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唐第286章 撲朔迷離的現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燎唐 >>燎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 撲朔迷離的現場

第286章 撲朔迷離的現場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那一片白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那一片白樺 | 燎唐 

選擇:


報著試試看的態度,高漢攝手攝腳地走進了禪室,首先俯下身子掃視地面。()

禪室依山形而建坐西北朝東南,青城山清晨難得的陽光正好斜斜地照射進來,把整個地面照映的纖毫畢現,也讓高漢有了個重大發現:一個角落的地面上有兩根彎曲著糾纏在一起的長發,目測足有三尺多長。

“咦?”高漢驚喜地指給其他三人看,“這是和尚廟,哪來的這么長的頭發?如果近期寺里沒來蓄發的外人的話,這就是兇手的了。”

“應該是了,在施主來前沒有其他符合條件的外人。”慧心的回答肯定了高漢的判斷,也讓眾人十分振奮。

“我靠,能不能不提我?”盡管知道慧心是無心的,但這話聽著讓高漢覺得十分別扭,“速速讓人找一雙新筷子和一只干凈的小瓷瓶來。”

東西很快就送來,筷子是新竹所制沒用過,瓷瓶只有巴掌大,是用來裝盛凈水的。

高漢認真檢查一下,滿意地點點。隨后小心地用筷子把頭發夾起放到小瓷瓶里,然后對著瓶口仔細聞了聞。在這沒有顯微鏡、DNA鑒定等現代化破案手段的時代,也只能靠這種原始的方法來辨別一些東西。

他不是警犬,但這世的鼻子也比一般人的好使。何況還有這頭發是新掉落不久,夠長,兩根在一起數量也夠多,加上這瓷瓶的隔絕、集中作用,所以高漢嗅到了一種若有若無、也很特別的氣味。

“這么香?”

高漢暗自記下了這個氣味特征,然后交給三人讓他們也用鼻子進行甄別。佛門弟子日常也經常接觸各種香料,不過都以檀香居多。此毛發的香氣太淡,所以無相和慧心聞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悟了這個小和尚卻給出了精準的判斷,“應該是云南永昌郡的苦櫻桃花煉制的精油。”

經過悟了的講解,高漢等才明白這苦櫻桃花也叫櫻花,原產自喜馬拉雅山。云南永昌的是在秦漢時期經人移栽才落戶云南的,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櫻花除了觀賞之外也可煉制精油,作用當然就是用來臭美的。久而久之,用精油美容、美發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

“現在漢地普遍種植的櫻花,都是從云南引種過去的改良品種,甚至深受新羅、倭國人喜愛。”悟了年紀還小,侃侃而談間顯得有幾分自鳴得意,絲毫沒覺得有些跑題了。

“我擦,那不就是日本櫻花的老祖宗嗎?”這花歷史久遠的讓高漢吃驚,但更吃驚的是悟了這小和尚的博學,“你丫一個和尚還研究這?”

高漢怪異的注視下,悟了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我師從善無畏金鋼阿奢黎,我師父入唐時帶的明妃就是出自云南永昌郡。她最愛用這種精油,我從小就聞慣了,所以一聞便知,抹上精油的頭發也如這般黝黑、精亮。不過這肯定不是她的頭發,因為十年前她就往生極樂了。”

“開元三大士!”悟了的來歷讓高漢又驚了一回,這家伙是密宗傳人!

掃盲過后,眾人的心思又回到了兇手的身份上。

“會不會真的是常道觀的人干的?”慧心遲疑地說到,不能怪他佛心不穩,畢竟有過舊怨,作此聯想是自然的事。

高漢搖搖頭,“不能這么肯定,雖然不排除有男人出于臭美也用這種精油,但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道重修心,法尚自然,沒聽說過哪個老道對儀表注重到這種程度的。如果真的是崇道之人,那他就是個**。”

“難道是女冠?”悟了插話道。

高漢問向慧心:“常道觀有女冠?”

“沒有。”慧心的回答很肯定,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對手,這句話放在飛赴寺的人身上絕對適合。

“我覺得有可能是來人故意留下的頭發。”悟了的思維很跳躍,指著高漢語出驚人地說道:“從現有情況來看,來人必是個心思慎密之輩,想要干壞事的話是不是也要象高施主一樣全身上下收拾的利索呢?那又如何能留下這等破綻?”

高漢眼前一亮:“小和尚要得。尸體上留下布條是明著栽贓,混淆是非。而這里留下頭發則意欲暗有指向,也是陰陽兩謀并用,讓我們自己找到自認為正確的答案。假如不是小和尚分辨出這頭發上抹了精油,你飛赴寺上下會不會立馬找上常道觀報仇去?”

慧心面帶惶恐地沉吟道:“雖然只憑兩根頭發就去索仇看似有些胡鬧,但誠如犬養所言,即使沒有頭發,你們不來的話我們也早就上常道觀討說法去了。”

“哼,按他說的不爭不鬧,到時群情激憤,那場面還能控制了住?”無相冷冷地接口道,“犬養此僧面善心歹,我曾多次勸慧果師兄不要留他,可是師兄就是不聽我言。如果這次的事讓他煽動起來,那飛赴寺恐怕就要毀于一旦了,慧心師弟你可得把持住。”

想及佛道火拼的惡果,慧心不由得打了個冷戰。

高漢不知道無相為何對犬養有這么大的偏見,只得在兩大和尚談話之時用傳音入密之法向悟了打聽。

悟了愣了愣才用同樣的方式回道:“那犬養是倭國的遣唐使,在飛赴寺掛單修行了近十年。無相乃是新羅王子,倭國和新羅之間戰多于和,仇怨有多……”

“我擦!真夠亂套的。”高漢恍然,怪不得別人都是緇衣,只有犬養是紫色袈裟哩,那應該是朝廷特許的。“但是無相一代高僧,會因為國仇而發違心之論么?”

“我也不愿意相信他會冤枉犬養,但你也說了那是國仇。僧人也是人,也有好惡,沒有好惡的那是佛祖。”悟了的回答很特別,讓高漢很詫異,“你算不算好人尚且另論,但我觀你心態也還中正,想要知道真相,只能咱們兩個不持立場的人來完成堪察,他們兩個指不上了。”

悟了一反常態地嚴肅,嘴上雖然硬氣如斯,但這番表態已經說明了他認可了高漢的行事,并且準備與之聯手破解困局。

前后反差之大讓高漢有種受**若驚的感覺,“這小和尚還挺有意思。”

說別的都沒用,好好查現場才是真格的。高漢把裝頭發的瓷瓶封好交給慧心,返回禪室繼續查看。

作下命案的人確是個高明之輩,除了頭發之外,室內根本就沒留下其他線索。

獨自看了一圈兒,什么也沒發現,高漢有些失神:“他或者是她,到底怎么殺的慧果呢?即使是熟人突然襲擊,以方丈的能力也應該留下些許痕跡。”

悟了提醒到:“我記得你那陣說過,來人是應該是先迷后毒,咱們不妨先從這‘迷’字入手……”

“啪”高漢的大手重重拍在悟了的肩膀上,拍得他一咧嘴,“小和尚真聰明。”

迷藥無外乎內服、外用兩種,事發是在凌晨,以僧人們的習慣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進行飲食,禪室內也沒有這類器具,那只能是外用藥物了。

外用的迷藥一般分接觸和空氣傳播兩類。接觸類的比如拍花用的藥餅,得接觸到人體才能奏效,空氣傳播類的大多以迷煙為主。以慧果的修為,想不驚動他放迷煙根本就不可能,因為這時候沒有無色的迷香,接觸類的就更不可能了。

“這迷藥應該是無色無味,而且必須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起效,殺手才能完成接下來的行動。”高漢腦中急速思考著,隨后向慧心問道:“方丈大師平時作息很規律么?平常這禪室內都有誰來?”

“師兄今年重修坐禪,住心觀凈,長坐不臥。一日四更起,焚香拜佛,然后安排諸事。五更食后,就靜坐不起了。這禪室也是在他就食之時,由驅烏沙彌打掃。平時我們誰也不來打擾他,寺中日常事務,都由各班首和執事管理。”

“悟在于自心,不起妄念執著,慧果師兄偏拗了。”無相長嘆道。

高漢無意理會佛門漸頓之別,只對慧心的僧人介紹感興趣,“那驅烏沙彌最多不過十三歲吧?哪里人?”

“內鬼!你懷疑那孩子就是內鬼?”悟了驚悚地呼出聲來。

慧心斷言道,“那孩子是個孤兒,只有八歲而已,一歲大小便由我收養在寺內,我知之甚深,絕無可能。”

高漢狠狠白了悟了一眼,“你怎么看誰都象壞人?內鬼應該有,否則不可能對寺內的情況了如指掌,但不是這孩子,而且時間也對不上號,這就奇怪了。”

高漢有些抓狂,在原地直轉圈兒。想要放置迷藥,在內鬼的幫助下,掌握方丈的作息規律不算難,因為確實很規律。掌握寺中值守僧人的情況、進而避過也不難,一般高手就有這能力。或者這些本來就是內部人所為,這也是高漢和悟了都想到有內鬼的原因。

但是最難的是讓迷藥發作和下手的時機,綜合方丈被害之后的情形判斷,應該不早不晚地就在他四更起時,殺手究竟怎么做到的呢?在這沒有定時器的時代,誰能把時間控制的這么精準?

高漢口中喃喃自語到:“難道方丈今天晨起時身體有恙,自己昏迷了?這也太巧合了點兒……”


上一章  |  燎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