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224章 唯才是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唯才是舉

第224章 唯才是舉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冰雪塵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 | 三國軍神 
章節目錄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陳旭把徐晃調到身旁,讓他成為親兵統領,好像是重視徐晃的勇武,其實不然。

相比起他的勇武,徐晃的統兵才能更加出眾。歷史上的徐晃,就是曹操帳下的五子良將之一。

說起徐晃,大家可能都知道,這是一員上將。但是對于他真實的戰績,卻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

歷史上的徐晃,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的功勞多如牛毛。

但是真正讓徐晃名震天下,使他能夠名留青史的戰役,卻是在荊州與關羽的那場戰役。

徐晃與關羽都是河東人氏,當初關羽降曹,兩人的關系非常要好。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之后,劉備據荊州而取漢中,而后派遣關羽鎮守荊州。

初時,江夏太守文聘與樂進進擊尋口,關羽率軍前往將文聘與樂進擊退,并乘勝派遣偏將率軍北征,所殺甚眾。

曹操懼怕關羽聲威,對此感到非常憂慮,就派遣曹仁、呂常征討關羽。

曹仁與呂常長驅直入,不敵關羽,被關羽派兵,將兩人圍困在襄陽與樊城。

曹操害怕兩城有失,就派遣于禁、龐德救援襄陽、樊城。

雙方交戰,僵持到八月份,河水暴漲。關羽掘開河堤,以大水灌于禁軍。于禁軍雖在平地,卻被水淹五六丈,于禁七軍都被淹沒。

此役,關羽斬殺白馬將軍龐德,于禁被關羽活捉,請降被拒。

樊城被水淹,城墻崩塌,里面只剩下幾千人,糧食也已經耗盡。關羽攜大勝之聲威,率兵攻打樊城。

樊城被圍數重,外內斷絕,眾將都惶恐不安,眼看要不了多久,樊城就要被關羽攻破。

樊城若是被攻破,襄陽必定孤城難守。到了那個時候,曹操就將失去整個荊州。

這時,就連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都投降了關羽。一時間,關羽的聲威威震華夏。

曹操因為懼怕關羽,曾經幾次想要遷都。司馬懿、蔣濟等人再三勸阻,并且獻了聯合東吳,共據關羽的計策。

曹操依計行事,一邊派遣使者前去東吳,一邊讓徐晃、趙儼等人率軍救援樊城。他更是準備親率大軍,前去征討關羽。

初時,徐晃因為兵力不多,無法與關羽交戰。后來曹操先后派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進至偃城,悉歸徐晃指揮。

當時關羽主力屯兵圍頭,另外一隊兵馬屯于四冢,與圍頭的關羽主力成掎角之勢。

徐晃率領兵馬,大張旗鼓的前去攻打關羽主力。關羽偵察到徐晃的動向,果真把大部分兵力,全都集結在圍頭。

卻不想,徐晃使用的是聲東擊西的計策,他出其不意偷襲了四冢。關羽恐四冢有失,倉促間自率步騎五千出戰。

由于兩人是同鄉,并且關系很好。再加上關羽,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就上前與徐晃問話,訴說往事。

須臾,徐晃下馬宣令:“得關云長頭者,賞千金。”

關羽聞言大驚失色,急忙對徐晃說道:“大兄,你為何說這樣的話?”

徐晃卻是答道:“此國之事耳,又豈能談論私情?”

隨后兩軍交戰,關羽被徐晃擊敗。羽無奈,只得率兵退回營寨。

當時關羽的營寨,外圍有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非常困難。

徐晃卻是率軍窮追不舍,緊緊咬住關羽的潰兵,一直緊隨其后,沖入關羽的大寨之內。

并且現趁著關羽軍陷于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蜀軍,殺掉降蜀之將胡修、傅方。關羽只能率兵撤圍退走。

樊城之危,就這樣被徐晃解除。

當時關羽威震華夏,曹操親率張遼等名將,以及大軍,跟在徐晃后面,想要擊敗關羽。他根本沒有想到,徐晃能夠這么快,就解了樊城之圍。

后來,對于徐晃的這次戰績,曹操是這樣評價的:“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

“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于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

孫武,穰苴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曹操把徐晃與這兩人相提并論。對于他的評價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徐晃治軍嚴謹,令行禁止。

當時諸軍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諸營,不少士兵出陣圍觀,唯有徐晃部下軍營整齊,將士駐陣不動。

曹操當即嘆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啊!”

周亞夫,是西漢時期著名的的軍事家,后來更是官拜丞相。他用兵如神,治軍極嚴。

當時吳楚七國之亂,整個大漢震動不已。周亞夫統帥漢軍,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

說徐晃有周亞夫之風,也是一種極大地稱贊。

徐晃一生儉樸,對自己約束很嚴,病死前還特別囑咐,叫埋葬他時斂以時服。

而且他一旦認主,極度忠誠。

徐晃投奔曹操以后,就經常感嘆:“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

對于這個智勇雙全,德才兼備,忠勇可嘉的三國名將。陳旭自從聽到,他在楊奉軍中以后,就早已垂涎不已。

然而,若是貿然將徐晃從楊奉那里調離,并且委以重任的話,難保楊奉不會有其他心思,認為陳旭是在挖他的墻角,想將他架空。

畢竟,無論徐晃在哪里任命,都是如同待在相楊奉帳下那樣領兵。

這樣的話,陳旭也不好找到理由。

但是現在,陳旭說自己看中徐晃,想要調他過來擔任親兵統領。如此,楊奉雖然不愿意放掉徐晃,卻也無話可說。

陳旭身為他的主公,只是向他要一個護衛,楊奉沒有理由不答應。

只要徐晃到了陳旭身旁,以后陳旭再想要提拔他,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當徐晃來到陳旭身旁,陳旭看著儀表堂堂的徐晃,心中喜愛不已。

白波軍的生活條件比較艱難,所以徐晃戰袍外面的披風,已經有些陳舊。而且由于他久經沙場,披風也破幾個洞了。

來到陳旭身旁,徐晃跪在地上,見禮道:“晃,拜見主公。”

陳旭急忙上前,一把將他拉了起來,說道:“公明果真是威武雄壯,乃當世之虎將啊!”

“然而,公明的錦袍,卻早已陳舊、破爛不堪。如此披風,如何配得上公明之英雄?”

話畢,陳旭解下自己身后的黃色披風,親自披在了徐晃的背上。

徐晃見狀,頓時心中感動不已。

他再次跪在地上,說道:“某新投之人,未立寸功,如何當得起主公如此看重?”

陳旭卻是哈哈大笑著說道:“公明之才,我豈能不知?”

“今日得與公明相見,恨不能賜予高官厚祿。奈何一來,恐楊奉心中有其他想法;二來,卻是公明新投,貿然委以重用,恐怕諸將不服。”

“現今你且屈尊,當做我的親兵首領。待他日立下戰功,我就讓公明獨領一軍。那個時候,公明才是龍游大海,鳥尚青霞啊。”

徐晃聞言,更是感激涕零。

陳旭收編了白波軍,再次獲得精兵一萬,人口十幾萬。

并且還得到了徐晃這樣的良將,所以陳旭這段時間,心情一直不錯。

然而,他卻是知道,并州的人才還是太少。

他出身不好,起點較低,所以很少有文士,愿意前來投奔他。

就連程昱與田豐,當初也是被他強行綁走的。

至于陳宮,若非兩人沾親帶故。并且他現在坐擁一州之地,聞名天下,陳宮也不見得會前來投奔他。

歷史上的三國,魏國占據天時,吳國占據地利,蜀國占據人和。

正是因為劉備漂泊半生,獲得了無以倫比的聲望,使得百姓歸心,人才來投,他才能夠在漢末的歷史上,雄霸一方。

這個時候,陳旭想起了歷史上的曹操,他所頒布的招賢令。

曹操乃是宦官之后,出身也很不好。很多士人全都不愿意投奔他。正是這個緣故,曹操才頒布了唯才是舉的招賢令。

自古以來,德才兼備者方能為官。

若是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他自己卻是人品不好,或者并不孝順,都會被認為有才無德。

對于這種人,以往的統治階級,都不會采用。

曹操唯才是舉的招賢令,卻是打破了以往擇才的標準。只要你有才華,哪怕你人品不好,甚至偷過雞,摸過狗,都能夠得到重用。

正是因為這個招賢令,曹操才能在出身不好的情況下,匯聚了大量人才。使得曹操,能夠在漢末諸侯之中,橫空出世。

想了一下,陳旭終究還是決定,盜用曹操的招賢令,準備在并州招賢納士。

他將田豐叫了過來,對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使得田豐震驚不已。

“主公,自古以來,取才必先考校其品德。主公今日冒天下之大不韙,想要唯才是舉,愚以為,甚為不妥!”

“無德之人若居高位,如何能夠保證他們的忠心,以及清廉呢?”

陳旭想了一下,仍舊堅持己見,說道:“天下大亂,諸侯并起,賢臣擇主而事。”

“我出身不好,若不任人唯才,如何能夠招攬到足夠的才能之士,前來幫我?”

“元皓不必多言,你只管幫我起草招賢令即可。記住,唯才是舉。”

贊助商鏈接

本書互動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互聯網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