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965章 相互算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5章 相互算計

第965章 相互算計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23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

965.

書信被燒毀以后,周瑜擦干了臉上的淚水,而后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姿容。

“砰!”

做完這一切之后,周瑜猛然將一個書架踹翻,而后大聲罵道:“混賬,混賬,混賬!”

“公瑾因何發怒?”

就在此時,孫權帶著周泰進入營帳之內,看著周瑜的樣子微笑著詢問。

只不過,孫權眼中卻閃爍著微不可查的寒光。

正大發雷霆的周瑜,看到孫權以后,急忙上前行禮。

而后,他憤憤不平的說道:“那陳文昭簡直欺人太甚!”

孫權眼神微瞇,問道:“如何欺人太甚!”

周瑜道:“那陳文昭不僅辱罵主公,而且還辱及兄長,不殺此賊誓不為人!”

孫權看著周瑜那副咬牙切齒的模樣,心中不由感覺疑惑不已。

“難道,是我猜錯了?”

孫權整理了一下心情,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問道:“陳文昭不會這般無聊,給公瑾寫信就是為了逞口舌之利吧?”

周瑜聞言,不由面帶猶豫之色。

孫權見狀,眼神微微瞇起,拳頭開始握了起來。

周瑜遲疑半晌,忽然緊緊盯住孫權的雙眼,說道:“我有一事心中不解,不知當問不當問。”

孫權心中‘咯噔’一聲,暗暗給周泰打了一個眼色,而后說道:“公瑾但問無妨。”

周瑜說道:“主公可信得過我?”

孫權聞言,目瞪口呆。

他本以為周瑜會詢問孫策之死,卻沒想到會問出這么一句話,一下子有些反應不過來。

只不過,孫權反應也十分迅速,當即笑著說道:“對于公瑾,我又怎會不信任?”

孫權語氣顯得十分真誠,可是心中怎么想,外人卻是不得而知了。

周瑜卻好似松了一口氣般,道:“既然主公信得過我,那么也沒有什么好隱瞞的了。”

“陳文昭信中,除了貶低主公以外,也的確許以高官厚祿,想要招攬在下。”

“看完書信以后,我覺得十分氣憤,又擔心主公因為書信里面的內容,而對我產生猜忌之心。”

“故此,看完書信之后,我就將信紙仍在火盆里燒了。”

說到這里,周瑜還用右手指了指火盆。

孫權眼睛微微瞇起,臉上卻仍舊帶著燦爛的笑意,說道:“此乃陳文昭離間之計,公瑾萬萬不可中計。”

周瑜大聲笑道:“主公但請放心,此等伎倆我又豈會不知?”

隨后,周瑜忽然話鋒一轉,問道:“主公前來所為何事?”

孫權臉皮極厚,正色道:“公瑾乃是吾之臂膀,我擔憂公瑾會被陳文昭迷惑,故意前來提醒一下。”

周瑜拱手相謝,并且再三表示,自己不會中了陳旭奸計。

孫權又和周瑜交談了一陣,拐彎抹角進行試探,周瑜卻始終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孫權無奈,只得帶著周泰離開,那些帶過來的親衛亦是緊隨其后。

目送孫權走了以后,周瑜臉色再次陰沉了下來,一個人坐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不過,書信里面的內容,周瑜卻無論如何也忘不了。

書信之中,提到了孫策的死因,陳旭告知周瑜,當初關中的確派遣死士前去刺殺孫策。

孫策死的那一日,出去打獵的時候也曾就受到刺殺,那些死士就是關中死士。

只不過,孫策行蹤何等隱秘,如果沒有人提前透露,關中死士根本不可能前去刺殺孫策。

而那個為關中死士提供孫策行蹤的人,除了孫權還有何人?

只不過,那場刺殺根本沒有殺掉孫策,孫策最后反而被人毒死,這件事情雖然與陳旭有關,卻不是陳旭派人下的毒藥。

畢竟,那個廚子跟隨孫氏許久,縱然陳旭本領通天,也根本沒有辦法將其收買。

只不過是陳旭,向孫權手下透露過,豬肚蓮子湯用白茄枝燒,喝了之后就會身中劇毒,必死無疑。

當然,陳旭一開始并不知道,那些與自己手下接觸的東吳人氏,乃是孫權手下。

只不過陳旭有所懷疑,就一直派人調查,在孫策還沒有死之前,就機緣巧合之下,探明了他們的身份。

周瑜開始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陳旭在用反間計。

不過仔細思考過后,周瑜卻相信了里面的內容。

孫策在沒有死之前,就曾經向眾人透露過,自己臨死以后,要把江東之主的位置傳給孫權。

而且孫策死后,既得利益最大者,也是孫權其人。

在孫策死后,孫權反應也未免太過迅速,很快得到了江東上下的認可,取得了江東之主的位置。

周瑜雖然有心要扶持孫策兒子上位,卻又擔心引起東吳內亂,最終只得同意孫權繼位。

孫權不僅是孫策死后,既得利益最大者,當初去孫策墳墓前面受到驚嚇,也讓周瑜產生了疑心。

雖然當時的孫權,說自己乃是因為太過思念兄長,這才身體有所不適。

只不過,周瑜后來暗暗打聽過,孫權是因為被烏鴉的叫聲嚇住,這才生病。

若孫權不是心中有鬼,又怎會被區區幾只烏鴉嚇住?

更讓周瑜震驚的是,后來他從小喬口中得知,孫權對于大喬有覬覦之心。

原來,孫權年幼喪父,大喬乃是孫策妻子,對于孫權就如同自己兒子一般。

再加上大喬生得十分美麗,孫權長時間與大喬相處,自然產生了孺慕之情,漸漸喜歡上了大喬。

當然,孫權雖然有了此心,卻也從未表露出來,只不過敏銳的大喬,還是發現了一些端倪,就將此事告知了自己妹妹。

為了避免兄弟二人猜忌,大喬、小喬對于此事,也一直都是守口如瓶。

直到孫策、大喬先后離世,小喬才將此事告知周瑜。

當初孫策死后,眾人都說大喬乃是殺人兇手,孫權卻力排眾議,想要為大喬洗清冤屈,竭力表現。

奈何大喬太過剛烈,自殺而死,孫權百般算計終究成空。

以前周瑜對于此事,還沒有太多想法,只不過此時都能聯想到一起。

如此一來,江東之主的位置,以及美人大喬,都可能是孫權的殺人動機。

當然,前者可能性更大,后者只是順帶的產物罷了,畢竟大喬乃是孫策妻子,縱然孫策身死,孫權也不可能光明正大得到大喬。

“我本有心盡起心腹,活捉此狼心狗肺之人,斬于兄長墓前,而后輔助阿紹繼位。”

“奈何手中并無證據,能夠證明此獠殺掉兄長,貿然行事只能引起東吳內亂,使得陳文昭有了可趁之機。”

“江東乃是兄長一手打下來的基業,我絕對不允許他人染指。”

想到這里,周瑜頓時感覺煩躁無比,起床在營帳之內來回踱步。

“可是,我若不殺此獠,如何對得起兄長?而且他已經對我產生了猜忌之心,我不殺他,他早晚也定會殺我!”

周瑜臉色不斷變幻,卻始終沒有辦法下定決心。說到底,周瑜還是不忍心看到東吳內亂。

“罷了,此事暫且壓下來,等消滅了陳文昭以后,再徐徐圖之。”

“不過,我應該早做準備,在保全己身的同時,也要掌控兵權才行。”

周瑜冥思苦想半夜,心中終于有了計較,當即連夜開始行動。

卻說孫權帶著周泰離開以后,周泰有些遲疑的問道:“主公為何大動干戈而來,最終卻是這樣離開?”

周泰如此詢問,倒也不是想要孫權治罪周瑜,只不過的確有此疑惑罷了。

孫權卻是說道:“大都督忠心耿耿,既然識破了陳文昭離間之計,我自然仍舊要對他以禮相待。”

孫權口中雖然這么說,可是內心深處卻是有些糾結。

本來孫權決定,只要周瑜露出破綻,或者當面質問自己孫策之死,他就會不惜代價將周瑜當場擊殺。

然而,周瑜看起來毫無破綻,而且又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

雖說孫權懷疑周瑜知道了什么,卻也并不十分確定,所以再三試探以后,就只得無奈離開。

周瑜在軍中頗有威望,現在的表現也是無懈可擊,孫權如果僅僅憑借懷疑,就當場對其進行治罪,后果將不堪設想。

那個時候,東吳可能就會發生內亂,許多東吳將領也會人心惶惶。

故此,不到迫不得已,孫權絕對不敢光明正大害了周瑜性命。

當然,如果孫權看到了那封信的內容,哪怕明知殺掉周瑜會引來大禍,仍舊會孤注一擲。

是夜,孫權讓人秘密將陸遜叫來,對其說道:“周瑜勾結陳文昭,已經存了反心,吾欲將其除掉,伯言可有妙計教我?”

陸遜聞言駭然失色,道:“公瑾忠義,絕對不會與陳文昭勾結,主公還請三思。”

孫權卻沒有解釋什么,只是固執的說道:“還請伯言教我。”

看著孫權的臉色,陸遜心中一動,好似想到了什么,也沒有繼續詢問。

思量半晌,陸遜說道:“周瑜在東吳頗有名望,士卒們對他也都十分敬仰。”

“如果未能找到確切證據,貿然殺掉周瑜,恐怕會引起大亂啊。”

此時的孫權與周瑜,都遇到了同樣一個難處,那就是手中沒有證據,不敢妄自行動。

孫權有些煩躁,說道:“對于其中關鍵,孤又豈會不知?正是因為難辦,才會向你請教。”

周瑜當年跟隨孫策一起,打下了諾大的江東基業,周瑜之名江東百姓誰人不知?

甚至于,很多東吳百姓只知周瑜而不知孫權,哪怕沒有孫策這件事情,孫權也絕對不能容忍,周瑜繼續活下去。

只不過,這種事情只能做卻不能說。

陸遜沉吟許久,說道:“若周公瑾沒有明顯露出反心,主公萬萬不可親自動手。”

孫權卻是怒道:“孤若不先發制人,待周瑜反叛之時,就是孤命喪之日!”

陸遜卻是笑道:“雖說主公不能殺周瑜,卻可以借刀殺人!”

孫權聞言大喜,問道:“如何借刀殺人?”

陸遜沉默了一會兒,隨后鄭重的問道:“還請主公告知與我,周公瑾是否真的與陳文昭勾結,此事關乎能否借刀殺人成功。”

孫權先是啞然,而后說道:“周瑜雖有反心,卻也不是久居人下之輩,料想不會投奔陳文昭。”

事情到底如何,孫權心知肚明,陸遜也猜到了一些。

只不過,很多事情根本不能明說,故此孫權就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回答了陸遜的詢問。

事實也的確如此,縱然周瑜會因為孫策之死,對于孫權心生怨恨。

可江東畢竟乃是孫策打下來的基業,周瑜又是一個極度驕傲之人,縱然有心反叛,也會輔佐孫策兒子,而不會投降陳旭。

陸遜聞言,當即笑道:“既然周瑜不會與陳文昭勾結,那么就可以借助陳文昭之手,將周瑜除去。”

孫權眼睛一亮,當即問道:“還請伯言詳細道來。”

陸遜道:“日后再與關中軍交戰的時候,主公可以讓周瑜領兵出征,這中間還不能做些動作么?”

孫權擅長陰謀詭計,自然是一點就通。

真要是兩軍交戰,孫權可以運作的方法就有很多,比如向關中軍泄密,比如派遣心腹在陣前殺死周瑜,嫁禍給關中軍云云。

孫權思量許久,卻又有些擔憂的說道:“話雖如此,然而周瑜并非常人,若是繼續讓其領軍,又不能把他殺掉,恐成禍患。”

周瑜的才華孫權知之甚詳,只要周瑜領兵一日,他就一日不得心安。

陸遜再次說道:“這有何難,主公可是使用明升暗降之計,先奪了周瑜兵權,讓其成為孤家寡人。”

“日后與關中軍交戰的時候,再派遣心腹軍隊讓其統領,戰場之上殺之易如反掌。”

孫權聞言大喜,就想著應該冊封周瑜怎樣一個官職,看起來既非常體面,又能奪了周瑜的兵權。

第二日一大早,孫權還在迷迷糊糊的時候,就聽到有人來報:“主公,大都督領了主帥軍令,帶領三萬士卒前去左馮翊平叛。”

“你說什么?”

本來還昏昏沉沉的孫權,聞言當即感覺眼前一黑,差點沒有暈倒過去。

親兵說到:“左馮翊雖然被我軍拿下,只不過其中還有不少關中叛軍,大都督連夜面見諸葛統帥,請求前去左馮翊平叛。”

(冰雪塵)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