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升西月
陳浪瞬間被說書先生附身了似的,雖然他盡可能的想把故事說得簡潔明了,卻依舊帶上了點陰森恐怖的氣息。【舞若小说网首发】
大約是三十多年前,在鳳陽城一個商人家里發生的故事。
商人家是做糧食生意的,做的很大,他的夫人死的早,他也沒有再娶,所以家中人丁單薄,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
故事的開頭和其他每一個童話故事一樣,十分美麗。
商人的女兒在自己最美麗的時分,遇到了一名氣質翩翩的書生少年,兩人一見鐘情,墜入愛河,并發展迅速。
少年同意為了愛入贅至商人家,算是為一個故事譜寫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不過這并沒有結束。
少年少女成親的第二個年頭,少女失蹤了。
商人廣貼告示,撒落金銀無數,卻依舊不得其蹤跡,于是悲傷在商人家流成了河。
不過突然有一天,少女又出現了,某一個清晨,仆人們推開房門,卻見得少女就像往日一般,安靜地坐在院子的藤椅上,看著書,曬著太陽。
但是少女卻變得很奇怪,她不再和任何人說話,她也再也不在和自己的父親同桌吃飯,她每日都做著同一件事,清晨推門而出看書,傍晚便回房間歇息,日復一日,重復作息,無論她的老父親如何淚流滿面的乞求,她依舊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視若無睹,不言一字。
而那名書生少年,也如同受了什么莫大的刺激以外,短短數周,人就瘦了三圈,眼窩凹陷,皮包骨頭。
終有一日,商人終于忍不住,不顧少年的阻攔,推開房門,跟著自己的女兒回到了房間,他要把這所有的事情都問清楚。
然而,他卻看到了極為可怕的一幕。
少女進入房間后,便一直站立在屋子的正中央,雙唇開開合合,似乎在和什么人爭吵,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狀若瘋狂。
然后,少女的臉上突然流露出驚恐,她的頭上開始留下如柱的鮮血,一點點,從頭頂流到了眼眶,又從眼眶滑到了嘴角,然后從下巴一點點流下去,直到流了全身。
少女就這么軟倒在地,身體不停地在地上抽搐。
商人大驚,剛要上前,更為可怕的一幕又發生了。
少女的頭顱突然從身上滾了下來,帶著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在滿房間轉悠著,然后她的四肢也落了下來,一些消失在了床底,一些從房門口“跑”了出去,然后便隱去身形。
最后,少女的整個身體,被分解成了數不清的碎片,然后這些碎片一片片消失,最后只留下一地血跡,最后血跡也慢慢不見了……
商人瘋一樣的掀開那塊消失了血跡的毯子,然后在毯子之下,找到了那塊被鮮血染黑了不知多久的另一條毯子。
然后他在床底下找到了少女只剩下骷髏的頭和手臂,在柜子后的暗格里找到了被劈成碎片的骨頭殘骸。
而這時候,書生早已經跑了,但是商人依舊找到了他,在得知了一切真相后,將書生,也砍成了萬塊碎尸。
原來少女,早就死了,早在失蹤的時候,就已經死了,那日,少女在院子里看完書,回到房間,便與書生起了爭執,少女的脾氣并不好,怒極的時候,嘴上便忘了把門,有意無意間,開始嘲笑起書生的窮苦出身。
而書生也在怒氣中升起了歹念,少女一死,或許他就有機會獲得商人的財產?
于是他殺了她,將她分成數段藏起,偽造成她失蹤的假象,直到某一日,死去多日的少女竟然再次出現,然后開始日復一日的重復她死前最后一天的景象,甚至每天傍晚,都會在書生和她的房間里,把自己分尸一次,然后慢慢消失。
書生那個時候,已經臨近崩潰邊緣了,莫不是商人的財產作為他堅持的信念,或許他早就跑了,或者瘋了。
后來這件事傳了出去,民間便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一種,便是殘像說。
意思是,當某一個人的意志或情感極為強大的時候,有可能會影響到他身處之地的氣場,然后并改變它,并起到類似留念機的作用。
即使那人死去或者離開,也可能在之后某一天,在那里原地上演那些原本發生過的事情。
意念或者怨念越強,留下的殘像便越真實,幾乎和真人沒有什么倆樣。
而這個故事中,少女被愛人所殺,死后殘遭分尸,便積累了足夠強大的怨氣。
而尸體沒有及時處理,怨氣集中在房里彌留不散,到怨氣達到某一個點時,激發了殘留在殘骸中的記憶,然后造成了殘像。
陳浪的意思是,沈風所看到的,可能就是殘像,若真是殘像的話,便可以無視其中的時間問題,因為那本來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聽完說書先生陳浪的話,林希羽的臉又白上了幾分,而秦崢則是恨不得一腳把陳浪踹下車去。
按照他的意思,若那真是殘章,那林蕭山八成不是已經死了?
“你不會說話,就不要說了。”秦崢怒視了眼陳浪,覺得此人真是已經蠢得無可救藥,說話完全不經過大腦。
而陳浪也是覺得,在秦崢嘴里聽到這種話,更是莫大的“恥辱”,心想,被一個情商幾乎為零的人教育不會說話,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不過陳浪的本意確實是好的,他只是幫林希羽提出了一種設想,雖然不是什么特別好的設想,但是確實也不無可能……
平城和豐城之間的距離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僅僅兩三日,他們便抵達了這個號稱為豐家總部的豐城。
馬車是停在總部車站的,剛一下車,秦崢就愕然地在車廳的角落里,發現了兩張似曾相識的臉,因為那兩張臉,正是他和林希羽的。
兩個人的臉被畫在了兩張已經有些發黃的宣紙上,看來這畫像已經完成了有段時間了。
兩張畫像被貼在角落處的墻壁上,然后下面還貼了一張長條紙,紙上赫然用大字寫著,“三少爺有令,若遇此兩人,一律三倍價!請各級領導做好手下站點的普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