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313章 兗州之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3章 兗州之變

第313章 兗州之變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

樊稠大敗馬騰軍,又攻破攻槐里,將種邵等全部斬殺。一時間,樊稠在西涼軍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李傕聽到自己侄兒的話以后,雖然心中猜忌樊稠,表面上仍舊對樊稠十分親善。

后來,李傕、郭汜以安集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并開府如三公,合為六府,皆參選舉。李傕等都想要推舉自己的親信,將他們安插在朝廷當官。為了此事,就連三公舉薦的人才,也都沒有得到重用。

饒是如此,三人之間為了安插親信之事,也多有矛盾。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曹操率領大軍攻打徐州,一路之上屠戮城池,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以及平原相劉備三路人馬,帶領大軍前去救援。

三路兵馬到達徐州境內,孔融對田楷、劉備說道:“曹兵勢大,操又善于用兵,未可輕戰。且觀其動靜,然后進兵。”

劉備卻是說道:“但恐城中無糧,難以久持。可令云長領軍四千,在公部下相助;備與益德殺奔郯縣,徑投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破敵之策。”

孔融聞言大喜,會合田楷為掎角之勢,關羽則領兵在一旁接應。

是日,劉備、張飛引一千人馬向郯縣行軍。正行之間,忽然一聲鼓響,一彪人馬出現在劉備軍的不遠處。當頭一員大將,乃是于禁。

于禁以槍指著張飛,大聲喝道:“何處狂徒,欲往那里去?”

張飛見了,也不打話,拍馬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數合,劉備掣雙股劍率兵進攻曹軍,于禁敗走。張飛就要上前追殺,劉備卻怕曹軍大舉來攻,喝住張飛,直接引軍前往郯縣。

郯縣乃是徐州首府,城墻上的守軍將領,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五個大字,不敢怠慢,急忙飛報陶謙。

陶謙確認來人不是徐州援軍以后,急令開門迎劉備入城。陶謙接著劉備,共到府衙,敘禮畢,設宴相待,并且遣人犒勞劉備軍。

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并且聽說他是漢室宗親的身份,當即大喜過望。

他在心中想到:“我如今已經老邁,膝下子嗣卻非成事之人。前翻讓人殺掉曹操父親,已經與曹操結下死仇。”

“縱觀曹操麾下,兵多將廣,一路攻城略地勢如劈竹。縱然有劉玄德等人前來救援,恐怕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待城破之日,我一家老小都將性命不保矣。”

“我觀劉玄德此人,心懷壯志,他日絕非池中之物。既然如此,何不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玄德,我自己卻帶著家眷,逃回家鄉躲避戰火?”

自曹操起兵攻打徐州以來,陶謙每日坐立不安。他有心棄城而逃,卻害怕被別人唾罵,一世英名不保。

若是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備,不僅能得到一個讓賢的名聲,還能脫離這個戰爭的泥潭,又何樂而不為?

念及于此,陶謙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劉備。劉備愕然問道:“使君何意也?”

陶謙答曰:“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愿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劉備聞言,怦然心動。

好在這些年來,經歷很多的劉備,已經有了很深的城府。他略一思索,就急忙離席拜曰:“劉備雖是漢朝苗裔,卻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今為大義,故來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劉備有吞并徐州之心耶?備若舉此念,皇天不佑!”

陶謙曰:“老夫乃是真心相讓,玄德休要疑慮。”

話畢,陶謙再三相讓,劉備卻是堅決不受。

糜竺在心中暗暗想到:“劉玄德此人,有梟雄之姿。奈何陶恭祖老奸巨猾,為了躲避戰火,不惜將這個燙手山芋讓給劉玄德。若是劉玄德貿然接住,徐州臨陣換主,必定民心不穩,曹孟德再趁機攻破城池,我等盡皆休矣!”

他細細看了一下劉備的神色,想到:“莫非玄德已知陶恭祖之計?劉玄德并非常人,我今日暫且助他一臂之力,將來他若是有所成就,必定不忘今日之恩。”

想到這里,糜竺急忙上前按住陶謙的手臂,說道:“今曹孟德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日,再當相讓可也。”

劉備感激的看了糜竺一眼,急忙點頭說道:“子仲所言不差,為今之計,應當先退曹軍,再談其他。備愿意遣人至曹營,勸說曹公退兵,若彼不聽,再廝殺不遲!”

話畢,劉備急忙抽身走出府中,開始傳檄三寨,且執兵不動,并且遣人赍書以達曹操。

劉備引著張飛回到軍營之中,張飛疑惑的說道:“兄長,陶公欲讓徐州與你,你為何推辭不就?”

劉備看了看四周,這才小聲對張飛說道:“益德,你當陶恭祖讓徐州與我,乃是好心?”

張飛一愣,說道:“兄長何出此言?”

劉備嘆息一聲,反問道:“益德以為,縱然我等聯合起來,是否能夠擊退曹軍?”

張飛沉吟半晌,這才說道:“某雖不愿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卻也感覺若無意外,徐州早晚必被曹孟德所克。”

劉備語重心長的說道:“我若接下徐州的印綬,一來,會落得一個趁人之危的名聲;二來,若是徐州城破,你我盡被曹孟德所擒矣!”

“相反,若是陶恭祖棄了徐州牧之位,就可以帶著家眷順利脫身。”

劉備冷笑兩聲,說道:“我等縱然能夠僥幸逃得性命,然而臨危受命,卻不能保全治下百姓之安危,別人又會怎樣看待我等?”

是啊,若是劉備剛剛接手徐州,徐州就被曹操攻破,別人可能會認為,他劉備連陶謙都比不上。

張飛聞言,心中拜服,不再想著讓自家兄長領徐州牧之事,反而怒聲說道:“我等好心前來救他,卻不顯陶謙匹夫心思如此歹毒!”

劉備卻是急忙捂住張飛的嘴巴,說道:“益德慎言,也許陶公根本沒有這種心思,只是考慮不周罷了。”

卻說曹操正在軍中,與諸將議事,人報徐州有戰書到。曹操心中大驚,他知道劉備帶兵前來救援徐州,卻沒想到戰書這么快就來了。

劉備的使者將書信遞給曹操,曹操看完之后,勃然大怒,說道:“劉備何等人也,居然想來勸說我退兵,簡直是笑話。來人,將劉備的使者拖出去斬了!”

劉備使者心中一驚,剛想要說話,就聽見一個曹軍謀士說道:“主公不可!自古以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是殺掉此人,倒顯得我軍缺乏氣度。”

曹操方才只是隨口一說,到也并非想要真的殺掉劉備來使。他正要說話,忽然有人進入大帳之內,呈上了一道加急書信。

曹操打開書信,看完里面的內容,頓時大驚失色。他對劉備的使者說道:“你權且下去休息一會,我與帳下諸將商議退兵之事。”

待劉備使者下去以后,曹操才以書信示人。帳中文武看到書信之中的內容,盡皆駭然。

曹操面沉如冰,緊緊握住雙拳,說道:“陳留太守張邈,趁著我等攻打徐州之時,引袁術入兗州。若兗州有失,吾必定無家可歸矣!”

郭嘉說道:“主公何不賣個人情與劉備,我等卻好星夜殺回兗州,剿滅叛亂!”

曹操以為然,隨即作書一封,交于劉備使者,他卻是急急忙忙帶著大軍撤回兗州。

卻說郯縣之中,陶謙聽聞曹操撤軍,頓時大喜過望。劉備擔心曹操撤軍有詐,就派人前去偵查情報,沒過多久,就有人探聽到張邈反叛,袁術盡起大軍攻打兗州之事。

劉備在心中暗暗想到:“曹孟德這是生怕兗州有失,才帶兵撤退。如此看來,曹軍撤兵之事必定是真。”

不僅是劉備想到這里,所有的徐州其余眾人,也都有這樣的想法。一時間,剛剛經歷戰火的徐州軍,全部松懈了下來。

曹操撤兵以后,陶謙在心中暗暗想到:“曹軍雖退,日后必定復來。如今我已老邁,膝下兩子難成大器。不若將徐州讓給劉玄德,我也好去安度晚年。”

念及于此,陶謙就想要,再次將徐州牧之位讓給劉備。

劉備暗忖:“當初徐州危如累卵,我推辭掉了陶恭祖的相讓,若是此時接下徐州牧之位,別人會怎么看待于我?攜恩圖報么?”

劉備深知,自己除了一個漢室宗親的頭銜,身份地位比起其于諸侯,全都相差甚遠。若此時為了一個徐州牧的職位,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將會得不償失。

況且,徐州乃是三戰之地,旁邊都有強大的諸侯。縱然他接任了徐州牧之位,也不見得能夠守住徐州。

想到這里,劉備自然是再三推辭不就。陶謙見劉備不似作假,心中無奈,只得作罷。他畏懼曹操再次來攻,就將小沛讓給劉備,讓他在那里屯兵。

劉備早就想要擺脫公孫瓚,因此見陶謙讓他留下以后,頓時大喜過望。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