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第769章 當殿彈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婿 >>帝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9章 當殿彈劾

第769章 當殿彈劾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蜀中布衣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蜀中布衣 | 帝婿 

待到群臣參拜完畢之后,殿中御史朗聲稟告道:“今日有新晉官員一人,外官兩人前來朝參,新晉者乃鴻臚卿、襄國郡公余長寧;外官乃慶州刺史李大同,光州刺史蘇航長。風雨”

李世民點了點頭,身旁侍立的老內侍一甩拂塵,昂昂上前一步尖銳喧呼道:“議政開始,群臣有本啟奏。”

話音剛落,房玄齡右跨一步出了朝班,向李世民稟告各地春耕播種情況,也對敬忠職守的刺史縣令們進行了表揚,隨后兵部尚書李勛向李世民稟告了漠南戰事后續情況。

一聽到提及漠南,余長寧立即豎起了耳朵,原本道聽途說的消息也在李勛口中得到了證實。

平夷道行軍大總管李績率領十萬唐軍擊潰真珠可汗后,漠南又重新納入了大唐版圖,對于前來表示效忠的突厥頭人,李績也進行了安撫接納,對于昔日的種種表示既往不咎,雖是如此,但漠南的情況并不穩定,究其原因,乃是突厥汗王甄云在漠北的蠢蠢欲動,今年提兵南下的熊熊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去歲冬月,甄云以風卷殘云之勢席卷了漠南,整個薛延陀領土正式歸入了突厥汗國。

諾魯茲節來臨之時,漠北各族頭人前來位于郁督軍山的王帳覲見甄云,甄云豪氣干云地宣布,今歲將引兵南下劫掠大唐,瓜分中原錦繡山河,得到了頭人們一片轟然允諾,爭相喝彩叫好。

及至稟告完畢,李勛頗為憂慮地開口道:“啟稟陛下,從目前局勢來看,突厥汗國已經成勢,加之汗王甄云胸懷大志,智謀過人,其禍恐怕會遠盛于昔日的東突厥以及薛延陀,我們須得提早防范才是。

“小貓變虎,實所未料啊!”李世民拍案一聲喟嘆,雙目一閃突然問道:“若現在發兵遠征漠北,有幾成把握能夠取勝?”

李勛沉吟片刻,估算道:”啟稟陛下,根據臣推測,不會超過五成。”

聞言,李世民一雙劍眉皺得更深了,捋須沉吟半響緩緩開口道:“昔日大漢經過文景之治,到武帝之時這才倉廩豐實,錢糧滿庫,從而出動大軍北征匈奴,最后雖然獲得了勝利,然而卻耗費舉國錢糧,大漢也因此由盛而衰,可見,遠征漠北對國力實在消耗甚大。”

房玄齡出言稟告道:“陛下說得不錯,常言道千里不運糧,漠北離我大唐數千里之遙,若發兵征之,光是軍需民耗就開銷巨大,姑且不論是否能夠取勝,光是花費就會讓國庫難以支撐,當此之時,還是要以上兵伐謀為主。”

李世民輕輕地點點頭,問道:“哪位愛卿有上兵伐謀之計啊?”

群臣正在沉吟,突然朝班后面閃出一人郎朗拱手道:“臣監察御史李義府有奏。”

尚在沉吟中的余長寧聞言渾身一震,不能置信地偷偷轉頭,瞄得正在殿中站著的那名年輕綠袍官員一眼,無聲吶喊道:“擦,李義府?這人竟是人稱李貓的李義府?”

余長寧雖然不熟悉唐史,但對于武則天的親信大臣李義府還是知道。

這位仁兄憑借替武則天打壓長孫無忌一黨從而得到升遷,與許敬宗、王德儉、崔義玄、袁公瑜、侯善業等人相互援引,狼狽為奸,貶殺忠臣,使得武則天最終得以竊取皇后權柄,他在任相期間,廣結朋黨,賣官鬻爵,權勢熏天,多有不法之行,被列為古之奸臣之一。

而且李義府表面上隨和有禮,與人說話總是和言悅色,但內心褊狹嫉妒、陰狠殘忍。在他位居要職后,凡是對他稍有觸犯者,都會遭到陷害,當時人都說他笑中有刀,稱他為“李貓”。

后世詩人白居易在其作品《天可度》中更是寫道: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有刀潛殺人。陰陽神變皆可測,不測人間笑是。

由此可見,李義府就是一只可怖的笑面虎,可惜現在這只笑面虎還沒遇到自己的主人,尚在低谷之中。

沒想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監察御史竟有妙計,李世民微微露出了驚訝之色,笑道:“不知李御史有何妙計?”

雖然是第一次在這般朝會上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李義府心知此乃自己嶄露頭角的機會,當下也不遲疑,亢聲開口道:“昔日突厥汗國縱橫漠北漠南,地域廣大,控弦數十萬,然而隋朝名將長孫大人經天緯地,運籌帷幄,以一招離間計致使突厥汗國分為東西兩部,兵不血刃分裂敵國,從此東西突厥各自為戰禍害漸小,實乃上兵伐謀的典范,臣請陛下施以同樣之計,分裂突厥汗國。”

話音落點,大殿一陣默然,沒有人叫好,也沒有人反對,因為這不是一條計策,而是一陣馬屁。

李義府口中的隋朝名將長孫大人是何許人也?正是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的老爹長孫晟,也是李世民的岳父,群臣即便不認可,也不敢提出什么反對的意見。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一笑,視線環顧一周突然問道:“鴻臚卿余長寧何在?”

聽到陛下叫自己的名字,余長寧立即快步走出拱手道:“臣余長寧在此。”

李世民笑道:“余卿為大唐忍辱負重潛伏突厥多年,不僅擔任突厥國師,而且還與甄云關系匪淺,一定非常了解突厥汗國的情形,不知你認為李御史此計如何?”

余長寧斷然搖頭道:“此計雖妙,但用在如今的突厥汗國卻是不行,甄云何許人也?怎會輕易上當受騙?”

李義府聽到有人竟反駁自己的提議,不由反詰道:“余大人此言差矣!若甄云不會輕易上當受騙,怎會被大人你騙得團團轉,甚至還傻到與你結為了夫妻?”

李義府此言乃是無心,但聽在余長寧耳朵里卻變了味道,甄云已經成為了他不可觸碰的傷心往事以及逆鱗,怎容他人如此揶揄嘲笑?

于是乎,一股惡氣從心底陡然竄起,余長寧大笑開口道:“李大人說得不錯,甄云她的確笨,但是就這么一個笨女人,卻使得漠南為之天翻地覆,使得十五萬王師灰飛煙滅,使得強盛的薛延陀成為過去,使得整個漠北都臣服在她的腳下,拜托李御史說別人笨的時候,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腦袋,看里面裝了多少狗屎,為何甄云這種笨女人都能夠稱王,你堂堂的李大人卻還是一名小小的監察御史呢?!”

一番嬉笑怒罵,頓使殿內的群臣們全都面頰緊繃,努力不讓自己笑出聲來,李義府落了一個大紅臉,神情好不尷尬,身軀也是氣憤得瑟瑟抖動,顫聲道:“余……余大人,下官好言好語,為何你卻口出如此誅心之言!實在視朝堂禮儀為無物。”

出了一番惡氣,余長寧對著面無表情的李世民,以及群臣拱了拱手道:“陛下,諸位同僚,下官或許在突厥呆久了,言語恐怕有所失態,還請諸位見諒。”

話音剛落,突然朝班中走出一人,緋色官服須發皆白,正是御史中丞宇文節,繃著一張老臉亢聲道:“陛下,老臣聽聞余鴻臚離開突厥之后,曾用書信對突厥汗王甄云言明一切,致使甄云傷心欲絕從而摒棄了與大唐的結盟,所以才釀成了今日漠北劍拔弩張的形勢,老臣在這里想問余鴻臚一句,可有此事?”

在御史大夫不常置的大唐,御史中丞已是成為御史臺長官,就如同以后的紀委書記一般,而且御史還有一項讓官員們聞之色變的權利,那就是可以彈劾百官,即便是有小小的問題,被御史們盯上,那也會惹來不小的麻煩,如曾經在數次戰斗危險中保護過李世民性命的左衛將軍丘行恭就因“與兄爭葬母”被御史彈劾受到除名處分;唐初名臣房玄齡、魏征、溫彥博、李靖也因“軍令無法”被御史彈劾;由此可見御史們驚人的權利,今日大臣們見御史中丞親自向新晉鴻臚卿余長寧發難,無疑不是噤若寒蟬。

余長寧淡淡笑道:“確有此事。”

宇文節白眉一抖,冷冷開口道:“身為大唐重臣,竟泄漏重要消息給突厥汗國,余鴻臚如此行徑實乃難以說得過去,老臣今日當殿彈劾鴻臚卿余長寧,請陛下派人徹查余長寧通敵之罪。”

一席話猶如秋風過林,大殿中頓見肅殺,話題也從商討應對突厥汗國,變為了彈劾鴻臚卿余長寧。

李世民點點頭,望向余長寧沉聲問道:“余卿,此事你要如何解釋?”

按照彈劾規矩,此刻被彈劾者應該當殿摘下自己的官帽,詳細向陛下以及群臣講明具體原因,余長寧雖然為官不久,但這些基本的規矩還是知道。

聞言,他又是一笑,伸手將自己的幞頭取下,淡淡道:“啟稟陛下,微臣離開漠南之時,卻有一封書信留給突厥汗王,而且也是在這封書信中,微臣對突厥汗王言明了事情的一切經過。”

幾句輕描淡寫的話語落點,群臣全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如此一來,余長寧豈不是坐實了自己的通敵叛國之罪?

重要聲明:

沒有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帝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