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818章 冊立新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8章 冊立新君

第818章 冊立新君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9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818.

聽聞此言,陳旭臉色大變,喝道:“汝居然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陳旭真的有些驚駭了,他完全沒有想到,李儒居然會鼓動自己稱帝。

雖然他有野心,卻也知道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從來都沒有想過現在就登臨九五。

歷史上強大如曹操,哪怕占據整個北方,橫掃天下諸侯,窮其一生都沒敢稱帝,更不用說是現在的陳旭了。

縱然漢室現在已經日薄西山,大漢數百年影響仍舊深入人心,不少百姓以及士族都有向漢之心。

也許在再過十幾二十幾年,等到了老一輩死去,一直生活在戰亂之中的年輕一輩,才不會再對漢室有多大念想。

那個時候,才是稱帝的最佳時機。

現在稱帝說是自掘墳墓有些夸張,卻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正是知道這些,陳旭反應才會如此激烈。

看著一臉震驚之色的陳旭,李儒倒也沒有太過驚奇,他方才之言也只是試探罷了,并不認為陳旭會答應下來。

輕笑兩聲,李儒說道:“主公若是覺得稱帝為時尚早,退一步稱王也行。”

“如今關中文武戰功赫赫,都渴望能夠更進一步,只有主公稱王,才能安撫眾人之心。”

陳旭攻下益州,平定涼州以后,就不停有人勸說陳旭稱王,可當時益州初定,南方郡縣尚未完全安定下來。

再加上當時關中實力大損,兵力有些不濟,陳旭也就拒絕了。

四年過后,益州、涼州早就完全穩固下來,新征召的兵馬經過數年訓練,也都可以隨時奔赴戰場。

有了益州這個天府之國,再加上劉璋許多年積累的下來的財富,關中無論在武力,還是在后勤補給上,都已經足夠打上一場規模持久的戰爭了。

沒有了后顧之憂,天子這個時候又駕崩了,正是陳旭稱王的大好時機。李儒密謀天子,也未嘗沒有讓陳旭稱王的心思。

“稱王之事,也有些為時尚早,我現在擔憂,若事情敗露,卻該如何是好?”

陳旭雖然沒有明說,李儒已經知道了‘事情’指的是什么。

陳旭猜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勃然大怒,未嘗沒有擔心事情敗露,被天下人唾罵的緣故。

殺天子以及朝中公卿絕非小事,哪怕陳旭實力強勁,對于此事也十分忌憚。

雖說漢室衰敗,天子已經形同傀儡,可他畢竟乃是大漢天子,又豈能隨意謀殺?

哪怕歷史上曹丕篡位,也沒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殺掉劉協,更不用說是陳旭了。

天子受命于天,殺天子就是獲罪于天;屠戮朝中公卿,更是與全天下為敵。

董卓的前車之鑒,是如此鮮血淋淋,陳旭絕對不敢忽視,事情敗露的后果。

李儒卻是笑道:“陛下以及諸位公卿,乃是因瘟疫而死,又與主公何干?主公根本無需擔憂。”

說到這里,李儒笑容仍舊燦爛,可是眼中卻是閃過一道寒光。

陳旭眉頭微微皺起,道:“世間沒有不透風的墻,事情既然做了下來,又怎會沒有流言蜚語?”

“而且此次隨行之人太多,如何能夠堵住悠悠之口?”

李儒笑著說道:“事實就是如此,陛下與隨行公卿,還有許多士卒,都是死于瘟疫,這件事情我可以保證。”

李儒既然敢做下這種事情,就會做得滴水不漏,無論其他人如何調查,這些人都是因為瘟疫而死。

“而且,隨行士卒也有許多人死亡,這是一場災難,是上蒼震怒,并非人力可以阻擋。”

陳旭聞言大怒,喝道:“你們連隨行士卒都不放過?”

李儒卻是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士卒們死因與陛下一樣,都是死于瘟疫。”

陳旭臉色鐵青,指著李儒喝道:“他們都是關中好兒郎,你何敢如此?何敢如此!”

李儒的良苦用心陳旭知道,有了許多士卒為天子陪葬,雖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卻可以混淆視聽。

畢竟,就連陳旭侄兒陳沫,以及麾下軍隊都感染瘟疫,死去了很多人,又有誰敢說這是陳旭故意為之?

不得不說,李儒與陳沫實在太毒了,許多無辜士卒都為此白白送了性命。

看著怒氣勃發的陳旭,李儒一揖到底,說道:“成大事者何拘小節?若只有天子以及朝臣喪命,而無士卒陪葬,又豈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嘎嘣,嘎嘣。”

陳旭拳頭握得發響,咬牙切齒的盯著李儒,深吸了幾口氣才平復心緒,問道:“有多少人死去?”

李儒抬頭說道:“將近千人。”

陳旭手握劍柄,雙目死死盯著李儒,過了許久才冷哼一聲,轉頭就走。

看著那個離開的背影,李儒心中卻是感覺有些發苦,他知道經由此事以后,陳旭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信任自己了。

“我為天下人唾罵,一無所有之時,是主公收留了我,視我如心腹,讓我能夠一展胸中所學。”

“太師當初雖然器重我,可得勢之后就沒有像以前那樣待我了,只有在主公這里,我才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士為知己者死,其他的一切,我又何須在乎呢?”

“就算最終事情敗露,也是我一手策劃,大不了以死相報,絕對不會牽扯到主公身上。”

昏暗的燈光,映照在李儒臉上,有些陰晴不定,微風從窗戶縫隙中吹來,燈光隨風搖曳。

李儒抬頭望去,不由喃喃自語:“世間,真的沒有不透風的墻嗎?”

這一日,整個蒲坂都震動了起來,比當初爆發瘟疫,要更加令人覺得不可置信。

金鑾殿內,雖然已經沒有了天子待在主位上,可是朝中剩余官吏仍舊齊聚一堂。

不少心中感念漢室之人,更是忍不住嚎啕大哭,陳旭亦是一身素裝,痛哭流涕,與百官的哭聲交相輝映。

哭了許久之后,陳旭忽然啜泣道:“若非我讓陛下東巡安撫民心,又怎會使得陛下遭此大劫?”

“我陳旭一心匡扶漢室,卻不想居然成為了大漢的罪人,又什么何面目活于世間?”

話畢,陳旭猛然拔出腰中佩劍,就欲自刎。

好在典韋一直都在防備著,見此情形急忙撲了過去,一把將陳旭抱住,口中喊道:“大將軍還請節哀。”

呂布、趙云等人亦是心中大駭,急忙上前奪了陳旭手中武器。

田豐更是厲聲喝道:“大將軍居然如此糊涂,如今天子不幸駕崩,大漢群龍無首,正需要大將軍作為脊梁支撐大漢屹立不倒。”

“將軍若此時尋短見,大漢真的要轟然崩塌了。”

陳旭聞言這才幡然醒悟,道:“若非先生之言,某險些壞了大事,只是陛下駕崩,我心中混亂,不知現在該如何是好。”

程昱急忙上前,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將軍應當與朝中公卿商議,先選出新的天子。”

昨天晚上,程昱就從李儒那里得到消息,知道陳旭沒有稱帝心思,也就順水推舟要求選出新天子。

陳旭問道:“何人能得天子之位?”

這一次,程昱沒有說話,就有朝中德高望重的公卿喝道:“陛下生前立有太子,陛下仙去之后,自有太子繼位。”

劉協嫡長子乃是劉馮,建安五年出生以后,就被冊立為太子,如今剛剛六歲。

天子駕崩這個消息太突然了,雖然朝中很多大臣都滿心狐疑,震驚不已,心思浮動,卻也不敢妄自出言質疑。

再加上,能夠留在這里的朝中大臣,許多都比較親近陳旭,縱然有所疑慮,也沒有人吭聲。

些許德高望重且忠于漢室,又被留在朝中的大臣,也擔憂陳旭想要稱帝,沒敢糾纏天子死因,就要讓太子繼位。

逝者已矣,現在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沒有選出新的天子重要。

天子駕崩,太子繼位,完全合乎禮法。

有人挑頭以后,其余公卿也都紛紛出言附和,縱然那些親近陳旭的朝臣,也都如此行事。

一時間,金鑾殿內呼聲不斷,可是陳旭麾下文武卻都沉默不語。

此時陳旭尚且沒有表態,他們都不知道,自家主公是否有意稱帝,如果真的有意,自己現在出言附和太子繼位之事,豈不會引得陳旭不滿?

朝中亂了一陣,才緩緩安靜下來,眾人最后都將目光匯聚在了陳旭身上。

環顧眾人一眼,陳旭也沒辦法繼續沉默,說道:“太子繼位乃順理成章之事,若是朝中無人反對,此事就這么定下來吧。”

聽見陳旭之言,眾人這才長長松了一口氣,太子雖然年幼,可是他繼位以后,天下至少還姓劉。

選了良辰吉日,新君劉馮繼位,百官朝拜,公元206年,也就是建安十一年,變成了元新元年。

新君即位,由大將軍陳旭輔政,大赦天下。

至于那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沒過多久就被控制住,卻仍舊死傷千余人。

劉協尸體很快就被運送回來,可是由于是感染瘟疫而死,也沒有多少人敢去探查尸體。

至于陳沫,卻是經歷了幾次險死生還,終究還是活了下來。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