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第1245章 斗膽陳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婿 >>帝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5章 斗膽陳言

第1245章 斗膽陳言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蜀中布衣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蜀中布衣 | 帝婿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c_t;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風云小說閱讀網余長寧沉吟半響,覺得不能給李治太過悲觀的感覺,緩聲說道:“雖是如此,晉王殿下你成為太子的機會還是挺大的,因為吳王畢竟是隋煬帝的孫子,倘若將來他成了皇帝,不少大臣都會深感疑慮。”

李治緩緩頷首,長噓出聲道:“如此說來,現在就只能等下去了?”

“對,”余長寧擊掌贊同道:“盡人事聽天命,殿下萬不可急躁焦慮,從而亂了方寸。”

送走李治后,長樂公主備細詢問今日朝堂所發生的事情,及至聽完,輕聲嘆息道:“這于志寧性格耿直敢言敢說,竟當殿提議冊立太子的事,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余長寧笑道:“你可不要忘記于志寧昔日可是李承乾的太子府詹事,那時候他便敢當面叱李承乾的不是,這次陛下病重昏迷,朝廷怏怏群臣惶恐,最關鍵一點就是沒有太子監國,其中弊端大家都深有體會,提議冊立太子也是一件好事。”

長樂公主溫柔地點點頭,四顧一周輕笑道:“也不知瑤瑤將奴奴待到何處去了,駙馬,我們去找她們如何?”

“如此甚好。”余長寧哈哈一笑,與長樂公主相袂去了后園。

冬日嚴寒,陰沉的天空飛揚著鵝毛大雪,風雪朦朧天地模糊,亦如李世民的心情一般沉重混沌。

負手注視著殿外積雪,這位偉大帝王身平第一次生出了蒼老的感覺,貞觀二十年來,文治強國富民倉廩豐實,武功開疆拓土四夷懾服,可以說,他光憑一己之力,一朝之臣,開創出一個可以媲美漢朝盛世的強大帝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然而時光如白馬過隙,不知不覺,英年的君王業已蒼老,兩鬢斑白心力憔悴,繁雜沉悶的國事尚且不說,沒有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成為了擺在李世民心頭的首要問題。

心念及此,李世民一聲沉沉喟嘆,心緒不禁更加迷茫了。

一陣輕輕的腳步聲掠進宮殿,老內侍輕聲稟告道:“陛下,余相殿外求見。”

李世民轉過身來,頷首道:“請余相入內便是。”說罷登上臺階,端坐御案之后。

一身紫色官衣的余長寧大步而入,行至階下長躬作禮:“臣余長寧拜見陛下。”

“余卿但且免禮。”李世民虛手一扶,臉上蕩開了笑意,口氣親切得如同家中長者,“愛卿今日前來,莫非有事?”

余長寧稟告道:“國事沒有,私事倒是有一件,還請陛下成全reads;。”

“私事?呵,說來聽聽。”

“啟稟陛下,微臣與國子丞杜禹英情投意合立定鴛盟,想請陛下同意微臣納娶杜禹英為妾。”

李世民眉頭一挑,訝然問道:“你又要納妾?”

余長寧硬著頭皮請求道:“還請陛下成全。”

“余卿不禁官場得意,情場也戰無不勝啊,就連禹英那如此聰明的丫頭都被你折服了。”李世民頗有感概地嘆息一聲,繼而沉聲道,“禹英乃是萊國公愛女,從小聰明好學甚是干練,若為男子,必定可以與她父親一般成為朝廷宰相,既然你們情投意合,朕理所當然允諾,不過長樂那里……”

“公主已經同意了。”余長寧急忙笑著補充。

李世民點頭一笑:“長樂性子與故去的皇后相似,若換作其他公主,只怕你這駙馬早就被痛揍了一頓,尚她為妻算你幸運。”

余長寧深有同感地點頭道:“公主賢良淑德秀外慧中,的確是臣的賢內助,有她操持府中事務,臣才能心無旁騖地率軍遠征專注正事,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李世民細細品咂了這番話,忍不住哈哈笑道:“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說得好,你有這等認識,也算非常不錯了。”

笑得一陣,余長寧正準備告辭而去,不料李世民突然詢問道:“余卿,對于前日于志寧殿上之言,你覺得如何?”

余長寧心頭一跳,斟酌奏對:“啟稟陛下,儲君乃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石,的確應該早日確定,微臣贊同于尚書之言。”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直勾勾地釘在了余長寧臉上:“吳王晉王都非常優秀,也是朕厘定的太子人選,你說說看,究竟他倆誰適合當太子?”

如此直截了當的當面垂詢,著實令余長寧毫無防備,大感震驚之下他急忙跪倒在地,拱手開口道:“太子人選當由君王決定,臣不敢妄自議論。”

“余卿啊,你用不著如此害怕,這只是我們翁婿之間閑話家常而已,對于晉王也好,吳王也好,都沒有半分影響。”

李世民越是這般輕描淡寫,余長寧越覺得頭皮發麻,如何能夠算作閑話家常?說不定因自己一句話,便會使李世民下定某方面的決定,況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他乃晉王府長史,為李治身邊親信,自然會幫著李治說話,李世民如此詢問究竟何意?難道是想看看他對冊立太子之事是否有公允之心?

想著想著,余長寧額頭冒出了涔涔細汗,對著李世民一拜,說道:“陛下,臣身份尷尬,實在不好就此發表意見!”

李世民不悅道:“朕讓你說就說,你怕什么?說錯了朕也恕你無罪!”

余長寧心知自己推搪不過,思忖半響,腦海中突然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雙目陡然一亮,平靜清晰地說道:“陛下,儲君之選事關江山社稷延綿,故此因多作思量考慮,晉王和吳王都是當之無愧的人中之龍,孰優孰劣實在不好進行評判,以微臣淺薄之見,晉王仁厚善良虛心納諫,他日若能為君,必定可以守住貞觀盛世的偉業,而吳王英姿勃發胸懷天下,他若能為君,必定可以文治武功延續盛世。”

余長寧說了很多,卻等于什么都沒說,李世民微微皺起了眉頭,冷哼道:“余卿,你可不得偷奸耍滑啊!”

余長寧淡淡一笑,壯著膽子將最后那句關鍵的話道了出來:“不過臣覺得,晉王殿下比起吳王殿下,似乎更具有人情味,也更能團結宗室皇親。”

李世民愣了愣,整個人竟是如遭雷噬,以往想不通的諸多關鍵似乎被這一句話一掃而空了。

李恪雄才大略頗像自己,然而唯有一點令李世民很是擔憂,那就是為人為事過于刻薄寡義,李治比起李恪來盡管遜色不少,然為人忠厚老實,倘若他大行之后李恪成為皇帝,不用問一定會大肆對付以前反對自己成為太子的一些朝臣,如房玄齡、長孫無忌、余長寧等等,政局必定會產生動蕩,而且李治也肯定難逃厄運,說不定還會有性命之危。倘若李治成為皇帝,以他寬松厚道的個性,最多只會將李恪貶謫外放,絕對不會殘害其性命。

立李治對于局勢的穩定的確非常有利,也可以令諸皇子得以平安留存。想及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的血腥場景,李世民渾身一個激靈,對著余長寧微笑道:“好,朕明白了。”


上一章  |  帝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