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591章 張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1章 張郃

第591章 張郃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0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與此同時,趙云率領五千匈奴騎兵,以及一萬關中兵在冀州趙國縱橫肆虐。

他心中雖然有些不忍,卻也堅決執行了文昭的命令,掠奪人口,收割、焚毀莊稼。一時間,整個趙國烽煙四起。

面對強大的關中兵,以及趙云無與倫比威名,趙國國相根本不敢率領郡國兵出戰,只是下令治下縣城緊守不出。

趙云也根本沒有想過強攻城池,除了一開始,出其不意打破幾座城池之外,他再也沒有攻打過一座城池。

只是整個趙國的百姓,幾乎已經被趙云擄掠一空,大批趙國百姓在關中兵的威脅下,被強行往并州太原郡遷徙。

眼看趙國已經快要被掠奪一空,趙云卻再次領軍奔襲常山國,也就是趙云的故鄉。

常山國與趙國的遭遇極其相似,只不過真定縣城,趙云卻沒有帶人前去騷擾破壞。至于其他郡縣,也都是狼煙四起。

雖然如此,可是關中兵極少殺人。哪怕有些百姓十分強硬,不愿遷徙往關中,趙云也沒有下令殺人。

張遼領兵攻打幽州代郡,本來也是勢不可擋,卻沒想到后來張郃召集涿郡、上谷郡、廣陽郡三郡人馬,在代郡以東的當城,死死攔截住了張遼。

甚至于,有好幾次張郃還主動出擊,殺了關中兵一個措手不及。

張遼對張郃,這兩人都是歷史上,并稱為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人,兩人交鋒可以算得上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張遼占據了兵馬精良的優勢,張郃卻占據了本土作戰,有城可守的優勢,兩人之間殺得難分難舍。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文昭在秋收剛剛開始,暗自下令王延、趙云、張遼攻打袁紹的時候,就已經率軍星夜兼程往關中趕去。

只不過他帶領的十萬關中精銳,卻被留在了漢中。

文昭任命徐晃為漢中太守,閻圃為郡丞,董昭為長史,令此三人守漢中。他自己卻帶著張魯及其家眷,以及一部分精銳人馬,星夜從子午道趕回關中。

這個時候,既然已經與袁紹徹底撕破了臉皮,文昭自然不用待在漢中,繼續迷惑袁本初了。

馬不停蹄抵達蒲坂,安置好了張魯以及漢中降將之后,文昭又召見了降將馬騰,上表封馬騰為衛尉,就迫不及待開始查看冀州戰報。

程昱、陳群、田豐坐鎮蒲坂,早已將所有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田豐向文昭匯報:“主公,王延、高順兩位將軍,死死守住武安城,袁本初回師之后,屢次強攻卻都無功而返。”

“趙云將軍縱橫趙國、常山國,焚毀田地,掠奪糧食、人口無數。據粗略估算,趙云將軍強行掠奪的人口,居然有八十萬之眾。”

陳旭聞言,忍不住失聲叫道:“怎么會有這么多人口?”

田豐道:“冀州本來就是富庶之地,人口眾多。袁本初在此地經營數年,使得整個冀州變得更加繁榮。”

“子龍強行遷徙兩郡人口,有這么多人亦是情理之中。”

陳旭再次問道:“難道子龍在掠奪人口的時候,這兩個郡國的國相,沒有出兵騷擾么?”

在文昭看來,趙云能夠在短短時間之內,縱橫兩個郡國,簡直令人覺得有些不可置信。

在此期間,只要趙國以及常山國的國相,能夠派遣郡國兵騷擾一下,并且將百姓轉移到城中,趙云根本不可能獲得如此大的戰果。

田豐微微一笑,道:“由于子龍將軍威名在外,威震冀州。再加上關中兵曾經化妝成百姓,賺開過幾座城池。”

“故此,這兩個郡國國相,懼怕子龍故技重施,將士卒混在百姓中進城,居然下令各個縣城緊閉城門,不得接納百姓。”

陳旭聽到這里,目瞪口呆。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兩個郡國的國相,居然會如此奇葩。

田豐亦是苦笑兩聲,道:“我也沒有想過,居然會出現這種事情。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國相荒謬的舉動,子龍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

其實,這件事情看似有些不可思議,細細想來,卻也不難理解這兩個國相的心思。

趙云乃是冀州常山真定人氏,師從槍神童淵,名聲在外。他投奔文昭以后,更是屢立戰功,名震天下。

常山乃是趙云故鄉,趙國亦是與常山國相鄰,他們對于本地人的英雄事跡,自然是更加了解。越是了解,趙云在這兩地官吏、百姓心中,就顯得越加神話。

征服匈奴,北擊鮮卑,遠赴塞外,縱橫大漠,以及他麾下的騎兵屢立奇功,這些事跡都好似傳奇一般,令人仰望。

趙云本人的威名,再加上兩個郡國國相,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思,這才會有此舉動。

想通了里面的關鍵,陳旭再次問道:“文遠出兵幽州,戰果如何?”

田豐遲疑了一下,說道:“文遠將軍出兵代郡,卻是遭遇到了河北名將張郃,兩人戰得難分難舍,互有勝負。”

陳旭揉了揉眉頭,喃喃自語:“張郃。”

要說袁紹麾下,只有兩人令陳旭十分忌憚,一人乃是沮授,另一人就是張郃。沮授之才不必多說,張郃卻是一個,才能完全不在張遼之下的名將。

歷史上的張郃,戰功顯赫,當初官渡之戰張郃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

曹操將張郃遇韓信相提并論,可以看出他對于張郃的重視。

至于張郃其人,不止是一員武將,更是一位儒將。他雖然乃是領兵大將,卻喜好讀書,并且愿意與儒士交往。

事實上,張郃投降曹操,卻很少有獨自領軍的機會。曹操去世以后,張郃卻先后得到了曹丕、曹叡的器重,數次大破蜀軍。

三國鼎立之時,整個蜀國都對張郃十分忌憚,劉備、諸葛亮亦是如此。特別是劉備死后,諸葛亮更是絞盡腦汁,想要除去張郃,好斷魏國一臂。

不僅是諸葛亮,司馬懿心懷不軌,亦是十分忌憚張郃,想要置其于死地。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再次被司馬懿、張郃擊退。那個時候,諸葛亮就在退兵的時候設下計謀,想要殺死張郃。

當時司馬懿見諸葛亮撤兵,就讓張郃領兵追擊,張郃卻是說道:“諸葛亮極善用兵,雖然一時撤退,也會沿途布防。”

“且附近一帶山勢林立,地形復雜,一味追擊,必有兇險。”

然而司馬懿畢竟乃是主將,張郃雖然反對領兵追擊,卻也知曉軍令如山,不得已帶兵追擊。

結果張郃膝蓋中箭而死,這不由再次讓人浮想聯翩。

張郃說什么也是魏國首屈一指的大將,受傷之后肯定會得到最好的醫治,膝蓋之傷想要傷及性命,恐怕也不太容易。

當然,由于那個時代醫術不發達,也有可能是張郃膝蓋中箭,而后傷口感染而亡。

只能說,張郃很不走運,很悲劇。或者說其中有些內幕。

可是這個悲劇名將,卻被曹操比為韓信,被司馬懿、諸葛亮、劉備所忌憚,他的才能卻是毋庸置疑。

(揮淚求推薦票,這東西也不要錢,大家手中有票的話,不要忘了投,這東西真的很重要。)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