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第743章 故人前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婿 >>帝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3章 故人前來

第743章 故人前來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蜀中布衣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蜀中布衣 | 帝婿 
用戶名:密碼:記住

/蜀中布衣/

c_t;甄云繼續補充道:“如今的我們,光是薛延陀的二十萬大軍便極難應對,若是大唐再橫‘插’一腳提兵來犯,即便甄云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是回天乏術。,最新章節訪問:shuhАhА。”

余長寧猛然一敲桌案肅然正‘色’道:“汗王,微臣覺得大唐絕對不會放棄這次機會,待到我們與薛延陀兩敗俱傷之日,便是唐軍北征之時。”

甄云點頭道:“國師說得不錯,李世民文韜武略善于把握時機,對于漠南,那肯定是志在必得,目前本王心頭有兩個辦法,供大家參詳議論。”

雖然說有兩個辦法,但甄云卻是憂愁為減,娓娓而論道:“第一個辦法,兩虎相爭之計。薛延陀與大唐為之覬覦者,乃漠南草原而已,薛延陀得之可以成為進攻大唐的跳板,而大唐得之則可以將薛延陀抵御于國‘門’之外,汗國夾在兩個大國中間,實在如履薄冰兩相為難,因此而已,不如放棄漠南草原遺禍大唐,汗國主力軍隊西去鏖戰小可汗拔灼,得勝之后遷所有帳戶暫時駐于金山之下,真珠可汗眼見漠南無兵駐守,必定會稱勢而來攻占全境,這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讓薛延陀得到了漠南,對于大唐的威脅會比昔日的東突厥更甚,屆時大唐一定會盡快出兵,與薛延陀爭奪漠南,而我們則可以坐山觀虎斗,置身與兩國大戰之外。”

“好主意!”甄云剛剛說完,穆爾已是高聲地贊嘆了一句,滿臉都是崇拜之‘色’。

余長寧心頭一凜,暗暗嘀咕道:甄云不愧是智慮深遠,‘胸’有韜略,如此危局之下竟能想到此等妙計,若按照此計實施,大唐豈不是要吃一個大虧?不行,我得想個辦法讓汗王否決這條計略才是,否者歸程又只能遙遙無期了。”

正在余長寧思忖間,芷云出言問道:“此妙計實乃目前最好的辦法,為何汗王你卻還是猶豫不決,莫非還有什么憂慮不成?”

“對,此計最難一點,乃是說服長期生活在漠南的突厥部落,若要他們放棄家園跟隨我們背井離鄉,想必很多頭人一定會不情不愿,加之大唐以前乃是他們的舊主,秉持的仁政也一直深受這些頭人們的認同,如果實行此計,本王擔心會‘激’起嘩變,使汗國為之分裂,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聽完甄云的講解,耶律寧已是明白了過來,嘆息道:“可惜這么一條絕妙的計策,竟是一個下計reads;。”

甄云淡淡笑道:“不錯,這是最后萬不得已的法子,若不是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是不用考慮實施的。”

及至甄云說完,余長寧心頭不由微微一松,開口道,“敢問汗王下一個辦法?”

“第二個辦法,乃引虎逐狼之計。如今薛延陀與汗國已是勢同水火,從真珠可汗東征的聲勢來看,除非萬不得已,他是肯定不會與汗國和解的,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拉攏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但是這樣一來,免不了與大唐虛與委蛇做出一定利益犧牲,得勝之后說不定還會暫時成為大唐附庸,這也是本王不愿意看到的。”

余長寧頓時意識到了此乃自己絕佳的機會,慨然進言道:“啟稟汗王,微臣倒是認為此計可行!為何?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憑借一國之力抗擊薛延陀二十萬大軍,不論勝敗都是注定失敗的結局,倒不如投靠大唐將唐軍提前拉入戰圈,這樣一來不能能夠保護自己實力不受到致命‘性’的傷害,而且還能擺脫眼下蚌鶴相爭漁翁得利的困局。”

話音落點,甄云正在思忖考慮之中,耶律寧突然皺眉‘插’言道:“昔日我們煽動東突厥反叛大唐,又在漠南剿殺唐軍十五萬,李世民會同意我們提出的和解依附的提議么?”

余長寧還未回答,甄云已是長吁一口氣道:“若是其他人我不敢保證,但如果是李世民,我相信他會的。”

“啊,為何?”耶律寧頓時驚訝一問。

“歷來英明之主,雖然不會遺忘邦國仇恨,但也絕對不會睚眥必報,糾纏不休。國與國之間時而為敵,時而結盟的情況太多太普遍了,為了利益,即便有著刻苦銘心的深仇大恨,兩國君主也能坐在一起拋棄前嫌和好如初,否者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之流,怎能憑借合眾連橫之道改變天下格局?對于大唐來說,最好的局面無非是薛延陀與汗國兩敗俱傷后再行出兵,但是我一定不會遂了李世民的心意,要么答應汗國的依附出兵相助共同抵抗薛延陀,要么汗國舉國遷往金山之下,將漠南草原讓出來送給薛延陀與大唐,讓他們兩虎相爭,我相信憑借李世民的智慧,他一定懂得該如何決斷。”

及至甄云說完,大帳中唯聞一片喘息,眾人的雙目都是為之亮了。

冷靜的算計,‘精’確的剖析,狡詐的對策,敵我互換的思慮,利害糾葛能夠權衡算計到如此地步,在此等危局之下亦能反客為主,變被動為主動,甄云的智謀實在驚絕天下,堪稱天下大器局,即便身為‘女’子,也誠為雄杰之冠。

而且,這樣讓天下人都為之驚‘艷’的奇‘女’子,竟對自己有著深深的愛戀。想到此點,余長寧便不禁有些得意的飄飄然。

見大家都是良久未言,甄云忍不住開口詢問道:“國師,你認為這兩個計劃,我們該如何決策?”

余長寧正容道:“汗王,不管是兩虎相爭,還是引虎逐狼,當以汗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微臣認為拉攏大唐共同抵抗薛延陀,乃是目前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微臣傾向于第二種。”

甄云轉頭問道:“耶律將軍,你的意思如何?”

耶律寧心悅誠服地撫‘胸’道:“微臣贊同國師之言。”

“芷云將軍?”

“微臣亦贊同國師!”

“穆爾將軍?”

穆爾憋直一笑道:“權衡算計這些我都不太懂,既然大家都傾向于第二種辦法,那我也隨‘波’直流地同意。”

“好,”甄云霍然起身道,“那就先向唐朝派出密使,將我們的條件帶給李世民,看看這位偉大的天可汗要如何決斷了。”

向大唐派出密使的同時,甄云也沒有閑著,各項戰前準備緊鑼密鼓地進行了起來。

首先面對由拔灼帶領的薛延陀右路大軍,甄云派出騎兵兩萬迎敵,這支騎兵主帥由耶律寧擔任,耶律寧乃是甄云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將,將西面戰事‘交’給他,甄云還是較為放心。

至于東面進攻室韋的曳莽大軍,甄云責令契丹可汗大賀固哥引兵支援,不求獲勝但求不敗,以減緩真珠可汗對正面戰場的壓力。

而對于真珠可汗帶領的十萬中軍,甄云則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敵不攻我不動,將剩余的四萬騎兵固守在‘陰’山一線,好在真珠可汗越過邊界便扎下營寨,并沒有乘勢攻來,反倒是東西戰場大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期間,遠赴薛延陀去尋找余長寧的蘇紫若與秦清歸來了,眼見余長寧安然無恙,兩‘女’都是‘激’動不已,特別是蘇紫若,與愛郎已經大半年未見的她更是流下了欣喜的淚水。

目前蘇紫若的傷勢已經徹底痊愈,武功也恢復了昔日的巔峰狀態,即便是瑤瑤與秦清合力攻來,也只能堪堪與之打個平手而已,好在這段時間三‘女’關系甚篤,在遠離江湖是非的薛延陀關系已是親如姐妹,不由讓余長寧老懷大慰。

而有三‘女’保護,絲毫不會武功的余長寧頓時變得安如泰山,除非遇到歐寧羽、武不破那般高手,否者外人極難取他‘性’命。

秋風肆掠,吹黃了搖曳的葦草,一支馬隊正在草‘浪’中飛速前進著。

疾行一夜,馬隊騎士已是疲憊不堪,當領軍校尉下令休息一個時辰的命令傳來,騎士們頓時歡呼了一聲,翻下馬背倒頭便睡,不小片刻便已經鼾聲大作。

望著橫七豎八躺在地上的騎士們,領軍的折沖都尉薛仁貴‘露’出了無奈的笑容,暗暗嘆息道:國事緊急,余兄弟身在突厥汗國危機叢叢,不得已日夜趕路,真是幸苦這些弟兄們了。”

兩年的時間,原本有些青澀木訥的薛仁貴已經改變了許多,跟隨李靖修習兵法結束之后,他又跟隨大唐西征大軍征討西突厥,屢立戰功多有功績,目前已成為了大唐岐州折沖府的折沖都尉。

雖然只是一個從四品下的武職,但現在的薛仁貴正值人生顛峰時期,有勇有謀能征善戰,這次更被李世民欽點成為護送使臣前往突厥汗國的護衛校尉。

原本對于這次任務,薛仁貴是有些不情不愿的,但聽到使臣乃是朝廷新任的鴻臚少卿狄知遜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因為在并州的時候,狄知遜與余長寧可是有著很好的‘交’情,余長寧的朋友便是薛仁貴的朋友,所以他接下了任務。

當李世民告訴兩人,這次不僅要爭取與突厥汗國達成盟約外,還要接回假意投敵的余長寧駙馬時,薛仁貴又驚又喜,頓時‘激’動得熱淚盈眶了。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帝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