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字號:
作者:東籬澤
炎熱的六月到來了。往年,本就冷清的石城縣城,一進入六月這大熱天,白天城里的大街上就更看不到幾個人了。只有到了傍晚十分,暑氣消退一些后,人們才會出現在戶外,坐著蒲團搖著蒲扇吹牛打屁。
可是今年的六月,石城縣卻變得熱鬧無比。即使是白天,大街上也是人來人往。
石城縣人氣暴漲,一切,只因為城東多了一個娛樂廣場。
招商會結束兩個月后,娛樂廣場租出去的那些店鋪,都已經開業了。旅館、飯館、茶館、雜貨店……這些都是唐朝百姓已經司空見慣的行業。球廳、棋牌廳、博彩館,這卻是第一次在大唐出現。
這些新出現的行業,雖然也是本地的商人在經營,但這卻都是出于趙云澤的創意。那些項目,也都是趙云澤手把手教會那些商人如何經營的。
球廳里,經營保齡球和臺球;棋牌廳里,不但有傳統的圍棋、象棋、雙陸棋,更有趙云澤新加上的麻將、撲克等各種玩法。
至于博彩館,卻不是賭館,而是彩票。彩票的玩法也多種多樣,有十二生肖的選三組合,這個玩法中獎的數額不算大;也有天干地支的六組隨意排列組合,這個玩法的中獎數額,如果六組全中,那絕對能讓人一夜暴富,躋身石城縣土豪的行列。
這種排列組合的彩票,都是由博彩廳的人員先行收錢,并以實名登記彩民們投注的排列組合方式,還會對每一注購買彩票的彩民,寫上簡單的特征描述,登記家庭住址。以防止有同名的人。每天傍晚,博彩廳都在縣衙吏員的監督下,從一個大箱子里抽取相應的小木球,公布當日中獎結果。然后,在三日之內,兌現獎金。超過三日,彩票廢。
也有密封的獎票,花兩文錢買一個蠟丸,捏碎蠟丸,里面就有一張小紙片,紙片若是空白的,那兩文錢就打水漂了。可若是上面寫有中獎的數額,那就可以當場兌現。
石城縣的百姓是窮,可那彩票便宜啊,兩文錢就買一注,要是能中獎,最少也是五文錢呢。要是能中頭等大獎,那可就是兩千貫。普通老百姓,幾輩子都賺不來這么多錢呀。
于是,有點閑錢的百姓,都會湊個熱鬧,買上一注兩注的彩票。即使手頭緊的百姓,也有不少想撞撞運氣的,偶爾買上一兩注。
如果說,博彩廳是全民娛樂,那球廳和棋牌廳,就是有錢人的娛樂場所了。因為這地方實行的是會員制,先花錢購買會員卡,然后才能入內玩耍。
石城縣的有錢人不多,可別的地方的有錢人多呀。在趙云澤的授意下,租下石城娛樂廣場內商鋪的那些商人,安排了大量人手,前往石城縣的鄰縣,以及更遠的地方,給石城娛樂廣場做宣傳。
再加上人們的口口相傳,跑到石城縣來湊熱鬧的有錢人,就越來越多了。再加上石城縣取消了入城稅等一系列苛捐雜稅,到石城縣做小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石城縣的人氣,自然也暴漲了。
要說是石城縣北趙云澤這么一搞,便是浮華之氣,卻也不盡然。因為,娛樂廣場之內,還有書社。這里不光賣書,也是文人士子高談闊論的場所。再加上隔上那么三五日,馬球場內還有精彩的話劇和其他歌舞、小品、相聲、魔術等雅俗共賞的表演項目,石城娛樂廣場也算名至實歸了。
據說,趙縣令已經在籌劃秋后組織一場馬球聯賽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漏,馬球聯賽的參賽隊,不光有石城縣及其周邊五個縣的官方隊伍,很多商人和鄉紳,也要組建隊伍參賽。好像光是博陵崔氏,就組建了三支馬球隊呢。
這么多隊伍一起比賽,那定是熱鬧非凡了。難怪要用“聯賽”這個新鮮的字眼呢。雖然不知具體的比賽規則,可光從這個名稱就能猜出來,這是一場耗時長久的大賽。
不光那些租出去的商鋪都開業了。有眼光的商人,已經開始購買城東的那些空閑之地,打算建房立業了。
往更東的地方去,石城工業區內,崔敦誠的玻璃廠也已經開始了建設。當時,趙云澤說也要建玻璃廠,可他最終還是選擇與崔敦誠聯營。崔敦誠也比較樂意跟趙云澤合。因為,如今整個大唐,就趙云澤的玻璃燒的最好。
有崔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支撐,又有趙云澤的技術幫扶,這個還未建成的玻璃廠,將來極有可能會成為大唐最大最好的玻璃廠。
另外,崔敦誠還承攬了娛樂廣場劇場的建設。將來,這劇場就成崔敦誠的私人產業了。趙云澤培訓處的那些演員,也會成為劇場的員工。老百姓要想再進劇場看節目,那就要買票了。崔敦誠的確善于經商,他一眼就看到了劇場的前景。
除了玻璃廠,工業區同時上馬的,還有家具廠、紡織廠、鍛造廠等項目。這些項目,都是比較有眼光、有魄力的商人,在看到石城縣爆發出的活力之后,決定建立的。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趙云澤的鼓動。
這個時代,工業落后,民間的工業,都是小坊式生產。趙云澤的目的,就是想改變這種小坊生產,嘗試建立新型工業。他的流水線標準化業,以及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就是說服投資商的最好利器。
這個時代,雖然生產設備簡陋,但勞動力成本低廉。又有趙云澤推銷的新式生產管理方法,就更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了。那些商人不動心都難。
不過,這些商人新建立的工廠依然很小,他們也很謹慎,只是想做一下嘗試。但趙云澤賣給他們用于建廠的土地面積卻很大。趙云澤相信,今后,這些人一定會擴大經營規模的。
賣地,石城縣衙應該賺了不少錢吧?非也!縣衙一分錢都沒賺到。因為,趙云澤是用以工代資的方式,與這些商人完成的交易。趙云澤讓他們合伙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石城縣要發展,尤其是要進行工業發展,那修路就是關鍵。不修路,將來工業區生產出的貨物,運輸都不便利。
修路,與那些商人的利益也息息相關,因此,他們滿口子答應了趙云澤的交易條件。
這個時代修路也簡單,只需把原有的道路拓寬、平整就行了。然后,主要就是經常性的養護了。而養路護路的員工,由縣衙雇請,酬勞就從收取的綜合管理費里出。
先期進駐石城縣娛樂廣場和工業區的商人,得到了最大的政策優惠。不過,以后再有人想來石城縣發財,可就沒有這么好的優惠條件了。反正就一句話,手快有,手慢無。
趙云澤也不怕沒人再來石城縣投資,要知道,這可是大唐的第一個開發區,商人們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這個開發區的潛力來。臺子搭好了,還怕沒有唱戲的?而且,這還是全大唐目前唯一的一個臺子。
石城開發區,也該石城縣當地的百姓提供了就業崗位。縣城內沒事閑逛、扎堆聊天的人少了,到商鋪或工業區幫工的人多了。連鄉下的百姓,也擠出時間,跑到縣城中,出賣力氣賺錢了。
正在投資的商人,暫時還看不到回頭錢。但是縣衙那邊,卻已經開始受益了。如今,靠著收取低廉的攤位費,以及娛樂城的綜合管理費,縣衙的規費收入就已經比以往漲了一倍了。相應的,縣衙內那些官吏的例錢也都增加了不少。他們干起活來,也更賣力氣了。
整個石城縣,大開發進行的如火如荼。
滬ICP備11016960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