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860章 諸侯盡稱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0章 諸侯盡稱王

第860章 諸侯盡稱王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8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860.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元興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夷越之亂徹底平定。

陳政以及郭淮這些年輕人,也在歷練之中,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方的人物了。

蒲坂城內,陳旭手中拿著來自益州的捷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看著身旁如同鐵塔一般的典韋,陳旭說道:“兄長,阿政終于將夷越叛亂平定,而且這些人已經徹底歸心,益州人口再次增添許多。”

歷經三年,陳政終于在司馬懿等人的相助下,將南方錯綜復雜的關系理清,并且得到了夷越之人的忠誠。

毫不夸張的說,這些夷越之眾都是優秀的兵源,特別擅長山地作戰,歷史上名震天下的無當飛軍,也是由這些人組成。

典韋聽到了陳旭之言,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說道:“主公后繼有人,關中無憂矣!”

陳旭亦是微笑著捋了捋胡須,哪怕眼睛已經微微瞇起,也掩飾不住之中的喜悅之色。

是啊,陳政的確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

陳旭覺得,自己當初將兒子外放,獨領一州的事情,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

當然,起初最先提到這件事情的人乃是田豐,不過做出決策的人,卻是陳旭本人。

陳旭雙手背于身后,在屋內來回走動了幾圈,這才說道:“夷越叛亂雖然暫時平定,可益州南部局勢太過復雜,難保日后不會有人繼續叛亂。”

“日后對付那些叛軍,就不能再使用懷柔手段了,反而要以雷霆手段進行鎮壓,最好還是以夷制夷。”

夷越之眾擅長山地作戰,若是能夠效仿歷史上諸葛亮那般,征召一支夷越軍隊,而后讓大將掌管,就可以擴充軍力。

日后再有夷越部落叛亂的時候,也可以讓這些擅長山地作戰的軍隊,前去平定叛亂,可謂是一舉兩得。

越想越覺得此計大妙,陳旭當即拿來了筆墨紙硯,就開始將自己的想法書寫在上面,而后讓人送往益州。

卻說陳政平定夷越叛亂之后,就領兵返回成都,而后書寫捷報報于蒲坂。

過了就將近一月,來自蒲坂的書信就已經抵達成都。

陳政看完書信以后,當即將司馬懿、法正、張松等人召集過來,以書信示之,三人看完內容,當即驚為天人。

法正忍不住嘆息道:“吾嘗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時常以為此言有所夸張,今日方知主公大才,吾不及遠矣!”

司馬懿、張松亦是暗暗點頭。

陳政聽見這些才能之士,都不遺余力夸贊自己父親,臉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比起別人夸贊自己還要開心。

好在這些年來,陳政已經頗有城府,故此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他正色道:“家翁之言,諸位以為如何?”

司馬懿三人急忙答道:“公子只管依計行事即可!”

夷越徹底平定以后,官府頒布的詔書,在南部郡縣掀起了軒然大波。

五溪蠻之內,許多五溪蠻人聚集在一起,興奮的說道:“官府頒布了詔書,準備征召一支全部由勇士組成的軍隊。”

“如果我們能夠加入其中,不僅能將家人都遷徙到繁華的地方,還可以被賦予田地、減免稅收呢!”

又有一人說道:“是啊,是啊,好像官府還再三聲明,不是勇士絕對沒有可能加入這支軍隊。”

“而且只要能夠加入這支軍隊,待遇比那些益州軍還要好上許多,憑借俸祿完全能夠讓一家人都生活的很好呢。”

眾人議論紛紛,都有心想要加入這支軍隊。

這些蠻人生活在山林之中,生活條件并不算好,而且他們好勇斗狠,崇拜強者。

官府的這個榜文,卻是正好擊中了蠻人要害,能夠遷徙的繁華地段,被賦予田地、免除稅收,是許多蠻人的夢想。

更為重要的是,官府榜文中再三說到,非勇士者不能加入這支軍隊。

蠻人的性格,注定他們會崇拜強者,而且夢想成為一個勇士。

既然官府榜文中所說,只有勇士才能加入這支軍隊,如果自己能夠加入其中,也是一種天大的榮耀了。

五溪蠻人躍躍欲試,很多人都準備到官府的征兵地點,相要看看自己能否被選中。

與此同時,五溪蠻首領沙摩柯,也知道了官府榜文的內容,五溪蠻中也不乏有志之士,看到榜文以后,都感覺有些不妙。

或謂沙摩柯曰:“若族中勇士都被官府征召過去,部落實力豈不是急轉直下?對于此事,首領還需想出一個對策才行啊。”

沙摩柯沒有理會那人,反而看著榜文中的另外一處,眼中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過了許久,他才猛然站起身來,道:“族人們窩在山林之中,生活又怎能美好?我準備率領部落勇士,一起去參軍。”

“只要部落中被選中的勇士足夠,我本人不僅能夠得到大漢官爵,還能帶領族人們,都進入繁華地段生活,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沙摩柯摩擦著雙手,眼中露出了興奮的光芒。

可他的手下卻是暗暗叫苦,想要再勸卻又畏懼沙摩柯兇威,最后也只得作罷。

原來,官府不僅以田地、免稅誘惑普通夷越勇士,還以官爵、錢財誘惑這些部落的首領。

打個比方,假如沙摩柯帶領大量部落中的勇士,前去投軍的話,官府就會為整個五溪蠻部落,安排好遷徙的地方。

不僅如此,沙摩柯也能夠在軍中擔任要職,并且可以獲得官爵。

在沙摩柯看來,自己縱然是五溪蠻首領,畢竟只是屈居一個小山坳之人罷了,假如能夠將族人都安頓下來,又能獲取大漢官爵的話,卻是人生一大美事。

那位屬下看了沙摩柯一眼,終究還是沒有再說什么。

如果官府不會食言的話,這種政策,對于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五溪蠻人而言,也是一個天大的福音。

夷越之中,不僅五溪蠻人對于此事議論紛紛,其余部落亦是如此。

其中還引出了一個年輕英雄,叫做孟獲。

孟獲如今剛剛二十歲,雖然不是什么蠻王,勇武之名卻早已在部落之中流傳。

孟獲素有大志,他聽說過陳旭的名聲,知道中原繁華景象,對于紛亂的中原也十分向往。

故此,孟獲看到榜文以后,毫不猶豫就帶領了一部分勇士,前去投軍,希望能夠混個一官半職。

就這樣,官府一紙文書下來之后,益州境內當即風起云涌。

許多夷越勇士前來投軍以后,官府果真兌現諾言,將他們家人都安排到富庶之地,賦予良田、房屋。

如此一來,夷越勇士應征的熱情越發濃烈,然而官府的征召標準,卻是一再提高。

那些能夠加入這支軍隊的夷越人,都有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乃是當之無愧,被官府所承認的勇士。

就這樣,一支萬人的精銳夷越軍隊,就這樣組建起來了,為此遷徙到益州腹地的夷越人,也有一萬余戶。

官府這等行事,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武力,還急劇削弱了夷越部落的實力。

隨后,陳政按照自己父親的意思,將這支軍隊命名為‘無當飛軍’。

卻說夷越之亂徹底平定以后,關中再無后顧之憂,沉寂許久的李儒等人,再次建議陳旭稱王。

這一次,不僅是李儒等人,哪怕田豐、趙云也私底下向陳旭提過。

他們認為,如今關中大勢已成,關中文武官職已經達到極限,升無可升,許多人都希望陳旭能夠更進一步。

陳旭思量許久,這才默許了稱王之事。

李儒得到消息以后,自然是大喜過望,糾集百官再三向天子進言。

此時,天子劉馮已經十二歲了。

他雖然不愿讓陳旭進封王位,卻也拗不過百官再三上書,最后只得頒布詔書,冊封陳旭為秦王。

陳旭假意推脫,天子連續三次頒布詔書,進封秦王之事才徹底定下來,王都乃是長安。

元興五年夏季,陳旭稱秦王。

隨后向天子進言:蒲坂雖為虞舜建都之地,畢竟不如長安大氣,都城應當再次遷往長安才對。

如今朝中一應事宜,都有陳旭說了算,劉馮也不好反對,只得應允。

自從陳旭被封為秦公以后,就派人開始重建長安,讓人將這座飽經戰禍的城池,修建的十分氣派。

就這樣,陳旭進封秦王一月之后,就開始了遷都長安事宜。

與此同時,陳政也向陳旭進言:“益州諸事已定,唯有荊州劉備虎視眈眈,成都雖好,卻太過偏西。”

“江州位于益州腹地,既能有效管理整個益州事務,又可以防備荊州軍來攻。”

“兒臣以建議,將益州治所遷往巴郡江州。”

陳旭召集麾下文武,商議之后覺得非常有理,當即準奏。

這個時候,遷都長安與遷徙益州治所之事,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進行。

陳旭稱王不久,袁紹因為身體越來越差,不想留下遺憾,當即緊隨其后自稱燕王。

其余諸侯也不愿低人一等,孫策稱吳王,曹操稱齊王,劉備稱楚王。

自此以后,諸王并起,大漢名存實亡。

防盜章的事情我說了好多遍,真搞不明白,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有疑問。

我再解釋一下原理:以后更新會先上傳一章錯誤章節,等盜版網站將章節盜走以后,我就會把錯誤章節修改過來。

大家以后看到更新,不要急著去看書,等半個小時內容就改過來了。

就算不小心訂閱了錯誤章節沒關系,我修改以后,你們再去看正確章節也不會重新扣費。

如果看不到正確章節,請先把本書移除書架,再重新加入書架,就能看了。

還搞不懂的話,請加群,看群公告,群號簡介上有。

(第四章,還欠五章。)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沖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