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唐第247章 塵埃落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燎唐 >>燎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7章 塵埃落定

第247章 塵埃落定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那一片白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那一片白樺 | 燎唐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那一片白樺(書坊)書名:

時間一晃過去了半個月。敬請記住我們的網址:匕匕奇小說nЫqι.c。

一日清晨,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晨曦,一彪人馬十余騎出現在噶達城外,卻是大唐使者來了。

接到通報的高漢代表聯盟帶上些人,隨著皇甫惟明和章仇兼瓊一起出迎。本來賓就他們也想來,卻讓墨志子給擋下了。談判未成,聯盟和大唐還是兩邦,需持平等之禮才好繼續往下談,其他人等不知唐人禮儀,怕他們搞出事來,便也不讓前去。

單說兩位唐使,一見到隊伍打頭身著緋色官服之人不禁面露喜色。

“叔明一身風霜,辛苦了。”

離著老遠,章仇兼瓊便哈哈大笑著主動前迎,來人立即下馬與他相談。

皇甫惟明未動,但緊縮多日的眉宇也會展開了。

高漢心下一動,不解地向他詢問:“來人最多不過一個五品的官兒,章仇為何這般興奮?”

“此人叫鮮于晉,字叔明,與其兄鮮于向經擢明經,為開元二十一年同期進士,叔明、仲通兄弟同舉,又同朝為官,一時被朝堂傳為佳話。叔明現拜左庶子,為太子官屬,仲通現就在章仇手下任采訪支使正五品。哥倆一入仕便得如此流內官之高位,足見很受朝野重視。”

“艾瑪,”高漢心中一驚,“鬧了半天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鮮于兄弟啊!沒想到這哥倆還挺有才,不是欺世盜名的家伙。就是不知道鮮于仲通后來怎么成了兵敗南詔,坑慘十萬唐軍的敗家玩意兒?”

皇甫惟明沒注意到高漢的臉色,繼續說道:“他這一支與丁零種姓中的鮮于氏不同,乃是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箕子曾建朝鮮國,后代以封地為姓作鮮于,歸漢后乃為巴西望族,厚有家財,章仇往日必是交厚,在此相見怎么不能欣喜異常?”

皇甫惟明一臉玩味地解釋著,高漢忽略了他語氣中的調侃成分,只對鮮于向這個姓氏的來源感到吃驚。朝鮮哪,那跟高句麗豈不是也有所牽聯?自己這一世便有高句麗皇族血統,要是攀上一攀弄不好跟他們還沾親帶故哩。

“更關鍵的是,此人一來,談判達成盟約有望了。”

皇甫惟明神神秘秘地低聲說道,高漢待要進一步詢問,卻見章仇攜著鮮于晉來到了近前。鮮于晉辦事先公后私,與皇甫惟明見禮,并交上攜帶的國書等物,其他事因有高漢在旁邊不好多說,只與兩位唐使說些官話。

高漢抬眼望去,只見此人與皇甫惟明年齡相仿,國字臉,濃眉大眼,長相溫良敦厚透著一股子實誠勁兒。說話不急不緩,很有條理,偶爾朗笑之中又顯幾分豪爽。

“大唐士子要都是這樣,倒是大唐的福份。”

高漢用相人之術琢磨開了,覺得此人與皇甫惟明一樣可堪為棟梁之才。

正打量著,章仇一拉高漢,對鮮于晉說道,“這可是位俠義公子上高下漢,日后要隨咱們一起去蜀地,你們不妨多親近親近。”

“見過鮮于二兄,還望今后多多提攜在下。”

高漢笑嘻嘻地打了個招呼,所謂提攜不過是看在他比自己年齡大客套客套而已,可沒想過真跟他有啥關系。

悉料鮮于晉聽到高漢之名表現的異常驚喜,上前一步拉起高漢的手,“久聞公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一表人才。”

高漢被他弄糊涂了,不知這久聞何來,與其他兩人一樣都只當他也是在客套,沒加在意。

章仇兼瓊哈哈一笑,“叔明在路上可是跑死了兩匹快馬,勞累的很,先隨我等前去休息一下再說其他的吧。”

辛苦是肯定的,但高漢明白,這主要是賺自己礙事,人家有話要單獨嘮。

“切,你賺我礙眼,我還賺你們麻煩呢。”

把鮮于晉送到驛館后,高漢立即告辭而去。有一眾大佬在,他才懶得管這些糾纏不清的國事,有啥消息自己照樣提前知道,現在抓緊時間修習劍法才是正格的。

沒用高漢等多久,不過一個時辰,拓跋忠便急匆匆地來跑找高漢:“哈哈,大喜啊,大唐已經同意了我們所有要求,這下終于可以放心了……”

不怪拓跋忠興奮,以往黨項、白蘭等部在漢地人眼里就是蠻夷、野人,是經常來打劫的強盜。而東女國歷來低調、孫波部一直孱弱,致使漢地人極少知道雪域還有這兩個部族存在。

高漢瞅了他一眼,身體動作未停,“能成為大唐番屬固然值得慶祝,但如果黨項再象以前那樣時不時地侵擾漢地,我想等大唐緩過勁來,必會對你等進行堅決打擊,要知道喂不熟的野狼、交不透的朋友都是最招人恨的。”

一瓢冷水從頭澆到腳,拓跋忠笑容全無,直接僵在當地。

“盟約是雙方的,答應了就不要輕易更改。在我而言,如果將來你們真敢反復可別怪我不客氣。雖然我奈何不了你們,但我可以回來領著飛鳳軍耍耍,這你們就管不著了吧?”

高漢緩緩說完,收手立定,把東西整理好便徑直去往議事廳。拓跋忠默不作聲地跟在后面,心里十分糾結,尤其是高漢的警告讓他背后陣陣發涼。

拓跋忠不是笨蛋,自從頭一回見高漢時便對高漢發怵,而且知道高漢可不是一個人,他身后還有一堆勢力。其他的拓跋忠不太清楚,單說現在的飛鳳國和飛鳳軍就是他的強力支持者。飛鳳雖加入了聯盟,但不象黨項等其他諸部,而是另成一體,如果聯盟敢反叛……

想想飛鳳軍那恐怖的戰力和神秘、向不外傳的戰法,拓跋忠不由的一哆嗦。

來到議事廳,皇甫惟明正代表大唐皇帝向聯盟眾人宣旨。自打飛鳳國加入聯盟后,整個聯盟就廢除了跪禮,最高禮節不過是撫胸低首垂目而已。三位唐使對這種“蠻邦”的規矩很不適應,但也沒辦法,只能用眼神的交流來表達不屑。

敕旨有固定的格式,沒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之類的廢話,主要內容就是經唐廷上下的一致肯定,同意了聯盟所請:

封聯盟為康巴國,以康延川為王城,賓就為康王,世襲罔替,代代由大唐冊封。

封飛鳳國,允鳳為鳳王,以察瓦絨為王城,因飛鳳體制特殊,王位更替由其自行選出,上報朝廷后再進行冊封。

旨到后,賓就和允鳳需去往長安,當面接受冊封,受金鈿帶等七事。

兩國暫時不行大唐稅制,有邊患時,視其實際情況,一應軍需由河西節度補給聯盟、劍南西川補給飛鳳。

高漢奇怪地低聲問墨志子:“怎么沒設都督府或者都護府之類的治所?”

墨志子嘴唇微動,聲音凝成一條線傳入高漢的耳朵里:“這是為了不刺激吐蕃,只在兩國置安康軍和寧遠軍各五百,以體現大唐的統治。等局勢穩定時才能設州府、任免長史、督尉之類的文武官員,但是我估計局勢幾年內怕是穩定不下來。”

高漢聽樂了:“真能整,這不活買賣嗎?”

“異邦歸附哪是那么容易的,得想周全了,還得看看其他邦國的反應才能繼續深入。不過現在這樣對聯盟和飛鳳都有好處,沒有大唐的管制,發展起來要自由一些。”

“也別太自由了,得悠著點兒。”

高漢悄然把警告拓跋忠的事跟墨志子說了,墨志子瞅了瞅他,“做的不錯。”

宣完旨,等人連聲相賀,說了一大堆勉勵、鼓勵、激勵之類的哆嗦話。

賓就早就不耐煩了,接過圣旨隨便一放,然后向三位唐使問道:“什么時候動身去長安?”

賓就直截了當、急不可等的舉動讓皇甫惟明愣了愣,與另外兩人對了對眼神才回道:“自然越快越好。”

“那現在就走吧。”賓就說著便站了起來。

“啊……啊?”

“我們雪域人沒啥大講究,儀仗之類也不用帶。給大唐的國書和皇帝的禮物早就準備好了,聯盟這邊各有分工,我和允鳳妹妹離開一段時間不會出什么亂子,所以咱們隨時可以出發。”

“好,痛快!”皇甫惟明大喜,擊掌而贊,心下卻暗驚聯盟高效的辦事能力和對局勢的預判力。

一切塵埃落定,皇甫惟明要帶著賓就和允鳳走吐谷渾道去長安,鮮于叔明這次傳旨后被外派為劍南東川判官正四品下,正好與章仇兼瓊和高漢一路回蜀地。

收拾妥當,高漢巴望了半天才看到賓靈和汪子華出現在人前。

兩路馬隊的準備工作是賓靈負責的。此女初為人婦之后仿佛忽然長大了,現在面色紅潤、舉止大方得體,處理問題條條是道。與唐使對話時那外交辭令一套一套的,頗有賓就女王的風范,極顯一國儲君的風彩,讓眾人不禁為之交口稱贊。

“妹子,汪子華這小子呢?你不會不讓他走了吧?”高漢拉過賓靈疑惑地問。

賓靈指指高漢這一路馬隊最后面的封閉式馬車,掩口笑道:“在那里呢。”

“你們小倆口兒搞什么鬼,我這當大哥的都沒坐上馬車,他憑什么……”高漢一邊逗著賓靈一邊跟她向馬車走去,掀開門簾后不禁大吃了一驚:“我去,哪來的這么個病秧子!?”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燎唐目錄  |  下一章