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小說»»章節目錄章節目錄文/東籬澤本章字數:3081:
大唐招商會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在十一月初六這天正式開幕。
天下大商賈,云集長安。因為招商會的召開,長安城也一下變的熱鬧非凡。倒是樂壞了長安城的生意人。來的都是有錢的主兒,他們的消費能力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比的。
一開始,大多數商賈還只是抱著湊熱鬧的想法來的。可當他們看過朝廷展示的玻璃制品后,一個個就轉變了想法,抱著志在必得的心態參加招商會了。
招商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報名,參加招商會的人,需要向朝廷提供自己的身份資料和經商資歷。朝廷也要對報名人提供的資料進行核實,防止有人魚目混珠。另外,報名人還需要繳納大筆的押金,以防止有的商人競爭到營銷權后又反悔。
光是這筆押金,就將一些實力弱小的商人擋在了參與競標的門外。不過這些商人還是可以當觀眾看熱鬧的。
第二個階段,便是競拍活字印刷術和玻璃的產銷權了。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朝廷與中標者訂立合約,并將活字印刷術和生產玻璃的技術教授予中標者。
第一個階段的工作歷時三天完成。其實能繳納起押金的,都是出名的大商賈,這些人每年都會繳納大筆的商稅,在朝廷早就掛了號的,也不用費太大力氣去核實他們提供的資料。朝中一些勛貴,也報名參與了競標,他們的身份資料就更不用核實了。
第二個階段的競標會,于十一月十一在東宮顯德殿舉行。雙十一,一個在后世網購大狂歡的日子,這天舉行競標會,倒也頗有古今相通之意。
之前,李世民在早朝上宣布在顯德殿舉行競標會時,朝中還有很多大臣反對。尤其以孔穎達的反對意見最為強烈。孔穎達等人認為,顯德殿是莊重之所,讓一群銅臭味濃烈的商人進入其中,這是對顯德殿的褻瀆。
李世民卻也不做分辯,只是微微一笑,問當日參加早朝的趙云澤說:“趙愛卿如何看待此事啊?”
其實在顯德殿舉行競標會,本來就是趙云澤的主意。nt千说网李世民起初也有些猶豫,趙云澤最終說服了他。這會兒,李世民顯然是要趙云澤出頭跟孔穎達等人辯論了。
趙云澤一站出來,孔穎達就有些心虛了。他可是清楚的記得去年程處默拜師時,趙云澤與他辯論新式家具之事的。對于趙云澤的辯才和見識,孔穎達深為佩服。
趙云澤問孔穎達:“孔大人,您為何看不起商人?”
孔穎達道:“商人自古就是四民之末。君子重義,商人重利,他們不事生產,只以賤買貴賣盈利,一群無德之人而已。”
趙云澤也不與孔穎達爭辯,直接走到民部尚書裴矩面前,一拱手問道:“裴老,小子冒昧問一句,去歲我朝國庫收入是多少?”
裴矩今年已經八十歲了,李世民特賜他座椅參加朝議。這么大歲數的人,趙云澤還真擔心他記性不好。
裴矩也不起身,直接說道:“去歲,我朝庫入四千三百萬一千六百八十二緡。”(注:緡,原意為穿錢的繩子,后用來衡量錢額,一緡為十貫,也就是一萬錢。)
這老頭可以呀,記得忒清楚。難怪都這么大歲數了李世民還讓他當官管事呢!
“裴老,您說的這個數額,是單純的錢幣收入呢還是所有賦稅折合的收入?”趙云澤明知故問。
中國古代的封建朝廷,從沒有一朝能達到光錢幣收入就有四千多萬緡的。裴矩報出的這個數字,水分很大,是綜合了糧米、布帛、茶貢、絲貢等實物、以及勞役人工后的折合數字。尤其是占實物賦稅大頭的糧米,這幾年糧價很貴,那這個數字的水分就更大了。
“呵呵,自然是所有賦稅按去年年末時的物價折合之后的收入了。要是我朝光錢幣收入就能達到四千余萬緡,那老朽這民部尚書就不用發愁了。”裴矩笑道。
聽見裴矩的話,大臣都會意的笑了起來。時下國力貧弱,裴矩這民部尚書當的難啊。到處都缺錢用,經常有官員為了撥錢之事跟戶部的官員大鬧。要不是看裴老爺子歲數太大,恐怕他老人家也免不了經常被人噴一臉唾沫星子。
“那去歲國庫單純的錢幣收入是多少?”趙云澤又問裴矩。
“唉,只有一百二十萬三千兩百七十四緡。”裴矩嘆氣道。
“那商稅占了幾成?”趙云澤又問。
“至少八成。”裴矩答道。
“多謝裴老賜教!”
趙云澤朝裴矩一拱手,又走回孔穎達身邊,對孔穎達說道:“孔大人,您也聽到了,去歲國庫的錢幣收入,商稅占了大頭。也就是說,某與大唐所有官員,每季領取的俸祿,錢幣俸祿有八成是商人們貢獻的。朝廷實施的各項建設,所用的錢幣,也有八成來自于商稅。孔大人,您吃著商人的,用著商人的,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這可不是君子的處事風格呀!”
趙云澤的話令大臣們都笑了。孔穎達果然好涵養,對趙云澤的話卻也不惱,呵呵一笑道:“鵬羽此話有失偏頗了。某與諸位同僚的俸祿是有部分錢幣,可這終究是占了小部分。更多的,則是實物和職分田的收入。”
趙云澤又道:“那某再問孔大人一句。您的職分田和爵位封田中出產的糧食,都是您和家人自己吃了嗎?”
“自然不是,余糧要賣出去換些錢貼補家用的。”孔穎達說道。
“那若無商人,您家里的余糧不是都爛掉了?”趙云澤又道。
“這……”孔穎達語塞了。
趙云澤這時回過身,朝大臣們一拱手,道:“諸位,就拿糧食打個比方,我大唐富貴人家的余糧,都是要賣與商人的,然后再由商人轉賣給需要糧食的百姓。若無商人,糧食就不會流通,也會有許多不種地的人餓肚子。其余諸事物,又何嘗不是如此?若無商人,江南的絲綢就不會運到長安,深山老林中出產的藥材,也只能被當地人挖來喂豬羊。正是因為有了商人的販運,各地的特產才能變為錢財,當地百姓也因此受益。各地百姓士紳,也才能就近買到別處的特產。更何況,商人還為朝廷提供了賦稅呢。”
趙云澤此話說完,包括孔穎達在內的所有大臣,都思考了起來。
趙云澤又道:“世人看不起商人,皆是因為對孔圣人‘君子重義,小人重利’的附鑿之解,認為商人重利,便把商人劃入了小人行列。可是諸位莫忘了,孔子的學生中,子貢就是個商人。若孔圣人也歧視商人,因何收子貢為徒?商人是重利,可他們的小利集聚在一起,便是國之大利。國之大利,難道還不能稱之為‘義’嗎?”
稍頓,趙云澤總結陳詞道:“某認為,國無仕不治,無農不穩,無兵不固,而無商,則不富。若把大唐比作一個人,圣人教化是其靈魂,農業則為臟腑,軍兵為肌骨,而商業,則為血液。人離了血液,豈能存活?只有商業發達了,國家的物品流通才更加便利,百姓也會更加富足,國家的稅收,也才能增加。東周之齊國,就是以工商業發展富足的,這是歷史上現成的例子。陛下讓商人進入顯德殿,就是彰顯我大唐對商業的重視,諸位又因何不同意呢?”
趙云澤的話,令那些起先反對在顯德殿召開競標會的大臣都不出聲了。孔穎達沉默了一陣后,對趙云澤拱手道:“鵬羽一番話,讓某眼界大開呀。之前,是某愚鈍了。”
“孔大人客氣了。”
孔穎達又朝李世民拜道:“陛下,某被趙鵬羽說服了,再不反對商賈進入顯德殿了。”
孔穎達都熄火了,其余反對此事的大臣也都不冒頭了。就這樣,顯德殿召開競標會之事也便定了下來。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