賢便來到校場上加入了酒肉派對。

開吃之前,劉七把氣氛渲染了起來,他吼道:“弟兄們,知道咱們喝的酒,吃的肉是誰買的嗎?”

一眾鹽丁識趣地應和道:“李游繳,李游繳!”

“李游繳如此情義,我們又該如何報答?”

“謹遵號令,盡忠職守”

李賢“哈哈”大笑,不管這是不是劉七特意安排的,他都很是高興,“好一個謹遵號令,盡忠職守,兄弟們,當浮一大白!”

說罷,李賢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劉七等人不敢怠慢,也是喝盡了碗中的酒水。

“今晚不分職務,大家伙兒放開了吃,放開了喝!”

鹽丁們興奮不已,像這等大規模的聚會,幾年也沒有一回。

看來如今這李游繳雖然年紀不大,可頗會做事,這樣的人,值得效忠。

吃酒的時候,書吏趙俊向李賢稟告道:“游繳,鹽場內一共查繳出銅錢九十貫,鹽貨七千斤,另有朱家奴仆十二名。”

竟然有九十貫,數額倒是不小,李賢沉吟一番,嘴里道:“拿出一半的銅錢賞下去,就說是我新官上任給的喜錢。”

趙俊低聲說道:“游繳大可不必如此,大家伙兒雖然知道鹽場有積蓄銅錢,可朱有德父都已經死了,那管事又被我使人看管了起來,知道具體的數額只有我、劉七以及李平知道,其他人等一概不知。”

李賢笑了起來,道:“虧得你有心,不過錢財都是身外之物,趙俊,你們人勞苦功高,可以多拿一些,剩下的就那么分吧。”

劉七與李平也沒想到李賢竟然這么大方,算上購買酒肉的金餅在內,上任的第一天,李賢就花了五六十貫的銅錢!

這哪里是做官啊,分明是來燒錢的!

原本李賢上任之前,幾個人商議了一番,他們本打算上繳些月錢,這是官場的(潛)規則,可現在瞧著李賢出手的闊綽程,之前準備的月錢數量怕是遠遠不夠,也是該增加份量了。

劉七與趙俊對視一眼之后便有了決斷,明日再去幾個大戶人家里轉一圈兒,看看能否尋些捐贈,到時候一并交給李賢就是了。

四十五貫銀錢,名佐官分潤一番,每人起碼可以得到幾的好處。

且不論錢的數額,單是這份心意就足以使人感動了。

于是,抱著上官賜不敢辭的態,人只得生受了,可嘴里還是免不得道謝,“我等謝過游繳”。

李賢笑著說道:“嗯,不必這么客套,來來來,喝酒,喝酒”。

趙俊猶豫一番之后又低聲說道:“回稟游繳,小的們在鹽場內還發現了酒窖。”

李賢頗為好奇:“什么酒窖?”

“看模樣應該是朱富貴私釀酒水的所在”

李賢大喜:“還有這等地方?”

“不錯,我已經派人守在了那里,明日游繳就可以去看一看”

李賢真的高興了,他笑道:“好好好,這差事你們做的好,沒想到還有這等收獲。”

原來這些時日李賢一直在苦思如何生財,思來想去,比較適合他現在身份的生財術倒也不多,其中之一便是這釀酒術。

漢代時候釀酒用的原料都是姓吃的精糧,造價高,因而等閑姓根本喝不起酒。

要想賺錢,自然是成本越低越好,苦思冥想之下,李賢終于記起來,在后世有一種高粱酒就是用高粱釀出來的。

相對比小麥之類的精糧主食,高粱只能算作粗糧雜食,用它釀酒絕對物美價廉。

問題是,對于釀酒,李賢并不精通,他只是去釀酒作坊里看過具體的流程,真正操作的經驗卻是一點都沒有。

如果朱家鹽場里有釀酒作坊,那便說明那里一定有釀酒師,這不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嗎?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三國之亂臣賊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