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425章 慷慨赴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5章 慷慨赴死

第425章 慷慨赴死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章節目錄第425章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第425章

陽城之內,閻象與受傷了紀靈被押上來以后,陳旭即刻降階而行,前去迎接兩人。

“手下士卒不懂事,多有得罪,還請兩位勿怪。”

話畢,陳旭親自上前,將綁在兩人身上的繩子解開。

紀靈雖然受傷被俘,但是對于殷勤的陳旭,仍舊沒有什么好臉色。他冷哼了一聲,說道:“敗軍之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閻象卻是沒有說話,他仔細打量了陳旭一陣,忽然問道:“時至今日,我尚且不明白,大將軍為何會有這種膽量,敢以數千騎兵追擊我等十數萬大軍?”

“象更不明白,大將軍如何迅速擊潰,那些被舍棄的八萬袁軍,而有余力前去追殺我等。”

“不知大將軍,可愿為我解惑?”

閻象話音一落,文昭麾下諸將,全都將目光放在了陳旭身上。就連火爆脾氣的紀靈,亦是如此。

當初攻破袁軍營寨之后,軒轅關守軍也都傷亡慘重,城內兵力更是捉襟見肘。與之相反,袁術雖然大敗,仍舊有十萬之眾。

面對如此情形,哪怕賈詡、田豐也不認為,陳旭能夠帶領幾千人馬,大破袁軍。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

這場追擊戰,陳軍不但沒有太大的損失,而且俘虜將近八萬袁軍。

就連袁術麾下大將紀靈、橋蕤,謀士閻象也都被俘虜。袁術、張勛等人之死,也與陳旭的追擊不無關系。

如此輝煌的戰果,甚至要遠遠超過,當日攻破袁軍營寨一役。

雖然諸將對于八萬袁軍投降之事,隱約之間有些猜測,卻也并不能確定。是以,在聽到閻象的詢問以后,眾人心中都有些火熱。

賈詡、田豐對視一眼,也都緊急盯住陳旭。

這一次能夠大破袁軍,陳旭本人的謀劃居功至偉。至于他們這兩個所謂的軍師,卻被陳旭本人掩蓋了光芒。

“哈哈哈哈!”

陳旭大笑一聲,道:“兩位還是先坐下來休息,某這就為你二人解惑。”

閻象對紀靈使了一個眼色,兩人這才不急不緩的來到蒲團前面,跪坐下去。

見兩人坐定,文昭臉上笑意更濃,他長跪而起,正色說道:“閻主薄的疑惑不外乎兩點。”

“其一,我哪里來的膽量,以幾千士卒追殺貴軍數十萬人馬;其二,貴軍為何在面對我方追兵之時,降者無數。”

說到這里,陳旭停頓了一下,而后緩緩說道:“閻主薄應該知曉,如今天下干旱連年,各個地方糧草缺乏極其嚴重,關中、并州亦是毫不例外。”

“若非如此,吾也不可能如此托大,以數萬兵馬,迎戰袁公路三十萬大軍了。”

“并非陳某不愿盡起大軍,與袁公路決一死戰。而是境內的狀況,根本不可能支撐起,如此大規模的戰爭。”

“前番吾用陰謀詭計,僥幸奪取貴軍營寨,繳獲糧草輜重無數。”

“然而,貴軍人多勢眾,縱然一時失利,仍有十數萬兵馬。只要給袁公路充足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再次拉起,一支幾十萬的軍隊。”

“那個時候,必定再次兵禍連連,戰亂不休。若是持續消耗下去,關中、并州的百姓又不知會被餓死幾許。”

“正是深知這點,吾才不愿放虎歸山,下定決心以數千騎兵追殺袁軍。如此行事,并未魯莽、狂妄,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說到這里,陳旭不由苦笑了兩聲。其余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諸將只看到了雙方勢力的懸殊,卻沒有想到,放任袁術帶領大軍離開的后果。

賈詡、田豐雖然想到了這點,但是他們終究乃是一介文士。兩軍對壘,出謀劃策兩人自然不在話下。

但是論起行軍打仗,臨陣決策,以及個人的魄力,他們終究比不上陳旭。

若是沒有這種孤注一擲的魄力,陳旭也不可能由一介黃巾首領,在短短的十幾年里,打下如此大的基業。

閻象也為陳旭的魄力而感到震撼,他問道:“大將軍難道就不怕我等反戈一擊,留下那些前來追擊的兵馬么?”

這種話絕非妄言,袁軍當時有十數萬人馬。這些縱然都是潰軍,若是發起瘋來,也不是區區六千騎兵就能夠抵擋的。

更何況,陳旭還把六千騎兵兵分成了三隊。

文昭卻是笑了兩下,說道:“我軍全是騎兵,只要小心不中埋伏,縱然不能勝利,也不會有大的損失。”

“更何況,哪怕六千騎兵可能會全軍覆沒,吾亦愿意賭上一把。”

說到這里,陳旭身上露出了一絲瘋狂的神色

“兩軍交戰,從來沒有十拿九穩的事情,領兵追擊,雖然有可能兵敗。但是不領兵追擊,又豈會有今日的大捷?”

“戰場之上,當進則進,當斷則斷。若是畏畏縮縮,終究難成大事。”

眾人聽聞這番言語,全都沉默不語。

紀靈最先沉不住氣,他問道:“大將軍又是如何,迫降八萬袁軍?”

文昭答曰:“孫子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愚以為: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說到這里,陳旭在心中默默想道:“馬謖兄弟,先借你的話用一用,還望勿怪。”

他前面所說的那句話,乃是南中之人雍闿、孟獲叛亂,諸葛亮前去平叛之時,馬謖說的一番話。

諸葛亮正是采納了馬謖的攻心之策,這才在斬殺雍闿以后,赦免孟獲的罪行,并且折服其心。致使諸葛亮有生之年,南中再無叛亂。

文昭繼續說道:“吾之所以犯下兵家大忌,在兵力遠遠少于袁軍之時,仍舊兵分三路。不僅僅是為了以疲兵之計,拖垮袁軍;更是為了以攻心之計,使得袁軍失去戰心。”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攻。”

“以騎兵機動的優勢,不停騷擾袁軍,慢慢消磨他們的銳氣,拖延袁軍行軍速度,只是其一。”

“子龍、嚴正領兵追擊袁軍之前,吾已再三交代他們:若遇敵反抗,則不惜代價將反抗之敵盡數消滅;若袁軍望風退避,則不可妄殺一人。”

聽到這里,眾人都是精神一振,知道重頭戲來了。

文昭環顧四周,說道:“殺反抗之敵,乃為震懾,為喪袁軍之膽氣是也;不胡亂殺人,是為懷柔,以慢其心是也。”

“習慣,是件非常可怕的東西。袁軍盡皆為潰兵,本來都已經毫無戰心。當他們發現,只要避退追兵鋒芒,就沒有性命之憂以后,他們就會慢慢染上望風而避的習慣。”

“這也是為什么,當我率領騎兵追上袁軍之時,他們沒有第一時間激烈抵抗了。”

“因為,他們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只要不抵抗,就能夠活命,”

“更何況,那時閻主薄帶領昏迷的袁公路,以及袁軍諸將逃跑。數萬袁軍,都已經成了無頭蒼蠅,又如何會有戰心?”

“吾更是趁此良機,以食物誘之。饑腸轆轆的袁軍士卒,望風而降完全是水到渠成。”

將目光放到閻象身上,陳旭不無感嘆的說道:“假如那時,閻主薄能夠親臨前線,鼓動士卒奮死一擊,勝負猶未可知也。”

“及至后來,袁公路身旁只有五百騎兵,縱然反抗,亦不過以卵擊石罷了。”

言及于此,該解釋的陳旭都已經解釋完畢。他挺直了腰桿,沉聲說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吾雖然不及霸王項羽,袁公路也比不上高祖皇帝。然而,放虎歸山,坐視袁術興風作浪的事情,吾卻是做不出來。”

聽到這里,諸將盡皆拜服。

閻象苦笑兩聲,不無感嘆的說到:“大將軍有勇有謀,魄力過人,閻象敗在大將軍手上,不冤啊。”

“吾往常自詡智謀過人,今日才知那是坐井觀天,不知所謂。吾只是覺得對不起主公,若非我一再獻上了錯誤的策略,恐怕如今戰局也不會是這樣了。”

文昭卻是反駁道:“閻主薄有經天緯地之才,又何必妄自菲薄?”

“先生屢次向袁公路獻計,他要么沒有聽從先生計策;要么對于先生的計策,沒有徹徹底底的實施下去。”

“饒是如此,先生的計策,亦是給我軍造成了巨大傷亡。并非陳旭自大,愚以為若非先生在彼,袁公路又何懼之有?”

“如今漢室衰微,天下群雄四起,陛下正缺乏先生這樣的人才,好用來匡扶社稷。不知先生可愿來我軍中任職,為陛下效力?”

閻象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對我有知遇之恩,縱然兵敗身亡,吾亦絕不會轉投他處。”

“如今既然被大將軍俘虜,還請大將軍能夠全我忠義之名。”

話畢,閻象閉目不語,無論陳旭再如何勸說,他都是一動不動。

眼見卻說不了閻象,陳旭再次將目光放在了紀靈身上,說道:“紀靈將軍勇冠三軍,乃是沙場宿將。如今亂世已至,正值將軍一展才學之時,不知將軍可愿投降?”

紀靈搖了搖頭,斬釘截鐵的說道:“敗軍之將,何足言勇。主公因大將軍而死,吾若不死,必為大將軍報仇。”

陳旭一窒,再次誠懇的說道:“吾知兩位乃是忠義之人,然袁公路欺君罔上,毫無雄主之風,又何德何能使你二人如此死心塌地?”

“吾自出道以來,每日都是求賢若渴,恨不能招盡天下賢才。兩位若肯屈就于吾之帳下,吾必定待兩位如心腹。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陳旭真誠、急切的話,終于使得閻象、紀靈有些動容。

閻象臉色復雜的看著陳旭,而后說道:“大將軍若是果真如此看重我,閻象只希望能夠再見一下故主。不知大將軍,能否答應?”

文昭臉色一喜,說道:“這有何難?來人,帶袁公路尸體前來。”

沒過多久,就有四個士卒,抬著一個鋪蓋著白布的床榻過來。陳旭親自上前,緩緩揭開了床榻上面的白布,露出了躺在里面的袁術。

“主公!”

閻象絲毫沒有怨恨袁術囚禁他一事,看到袁術的尸體以后,當即撲了過去,痛哭流涕起來。

紀靈亦是來到了袁術的尸體旁邊,默默垂淚。

陳旭等人見狀,也都感覺心中有些發堵,為兩人的忠義而感動。

哭了半晌,閻象抹了一把眼淚,忽然抬頭望著陳旭,說道:“吾主妄自稱帝,犯下了大逆不道的罪行。他兵敗身亡以后,少不了被剖棺戮尸。”

“閻象斗膽向大將軍求情,希望大將軍能夠以諸侯之禮葬之。”

陳旭聞言,臉上卻露出了難色。若是其余諸侯,縱然兩人處于敵對方,將其殺死以后,陳旭也會以諸侯之禮葬之。

然而,袁術妄自稱帝,可是犯下了誅九族的罪行。剖棺戮尸也是一道必須的程序,就好似當初的張角等人一樣。

他們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因為反叛朝廷,死去之后尸體還不得安寧。

看到陳旭面露難色,閻象忽然大聲說道:“吾別無所求,只愿大將軍以諸侯之禮葬下主公。若要剖棺戮尸,我閻象愿意以身代之。”

話畢,閻象直接沖向旁邊,觸柱而死。

“先生,先生。”

陳旭急忙上前,抱著已經斷氣的閻象,哽咽的說道:“先生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諸將盡皆默然,有些人還偷偷抹了一把眼淚。

“鏗鏘!”

忽然之間,紀靈趁著眾人放松警惕的時候,猛然奪走了一個甲士的佩劍。寶劍出鞘,發出金戈交鳴之聲。

“保護主公!”

典韋見狀,急忙大吼一聲,拿出自己的雙鐵戟,護在了陳旭身旁。趙云等人亦是拔出了腰中的佩劍,慢慢圍向紀靈。

紀靈卻好似沒有看到眾人的動作一般,喃喃說道:“若是閻主薄一人之死,不能為主公洗脫罪名。我紀靈,也愿代替主公受剖棺戮尸之刑。”

“還請大將軍,能以諸侯之禮葬掉吾家主公。”

話畢,紀靈將佩劍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猛然用力,鮮血噴濺而出。

他那雄壯的身體栽倒在地上,如同晨鐘暮鼓一般,敲在了眾人心上。

此時的陳旭,卻是有些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語:“袁公路何德何能,擁有這等忠貞不渝之士以死相隨?”

其余諸將,亦是感嘆唏噓不已。

贊助商鏈接

本書互動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