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第951章 《唐律疏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婿 >>帝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1章 《唐律疏議》

第951章 《唐律疏議》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蜀中布衣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蜀中布衣 | 帝婿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蜀中布衣書名:

正在長樂公主震驚恍惚之際,余長寧已是擱下了手中的毛筆,展了展身子長吁一聲道:“終于搞定完工,明日正好要朝參,要不我將這套律法當殿獻給陛下,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長樂公主這才回過神來,點頭笑道:“若能如此,父皇必定龍顏大悅,駙馬,你可真厲害。[燃文書庫][]hp://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復制本地址瀏覽hp://%77%77%77%2e%62%69%71%69%2e%6d%65/”

“呵呵,本駙馬還有一項事物更是厲害,公主可愿意一試?”余長寧對著她調皮地眨了眨眼睛。

長樂公主正在蹙眉疑惑間,余長寧霍然站起大步走來摟住了長樂公主的柳腰,長樂公主驚叫了一聲,帳簾微微一動,兩人已是倒在了象牙床上,片刻之后,嗯嗯哼哼之聲輕輕地響了起來。

翌日朝參,余長寧語驚四座:“陛下,臣這些年多加揣摩大唐現行的《貞觀律》,覺得該律還是有很多不完備之處,法律乃國家骨骼框架,更是世人賴以遵守的制度規定,若有明顯瑕疵,難保不會造成一定影響,故此,臣利用了兩個夜晚將《貞觀律》按照臣之想法重新修訂,今日上朝特來獻于陛下。”

話音落點,朝堂內頓時哄嗡一聲輕響,所有大臣目不轉睛地盯著余長寧,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世民昨夜晚睡,此刻本就覺得有些疲乏,聞言更是驚得腦海中一片懵懂,不能置信地開口問道:“什么?余卿你重新修訂了《貞觀律》?就你一人?”

余長寧拱手點頭道:“是,臣也不知修訂得是否準確,獻給陛下故請陛下斟酌。”

“荒謬!”李世民還未出言,朝班中已是閃出了一名大臣,正是尚書右仆射長孫無忌,他對著李世民當頭一躬道:“臣啟奏陛下,昔日臣奉命與房相修訂《貞觀律》,利用閑暇時間耗時十年方才修訂完畢,臣也承認《貞觀律》存在一定漏洞,但今日余祭酒聲言用了兩天時間就修訂完畢,實在是荒天下之大謬!”

余長寧也不生氣,淡淡笑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長孫大人心存懷疑也是情理之中,所以臣今日已經將《貞觀律》修訂手稿帶來,正置于殿外。”

房玄齡知道余長寧做事像來穩妥,若沒有一定把握,斷不會這般信誓坦坦地開口,略一沉吟,房玄齡出班奏道:“陛下,既然余祭酒如此有把握,不如讓他修訂之后的《貞觀律》呈上前來一睹。”

“準奏。”李世民立即重重一拍御座扶手。

不消片刻,內侍捧著一個木匣快步上殿,畢恭畢敬地放在了李世民身前的御案上。

在大臣們炯炯的目光中,李世民親自打開了匣蓋,拿起一疊紙箋仔細地看了起來,看得半響,眼睛陡然圓整,竟是忍不住輕輕地“咦”了一聲,顯然頗為驚奇。

見李世民這般模樣,眾臣都止不住的好奇,只有余長寧一個人氣定神閑地站在殿中,面帶淡淡的微笑。

看了許久,李世民這才長吁一聲放下了手中紙箋,驚嘆出道:“修訂得果然更加合情合理,內侍,將這份手稿傳給眾大臣翻閱。”

站在李世民身旁的內侍應得一句,立即端起案上木匣走到了朝班之中,大臣們立即你幾張我幾頁地翻看了起來,不消片刻,殿堂內激起了高聲的議論之聲。

仔細地讀了幾頁,房玄齡心頭大為激動,拱手朗聲道:“啟稟陛下,臣以前奉命主持《貞觀律》的修訂,目前《貞觀律》最大的弊端,在于朝廷和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余祭酒所修訂的《貞觀律》,對律法逐條逐句進行統一而詳細的解釋,如臣所看到的‘流刑三: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這一條律法,余祭酒在后面解釋為‘《書》云:流宥五刑。謂不忍刑殺,宥之于遠也。又曰: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大罪投之四裔,或流之于海外,次九州之外,次中國之外。蓋始於唐虞。今之三流,即其義也。’使之更加讓人能夠理解,實在是非常可貴。”

長孫無忌時才不信余長寧之言,此刻走上前來對著余長寧心悅誠服地拱手道:“余祭酒果然了得,剛才本官言語冒犯了。”

余長寧急忙抱拳回禮,心里卻暗自好笑,因為他所默寫的這本《唐律疏議》正是長孫無忌在高宗永徽元年組織修訂,自己雖然讓《唐律疏議》提前問世,但說到底也是剽竊了長孫無忌以后的功勞。

李世民眼見大臣們都如此認同余長寧所修訂的《貞觀律》,不禁龍顏大悅,拍案笑道:“朕還不知道余卿竟然如此通曉律法,實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傳旨:尚書省將這套修訂手稿立即繕寫十余份傳抄所有官衙傳閱,最后將意見匯總到政事堂,政事堂再加以梳理報送于朕,若沒有大的問題,便可以推行實施。”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立即代表尚書省拱手應命。

李世民又笑道:“余卿,此番你立下了大功勞,實在乃國之良臣,待到修訂之后的《貞觀律》推行以后,朕再好好地獎賞你。”

余長寧拱手昂昂道:“臣只知道為大唐盡忠,為陛下效力,實在當不得陛下獎掖,況且臣現在身為國子監祭酒,正應該在這方面略作建樹,為國培育良才,若是可以,臣想請陛下也讓國子監律學院的學子們議論修訂稿,并提出建議。”

“遵旨!”李世民捋須一笑,“朕以前讓你前去擔任國子監祭酒本來還有些心存顧及,沒想到你這么快就立了大功,朕心甚慰,望你以后繼續發揚你的聰明才智,為大唐再立新功。”

下朝之后,余長寧前去吃廊下食,剛走下正殿便看見蕭銳正在廣場上笑吟吟地等著自己。

兩人原本關系就很是不錯,前去河南道治水更是患難與共,余長寧立即抱拳哈哈笑道:“蕭駙馬在此等余某,莫非是今夜相請本駙馬喝酒乎?”

“咦?余駙馬果然聰明,竟然一猜就中。”蕭銳驚訝地說了一句,接著又笑道,“不過請你喝酒的不是我,而是王駙馬。”

“王駙馬?”余長寧輕輕地一挑眉梢,笑道,“徑直兄難得有如此雅興,本駙馬自然奉陪,時間地點人物?”

蕭銳笑道:“時間今天黃昏,地點平康坊群芳樓,人物嘛自然是我們幾個天子。”

“房駙馬和柴駙馬也來?他們以前可和我們不是一路人啊。”余長寧不禁有些驚奇。

蕭銳笑道:“雖是如此,但在河南道之時,大家也算相處愉快,王駙馬對他們兩人一說,他們都一口答應了下來。”

“那好,黃昏時刻群芳樓不見不散。”余長寧對著蕭銳賊兮兮地一笑,這才去了。

走得沒多遠,余長寧突然想起一事,一拍額頭郁悶道:“糟糕,今晚玉珠不是約我在天淵詩社相聚么,我剛才怎么忘記了?。”

然而轉念一想,房玉珠約定的時間乃是亥時,黃昏到亥時足足還有一個多時辰,倒也不會起多大的沖突。

夕陽西下,萬道霞光染紅了長安城廣闊的天空,平康坊青樓的燈火亮了起來,坊內一片喧囂熱鬧。

余長寧搖著一把折扇走入了平康坊內,他頭戴一頂輕軟的黑絲幞頭,身著月白色的對襟長衫,散漫隨意風度翩翩,一進坊門,頓時吸引了不少攬客老鴇的目光,鶯鶯燕燕的邀請聲不斷響徹耳邊。

余長寧微笑而過不帶一絲眷戀,直到行至群芳樓前他才收扇止步停了下來,望著眼前這一棟披紅掛綠的小木樓,余長寧不由回想起了在這里第一次遇到秦清的場景,想及秦清嫵媚多情的模樣,以及她口中那句柔柔的‘寧弟弟’,余長寧不由升起了淡淡的懷戀之感。

正在愣怔發呆之際,突然肩頭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余長寧愕然回頭,耳畔響起了房遺愛的笑聲:“啊呀,長寧兄在這里愣怔個甚?走,一起進去。”

“原來是遺愛兄。”余長寧手持折扇抱拳一躬,笑道,“許久沒來這煙花之地,一時間不禁有些癡了,見笑見笑。”

房遺愛哈哈一笑,突然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道:“余駙馬現在不僅有長樂公主相陪,更有漢和公主和突厥汗王,相傳公主汗王皆是有著傾國傾城傾人之姿,平康坊這些庸脂俗粉豈能進入你的法眼?”

余長寧開玩笑地說道:“遺愛兄此言差異,珍饈美味吃久了偶爾試試青菜蘿卜也不錯。”

房遺愛一怔,陡然大笑道:“高見高見,余駙馬果然高見。”

笑罷,兩人并肩而入進入群芳樓內,溫柔嫵媚的侍女殷情地將他們帶到了二樓一間包廂門口,輕輕地推門而入,卻見蕭銳、王敬直、柴令武早就到了。

治水之后,五位駙馬的關系已經變得無比融洽,加之都是年輕人性情,以前有些不快早就拋到了九霄云外,一時間推杯換盞,說笑聲聲,竟是好不熱鬧。


上一章  |  帝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