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天狼突擊隊第1557章 :當兵有錢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日之天狼突擊隊 >>抗日之天狼突擊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57章 :當兵有錢賺

第1557章 :當兵有錢賺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22日  作者:亂舞沙  分類: 軍事 | 軍事戰爭 | 亂舞沙 | 抗日之天狼突擊隊 
1557.

對于招兵這個問題上,高東其實是很贊同統帥的意見。

從當地百姓中選取勇敢者,加以訓練,他們將是保衛這片土地最有利的力量。

畢竟,中國人都有對家鄉特殊的情節。

家鄉承載了一個人從年幼一直到成年的所有回憶,就像是一個美好的夢境,不容任何人來打破。

古時的戚繼光,他的戚家軍便是從浙江沿海地區選擇的士兵。

士兵為了保護自己的家鄉,對待強敵時往往是奮不顧身,不會考慮個人的得失。

高東要的就是這樣的兵,只有這樣的部隊,才能保住臺灣,再也不讓臺灣淪落為列強腳下的土地。

高東命令部隊,向整個臺灣發布征兵公告。

只要家世清白,家里沒有為日本人干過事的年輕人,都可以來參軍。

那些被日本人迫害,甚至是慘遭滅門的,優先可以來當兵。

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這些參軍的人更加懂得故土的意義。

他們出身貧苦,備受壓迫。也只有這些人,更懂得當兵的意義。

臺中市,高東坐鎮此處,轉職征兵。

同時,高雄,臺南,臺北,新竹以及花蓮等地,同時展開了征兵。

征兵的范圍輻射到了整個臺灣島,高東的意思是,即使是躲在山里的少數民族,也要讓他們知道當兵的消息。

在征兵之前,高東還特意向司令部重新發了一份他的報告,具體闡述了對待新兵的優惠政策。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高東的政策,其實也就是安家政策。

臺灣人民長期在日本人的高壓統治下活著,生活非常的困難。

城市里,到處是流連失所,流落街頭的難民。

高東在報告里就指出,要成功的征到可靠的士兵,首先便要安撫好他們的家庭。

將心比心,若是一個人出來打仗,自己的家里人卻在成天挨餓受凍,那這樣的人,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兵。

這次收復臺灣,繳獲的日軍物資以及財物幾乎是數不勝數,堆積如山。

高東便向統帥提議,用這些物資和財物來招兵,安撫新兵的家屬,給予當兵者最優厚的條件,以此來吸引最好的兵員。

統帥看到電報后,立即召開了會議,因為這確實是件大事。

動用那么多的財力物力,以統帥開明的性格,絕對不會自作主張,而是要和眾人商議。

但商議的結果卻是完全一致,大家都認為。

從日本人那里繳獲來的東西,都是日本鬼子從臺灣民眾那里掠奪來的。

除了留下一半的物資上繳總司令部,其余的物資,全部由高東妥善分配。

不管是征兵也好,還是安撫老百姓也好,總之要把這些物資都用在刀口上。

同時統帥立馬派出了一支學習團,去學習臺灣的征兵政策。

統帥敏銳的察覺到,以后的征兵,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拉著窮苦孩子就進隊伍。

要想讓戰士們真正的安心,就要首先照顧好他們的家庭。

絕對不能讓戰士們寒心,不能讓勇士們的家屬忍饑受凍。

統帥決定,若是此次臺灣的征兵工作做的好,以后就推廣到全軍,做為以后征兵的慣例。

電報先行一步發送到了高東那里,而學習團的成員,也隨后坐飛機抵達了臺北,然后立即奔赴各個城市的招兵現場,學習高東的征兵經驗。

高東有了統帥的認可,腰桿子立馬就粗了起來。

首先,他將從日本人那里繳獲來的物資,一分為二。

一半的物資運回國內,上繳總司令部。因為國內也很困難,這些物資,將會大大的改善軍隊以及老百姓的生活。

剩余的物資,有一半是從日本商人那里得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日本人的軍用物資,更多的則是從臺灣本土搜刮來的。

光是軍用物資,就夠二十多萬百姓用的。

而大量的金錢,高東找人計算了一下,充當此次的招兵經費,幾乎還綽綽有余。

有了錢,他立馬采取了行動。

首先,定下了招兵的政策。

凡是被選入伍的士兵,所在的家庭,都可以當即領取一份生活物資。

這其中包括日本部隊軍用的毛毯,大衣,以及行軍床,馬札,口杯,毛巾.......

這些東西在有錢人的眼里看起來一文不值,但是對于那些真正的貧苦百姓,卻是雪中送炭,救命般的東西。

其次,除了發放這些生活用品之外,沒個家庭還會得到一份口糧。

這可不是簡單的單兵口糧,可是包括了一袋米,十天的單兵口糧,還有牛肉和魚肉罐頭在內的一籮筐東西,甚至還有兩瓶清酒。

對于食物,比起那些生活用品,老百姓們是更加的渴望。

但這還沒有完,下一條就是,凡是有人參軍入伍,家屬都可以得到五塊銀元,做為家里的生活補貼。

五塊銀元在那個時代,放在有錢人那里或許根本就不值一頓飯的錢。

可是擺在普通貧苦老百姓的手里,或許是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

最后面一條,對于老百姓們來說,那才是最重磅的一條消息。

因為日本人占據了臺灣后,就將老百姓的地全部征用。

很多百姓雖然還是在種地,但是他們只是幫日本人免費打工,所有種出來的東西,他們一個也拿不到。

而日本人只是給他們一些能維持生命的食物,好讓他們繼續干活。

沒有了地,也就沒有了收入來源,這對許多老百姓們來說,那就是斷了他們存活在這世上的根本。

所以,高東下令,把所有的地重新劃分。

軍隊承包出一大片土地,讓參軍的軍人家屬,可以優先來這些地方工作。

他們不需要出任何的東西,只需要出勞力。

地里成熟的東西,和部隊對半平分。

而且五年之后,他們所種的這片土地,就歸他們所有,并且三年之內不征收任何的稅。

這幾天建議一下,就等于是解決了老百姓們一輩子的大事。

除了給他們分配房子,幾乎所有的東西全都想到了。

高東制定好了計劃,仍然不敢擅作主張,還是先發送給統帥他們審核。

他的這個建議很是保守,統帥他們看了以后,仍然是一致通過。

并且指示高東,若是有長期在部隊服役,服役年齡達到十年的士兵,部隊將予以分配房屋,以解決個人的問題。

高東接到電報后,沒想到統帥他們居然會如此的開明。

這樣的條件一下達,那么招收來的士兵將會無比忠誠。

國家為他們幾乎解決了一切,他們也將會把自己的青春,奉獻個部隊和這個國家。

得到了認可,高東將他制定的計劃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去給學習團的同志學習,另外一部分分發到各個招兵地點。

征兵的公告,由士兵和當地的老百姓一起組成宣傳隊伍。

不用公告的形式,而是用喇叭去各個鄉村,各個山里面進行宣傳。

這也是高東的高明之處,他知道許多貧苦的老百姓根本就沒上過學,你就是給他最簡單的公告看,他也看不懂。

而且很多老百姓都生活在山區,消息閉塞。

要想讓他們得知,只有不辭辛苦,走遍所有的山村,將消息告訴他們。

不過高東沒想到的是,他這個做法,幾乎掀起了一場整個臺灣島的轟動。

原本各個招兵處,每天來看的人沒有幾個。

因為老百姓們雖然知道招兵的是中國軍隊,但他們被日本人壓迫的時間太久了,對什么都感到害怕,所以真正來當兵的人并不多。

可自從通告一出,各個城市的招兵處人滿為患。

高峰時期,甚至是從城內一直擁擠到城外。

不光是山村的老百姓來當兵,就連城里的不少人也想著來當兵。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貧苦出身,當兵給出了如此優厚的條件。

不但當兵的人在部隊里衣食無憂,家里人也沾到了光,這讓他們打破頭都要擠進部隊去。

面對各個城市火爆的征兵現場,坐鎮臺中的高東有些頭暈眼花。

光是他所在的臺中市,來報名當兵的,就有好幾萬人,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一直不停的向上攀升。

高東無奈,只得又制定了一項條件。

將當兵的年齡壓縮,只征收年滿十八歲,不超過二十三歲的青年。

這樣一來,立馬刷掉了一半的人。

但即使這樣,征兵處每天報名排隊的人,仍然是多的快擠爆大門。

于是高東再次下令,對于報名的人進行考核。

每人發放一頓口糧,然后進行身體和體能方面的測試,合格者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而下一個環節自然就是甄別工作!

因為臺灣被日本占據了太長的時間,所以為了防止有日本人的特務混入部隊,必須對每一個新入伍的士兵進行身份審核。

被日本人迫害的,幾乎直接可以入伍。

那些家里有和日本人來往過的,一般都會被刷掉。

征兵的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被刷掉的,垂頭喪氣,有的人甚至嚎啕痛哭。

而被留下的,則是歡天喜地,似乎整個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高東一直查看著征兵工作的進展,僅僅五天過后,他要征收的兵員,基本已經到位。


上一章  |  抗日之天狼突擊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